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比較”
比較,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重要的,也是很常用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我們常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對事物才能有正確的認識,也才能有正確的總結和選擇。
比較是要有參照物的。
以前的人們有“在工作上向先進的人看齊,在生活上向儉樸的人看齊”的共識。這“先進的人”和“儉樸的人”就是比較的參照物。
毛主席之所以特別強調共產黨員的模范作用,就是因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組織,有著其它政黨所缺少的革命性先進性和人民性。因此,它的黨員,就必須成為人民在一切社會活動中的參照物。
這是國家和人民團結向上的保證。
在現實中,有一些人的某些比較是“別有用心”的。
比如,后來和現在常聽到的“黨員也是人嘛”,“干部也是人嘛”,“領導也是人嘛”等等。這就是毛主席批評的“把一個黨員混同與一個普通老百姓”。
其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落后和墮落。因為這里所說的“普通老百姓”,是指那些思想比較落后,覺悟較低,私心較重等等的一類人。如果按主席說的左中右來分,那就是中下。
女人的攀比是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衣物首飾,有的甚至逼著男人去犯罪。
小孩子的攀比是為了得到自己沒有而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
還有一種比較是為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樂”等等。
因此,顯而易見,在對某些事物進行比較時,選擇什么樣的參照物跟人的一些觀念,如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都是有著直接關系的。或者說,比較就是在這些觀念下進行的。
在正確的觀念指導下的比較,可以使自己看到缺點而奮發上進;反之,錯誤的比較便會使自己步入歧途甚至產生惡念。
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改革原因里面,最蠱惑人心的一個原因就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我們且不說用貧富來判別社會制度的性質是如何的荒唐,單就參照物的選擇就不是那么地道。
“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農村的大多數地區仍處于貧困狀態。這叫什么社會主義優越性?”
明顯的,對這個“貧窮”進行比較的參照物,不是自己新中國的建國前和建國初,而是境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
盡管明知“人家發展了幾百年,我們才發展了二三十年”。
也盡管知道“建國以后,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于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經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BR> 盡管知道“建國以后,我們處于被孤立、被封鎖、被制裁的地位幾十年之久。”
還盡管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時間,這些東西就一掃而光。吸鴉片煙、吃白面,世上誰能消滅得了?國民黨辦不到,資本主義辦不到。事實證明,共產黨能夠消滅丑惡的東西”(3-379)等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卻偏偏要拿正在逐漸改變的“貧窮”來跟人家進行比較。
這個比較是橫向的。
于是進行了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又過去了三十年。
歌詞里唱:改革開放富起來。
現在的這個“富”,其參照物是什么呢?
是改革前的毛 澤東時代。
我們常聽到的就是:那時候生產如何如何的落后,物資如何如何的匱乏,什么都要計劃供應。
x同志總結說:“新中國建立以后,成就也有一些,總的來說,沒有多大發展”--“生產汽車還...用錘子敲敲打打。”
而現在,誰家沒有彩電,空調之類的家電?甚至還有汽車,如此等等。
這個比較卻又是縱向的。
盡管沒有這些東西的,甚至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的貧困人家還很多。
但其它的東西是絕不能去比較的。如享譽全球的官場腐敗和泛濫于社會的一切丑惡和犯罪。
因此,這種比較不但有方向和參照物的選擇,而且還有內容的選擇。
想想這兩種不同的比較方法是不是應該感覺到一點什么來?
感覺到什么呢?
我感覺到的是,用這種方法進行比較的人,不是因為糊涂,而是因為有點心懷叵測。
他們的這種比較,完全是為了全盤否定以前的整個社會主義制度--“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我們現在才解決”,和黨領導人民奮斗幾十年的建設成就--“總的來說沒有多大發展”,以便推行自己的一套。
但是,他們卻又標榜自己是如何地信奉“實事求是”,并將之說成是“馬克思主義和毛 澤東思想的精髓”。
由此可見,從同樣的“實事”能“求”出什么“是”來,完全取決于求是者的觀念。
不同的“是”,就反映了兩種不同觀念的比較,盡管都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