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是出口型經濟,這些年來,經濟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為什么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呢,下面說下我的觀點。
其實我們沒有搞清楚中國經濟是為誰服務這個問題。是僅為中國人民服務還是為包括發達國家服務?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我們是不可能從出口型經濟轉為內需型經濟的,對外依存始終很大。如果把經濟定位在為中國人民服務,現在經濟的困境就能迎刃而解。
現在我國經濟的整體情況是,我們消耗全球的大量資源,承擔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的工人和農民承擔的巨大的工作壓力、整天加班,生產出大量的產品,國內消化不了不得不出口。
這樣的生產模式,給我們帶來的困境就是:消耗全球大量的資源,一方面引發全球國家對中國的不滿,人家借機散步中國威脅論,另一方面我們買什么原材料,什么原材料價格飛漲;加工原材料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民健康;生產大量的產品,賣不出去,求著人家買,人家還給我們出口配額,還告我們傾銷商品;最后賣東西掙的錢再借給人家,買美國的白條,好讓人家繼續買我們的產品;這個產業鏈條差不多相當于我們把產品白白送給美國,從頭到尾都是吃虧,整個一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人家是得了便宜賣乖。
這憑什么啊?我們為什么要把東西白白送給美國人,我們為什么要生產這么多產品,少生產些不行嗎?說到這就是國民經濟究竟要為誰服務的問題了,只要把中國經濟定位在為中國人民服務,現有的經濟問題就迎刃而解。生產的產品少了,消耗的原料自然就少了,國內資源就夠了,自然老外就不能貴賣原材料了;生產任務輕了,勞動人民的勞動壓力就小了,環境污染也少了,人民的身體就更健康了,醫療也不這么麻煩了,人民閑暇的時間多了,可以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也可以梳理我國的頑疾、治理環境、提高產品質量,也有時間照顧孩子和老人;產品少了,國內自己就消耗了,也不求著美歐買我們的東西了,貿易戰也就結束了;美歐用慣了中國的廉價產品,現在沒了,該求著我們賣給他們一些了,那時候我們就主動了,可以提價了!
這不就轉入良性循環了嗎?接下來分析下這個轉變的可行性。
找到中國大量出口的、高能耗、高污染、高勞動強度、低附加值的產品,大幅度減少其產量。借機對這些行業進行整合,關停落后的,合并先進的,規模經營;國內需要多少,就生產多少,實行生產配額。這時可能有人會說就業下降了,怎么解決?好辦啊,國家下文,整合的行業不得解雇員工,將淘汰的工廠的員工安排到整合的大企業,生產任務少了,就減少工人的勞動時間。可能有人又說這樣的話,企業的負擔太重了,這也好辦,把出口退稅轉為生產配額補貼,保證企業的利潤,補貼管理機構都是現成的,轉變下職能就完事。錢的來源嗎,國家的外匯多得是,把美國的白條買了,什么都有了。慢慢的,國際上由于缺貨,價格必大漲,這時嚴格控制出口,收取高額的出口關稅,只要出口一少部分產品,就能獲得很多稅收,可以補貼國內的生產配額,這個過程國內產品價格始終是穩定的。
隨著產能的減少,中國人民的工作節奏和生活節奏放緩,我們就有精力去處理很多積攢的問題。新修水利、發展現代化農業;完善城市排水設施,加強污水處理、廢物回收利用,我們總不能讓污水澆灌全國的耕地吧;農產品安全了,制定食品加工標準,規范食品安全生產,這樣食品安全問題也解決了;工業產品產量降下來了,我們就有經歷提高產品的質量了,制定產品的生產標準,使所有的產品都規范化統一化,比如家電,規范化后就可以設統一的售后服務了,沒有必要各個品牌分別設自己的售后;促進不同行業的交流,使優秀的技術在各個行業得到發展應用,比如讓力學專家指導下電力建設,減少鐵搭的鋼鐵用量,減少基礎的鋼鐵水泥用量;這樣集約型經濟不就建成了嗎?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很多人來完成,可以制造很多的就業機會!!當人民不再為生存苦苦掙扎,再逐步提高自身的覺悟,我們離共產主義就越來越近了。物質生產能力不是問題,我現在懷疑,若把我國現在生產的產品全部留在國內,不出口的話,全國人民就可以實現按需分配。
最后祝愿我們早日走進共產主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