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部分全部取自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很多時候就相當于網友的百科全書和官方的標準答案,當然百度百科不可能是什么標準答案的,一定的參考價值還是有的。今天早上筆者習慣的翻看百度百科一時興起去用百科搜索轉基因一次,發現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詞條里面有幾條有意思的地方,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轉基因有問題。
1、轉基因食品五大隱患
首先是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于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于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么,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第三是營養問題。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第四是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服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后,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第五是對環境的威脅。在許多基因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后,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育的現象,這引起了生態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學家們擔心為了培養一些更具優良特性,比如說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對農作物進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會通過花粉等媒介傳播給野生物種。
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擔憂:
英國《獨立報》披露了轉基因食品巨頭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顯示,給老鼠喂食轉基因玉米后,導致其血液變化和腎臟異常。消息傳出后,隨即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最常見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轉基因大豆油,由此引發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的擔憂。業內人士也表示:受轉基因風波的沖擊,中國食用油市場格局可能發生變化。.....
2、轉基因作物的潛在生態風險 關于轉基因作物的潛在生態風險早在1992年公布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條款中就已明確提出來,要求制定或采取辦法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術改變的活生物(LMO或GMO)在使用和釋放時可能產生的危險,既可能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也要考慮到對人類健康的危險。對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包括了對農田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已有文章報道(錢迎倩等,1998
轉基因作物因為是人工制造的品種,我們可以把這些品種看作為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外來種。一般說來,外來種對環境或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或危險會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有時需10年的時間,或更長的時間。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種植至今最長也就是5~6年的時間,一些潛在風險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不一定能表現出來。可是有些風險在實驗室水平上已經證實。如Mikkelsen等證實抗除草劑轉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以通過基因流在一次雜交、一次回交的過程已轉到其野生近緣種中(Mikkelsen et al., 1996)。這就是表中所指出的在農田生態系統中可能產生新的農田雜草。沒有預料到的是轉基因作物自身變為雜草成為現實的時間來得如此之快。根據2001年8月的報道,在加拿大主要的轉基因作物是耐除草劑的GM油菜,但它們正在變成雜草。農民們正在與他們農田里的一種新的有害植物作斗爭。因為在他們農田里已出現了未種植過的GM油菜,而這種植物能抗常規使用的除草劑,要殺死它們還較困難。曼尼托巴大學的植物科學家Martin Entz說,"GM油菜傳播的速度要比我們想到的要快很多,而要控制它是絕對不可能的"。加拿大食品檢驗署已勸告農民們用另外的藥劑來殺死他們。可是其它的藥劑能把農民種的作物殺死,在某些情況下,GM油菜對這些藥劑卻具有抗性。這些GM油菜真正成為所謂的"超級雜草"。
3、必須慎重對待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生產
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批準了“華恢1號”、“Bt汕優63”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BVLA430101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兩個產品分別限在湖北省和山東省生產應用。獲得兩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及其同事。這是中國首次為轉基因水稻頒發安全證書,也是全球首次為轉基因主糧發放安全證書。但是,有關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消息引來了各種擔憂,也引起了絕大多數網民的強烈反對。
世界上對轉基因食物分為兩大陣營:歐盟日本韓國強烈反對,美國提倡。比如,法國、德國、奧地利等歐盟國家至今都禁止在本土種植轉基因玉米。歐盟規定,轉基因物質含量0.9%以上就需清晰標明“本產品為轉基因產品”。日本與韓國禁止在本土種植轉基因糧食,禁止進口轉基因糧食。
美國雖然大規模種植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但其中大部分大豆用于出口,剩下的大豆和玉米則主要用于制作動物飼料和生物燃料。美國人吃的食品,的確有一部分屬于轉基因食品,但偶爾吃吃的轉基因西紅柿或者土豆,跟每天都要吃的主食全換成轉基因食品,是完全不同的,否則美國消費者也會反對。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就是,雖然美國基因技術發達,但作為美國人主糧的小麥至今沒有進行轉基因商業化生產。
中國于2000年8月8日簽署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國務院于2005年4月27日批準了該議定書,中國正式成為締約方。議定書的目標是保證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性,盡量減少其潛在的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損害,在缺乏足夠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可對他國試圖入境的轉基因生物及產品采取嚴格的限制與禁入措施。該公約的第23條規定,對轉基因生物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增加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應在決策過程中征求公眾意見,向公眾通報結果。但是,關于我們13億人民主糧的水稻進行轉基因商業化生產,農業部根本就沒有向公眾征求意見。
根據“綠色和平”和網友的揭露,迫不及待要讓中國老百姓把轉基因食品當主食的“精英”學者,都跟全球最大的轉基因技術公司——美國孟山都(Monsanto)公司有密切的利益關系。綠色和平組織經過調查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受益最大的不是農民,而是科學家和生物公司。轉基因技術具有專利權,科學家和轉基因種子公司掌握著專利,將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
有些人打著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旗號力推轉基因主糧,卻沒有看到 2007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突破1萬億斤,根本不存在所謂糧食緊缺問題,而且這僅是在傳統小農經濟條件下提供的糧食,還存在巨大的糧食浪費。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指出,我國現在的水稻、玉米、土豆等主糧在目前的技術下,至少10-20年內根本不會短缺,而且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甚至是凈出口國。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急于大規模推廣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生產
轉基因商業化的重點在商業化,資本控制而不僅僅在于轉基因技術。在現階段,轉基因商業化的最大缺點是急功近利和沒有誠信,換句話,缺少行政監督和對公共利益的最基本保護,甚至當前有優勢可能幾年后沒有優勢的品種可以說時不我待就匆匆商業化——這樣的相對優勢根本就是完全無政府狀態下的混亂。為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出現轉基因品種危害事件瞞報,避免嚴重侵害公眾利益的事件不斷發生,必須控制所有的商業化品種都一步步地控制規模,從全盤管理轉基因商業化這件事,對低水平的重復必須整合深化、對國內的研究必須給予保護引導以便它們可以與大資本支持的國外項目抗衡、必須從生態,生物多樣性、穩定性,從中國農業、農產品加工行業、人業人口等等方面考慮積極主動地管理轉基因項目立項和品種安全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