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孔子是個什么人?--摘自《紅線思維下的若干歷史與哲學問題》

洛陽砍柴刀 · 2010-10-2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以下為選摘,我認為爭奪上層建筑領域內的主導權應是眼下無產階級的任務,千萬別小看了理論上的務虛!!!  

   

                                 前言 

   

所謂紅線思維,就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辯證法、矛盾論、階級斗爭理論進行思考的思維。這年頭會用此法思考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有必要標記出來,我把這種思維模式,稱之為紅線思維。  

紅線思維所運用的理論并不是不可改進的,理論和時代結合,就是一種改進,比如矛盾論,我認為矛盾論不上升到系統論就是片面矛盾論,或叫局部矛盾論的。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對不對另說。不過我最看中的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因為這個定義的推出,緣于網絡上的一些爭論,因而有特別強調的意義。  

我認為歷史唯主義應該涵蓋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   它承認人民,是人民創造了歷史,人民既是社會的主體、也是歷史的主體。  

第二,   人民既是一個政治名詞,也是一個歷史名詞,它是統治者的對應。單個的百姓不構成人民,只有占人口的大多數有著共同政治愿望的時候,才會構成人民。  

第三,   人民一般是指勞動者,和那些站在勞動人民一邊的人。  

第四,   人民可以被代表,當一個團體或者一個個人,依照人民的愿望,為著人民的利益而斗爭的時候,那么它就代表著人民。   

第五,   為人民的利益而斗爭的人,就是人民的英雄。對于人民的英雄,人民應該支持他、追隨他,因為這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   

第六,   真理、正義、公平、公正等,是人民共同的愿望。   

第七,   革命是人性的解放,只有為人民帶來自由、尊嚴、幸福的革命才有正當性。   

第八,   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人類社會向著共產主義發展是一個真理。  

我的這個定義,不知道對不對,請朋友們斧正。   

社會需要多元化,只有一種聲音是危險的,因此,偶然聽一下紅線思維者說什么,也是有好處的。儒家精英分子的思維邏輯、封建復辟分子們的思維邏輯,需要有人揭露,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需要有人發展,本人的努力,也都在這些方面。鑒于紅線思維者越來越少的事實,我想唱個大喏,看一下同好者的反應。

                          孔子是個什么人? 

   

孔子出身于沒落的奴隸主階級家庭,所謂沒落,也分好幾個層次,《紅樓夢》中的賈家一開始只能算是初級沒落,因為貴族式的生活方式還沒有改變,而孔子的家庭則是完全的沒落了。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國貴族,即享有特別特權的高級奴隸主階層,后來家族遭遇不幸而逃亡到魯國,到了孔子父親這一代已經倫落到普通的奴隸主階層了。孔子長到三歲時,父親死了,孔子的母親不為家族所容,帶著孔子從陬邑逃到曲阜闕里,從此家庭完全沒落了。這種沒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奴隸主式的生活方式已經再也維持不著了。以前可以講體面、講排場,現在只能顧溫飽。第二,身份為人所輕視。一些只有奴隸主才有資格參加的活動,孔子想參加,人家不待見。例如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孫氏在家里設宴會,孔子自認為是貴族家的后代,有資格參加,便興匆匆地趕去,結果還沒踏進季孫氏家大門,就被季孫氏的家臣陽虎迎頭一頓臭罵,趕了出去。第三,這是最重要的,孔子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一些從前身份非常卑微的人,比如庶民、奴隸,突然之間社會地位上升,成為社會的主流,而象孔子這樣的曾經是社會主流的家庭逐漸被邊緣化,這種現象對孔子的沖擊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孔子的家庭不光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競爭而引發的沒落,同時也是社會階級競爭而引發的沒落,孔子就出身于這樣的沒落家庭里。

   

孔子出生后,念念不忘自己是奴隸主貴族的后代,他從小就向往貴族式的生活,喜歡用小碗小盤做祭,這埋下了他長大后理想不能實現時特別痛恨社會的心里。孔子對上流社會的禮制很敏感,他似乎有這方面的天才,所以長大后,曾經做過一段時間主管禮制的官。但是孔子心中的“禮”顯然不是僅僅主持幾場社會活動那么簡單,而是試圖要全面管理人民的生活,這不是一個小小禮官所有的權力,所以孔子長到十五歲時下死決心要學習,學習的內容除了奴隸主貴族老爺們的基本思想傳承之外,還有禮、樂、射、御、書、數,這就是古代所謂的六藝。按說象孔子那樣的家庭,既然已經沒落了,就應該好好學學謀生之道,但是孔子對此根本不屑一顧,他是立志要做老爺的,十五志于學,所學的跟謀生無關,而是如何做老爺,這就不太好了,一個人不從實際出發,就注定了命運要經歷坎坷。孔子就是這樣。不過這也難怪,孔子出身于沒落奴隸主貴族階級,他是有資格做老爺的,這是奴隸社會中奴隸主貴族的特權。但是為孔子所忽視的是,他的家庭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威風八面的奴隸主貴族階級家庭了。

   

孔子的所學很有所成,各項技藝都很高,比如射藝,就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禮記·射義》記載,孔子有一次射箭,吸引到的看客里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在孔子的那個時代,會禮、樂、射、御、書、數六項技藝的,差不多都屬于高層次人才,再加上曾經的貴族家庭出身,做為男丁,孔子長大后想當個官應該很容易吧?不一定!孔子一生都在求官,但是大多時候都失敗了。為什么呢?除了家庭失勢之外,我分析還跟孔子本人的條件有關。孔子本人有什么條件呢?首先,孔子的長相有點太森人了。孔子是個大個子,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換算成今天的尺寸,大約有二米一了。這樣的身高,如果肌肉再長得結實點,那可真夠嚇人的。孔子不光個子高,而且身體也非常有勁,《列子·說符》中記載:“孔子之勁,能拓(提起)國門之關”。國門之關是個什么東西呢?有人說是門栓,可惜誰也沒見過,現代人的理解只能靠猜測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東西很重,一般人不太容易舉起來。這么重的東西孔子能舉起來,可見孔子胳膊上的肌肉不是一般的發達。這樣看來,孔子的長相確實太過威猛了,試想二米一的身高,肌肉又是那么的厚實,如果黑夜里讓膽小的人撞見了,還不得嚇個半死?就是膽子大的人也受不了呀?和孔子交談時,都得仰著臉,孔子鼻孔出的氣,突然重一下,聽的人會不會心中一個哆嗦呢?所以,孔子在跟人勾通時,是有點吃虧的,他會不自覺地給人以壓迫感,這就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勾通對象的對抗情緒,而孔子一生都在求人,這實在是有點太不妙了。

其次,孔子的智力似乎還很一般,對于這一點,孔子好象也承認。他說,“吾十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規”,這已經說的很明白,就是學習晚、成熟晚,懂得道理晚!三十而立,就是說到了三十歲時,孔子才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四十而不惑,就是說到了四十歲時,孔子才明白了社會的一些道理。這種水平其實和普通人的差別并不大,既然智力一如普通的人們,那么靠著智力去求官會有多大前途呢?當然,這是我們今天的判斷,而孔子當年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孔子在說“吾十五志于學……”那段話時,是很驕傲的,他以為自己是學有所成的,首先有吃飯的家伙,即他的專業技能——禮,其次是通過自己多年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孔子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全屬于他自己的治國思想,即“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八個字的意思是:只要天下的人都能夠克制著自己的欲望,遵守國家的禮制,那么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而且還能把國家治理到最好的狀態——仁。所以,孔子在成年后是很自信的,他是一定會當大官的,因為他的所學就是為當大官準備的,如果他這樣的人都當不了大官,那么天下的人還會有誰有資格當大官呢?孔子的這種想法在我們今天看來就是變態,因為我們至少知道,一個人要是聰明度不夠的話,想靠著他自以為是的“聰明才智”去求官的話,基本上就是妄想。不幸的是,孔子并沒有我們象想像的那么清醒,所以在求官的道路上屢屢碰壁。有一次,孔子跑到衛國去求官,衛靈公向他請教打仗,孔子卻說:“我不會打仗,我只會行禮。”衛國那么弱小,最關心的當然是自己國家的存亡問題,人家把你當做高人,而你對人家的心理卻一點都不體諒,還想教人家如何行禮,請問人家需要學習你們國家的國禮嗎?孔子當時腦子到底怎么了?他的那一套把戲,就算是真的能安邦治國,那也得想想人家能否接受呀?但是孔子不,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卻從不關心別人的需要,只知道索取,不知道迎合,他還在求人呢,他是在求人嗎?所以,智力一不如人,做事情就必然欠考慮,那么目標當然就很難實現了。

   

其實孔子想做官并非沒有優勢,他的優勢還是很多的,比如他那樣的身材和身手,當個武將應該是不錯的,他的父親就是武將出身,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孔子的一生好象沒有當過兵,難道好男不當兵是從孔子時代開始的?孔子雖然從長相上看會給人以一種壓迫感,但是孔子有一個長處,就是會禮,也就是說孔子善長主持大場面,他應該口才很好,也一定善長交際,這些都是他的優勢,再加上孔子好呆也算奴隸主貴族出身,不存在著當官的資格問題,而且與孔子交往的對象中,有許多都是公卿貴族,或者公卿貴族的子弟,所以,孔子想當個官應該還是很容易的,但是孔子為什么還是長期當不了官呢?

   

這就是孔子的問題了。 

   

如果我們把孔子和與他時代差不多的跑官人物如范睢、李斯、張儀、蘇秦等人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孔子實在太不入流了。

   

想做官第一步:接近權貴。這一關孔子沒問題,無非是托關系、找門子、送財物、疏通關節,這種事情對孔子來說,簡直是小兒科。因為孔子從小就生活在奴隸主貴族的生活環境中,盡管是沒落奴隸主貴族,那也比平民出身的范睢、李斯、張儀、蘇秦等人強。孔子到衛國求官,國君不待見,但是難不倒孔子,孔子走了夫人路線,結果很成功,衛國國君夫人在密室接見了孔子。請注意,一個國家的第一夫人,在密室里接見一個民間的外國友人,這需要被接待者一個什么樣的公關技能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子見南子”。這件事情,后來的儒生們都把它視做一件緋聞,他們的感覺太自我良好了。一樁典型的行賄丑聞,怎么在儒生的眼中就成了一樁風流韻事呢?文痞們從來就有顛倒是非的特權,可是這一次,無論他們再怎樣美化,頂多是騙騙小孩子,能改變一個行賄的事實嗎?孔子到衛國,無論如何是求官吧?無論如何是走了夫人路線吧?無論如何最后是空手而歸吧?既然過程和結果如此,那么中間有多齷齪,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孔子把關系都走到了這個程度,仍然撈不到官作,那就是孔子的問題了。

   

想做官第二步:展示才學。要過這一關孔子就麻煩了,他實在是才疏學淺,腦筋也不夠靈活,做不到隨機應變。孫子見吳王,一見面就送上兵法十三篇;孫臏見田忌,一見面稍用計謀就讓田忌贏了賽馬比賽,而孔子哪有這種本事?孔子只會行禮,而禮在大周各地是不同的,出了家鄉,誰還能認可孔子的行禮標準呢?孔子以為周禮是標準,但是孔子活到六十歲才搞清楚周禮是什么樣子,他以前稱自己會行禮,其實全是蒙的。蒙就只能在小國蒙,大國無論如何是不敢去的,因為大國的專業人才想必很多,孔子到了那里,只怕用不了多久專業技能低下就被人看穿了。而且孔子跑官很盲目,他到底要做什么官?是治國之官還是行禮之官?自身定位很重要,定位不準確,行動就沒有針對性。孔子一再聲稱自己只會行禮,但是卻想求到公卿大夫那樣的高位,這實在是莫明其妙。再則,孔子要是把自己的思想解釋深了,估計就要遭打了。因為孔子的那套“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聽起來很不錯,估計每個君主都愛聽,但是怎么實現呢?孔子提出了三個辦法:“興滅國,續絕世,舉逸民”,什么意思呢?“興滅國”就是要把那些已經滅亡了的國家重新立起來,“續絕世”就是讓那些已經沒有世襲權力的沒落貴族們重新獲得世襲的權力,“舉逸民”就是讓那些已經被趕下臺的舊貴族們重新上臺。這是什么辦法?這種奇怪的辦法有哪個國君敢于一試呀?當然,國君們也有糊涂蟲,但是孔子運氣不好,沒碰到。

   

我們再對比一下范睢、李斯之流,這些人的的做法與孔子有什么不同呢?第一,這些人知道自己要到那里去,知道自己到那里才容易抓住機會,所以他們都選中了秦國,因為秦國有召納人才的傳統,而且舞臺很大,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但是孔子呢?他根本就不知道哪里需要人,需要什么人?他也不知道甚至是根本不愿意知道君王招人的標準是什么,他只是幼稚地認為他的那一套禮可以用在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而不問人家是要安國還是定國?是要富國還是強國?這怎么可以呢?他跑到宋、衛、葉、蔡這樣的小國去,也不管人家的國力如何,就想撈到個年薪幾千萬以及公卿大夫這樣的官銜,這怎么可能呢?

   

第二、范睢、李斯之流目標堅定,不搞投機。范睢在秦國混了多年,眼看財物耗盡窮途沒路了,但仍然呆在秦國,其實想做官他可以跑到齊國,因為在齊國他有熟人,而且官位還很高,也欣賞他的才能,但是這和他的抱負不合,所以仍然堅定地留在秦國。而孔子就不一樣了,他的目標是隨機的、可以隨時調整的,而且信念也不那么堅守。這樣,一個人無論有多么聰明,他的聰明才智實際上是發揮不出來的,因為事情往往是這樣的:當他沒有信心堅守的時候,機會也就快來了。

   

按照孔子的政見,魯國貴族季孫氏的家臣陽虎應該算是一名亂臣賊子了,平常時孔子就對他恨之入骨,而且陽虎也曾經戲弄過孔子,可是即便是這樣,如果通過陽虎能夠撈到官做的話,孔子還是很愿意的。有一次陽虎派人向孔子傳話,要求孔子拜見他。孔子一聽“陽虎”這名子就來氣,他對一學生說,“你去告訴他,老師不在家。”這個學生很聰明,覺得拒絕陽虎不是一件好事,便勸孔子,“這陽虎近來很得勢,連他那個主子季孫氏都操縱在他的手里呢。再說,人家還送來一只火腿呢!”孔子一聽,心就活了,叫人收下禮物。過了幾天,孔子打聽到陽虎不在家,便裝做一本正經走到陽虎家里拜訪,他其實只是想通過這種方法避開陽虎,不料在回家的路上卻和陽虎撞個正著。沒有辦法,孔子只好硬著頭皮走上去搭訕。陽虎看到孔子倒很高興,他早把孔子當作自己人,很親熱地告訴他,機會來了,很快就有官作。孔子一聽高興壞了,回到家來單等消息。不久,陽虎和季孫氏的另一個很有權勢的家臣公山不狃聯合起來搞反對季孫氏的武裝政變,根據地設在費都,邀請孔子當參謀。孔子打算上路,被他的學生子路攔著,子路勸孔子說:“老師天天講君君臣臣,而今公山不狃犯上作亂,你為什么還要上他那兒去當官呢?”這個時候孔子想當官已經想得有點發迷了,他說:“周文王、周武王當初不也是從豐、鎬兩個小地方起家的嗎?我就為什么不能從費都起家呢?”陽虎和公山不狃不過是魯國大夫家的家臣,能有多大的實力?所反對的也只不過是個大夫,有多大的前途?而這樣的人給的官孔子居然也敢接受,可見孔子的智力實在是太成問題了,不久就傳來了陽虎事敗的消息,孔子想當官的美夢再一次破滅了,他長嘆一聲:“唉!我五十歲了,事情辦不成,是命中注定呵!”

   

既然跑官的第二關孔子都過不去,那么第三關、第四關就更別提了。

   

孔子長期當不成官,而家道又很敗落,所以不得不接受生活長期窘迫的生存現實,這對他的思想刺激是很大的。首先,孔子做為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后代,卻長期享受不到奴隸主貴族的待遇,這不免會促使他心里發狠;其次,過著長期沒落窘迫的日子,孔子難免受到老奴隸主階級和新生權貴的歧視,這一方面促使孔子心態起變化,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強了孔子對新老權貴的極端仇視;最后,孔子更不愿意接受的現實是,那些以前曾經為孔子所瞧不起的庶民、奴隸、家仆們,由于時代的變遷,一個個活得居然好象都比孔子瀟灑,孔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睛幾乎要噴火了。阿拉拍故事《漁夫和魔鬼》中魔鬼心態的變化,頗能幫助人們理解孔子在這段沒落日子里的心理演化。當魔鬼被禁錮在瓶子里之后,在第一個世紀里它發誓,如果誰要救了它,它就給他富貴,在第二個世紀里它發誓,如果誰要救了它,它就給他地下寶藏,在第三個世紀里它發誓,如果誰要救了它,它就會滿足他三個愿望,可是三個世紀過去了,沒人來救它,于是魔鬼很生氣,它發誓說,如果誰要救了它,它就讓他死!孔子當然不能跟魔鬼相比,但是孔子在這窮困的日子里所積攢下的仇恨確實一如裝在瓶子里的魔鬼,魔鬼是需要放出來才能有所作為,但是孔子不需要,孔子只需要把它的那個基于仇恨而演化出的理論散播出去就可以了。因為孔子有個有利條件,他有學生,并且還很多。

   

孔子大約在三十多歲時開始了教書生涯,來跟著孔子學習的,大多都是奴隸主貴族子弟,最低也是富有國人家的孩子(窮家子弟是沒有資格學習的,新暴富的庶民子弟想學習,孔子也不會要),這些人的家庭都屬于社會的主流,所以孔子的學說傳播的很快。更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在他們那里產生了共鳴,所以孔子的聲望和影響一日勝過一日。對于這一點,我們千萬不要看低,根據現代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孔子所從事的,已經上升到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中的主流思想、哲學,對社會制度的確立有著根本性的決定作用。而孔子的志向——管理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為未來的實現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過,這些都是后話,眼前的日子是沒有官作,這種日子實在難熬,孔子說:“我三個月做不到官,心里便惶惶不安”,而況是長期做不到官呢?所以孔子對社會的變革給他帶來的不如意真是痛恨到了極點。有一次,孔子看到那些曾經的賤民庶人們都去參加貴族的宴會了,他的心中痛苦極了,大喝一聲: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后來成為名言,被他的學生們傳承下來。除了對賤民庶人不滿外,孔子看到奴隸主階級自己不爭氣時也很生氣,當他知道有的地方的奴隸主們已經用土制或者木制的俑來代替活人殉葬時,他氣憤極了,大聲質問道:“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當然,這句話現在已經被他的弟子們美化了,弟子們這樣給予解釋:孔子是主張仁愛的,斷不會詛咒那些始作俑者,實際上孔子是在歌頌始作俑者呢。他們這樣翻譯孔子的話:“那些最先作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難道他們都斷子絕孫了嗎?”這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太無恥了。以為人民都沒讀過書嗎?且不說這種翻譯對古文法的理解不對,就是單從孔子的思想來推論,也不是這個意思。在孔子的思想當中,“禮”是一切的核心,有禮當先,一切都是要靠邊的,殺人而能全禮,孔子是十分原意干的。事實上,在孔子的心目中,奴隸們是不能算人的,它們甚至是連畜生也不如,命價等于一根草繩。因此,用一些連畜生都不如的奴隸做殉葬時,孔子還會戀惜嗎?在孔子的一生中,實在是殺人不少,光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就要好些,而沒有明確記載的,我們通過推論也可以知道了。比如孔子在主管禮制時,每年會殺多少奴隸為奴隸主們殉葬呢?

   

對于奴隸的反抗,孔子更是痛恨極了,最有名的是孔子那句“渴死不飲盜跖之泉”,它足以證明孔子對那些反抗奴隸的極端仇恨心理。跖是一個人名,品行無可挑剔,是一個為了人類自由和解放而獻身的英雄,可是在孔子那里卻非要給他貼上一個標簽:盜。這真是奴隸主階級的話語權!后來傳到地主階級,地主階級也全盤繼承下來,全不念及柳下跖對于推翻奴隸社會,建設封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當然,當時代變換時,奴隸主階級搖身一變,會成為地主階級,地主階級到了一定時刻,再搖身一變,會成為資產階級,因此,他們的價值觀就會無限地傳承下去,而柳下跖就只有等到無產階級當家時才能恢復名譽了。可是,如果資產階級再搖身一變,成為無產階級的領導者時,那么柳下跖就只能永遠的“盜”下去了。

   

孔子在這沒有官做的艱難歲月里,逐漸地完善了他的那一套后來被傳承了幾千年的儒家思想,這套思想按現在一些人的說法,其核心只有一個字:仁。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們知道“仁”是什么意思嗎?孔子是說過“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但是這里的“仁”只是指良好的秩序而已,怎么就成了“仁義”中的仁呢?當然,我們也不必急著下結論,因為孔子后來終于有機會做官了,而且是有絕對生殺權力的大官,我們且看看他在這段時間做過什么,便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到底應該是是什么了。

   

公元前502年左右,孔子活到五十歲多歲的時候,時來運轉,終于當大官了。他先是被任命為魯中都宰(主管首都的行政官),后又被提拔為司空、司寇,并代理宰相職務。這一下孔子算是揚眉吐氣了。其實孔子當官也是命中注定的,首先從他的主觀努力來說,孔子其實是個很善于投機鉆營的人,弟子三千,大部分都是貴族子弟,并不是白培養的,關鍵是利用這些關系能在什么時候走對一步棋。他和陽虎交好,這步棋走對了。陽虎雖然在反對季孫氏的武裝政變中失敗了,但是卻確立了他在國內反對季孫氏的那一派勢力中的地位,而且很快這派勢力便在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交鋒中占了上風,陽虎回國了。做為新的當權派領袖級人物之一,他舉薦了孔子,這當然可以看做是孔子長期投機鉆營的結果。其次從孔子的內在條件來說,孔子出身于奴隸主貴族階級,天生就應該當官,這是那個時代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特權,問題是能當多大的官?孔子出生后,雖然說家道已經沒落了,但是想當個官還是很容易的,《紅樓夢》中的賈家,家道也沒落了,但是賈蓉他爹一張口,很輕松地就給賈蓉弄了個五品龍禁尉。而與賈蓉那個時代不同的是,在孔子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只有奴隸主貴族出身的人才可以做官,而奴隸主貴族占不到人口比例的5%,而孔子做為奴隸主貴族家庭中的男丁,長大后無論如何都會有官等著他去做。事實上,孔子在二十六、七歲時就當過“乘田”,后來又當過“委吏”,盡管“乘田”只是管牛羊,“委吏”相當于倉庫會計,但是,這畢竟是管理貴族社會的內部事務,也算是當官了,熬下去肯定會有前途,只不過孔子的愿望是做到公卿大夫,這個不是按常規提拔的,所以孔子三十多歲之后走上了跑官之路。盡管孔子跑官不得法,但是由于奴隸主貴族缺乏人才,而孔子做為有學之士,就是輪,官帽子也會輪到他的頭上,所以孔子能做官,真的是不稀奇。

   

孔子做了大官,多年心愿得逞,人性終于獲得解放,以前的種種壓抑、忍讓統統可以滾蛋了。孔子是個很有思想、很有理想的人,他要做官,決不會做平庸之官,而是一上來就要堅決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張的。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孔子上任第七天,不待自己位置鞏固于否,便迫不及待地誅殺魯國公卿少正卯。

   

孔子為何要殺少正卯?因為少正卯和孔子有過節。少正卯也是個思想家,但是思想和孔子完全相反。少正卯也曾經開壇講課,影響很大,把孔子的學生都吸引走了。有一次孔子上課,發現學生只剩顏淵一個人,其他的人都跑到少正卯那里了,孔子氣得不行。所以孔子對少正卯最了解,也盯得最緊,一有機會難道還不趕緊殺掉他出口氣?孔子給出了殺人的五條理由,他說少正卯:心達而險(通古今之變,是個危險分子)、行辟而堅(不走正道,還挺強硬)、言偽而辯(花言巧語,總說自己有道理)、記丑而博(只關注社會的陰暗面,知道的還挺多)、順非而澤(支持違反禮制之事,還能講出堂皇理由),其實這五條理由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說穿了也就是孔子對少正卯看不慣,有懷恨心理,用現代政治術語講,勉強可以說是政見不合。少正卯的每一項主張,都為孔子所反對,少正卯每一項作為,都遠遠地逾越了孔子心目中的禮制,從而深深地剌疼了孔子的心。而做為逾制的典型,孔子是要非殺少正卯不可的,所欠的只是機會問題。盡管少正卯并沒有做出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孔子仍然堅信,少正卯的每一條罪狀都夠得上殺頭。所以一旦權力在手,他便要兇相畢露,執意要雪恨了。做為文痞,孔子有的是辦法給少正卯找到罪名,最后,他以聚眾結社罪、鼓吹邪說罪、淆亂是非罪將少正卯處死,并暴尸三天。

   

孔子在誅殺少正卯之后,緊接著就對季孫、孟孫、叔孫三個大夫開刀。對于這三個人,孔子也是盯得很久了,家臣出身的季孫氏,按照周天子的排場,用六十四人在家廟里起舞作樂,孔子認為這是不守本分、犯上作亂;祭泰山原是周天子的事,可季孫氏照樣去祭,孔子知道了,火冒三丈,大罵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殺人之心早就積攢下了,可是,一上臺殺了少正卯不算,還要對另外三個大夫開刀,這個動作似乎太大了點,一個國家總共才有幾個大夫呀?怎么能全讓孔子殺掉呢?可是此時孔子的地位跟以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再加上巨人般的身材,說出的話自然斬釘截鐵。他對魯定公說:“按照禮制,當大夫的不得私自建筑都城。如今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在費都、成都、郈都各霸一方,乃是心腹大患,非得摧毀不可!”。魯定公一聽,覺得有理,便聽從了。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少正卯勢力不大,很好殺,但是季孫、孟孫、叔孫都已形成武力集團,能戰之士并不少,是不好對付的,怎么辦呢?只有調動全國兵馬,大干一場了。

   

孔子一上臺,就發動了一場內戰!

   

這是多少人頭落地的事情呀?孔子的“仁政”,就是發動內戰!

   

不過,孔子只有行禮的本領,要是論起治國打天下來,那還是不行的。他哪里有二桃殺三士的智慧?他也完全不懂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道理,他更不可能正確地估計雙方的實力以及審時度勢,找到正確的突破辦法。因此,這一仗打得十分窩囊,即使是對方也很愚蠢,等著挨打受死,等著被各個擊破,孔子也沒有能力做到將他們一網打盡。有一種風險孔子沒有認識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失敗就要滅國,謀國不周,輕率用兵,會是什么結果呢?幸好季孫、孟孫、叔孫并沒有造反的的意思,否則的話,孔子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雙方打了幾個月后,孔子一方支持不下去了,只好罷兵言和。

   

戰爭是停下來了,但是仇恨和分裂的種子卻埋下了,這是謀國者孔子的功勞。

   

戰爭停下來后,孔子消停了一段時間,但這并不表明孔子從此不再殺人了,公元前500年,齊景公與魯定公夾谷會晤,孔子主持外交宴會,在宴會上,當孔子看到為國君們表演的歌舞妓不甚嚴肅的樣子時,便大喝一聲:“笑君者罪當死!”,即命令司馬行法,將歌舞妓“首足異門而出”。 這真是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試想喝酒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在喝酒喝得高高興興之中殺人助興呢?

   

至此,孔子的核心思想完全地暴露了,是仁愛嗎?不,他看到有人跳舞發笑就要處死人家,這那里是什么仁愛呢?如果說非要在他那里找到點仁愛的話,那么孔子只有對奴隸主貴族階級的仁愛,而對于奴隸乃至于平民,在孔子那里是一點慈悲心腸都沒有的。對于奴隸主階級,即是沒落了,孔子也要想方設法“興滅國,續絕世,舉逸民”,而對于平民和奴隸來說,孔子實在是兇惡極了,什么“禮不下庶人”、“唯女人與小人所難養也”等多么惡毒的思想都充斥在他的腦子中,他還胡說什么“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自欺欺人地認為奴隸主天生就是聰明的上等人,奴隸與平民天生就是下等的愚民,并且永遠不會改變。那些說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愛”的,難道不是在睜眼說瞎話嗎?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聽起來很有一翻道理,可是他前頭剛說完“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后頭一上臺就殺了比大夫級別還高的公卿少正卯,還要派兵誅殺季孫、孟孫、叔孫三個大夫,這難道就叫言而有信嗎?

   

孔子倒底是什么人?為什么說一套做一套?這就涉及到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秘密了。可以判定,孔子最核心的思想只有一個字:禮。誰在禮字上打馬虎,孔子就堅決不答應。殺人而全禮,孔子就是這么干的。為了全禮,無論付出什么代價,孔子都愿意接受。孔子是個愿意為了理想而獻身的人,他是執意要做人民生活方式的監督員和糾察員,這個任務他完不成,他的弟子們可以接著干,子子孫孫干下去,不達目的誓不休。但是“禮”到底是什么?或者說“禮”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只有孔子自己知道了。當然,他后來的徒子徒孫們也掌握了這個“禮”的真諦,對人民擺出了迷魂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