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耀邦之子出書回憶父親改革思想與歷程》能夠看出什么?
“胡文”中說:
“中國為什么要改革
耀邦同志主張全民“共產”國有資源,“共產”勞動對象。他是否主張貧富之間也來一個平均主義的大“共產”呢?非也!他是堅決否定這一政策的。耀邦同志主張社隊利用地下資源,興辦企業,又反對平均主義,那么是否會帶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呢?耀邦同志對此問題也有自己的分析。
1949年以后,我國消滅了剝削階級,但卻加重了工人與農民、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等級色彩。“工之子恒為工,農之子恒為農”。所以我國的貧富問題,既有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豐富的問題,也有政治問題和體制問題。這是我國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上的必然反映。”
從上述文字中可以讀出什么呢?
首先,胡耀邦主張“全民“共產”國有資源,“共產”勞動對象”。這就是說他主張全民共同占有國有資源和“勞動對象——生產資料”。這里的“共產”與毛澤東時代的公有制——亦稱全民所有制——有區別嗎?僅僅從“共產”兩個字是看不出來的,還要看下面他怎么說。
第二,胡耀邦反對平均主義。那么毛澤東時代有人主張平均主義嗎?除了大躍進時期xx大刮“共產風”,搞“一平二調”有些平均主義的味道外,沒有人公開主張搞平均主義。那么這里強調胡耀邦反對搞平均主義是什么意思呢?還要往下看。
第三,胡耀邦反對平均主義不會“帶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因為他有如下“分析”:“1949年以后,……卻加重了工人與農民、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等級色彩。……我國的貧富問題,既有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豐富的問題,也有政治問題和體制問題。這是我國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上的必然反映。”
這是說,胡耀邦認為1949年以后工農差別擴大了,原因不僅是生產力的發展問題,還有政治體制問題。而這個政治體制問題就是“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什么是“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這里沒有解釋。
從上面這些內容能看出什么呢?由于上面文字中沒有明確指出“全民“共產”國有資源,“共產”勞動對象”究竟是怎樣一種占有方式,沒有明確說出何謂“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沒有明確說出何謂“平均主義”,所以他究竟要反對什么實際上看不出來。
好在還有下文,“胡文”中說:
“新京報:胡耀邦的改革思想核心是什么?
胡德平:經濟問題上,用胡耀邦的話來說,就是要堅決改掉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對這一點,有的人說集中,胡耀邦說集權。中國人民不能老吃大鍋飯,國家干部和職工不能一直端著鐵飯碗,同時也保持人民當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他特別強調民主權利,在1983年的講話《四化建設和改革問題》中,他特別希望我們的工人階級能夠站在改革的前線,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對農民,他強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農民的土地使用權要保護,幾十年不變,一定要讓農民有積極性。而且重視知識,發展科技,他1975年的很多講話都已經表明了這點。”
這里就說得比較清楚了。
首先,胡耀邦反對毛澤東時代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第二,胡耀邦反對干部和職工“一直端著鐵飯”;第三,胡耀邦主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至于最后的“重視知識,發展科技”看起來倒是和高喊“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xx不同——最新的證據是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暗示了xx反對搞“兩彈一星”。
歸納一下,上面文字說明,所謂胡耀邦反對平均主義,反對擴大工農差別,反對“二元化對立的經濟結構”,其實就是反對毛澤東時代的計劃經濟,反對農業集體化道路,反對干部和職工“一直端著鐵飯”。
那么計劃經濟、農業集體化道路、干部和職工的“一直端著鐵飯”導致平均主義了嗎?是擴大工農差別的根源嗎?
先說說計劃經濟。多少有些頭腦的人都知道,那些跨國公司對內都是嚴格的“計劃經濟”,對外才是市場經濟。毛澤東時代的國營企業是名副其實的計劃經濟,集體經濟則是“計劃指導下的市場經濟”,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之間也是“市場經濟”關系。不難看出,毛澤東時代的經濟類似于一個巨大的“國營公司”與眾多在“國營公司”指導下的“股份公司”的結合體。
這種計劃經濟體系產生“平均主義”了嗎?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確實是“平均主義”,與毛主席的愿望相比差別還太大。資本主義國家的富人是資本家,窮人是工人。資本家的收入百倍、千倍,乃至于萬倍于工人收入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當然不是“平均主義”,可是卻是巨大的貧富分化。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顯然是寧要“平均主義”,也不要這樣的貧富分化。這就是說,毛澤東時代的“平均主義”至少要優于資本主義的貧富分化。盡管這樣,毛主席仍然對“集體領導”學習蘇聯經驗確定的工資制度不滿,批評它與資本主義“差不多”。
這說明就工資制度來說,計劃經濟并沒有導致“平均主義”。就連那并不恰當的工資制度導致差別過大,導致干部腐化,工農抱怨,最多也只能說是“計劃”制定得不夠好,而不是不該制定計劃。
農業集體化道路導致平均主義了嗎?是擴大工農差別的根源嗎?
先來看看解放前的農村。那時有地主、富農、中農和貧雇農。那時候沒有“平均主義”,有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果把地主、富農也算作“農民”,那么工農差別與解放后相反,包括地主在內的“農民”的平均富裕水平明顯在工人之上。解放前的工人是最貧苦的階層。如果僅僅把中農和貧雇農看作農民,那么工農差別不大。中農比工人稍強,而貧雇農比工人的境況還要差。
解放后搞農業集體化之后是怎樣的呢?
首先是富有的地主、富農消失了,所有農村人口都成為社員,成為平等的農業勞動者。與有地主、富農的解放前相比確實是“平均主義”,不過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說,沒有地主、富農的盤剝的“平均主義”還是更好一些的。另一方面,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基本上實行的是“多勞多得”制度,“記工分”,按工分分配保證了“按勞分配”的實行。除了XX刮“共產風”時期的“一平二調”確實是犯了“平均主義”的錯誤外,只有因干部腐化“多吃多占”破壞了“按勞分配”的原則。而這兩項錯誤都是“政治問題”,而不是集體經濟的錯誤。
集體化道路導致工農差別擴大了嗎?無疑,由于農村沒有了地主、富農,農村的平均生活水平下降了。而端上來“鐵飯碗”的工人的生活水平則提高了,“工農差別”出現了。有一些知識分子說這是城市剝削農村,工人剝削農民。是這樣嗎?
什么叫剝削,無償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叫剝削。工人無償占有農民的勞動成果了嗎?城市無償占有農村的勞動成果了嗎?沒有!
工人的大機器生產的效率大大高于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城市的工商業創造財富的效率明顯高于農村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水平。即使是按同樣的比例“收稅”——計劃經濟是按比例“抽取”,而不是收稅——,農民所得也必然低于工人,農村的生活水平也必然低于城市。這難道不是“按勞分配”的必然結果嗎?
也就是說,毛澤東時代的工農差別不是計劃經濟的錯,更不是農業集體化道路的錯,是農業生產還太落后的必然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差別,毛主席號召農民組織起來,改土造田,興修水利,科學種田,走“農、林、牧、副、魚,工、農、兵、學、商”全面發展的道路,難道還不應當歌頌嗎?胡耀邦跟著XX反對農業集體化罪惡滔天,不是嗎?
再來說說“鐵飯碗”。
自古以來,體力勞動者的“飯碗”都掌握在“有產者”手中。奴隸主掌握著奴隸的“飯碗”,地主掌握著雇農的“飯碗”,資本家掌握著工人的“飯碗”。這合理嗎?為什么反對勞動者自己掌握自己的“飯碗”呢?除了要壓迫、剝削勞動者,還能找出其他理由嗎?
解放后的工人端上了“鐵飯碗”這是翻身作了主人的標志,盡管蘇聯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并不完善,可是“鐵飯碗”還是使得工人的地位明顯提高了。
看看“改開”后的工人“下崗”和“競爭上崗”吧,工人還有一點尊嚴與保障嗎?不正是打碎了工人的“鐵飯碗”才使工人重新淪為“弱勢群體”了嗎?
好了,解讀胡兒子的文字就可以看出這些。用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胡耀邦背叛了共產主義,背叛了社會主義事業,背叛了工農大眾,墮落成為官僚資產階級的“大頭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