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樣教你真是個難題!
神州木蘭花版主希望用己之長,為培養下一代盡一些力,把[人文天下]辦成中華論壇討論教育教學的一片凈土,成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心得體會的平臺,老師與家長聯系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教育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更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木蘭的這個想法很好,一定會受歡迎,并得到網友的支持。為了體現這種支持,我也來湊個趣,談一談孩子教育中的困惑。
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時,一般人必然會聯系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歷,對我來說,最大的感覺,自己的兒童時期是在無憂無慮中渡過的,而女兒自上學始就始終在重壓中一步步過來。細細想來,自己和孩子,分別體驗了三種不同教育模式,用當時最流行的標語來代稱,自己經歷了兩個階段,童年時期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模式,青少年時期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模式,現階段女兒接受的是“素質教育”模式。不同模式孰優孰劣不能一概而論,對學生的影響卻是不一樣的。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1951年毛澤東獲悉蘇州市8歲小學生陳永康智抓特務被打傷的事跡后,親筆題寫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題詞,并派人制成錦旗贈給陳永康小朋友,同時向全國的青少年發出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號召。這是一句嵌入那個時代每個學生心靈的寄語。1957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睂W校教育的目標“不高”,學生無需為未來煩惱,可以做到“又學習,又玩?!?,完成學業走入社會即可以成為一個普通勞動者。黨的領導干部、科技人員從勞動者中培養、發現和選拔,農民陳永貴從村支書成長為國務院副總理;工人吳桂賢從檔車工成長為國務院副總理;新疆自治區現任人大常委會主任艾力更.依明巴,在新疆七.五事件后,接受央視專訪時談到,自己當過插隊知青,后來在烏魯木齊瓷廠當工人,由于工作勤奮、特別肯吃苦,被黨組織推薦選送到西北輕工學院讀書。在個人待遇上,身為副總理的吳桂賢參加政治局會議因無力支付2角錢的茶水費,只喝白開水;做一個普通工人,只要鉆研技術、肯干,隨著工級的上升,工資比同等的領導干部要高出一截;做一個普通農民,農活干得好,干出了竅門,也會得到大家的尊敬,比如我一個叔叔,當年就被山東某地當作貴賓請去傳授棉花種植技術;文化程度較高的青年農民,勞動表現好的,一樣有機會上大學、被吸收為工人。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在校學生對未來有確定可靠的預期,生活便充滿了希望,城市和鄉村的學生分別伴隨著《讓我們蕩起雙漿》、《我是公社小社員》這樣的歌聲而快樂成長。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911年,在沈陽東關小學的教室里,老師問:“你們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有的同學回答為了當官,有的說為了發財,也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年僅13歲的周恩來回答的卻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77年恢復高考以后,這句話很快成為深入人心的口號,變成很多學校張貼的標語?!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判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提出,學校教育成為培養人才的主渠道,高考成為選拔人才的最重要手段,應試教育應運而生。集中的宣傳讓中小學生認識了很多本在幕后的科學家;曾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干部進入組織視野,被成批地選拔出來,充實到各級領導崗位,部分幸運者躍升兩三級亦很常見。強烈的示范效應,激發了很多學子刻苦讀書的熱情,父母望子成龍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熱切,“尊師重教”成為風尚,考上大學便成“天之驕子”而為人稱道。這時再也不是曾經的國家主席和掏糞工同是人民勤務員,只有革命分工不同了。1982年第四軍醫大學在校生張華舍身救人,竟引發了值與不值的激烈爭論,盡管中央軍委授予張華“富于理想勇于獻身的優秀大學生”稱號,褒獎其行為,但實現個人價值已成為當時社會的流行觀念。只有上大學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高考卻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幸運過橋者只是少數,許多青年學生為此引發失眠、焦慮、抑郁、神經衰弱等初期精神癥狀頻頻出現。不過當時讀書不要錢,在城市,高中畢業仍能基本就業,在農村,青年也有靠勞動發家致富的希望,教師還沒有生存壓力,教學關系是自然和諧的。就像當時的一首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所唱:再過二十年我們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人們對美好前景依然充滿期待。我父親早逝母親失去勞動能力,是得益于免費教育政策的,如果放到現在,不要說上大學,恐怕高中都不會去讀了吧。
“素質教育”。跟著高考這根指揮棒,中小學教育形成了整套應對措施,在學校表現為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由應試教育走出來的大學生初入社會表現出“高分低能”,社會反響強烈,“素質教育”隨之走上了舞臺。可是,這個“素質教育”顯得有點虛無飄渺,難以把握,百度百科從含義、目標、靈魂、本質、機制、概念、特點等諸多方面,用去1萬3千多字描述,仍未得要領,并沒有道出其真諦。面對素質教育,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素質更高點、更全面一點,課余督著孩子學習音、體、美技能并參加考級,學生的負擔變得更重了、自由玩耍更少了;原來全國統一的高考命題分到了省,考試的花樣多了,老師要追著不斷變化著的考試模式跑,教得更累了;群眾看到學校的收費高了起來,學生在壓力下尋短見輕生的時有耳聞,因而投向教育置疑的目光更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也逐步地清晰起來。首先,素質教育是“精英”教育。教育的層次分明,重點中學、普通中學、職業中學、失學,校內同年級還要細分強弱班次,學生按成績排出名次,最終仍通過一考選拔出后備“精英”。其次,素質教育是“精英”的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向城市、經濟發達地區集中,偏遠地區、鄉村教育資源失血嚴重,高額的擇校費、收費的私立學校把弱勢群體擋在門外,素質教育的主要服務對象就變成了“精英”的后代。再次,素質教育再向前跨一步將滑落為“精英”世襲罔替的工具。全國“蟻族”人數百萬人以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渠道越來越狹窄,就業形勢空前嚴峻,這一壓力必然傳導到中小學,引得天下父母、在校中小學生普遍焦慮,尋常百姓子弟不堪重負者在中小學階段即被擠出(跳樓輕生、精神失常等)亦時有發生,素質教育與尋常百姓之間猶如油和水無法交融了??蓱z天下父母心,只要還有點辦法,做父母的總會送孩子去接受“素質教育”,然而高企的擇校費卻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對此,張維迎給出的答案是:窮人上不起學是因為學費太低。在這些精英眼里,這個學就不需要為窮人辦,學費低了只能讓窮人平添幻想而徒增煩惱,精英們可是在為窮人著想呢。
總之,建國后,中小學教育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三種模式。第一個階段,強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期間,1949年至1965年為應試教育模式,1966年至1976年為非考試教育模式,由于都可充分就業,教育目的是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青少年在中小學階段不需要承受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第二個階段,強調學生自我價值實現,教育目的是培養人才,通過高考選拔人才,自1977年始,應試教育模式和素質教育模式大至各占一半,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向多種經濟成份共存轉變,直至外資的全面進入并控制我國大多數主要行業,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高端職位越來越少,這種壓力傳導上去,變成了中小學生更加沉重的課業負擔、更大的競爭壓力和心理壓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再次變成父母給子女加壓的理由。唯一不變的是生產資料占有者的后代,一定會得到當時最好的教育,如現今富貴豪門子女,自有貴族學校伺候,國內國外、大中小學,到哪里不是一路綠燈?
缺什么才需要補什么,素質達不到要求才需要“素質教育”,這個指向并不明確的“素質”,最終的解釋還是要回歸到權威部門的“權威專家”手中。面對中小學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專家”們又把目光投向了教師群體,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教師教育機構資質標準》、《老師教育質量評估標準》,著手建立教師教育標準體系,來提高教育的素質了??梢韵胍姡處熢谝呀洿嬖诘纳顗毫?、工作壓力之外,將來又要平添一個“資質”壓力。教師身上沉重的壓力又會向哪里傳導?那一定是學生么。在如此形勢下,面對重壓之下活得并不輕松的孩子,身為父母,難道還能再向孩子的身上加壓?該怎樣教育子女,實在是個難題,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木蘭版主的倡議非常有意義,如能吸引更多教師參與討論就更有意義了,不管什么教育環境,學高身正之師言傳身教,其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不可低估,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影響力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