窮人的子女為什么讀不起書?統治者們正是希望通過剝削他們,使之貧窮,斷了他們維持求知的財力物力,也因此才能達到愚之昧之的目的。這不正是孔老夫子說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嗎?
歷史總是由統治者們書寫的,為生存而茍活的農民是他們的牛馬,為生存而起義的農民則是他們眼里的賊寇,故而窮苦大眾們釀造的精神食糧就很難登他們的大雅之堂了。
然而不能見諸文字的不代表不是文化,不能昭乎正史的不代表不是正統。
筆者十分贊同盧麒元先生的話,由風雅頌構成的《詩經》,其雅不在于作為廟堂以及祭祀之用的“雅”和“頌”,而在于代表民間俚俗的“風”。其清新脫俗,不拔高、不八股,通俗卻深刻,正可謂大雅若俗。
廟堂的贊頌根本抵不上民間的深刻的。這其中不獨是曲高和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華麗辭藻堆砌的歌功頌德文字是肉食者鄙的表現,是脫離人民群眾的表現。語境不同,究其原由是心態不同,心態不同,究其原由是高下相異,高下相異便是道不同,道不同,便不相為謀了。
陽春白雪雖雅致,卻不能與眾樂樂,如此陽春白雪只能成就其清絕,卻失之于下里巴人的通俗,談不上大雅。放眼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官吏的附庸風雅不是大雅,文人的吟風弄月不是大雅,術士的符箓經文不是大雅……大雅,只見于百姓的悲泣和愉悅中。
于是答案浮現:誰代表人民,誰就代表文化的正統,其余的,借用昌耀的話說,都是遺跡。
共產黨執政之后,致力于漢字改革,將漢字化繁為簡,便于識寫,并大力掃盲,讓人民群眾多多學習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讓人民大眾掌握歷史的話語權。然而別有用心者如章伯鈞,說共產黨改革漢字明顯是不懂漢字學。當然反對改革漢字的人不止他一個,這些人之所以如此鄙夷,是因為意識里他們還盤著辮子穿著馬褂,他們不止是迂腐,還有反動。他們口頭是要民主,實際上腦子里還是一派成王敗寇帝王將相的氣象。拒絕進步,人民就只能讓他們成為敗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國人的思維能力因為文化復古卻滑向了歷史的深淵。尊孔、翻案、潑革命者的臟水比比皆是,許多知識分子讀了幾篇古文便對共產黨的文化齜牙咧嘴,大有桀犬吠堯之勢,他們面對著臺灣行注目禮,心里欽佩“委座”不遺余力保住了中華文化的血脈。
李敖曾說過一句不客氣的話——國民黨文壇是【黨八股】加【鴛鴦蝴蝶派遺蛻】加【三十年代余緒】加【戰斗文藝】加【瓊瑤】加【無名氏】加【張愛玲月經棉】的綜合體。
李氏雖語出偏狹,但不能說全無道理,臺灣無非是繁體字寫得好一些,古董多一些,封建余味濃一些,便沒有什么了。它的文化形象是一個古板的蓄著山羊胡的老頭,身上爬著虱子。
中華文化一脈相承,這固然重要,然而不革故鼎新,只是全盤吸收,讓文化成為一潭臭腐的死水,或是一攤攪不動的爛泥,那是傳承者們的無知,更是整個民族的災難。
必須承認,我們的文化是久而彌新的,既顯古老的承襲,又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化需要進行自我革命。我們的文化必須百川匯海,起伏盡顯澎湃,而不是一路唱歌的清細溪流,漸行漸遠,漸遠漸消失于無。
行文至此,筆者心中響起一句振奮人心激蕩風云的話語——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