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以前看到的國內的所有媒體都將此發明歸功于鄧公。后來看到幾則史料,才知另有其人。早在1956年10月,毛澤東就表示,臺灣只要斷絕與美國的關系,與大陸和平統一,一切可以照舊。臺灣現在可以實行三民主義,可以同大陸通商,但是不可派特務來破壞,我們也不派人去破壞,雙方談好了,可以訂個協議公布。“一切可以照舊”,當然包括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乃至軍隊。“照舊”,就是沿襲蔣政府原來的那一套,與大陸的新民主主義或社會主義不同。“一切可以照舊”、“可以實行三民主義”,就是一國兩制。
1958年10月13日,針對炮擊金門等有關問題,毛澤東會見了定居香港的新加坡《南洋商報》撰稿人曹聚仁(曹因此次會談而舉世聞名)。其中談到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基本方針(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這次談話后來被周恩來概括成為“一綱四目”,于一九六三年初通過張治中致陳誠的信轉達給臺灣當局。“一綱”是:“只要臺灣歸回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妥善處理”。“四目”包括:“臺灣歸回祖國后,除外交必須統一于中央外,所有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臺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并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后進行;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內容之詳盡,絲毫不讓于后世。
1961年6月13日 毛澤東同印度尼西亞總統阿哈默德·蘇加諾談話中再次提出:“如果臺灣不作為一個國家,沒有中央政府,它歸還中國,那末臺灣的社會制度問題也可以留待以后談。我們容許臺灣保持原來的社會制度,等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毛澤東外交文選》)有人說“一百年不變”,一百年之后又當如何?由誰來決定當地的國體政體?就沒有下文了。從實際情況看估計是依靠食肉階層了,草根階層無從與聞大計的,否則也不會有七一游行了。還是毛澤東說得好,“等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那么,“一國兩制”的發明權應該歸于毛氏嗎?倒也不然。“一國兩制”其實是古已有之。
契丹以游牧民族建國,遼朝皇帝雖仍保持游牧舊習,四時“捺缽”(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不固定信在首都,而是率領契丹文武大臣按不同季節巡游,居處于不同地點的帳幕之中),但為了適應漢民定居農耕,隸屬州縣的實際,另有一套以漢人樞密院、中書省為首的政府機構常駐首都,處理日常例行公事。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就讓俘獲或歸附的漢人長期守居,實行開墾耕種,在自己境內建筑起與漢族地區的幽州相仿的城市房屋,在這些區域內實行與中原一樣的制度,這就是“一國兩制”。效果也不錯,漢人不再逃亡。甚至還有中原漢人為了躲避戰亂而投奔他的統治區。
金朝原來實行的是兵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即各個部落的成年男子都應該是士兵,但沒有其他徭役負擔,平時就從事生產和習武,一有警報就自備干糧聽候調遣,并根據人數多少分別編為猛安和謀克兩種單位。金太祖二年(1116年)規定每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組成一猛安。但在滅遼、滅北宋以后,對漢民(包括大部分契丹人)還是采用了州縣制的民政統治。猛安謀克制僅保留在女真人中。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初,曾有人異想天開地提出建議:既然漢人對我們國家沒有什么益處,不如把他們統統趕走,把他們的土地變為牧場。但元朝統治者聽取了以耶律楚材為首的一批明智的大臣的意見,沒有采納和種愚蠢的主張,保持農業,維持了州縣行政制度。
清朝保留了土司制度,自元朝實行后,到民國時才最終廢除。清朝能夠最終確立統一中國的政權,完成這一巨大的歷史性工程,與它成功地實行了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開的。
綜觀這些統一王朝的行政制度,我們可以看到,不管統治者出于自覺還是不自覺,當一個政權的領土包括農業區和牧業區,國民有多種成分,疆域有新的擴展時,就會在某些政區實行特殊的政策。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在一個國家中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行政制度(包括經濟、賦稅、刑法等制度),并不妨礙國家的統一。相反,只要應用得當,結果必然會維護和加強統一。但隨著政權的鞏固,經濟實力的增強,地區間和民族間交流的密切,一部分特殊政區會逐漸具備改置為正式政區的條件。如明、清也逐步推行改土歸流。這是我們學習這段歷史所得到的第一點認識。
第二點認識是,一國兩制的精神,是尊重歷史。社會的發展是以當地的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狀況的變化為前提的,脫離了這一前提的引導和改造必然會起到破壞作用。所以,我們所看到的例子,往往是統治漢人地區或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也根據當地的實際,調整他們的政策,而不是照搬原來適應游牧民族的那一套。如果不顧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盲目照搬外來文明,往往事與愿違。西漢宣帝時,西域的龜(音丘)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國王因為多次到長安朝見,十分喜愛漢朝的服飾樣式和禮儀制度,回國后就建造宮殿,修筑專用道路,警衛森嚴,國王出入時前呼后擁,撞鐘擊鼓,完全模仿漢朝的儀式。龜茲國王雖然學得很到家,卻遭到西域人的一致譏諷:“驢不像驢,馬不像馬,龜茲王真是一頭騾子!”現在這種騾子可真不少,例如以前中國的銀行個人儲蓄是不收年費的。后來說國外的銀行都收,就開始收了,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
有人宣稱“堅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既然“堅定不移”,當然是放棄了武力,難怪氣勢洶洶的導彈演習,卻被爆出用的是空彈了。所以最后我想強調的是,“一國兩制”,“兩制”是建立在“一國”即國家統一的基礎上的。無論遼、金,還是元、清,都是在統一(或者說占領)對方領土之后,才談得上兩制,或者愛三制都行。沒聽說那個政權,只要打著“兩制”的旗號,就能夠令敵方自動歸附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當然,或者有人可以“發明”出來,也未可知。
2010-6-12
風之谷書院http://130012.blog.tiany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