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屬性主義
一、概述
物質屬性主義,可以有以下稱呼:物質與其屬性主義、物質及屬性主義、物質屬性二元論、物質屬性二元主義或物質、屬性主義,它是物質主義和屬性主義的合一或合并。
物質屬性主義所述的世界是已知及初曉的世界。至今人類未知和不可理解的時空問題另當別論而不在物質屬性主義范圍內。
物質屬性主義主要有以下特征:
承認已知及初曉世界物質第一性,屬性第二性;但認為物質與其屬性密不可分,二者合一才構成世界萬物;世界不存在無物質的屬性、也不存在無屬性的物質,凡物質都有外在性和內在性屬性;物質的屬性既是物質的本質特性所在,也是物質存在的表達和體現;若要正確認識和改造事物,必須同時重視物質及其屬性,二者缺一不可;然而要想正確地改造世界,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正確認識世界必須從認識物質的屬性入手,而改造世界是改變物質的屬性,改造世界也是從改造物質的屬性入手,但自然科學改造與社會改造有本質的不同;物質屬性主義涉及社會的改造與人的屬性的關系;認為改造世界必須依情況利用、改變、或揚棄物質的屬性。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意義上說,物質屬性主義是二元論。
請看以下問題:
下面所列是什么?
1、時間
2、空間
3、勾股定理
4、你的意識之外的我的意識
5、顏色
6、聲音
7、能量
8、力
9、李白的詩
10、運動
答案毫無疑問,這些全都與物質的屬性有關。
關于物質與屬性的問題是關于事物的共性和個性的問題:
事物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性是事物的共性。
事物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按不同的空間結構形成不同的事物,物質結構是事物的結構個性,結構個性是事物的內部個性;不同物質結構形成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現,事物的外在表現就是事物的表現個性,也就是事物的外在個性;事物的內部的和外在的個性統稱事物的屬性。
事物的本原是物質,事物的運動因具體物質的具體屬性間的相互作用而發生,運動過程的結果,也是以這種運動展現的。認識和改造事物時,不僅要看到一切事物的本原都是物質這個共性,也要看到具體事物的屬性即事物的個性。不僅要關注事物的共性——物質性,也要關注事物的個性——具體事物相關物質的屬性。即認識和改造世界中,既要注重事物的共性,又要注重事物的個性。世界事物數不勝數,它們的本原都是物質,這就是它們的共性;但世界這些數不勝數的事物有著數不勝數類別的屬性,其中具體類別的物質屬性就是具體事物的個性。只見共性不見個性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是只見一般不見個別。
就人而言,人除了具有一般物質的屬性而外,人還具有精神屬性,這是人與一般物質和一般事物的最大不同之處。
關于“唯”字的看法:
物質屬性主義認為,雖然世界是物質組成,但最好還是不要隨便用“唯”字。因為“唯”字,是“唯一”的意思,“單單”的意思,“只”的意思,而實際上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他們因顧此失彼而不得隨時隨地地亦此亦彼,他們無論在行動上還是理論上,都是不可能真正地做到“唯物”或“唯心”的,嚴格說,沒有真正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或真正徹底的唯心主義者存在,因為真正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或真正徹底的唯心主義者根本不可能生存。況且我們不能以為世界是物質組成的,我們的認識到此為止就行了,就萬事大吉了。事物總是多方面的,例如物質是多種多樣的,物質的屬性也是多種多樣的,科學多學科,人分男女老幼,社會事物數不勝數,植物花朵千姿百態,人們該怎樣去認識它們呢?是不是只要我們大聲宣告一聲說“世界所有這一切統統是物質組成的”就行了呢?
總結性地說世界是什么組成的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應該怎樣具體地去認識和改造事物。而為了認識和改造它們,必須從這些事物的屬性入手。假如事物是單方面的,只有物質,除此而外再沒有物質的屬性,再沒有什么別的或者再沒有什么別的是重要的,那么你要唯物是可以的,是允許或者說可以這么省事地認識和對待事物的。然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物質沒有屬性,這個世界也就靜止了、沒運動了、無變化了、沒生命了,而且物質也不成其為物質了。
暫且不論定義的內容,單就“唯物主義”這個詞而言,易誤導人們只注重物質有形或顯性的外在的屬性,而忽視物質的隱性的內在屬性,再者,事物的外在屬性由于常是有形的或顯性的,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而內在屬性常是隱性的、抽象的,因此認識事物的內在屬性往往比認識事物的外在屬性復雜得多、困難得多,而這正是為了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人們艱苦用功的地方,但“唯物主義”這個說法,易導致“唯物主義者”在認識和改造事物上簡單化、片面化、避重就輕、避難就易,甚至有時還簡單粗暴不加分析地把別人重視物質內在屬性的行為指責為唯心主義。所有這些,導致的結果是使所謂的唯物主義者自覺不自覺地認識不到事物的本質,常常陷入到機械主義、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泥潭里。
唯物主義看事物不對;同理,唯心主義看事物也不對。
“唯”字濫用,除可導致以上不良后果,還易導致不問事理地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一覽眾山小,唯有我最高”,只有自己是頂峰,看問題絕對化。
二、物質屬性主義的認識觀
物質離開屬性,不成其為物質,這樣的物質,至多只是抽象意義上的符號、空洞的指稱、許多物質的一個泛名,而這些是沒有研究價值的。
如果只顧屬性而不管物質,這樣的屬性,也至多只是抽象意義上的符號、空洞的指稱、許多屬性的一個泛名,而這些是沒有研究價值的。
屬性與物質主體同在。屬性是物質存在的證據、體現,是物質的本質、靈魂。
唯物和唯心地看事物都是片面的。唯物主義只見物質不見物質的屬性,唯心主義只見物質的屬性而不見物質,都是片面的錯誤的。
例如只是唯物地看人,便會只看到人有四肢,會制造工具、會勞動;只看到人有嘴巴,需要有食品;只看到人怕冷,需要房屋和衣物;只看到由于人需要吃飯、房屋、衣物,因此人會勞動;只看到人需要許許多多的物質,因此人與人之間需要交往,因此只專注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擁有和分配;只看到人的社會關系中物質的一面;而完全忽視人的精神的一面其中包括人的精神需要。唯物地看人的結果必然導致經濟決定論,于是不僅僅以純經濟決定觀對待現在,還以純經濟決定觀看過去和未來,以純經濟決定觀評判人、人群、社會、歷史,甚至于單單以經濟狀況為標準評判每一個具體的人,完全忽視人的精神作用及需要,直接地深深地陷入機械主義、機械決定論、形而上學的泥坑里,也不可避免地會走向它的反面——唯心主義。唯唯地看人和社會,還常會規律性地導致專制和暴力。
唯物主義看事物,只看到事物的有形的外在的東西,只見樹木不見根,看不見事物的內在的隱秘的本質屬性即事物的靈魂,這是唯物主義易陷入機械主義、機械決定論、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原因。
為什么唯物主義常常滑向唯心主義和專制及暴力?原來,唯物主義導致的對事物的認識,因為其明顯的片面性,唯物主義者自己也會察覺,因此一來,為了杜絕其片面性,不得不又借助辯證法,在許多方面實際地滑向唯心主義,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例如,說某某主義必須從外部輸入,某某階級本身不會自動產生;例如大做政治思想工作,不斷地變換拋出種種政治說法,以為單靠說服、教育可根本上改變人的觀念(實質是想改變人的精神屬性),等等。然而實際上這一切唯心的方法并不起多大作用,于是,又不得不雙管齊下:在不斷作唯心主義努力的同時,又獨攬權力、加強暴力的壓制。唯物——唯心——唯心說服+專制+暴力壓制,這就是唯物主義必走的五部曲。
假如只是唯心地看人,便只會看到人的內在的東西;便會只看到人有欲望、思維,只看到意識對于存在的作用,只看到人有意志的一面,便認為凡事都可以心想事成、人定勝天,完全忽視物質條件和人的物質性需要,片面地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盲動蠻干、深深陷入空想主義的泥坑里。
由此可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錯誤,都是忽視了物質的屬性;具體到對于人來說,唯物主義忽視了人的精神屬性,唯心主義忽視了人的物質屬性,簡言之,唯物主義只見物不見心,唯心主義只見心不見物。
認識一個事物,既是從認識這個事物的物質的屬性開始的,也是結束于對這個事物的物質的屬性的了解。因為物質屬性產生現象,現象包括形狀、結構、成份、顏色、聲音、光、射線、重量、能量、運動、速度、等等,人通過對現象的感覺、進而感知、進而認識。通過現象認識事物,進而掌握了事物的屬性,既認識了事物的內部結構又認識了事物的外在表現,既感性地知道了事物如此又理性地知道了事物何以如此,也就認識了這個事物。假如不去了解物質的屬性,就不可能認識事物。
物質的屬性,有的是外在的,如形狀、顏色、重量、味道、硬度、聲音、溫度、外在的運動如機械運動等;有的是內在的隱匿的,如能量、內部微觀結構、內在的運動等。例如宇宙天體的運行,人類和人類社會中人的身體、勞動、物質資料,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人的社會交往、人的社會關系、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各種文化,都是事物的外在屬性;而天體運行的動力、人類身體的結構形成的屬性其中尤其是人的固有本性、政治制度產生的原因及此制度所導致的規律,是事物的內在的屬性。事物的外在屬性常常是顯性的,易被人們感覺到和認識到;事物的內在屬性常常是隱性的,不易被人們感覺到和認識到。但隱性屬性又常常是具有本質性意義的屬性,常有事物的產生和存在原因含于其中,因此,充分認識事物的內在的即隱性的屬性常常具有決定性意義。
認識事物必須全面,即不僅要看到事物的物質性,又要看到事物的屬性,既要看到事物的外在屬性,還要看到事物的內在屬性,二者缺一不可。例如人有嘴巴,這張嘴巴不僅需要吃飯,也需要講話。內在屬性的隱性特點使得對于事物全面認識的能力賦予傾向于對事物能夠謙虛細心認真深究的人,而拒斥對于事物自高自大魯莽武斷草率的人。
三、物質屬性主義的改造觀
物質種類不同,其屬性也就不同。例如無機物與有機物,生物與非生物,人與其他生物,就有不同的屬性。例如人,有豐富的欲望、思維、感情,而別的生物與之相比相差甚遠。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要求針對具體的事物要具體分析,面對認識和改造對象的不同,必須首先和特別注意它們的本質屬性有何不同。例如無機物與有機物、生物與非生物、人與其他生物,在本質屬性上都有巨大差別;人與所有其他非人物,在本質屬性上的根本區別是人有人的腦結構及其所決定的精神,而其他物沒有。
運動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之一,物質種類不同,運動表現也不同。宇宙中物質種類千千萬萬,物質的運動表現也就千千萬萬。
人,作為物質中的一員,或一種,固然有人所特有的屬性。人不但是會制造工具的人、會勞動的人、會說話的人、懂文字的人,更是會思維的人,是有豐富的思維、并需要用語言自由表達其思維的人,還更是有無限進步欲望的人,既有物質的欲望,又有精神的欲望。人的基本屬性之一的運動性,表現在人有動態的無限進步的欲望及思維。理性、能夠和善于實踐以及人的情感性和倫理道德性都是人的本質屬性。
無限進步的永不滿足的種類逐漸增多的欲望以及創造性思維是人的本質屬性,是它們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實踐不但是維持人的日常或恒常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必不可缺的活動,也是使人的新欲望得以實現、使人的創造性思維獲得的藍圖變為現實從而使社會得以不斷進步的必不可缺的活動。人既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屬性,又具有創新性和重復性實踐的屬性,這些屬性是先天具有的,正因為如此,人才創造了自己的社會和歷史。
假如滅失人的無限進步欲望,無異于扼殺人的創造性思維,假如人的無限進步欲望和創造性思維都被滅失,這時人已不是正常的傳統意義上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步伐將戛然而止。因此,無限進步欲望和創造性思維是人的正面的本質屬性,應加以保護和發揚,一切不利無限進步欲望和創造性思維的東西都應該毫不遲疑、毫不留情、毫不可惜地禁止和摒棄。
在改造世界中,人類在進行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改造。這就是,在自然界方面進行著自然科學改造,在社會方面進行著社會改造。這兩種改造,都生成人為事物。人制造的機器,遵循人為自然事物的自然規律運行,實質遵循的是自然規律。人制定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作用于人所產生的效應,遵循人為社會事物的社會規律發生。自然改造和社會改造雖然都是改造,但是兩種改造有本質的不同;人為自然事物的改造是改造具有傳統本質的人以外的事物,具有可隨意性、任意性,可以使用徹底改變改造對象本質屬性的手段達到改造的目的,例如經化學反應得到與原物質根本不同的全新物質,改變某物質的本質性的內部微觀結構得到新物質,使用粗暴的機械暴力大大改變某物體的外形使之與原樣大相徑庭使成為某樣機器;人為社會事物的改造歸根到底是對于人的改造,顯而易見,不能把自然科學中的改造方法照搬到社會改造中來,社會改造拒斥隨意性、任意性;社會改造不能把人的傳統本質屬性作為改造對象,不能使用徹底改變人的本質屬性的手段達到改造人的目的,事實上人類歷史中的無數事例已經表明一切試圖徹底改變人的本質屬性的改造雖然必然傷害了人類的進步進程,然而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例如各國的奴隸制并沒有使人民最終成為奴隸,封建社會并沒有最終扼殺掉人的發明創造能力,相反的倒是哪里壓迫最殘暴,哪里的反抗越劇烈,哪里最落后,哪里的求新意識越強烈;究其原因,是因為人的本質屬性的物質性,產生人的本質屬性固然有后天的原因,但也有先天的原因,這就是人腦的特有結構,人腦結構所決定了的人對自由的向往、人對于束縛壓迫的反抗、人的創造性思維等本質屬性是不可能改造的,是固有的,除非對人腦動外科手術,將產生這些屬性的腦組織切除。人的這些不可能改造的本質屬性是人的最核心本質屬性。人的最核心本質屬性屬于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的精華所在。人的最核心的本質屬性是不可改造的。而有些從事社會改造的人,常常看不到這一點或者對此視而不見,試圖把人改造成非人的人,這就不可能不招致人的激烈反對。凡是與人的核心本質屬性相對抗的東西,都必然招致人的激烈反抗;凡與人的核心本質屬性相符的東西,都必然受到人的熱烈歡迎;這屬于社會規律。因此,在社會改造中,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預期的目的才可能達到。人的自然屬性是人類存在的基礎,人的社會屬性是以自然屬性為前提的。雖然人的自然屬性在某種程度上常受社會屬性制約,但終歸是人的自然屬性決定人的社會屬性,沒有了人的自然屬性就沒有人的社會屬性。
物質之所以為該物質,是由于這物質有這樣的本質屬性,如果滅失了該物質的本質屬性,就等于滅失了該物質,而使其成為了另外的物質,即滅失本質屬性等于滅失該物質;這對于自然物是如此,對于人來說也是如此,如果試圖改造人的最核心本質屬性,就等同于試圖滅絕人,這既是不應該的,不人道的,也是徒勞的。所以,人的最核心本質屬性不可觸碰,應該是一個人道原則。對于人的改造,必須遵循有原則的揚棄,只改造人的低級本性,而要保護和發揚人的高級本性。
人為自然事物改造和人為社會事物改造雖然有本質的不同,但又有聯系或相同點,即人也是自然物之一,社會改造無疑涉及到對人的影響,也就是社會改造也涉及到對自然的改造,實際上社會改造除了涉及到對人這一自然物之外,還涉及到自然界更廣泛的領域,例如自然環境等。現如今,不論主義和社會制度如何,對于保護誕生和養育了人類的自然環境的核心本質屬性不可破壞這一原則,均已有了共識;然而遺憾的是,盡管人們口頭上幾乎一致地都在高叫著“以人為本”,卻在實際上對于如何認識和對待人的核心本質屬性問題仍未有共識,卻在如何尊重和保護自然界最珍貴的精靈——人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
人們常說客觀規律,其實客觀規律就潛藏于事物的屬性中及屬性間的相互作用中。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的屬性相遇時,客觀規律顯現而開始運行。例如水受熱生成蒸汽的規律,是水的屬性遇到熱的屬性時必然出現的規律。例如寬松政治制度下人們思想活躍的規律,嚴酷政治制度中人們思想沉悶、緘默不語的規律,是政治制度的屬性與人的趨利避害的屬性相遇時必然出現的客觀規律。例如農業生產搞大鍋飯產量大降,而包干到戶產量大增的規律,是不同的經濟制度與人的現實勞動積極性屬性相遇時必然出現的客觀規律。趨利避害、現實的勞動積極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可見人的社會屬性來自于社會事物與人的自然屬性;還可見社會現象與社會事物及人的自然屬性密切相關。思想沉悶、農作物產量下降是負面的,此類規律為負面規律,產生負面規律的社會因素為負面因素;思想活躍、農作物產量大增是正面的,此類規律為正面規律,產生正面規律的社會因素為正面因素。人類社會的目的,總是期望找到社會因素中的更多的政治的經濟的正面因素,以期政治上和經濟上均產生更多的正面規律,以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四、物質屬性主義的歷史觀
任何物質都有屬性。沒有物質的屬性不存在,沒有屬性的物質也不存在。物質運動構成事件或歷史,任何運動都是物質的屬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歷史是物質的屬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歷史也因物質的屬性變化而變化。物質的屬性由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結構不變,物質的屬性也不變;物質的屬性不變,物質的運動也不變;物質的運動不變,物質的歷史進程也不變——將按原方式沿原方向進行。反之,如果物質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物質的屬性、運動、歷史進程將隨之發生變化。這就是物質屬性主義的歷史觀,或者說是物質屬性主義的歷史進程變與不變原理。
就人類社會來說,人的屬性決定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對人類社會來說,追求之路就是歷史之路,人類的歷史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兩條路線上展開。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精神追求史和物質追求史,就是一部追求精神自由與經濟自由的歷史,就是一部追求精神幸福與物質幸福的歷史。人類在精神與物質幸福追求道路上的一步步足跡,就是人類社會的歷史。人類對于精神幸福與物質幸福的追求是無限的和進步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無限進步的追求史。
五、物質屬性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
物質屬性主義主張看事物和處理事物時,既要看事物的物質性又要看事物的屬性。所以單從主張看事物和處理事物要看事物的物質性來說,從這個角度來說,物質屬性主義是物質主義,但它不是唯物的,它不是唯物主義,因為它不是唯物質主義,因為它主張看事物和處理事物時不僅要看事物的物質性,還必須看事物的屬性。單從主張看事物和處理事物時必須看事物的屬性來說,物質屬性主義是屬性主義,但它不是唯心的,它不是唯心主義,因為它不是唯屬性主義,因為它主張看事物和處理事物時必須看事物的物質性。
物質屬性主義不像唯物主義那樣,看事物只看事物的物質性一面而忽略事物的屬性一面。物質屬性主義更不像歷史唯物主義那樣,看歷史時只見物質不見人,看人時只看見人對生產和生活物質的需要等等表面的外在性的屬性而看不見人的種種內在性的本質屬性,即既沒有看到人是以怎樣的人所特有的特點和方式去創造、取得這些物質,也沒有看到具有何樣特點的方式才適合于人,也沒有看到人除了有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物質屬性主義不像歷史唯物主義那樣,在看歷史時只見物不見人,在看人時只看見人對生產生活物質的需要,而沒看到或者不承認人的精神屬性的物質性來源——肉體的人,其中主要是人的物質構成的大腦。所以,從歷史唯物主義是片面刻板地以物質論歷史和論人看,歷史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但從歷史唯物主義是主觀地看事物以及看歷史和人時沒看到或者不承認人的精神屬性的物質性來源來看,歷史唯物主義實際上又是唯心主義。雖然歷史唯物主義口口聲聲尊重客觀,但歷史唯物主義從來不承認人先天具有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精神屬性,從來不把人的精神屬性認為是客觀存在,無視或沒看到人的精神屬性有其客觀的物質性來源,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最重要的唯心主義表現。
因為“唯”是極端的、唯一的意思,所以總的說,無論從字面意義上說,還是從實際含義上說,物質屬性主義既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既不是唯物質主義也不是唯屬性主義,而是物質主義加屬性主義,即物質與屬性兩者結合、兩者缺一不可的主義。
物質屬性主義的原理基于這樣一個簡單而又是基本的事實:即事物都是物質構成的或者說都有物質性,但事物又都是通過它們的或者說形成它們的物質的屬性發生作用或運動的。
物質屬性主義雖然認為事物都是物質構成的或者說都有物質性,但不主張對待事物時只看到這一點便完事,而歷史唯物主義卻正是這么做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只看到事物都是物質構成的或者說都有物質性便完事,于是他們一頭猛扎到物質堆里不顧其他而不能自拔。
歷史唯物主義也許會說:我們并不片面,我們同樣也注重事物的屬性,例如看人時我們就看到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質這一基本屬性。對此,應該說,是的,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由于需要吃穿住用而離不開生產生活物質這一屬性確實是看到了,但問題在于對于人來說,僅僅看到這一屬性是遠遠不夠的,在看到人的物質需求屬性的同時,還應看到人的精神需求屬性。物質屬性主義主張看事物的屬性應該全面,須知物質是多樣的,物質的屬性也不是單一的而總是多樣性的,正是物質的多樣性及物質屬性的多樣性,才有一個五彩繽紛斑斕絢麗的世界。這也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無論它的實踐還是理論均顯單調乏味的原因。
歷史唯物主義致命的錯誤在于看人時只看人的物質需求屬性而不看人的精神需求屬性,其根源在于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才是實在的、精神是抽象的,認為精神是憑空產生的,認為精神是虛幻的虛無的或者虛構的,把精神與物質對立起來,把精神與物質絕對分開,認為精神與物質無關,故而將人的精神屬性忽略或拋棄;殊不知,他們所忽略或者拋棄的是人的本質屬性之一,是人的本質屬性中最為重要的本質屬性。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是人的不可缺少的兩大本質屬性。其實,精神產自于物質,抽象的人的精神屬性來源于人的實實在在的人腦物質、來自于實實在在的人的人腦物質結構;歷史唯物主義是否知道,當歷史唯物主義忽略或拋棄人的精神屬性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否定人的精神的物質性,也就是否定歷史唯物主義本身的普適性或普遍性唯物主張,也就是與其本身主義相沖突、相矛盾的一種行為,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自相矛盾的行為,也就是對唯物主義的一種否定,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種自我否定。
精神是抽象的嗎?其實很多抽象的東西并不抽象,其實看似抽象的人的精神并不抽象,因為精神產自于物質,產自于物質的運動,產自于物質運動的結果即人的大腦,人的精神屬性或者說人性并非是憑空而生的東西。任何屬性都與它的物質有關,任何物質又都以它的屬性特征進行它特有的即屬于它的運動而呈現,在這種運動或呈現過程中,有時新的物質及其新的屬性又產生并通過新的運動呈現出來。看看人、人類、以及人類社會的歷史,不正是這樣的嗎?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或者從根本的意義上說,那種把凡是重視人的精神的主張一概斥之為是唯心主義的做法是錯誤的。
看到和承認人的精神及其作用,乃至重視人的精神及其作用,既是對物質的、對人的屬性的尊重,其實也是對物質的、對人的物質性的尊重。這就是物質屬性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區別。
人的目的、生存觀和生存的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僅從生存為目的去解釋人。然而事實上人的生存并非人的目的,生存的幸福或幸福的生存才是人的目的。單單生存,只是生命的存在,只需要生存所需的物質便可生存,只與物質有關,不含有精神成份在內,所以是低級的或基本的生存。幸福的生存,則不僅需要生存所需要的物質,還需要幸福所必須包含的自由等等精神成份,所以是高級的生存。
一個理想的社會,其中的人應該是高級的生存著而不是低級的生存著,即其中的人不但在物質上,而且在精神上也有他所需的。這就要求在構建理想社會時,不僅要考慮到人的物質需要,也要考慮到人的精神需要。
歷史唯物主義的片面性在于只看到和考慮到人的物質需要,沒有看到和考慮到人的精神需要。在唯物史觀那里,全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等物質方面的論述,即便是談到上層建筑,也認為那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東西,不見關于人的精神方面的東西,即是有,諸如關于人的全面發展之類的,也只是空洞的沒有具體內容的口號;中心是物質,一切都為了物質,再沒有了其他;無論是分析歷史,還是規劃未來,全都是唯物是論。注意力全放在了物質上,而忽視了精神錯把低級的或基本的生存當成了人的目的。按照這樣的觀點建立的社會,由于無視精神,其中的人只是低級的或基本的生存,而不是高級的生存,不是幸福的生存。
唯物史觀所引導人們的認識是:人的目的,只是為生存而生存;生命的存在需要物,所以物是唯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需要;有了物便可生存,這就是最終目的,而關于精神不必考慮,為了物,可以不考慮人的精神感受、自由、民主、人道,因為這些都與物無關。
誠然,純粹精神的生存不存在,因為人是生物,生物的生命需要物質才能維持,沒有了物質,生命活動便停止,生命即不存在;所以物是人的生存的首要要素,是基本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為了生存,必須有物,有了物,便可生存。但是有了物,能夠生存,只是人的目的的第一步,只是人的初級目標,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目標上,如果一直還是在只為了物,那就是為了生存而生存,而那樣的生存是沒有意義的,亦即是沒有價值的。例如一個奴隸,如果他把食物、衣物、住物這些物的爭取做為了最終目標,即便這些爭取實現了,他的生存也仍然是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但如果這個奴隸把食物、衣物、住物這些物的爭取做為最低的初級目標,而同時爭取精神的自由,把既有物質又有精神的生存作為高級目標,那么他所需的物質與精神都爭取到了以后,他就是幸福的生存了,也就是高級地生存了,這樣的生存就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存。因此,要談人的生存,不能只談物,而必須也談精神。
唯物是論不對,唯精神是論也不對,物質屬性主義認為,對人的生存及其意義而言,物質與精神,兩者必須兼顧,缺一不可。
純意義的生存是不存在的,然而純物質的生存又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既有物質,又有精神的生存,才是幸福的生存,幸福的生存才是有意義的。盡管有的理論引導人把純物質生存作為目的,然而人的固有屬性一向指引人把既有物質又有精神的高級生存作為奮斗目標,這就是奴隸要造反的原因,這就是有的人雖然物質上非常富裕,但如果沒有自由的話,他仍然感到不幸福,仍然要追求自由的原因。人只要還活著,人只要還生存著,就總是要追求生存的意義。把有意義的生存作為奮斗目標,這就是人的追求人生價值的理所當然的表現。
只有物質沒有精神的生存是沒有意義的。精神是人有意義的生存的一個標志性要素,于是爭取所需要的精神便成為了人的生存的必不可缺。那么關系到或決定人的生存是否有意義的精神是什么呢?應該說,關系到或決定人的生存是否有意義的精神主要的就是人的自由。在不損害人類整體利益的前提下,個體的人的精神能夠自由表達,肢體和感官能夠自由活動,就是自由。
物質屬性主義認為,有物質又有精神的生存才是人的目的,才是高級的生存,才是幸福的生存,才是有價值的生存,才是有意義的生存;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有物質的生存便是人的目的,便是高級的生存,便是幸福的生存,便是有價值的生存,便是有意義的生存;這就是在人的目的觀、在人的生存觀、在人的生存意義的理解上,物質屬性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
也可以換言之,物質屬性主義認為,有物質又有自由的生存,才是人的目的,才是高級的生存,才是幸福的生存,才是有價值的生存,才是有意義的生存;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有物質的生存,便是人的目的,便是高級的生存,便是幸福的生存,便是有價值的生存,便是有意義的生存;這就是在人的目的觀、在人的生存觀、在人的生存意義的理解上,物質屬性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
人類生存的目的是吃飯嗎?人類是為了吃飯而吃飯嗎?
吃飯不是目的,吃飯只是為了生存。生產汽車不是目的,生產汽車只是為了享用。坐車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從A點到達B點,如果不坐車照樣能到達B點,人們會很愿意不坐車的。
人類生存的目的主要在于精神生活。假如不吃飯人仍可照常生存,人愿意不吃飯;假如沒有生活資料人仍可幸福地生活,人愿意不要生活資料;假如不生產人仍可擁有各種生活資料,人愿意不生產。可見生產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可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并非人的最終目的,可見人的最終目的是精神幸福,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只是手段,于是,社會的進步便不可能僅僅是生產所致,不可能僅僅是生產的結果。社會的進步,不僅僅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進步所致,還是政治上不斷給人予更大自由的結果。
人,不僅是從事感性活動即從事實踐的現實的人,更是從事精神活動即自由思考不斷探究事物內在奧秘和有著不斷創新變革事物欲望精神活動的現實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人。換言之,人,不僅是從事實踐的人,更是有著精神活動的人。只承認前者,就是把人看作是機械的人,只有感官、肢體和血肉而沒有精神的人,這樣的人不真正存在,只是片面地僅從外部對人觀察所得出的一種結論,是在對人的觀察中產生的一種錯覺中的人;而只承認后者,是把人看作是純粹精神的人,這種人是事實上不存在的幻想中的虛無的或虛擬的人。
社會的構建或變革,必須符合真正的人。
如果按照機械的人的觀念構建社會,把人看作為只會勞動和實踐的物,而不提供給人予或享有精神的需求,則會引發人的爭取自由等精神需求權的反對。
如果按照純粹精神的人的觀念構建社會,把人看作為純粹精神的人,而不在勞動和實踐方面給予正確的組織和調控,則會造成無政府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泛濫。
唯物論使人只有軀殼,唯精神論使人成為虛無。
人的最高目標是什么?
人,是這樣的生物:
首先,自然創造了人這種生物,這種生物有上進的屬性。上進屬性表現在對物對精神都有無限進步的欲望,而對精神的欲望勝過對物的欲望。人的目的是理想的精神生活。受自然法則的決定,人的存活離不開基本的物:必須吃喝——否則會餓死;必須有穿的,因為人沒有周身長毛——否則會凍死;必須有住的——否則會日曬雨淋生病而亡;必須有用的,首先必須有好的工具,首先是吃穿住物方面的生產工具,才能生產更多的食物、穿物、住物——否則人吃穿住問題不能解決,進而又需要更多的其他工具。這些屬于生存問題,也就是說,為了生存,人必須勞動;為了更好地生存,人必須制造工具及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組織改善勞動,最初的勞動是生存形勢所迫,后來的勞動為人的上進心所驅使。
解決生存問題,屬于所有生物的基本問題。對人以外的生物而言,解決生存問題既是基本問題,也是最高級目標即最終目的,但對于人來說不是,生存問題對于人來說只是初級問題即初級目標或初級目的,因為簡單的生存不是人的最高目的,生存得更好才是人的最高目的,或者說不斷進步的理想地的生存才是人的最高目的——正由于人樹立的是那樣的目的或目標,于是人才吃得越來越好,穿得越來越好,住得越來越好,用的越來越好,社會越來越文明……而仍還遠遠不滿足,仍在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六、人的屬性與人類社會(物質屬性主義的經濟所有制觀)
物質屬性主義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物質運動的結果。人們對事物的最初認識、即初級認識或膚淺認識,是來自于物質的外在屬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所產生的認識,即感性認識。而人們對事物的真正認識、即高級認識或深刻認識,是來自于對物質的內在屬性的認識,即理性認識。即物質的運動產生事物,對事物的外在屬性的認識是感性認識,對事物的內在屬性的認識是理性認識。
物質屬性主義認為,一切事物的運動方式,都按照與之有關的物質的屬性進行。
唯物主義,片面強調事物物質的一面,而無視事物相關物質的屬性的一面,具體表現是:對待事物,停留或滿足于對事物物質的外在屬性認識即感性認識,而忽視、無視對事物物質的內在屬性認識即理性認識。例如,對于人,只膚淺地看到人也是物質的一種,只看到人是需要物質才能生存、物質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據此,便唯物地看人,便唯經濟地解釋歷史,便只注意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公平占有和分配,而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人固然是物質的一種,人固然需要物質才能生存,物質固然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但這些都只是人的外在屬性,除了外在屬性,人還有精神自由的需要、人還普遍地有著一定程度的利己之心或私心這些過去和現在客觀存在的重要的內在屬性。因此,那種只顧人的外在屬性,而不顧人的內在屬性的做法,是得不到預期效果的。實際上這種做法實行起來也困難重重,因為必然遭到多數人的反對,而加上實行過程中的重大失策,便只能被迫惱羞成怒訴諸武力和專制獨裁,這就是所謂的紅色專政。
物質屬性主義認為,精神自由和一定程度的利己傾向,是人的重要內在屬性,屬于人的本質屬性范疇。
人的利己屬性有普遍性、限定性、與利他的伴隨性、牢固性、長期性、等特點。
人的利己屬性天生性地普遍存在于每一個個體。一般而言,人的利己有一定限度,與利己屬性伴隨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屬性,利他屬性也可歸于人道屬性之中。人是群居生物,如果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極端利己而毫無利他,這個群體必然自毀;利己屬性的限定性,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屬性,保證了人這個群體的存在和繼續。
人的利己屬性不僅普遍存在,還牢固地存在、長期地存在。
利己屬性具有的普遍性、限定性、與利他的伴隨性、牢固性、長期性存在等特性,與利己屬性存在的合理性有關,其有利于人類個體進而有利于人類整體的生存和延續也許就是利己屬性的合理性。人的利己屬性將來會怎樣演化現在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卻是現在可以肯定的,即人的利己屬性絕非一朝一夕能改變。
人的利己屬性的演化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諸如外界環境、基因變異、教育、物質條件,等等。
人們希望利己屬性朝合理減弱的方向演化,利他屬性朝合理增強方向演化,以保證社會的團結、安定、發展。
人的利己屬性一旦發生變化,人類社會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化。
物質屬性主義的歷史觀認為(物質屬性歷史觀,簡稱物屬史觀),過去人類社會財產私有制的產生,是源自于人的利己傾向這一內在屬性,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生活資料的產生,僅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僅是財產私有制產生的條件、時機,并非財產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人的利己傾向屬性才是財產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民主社會,是私有制的形式調整,即演進或改革,這些調整的改革的根本動力,來自于人的無限進步性的欲望屬性、精神自由屬性以及人的道德屬性、利己屬性和不斷的創新意識。人的道德屬性對人的利己屬性起著制約作用,人的無限進步欲望屬性及不斷創新屬性在人的精神自由屬性和人的道德屬性的驅使和支配之下不斷地尋找著和實踐著最為恰當合理的既利己又利他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人類社會制度便在這種創新尋找和實踐中前進。人類社會制度的進步,是新的人為社會事物層出不窮的結果;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是新的人為自然事物層出不窮的結果。新的人為自然事物,對新的人為社會事物的出現,起著促進作用,起著創造條件的作用。
經濟制度之爭和政治制度之爭是社會制度之爭。社會制度之爭的實質是人的屬性之爭。人的屬性即人的本性。人的外在本性是是要吃、穿、住、行等。人的內在本性是需要精神自由、利己傾向、需要人道、公平、公正、等等,這些是多數人所具有的屬性,也可稱之為人的高級本性。極少數人有極端利己的低級屬性,也可稱之為人的低級本性。高級本性里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努力奪取應有的利己權利。低級本性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努力保護既得利己利益。高低級的人的屬性亦即本性之爭,便是社會制度之爭的根源。人的高級內在屬性即人性及與之相關的無限進步欲望和創新意識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這些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使人類社會從野蠻進步到文明,從落后走向先進,從農業走向工業,從專制獨裁走向民主自由,使人從奴隸變為自由民,從自由民變為有言論自由的公民,使人從貧窮走向富裕。
私有制,因為符合人的一定程度的利己屬性,能調動人的積極性,無疑是正確的。更加多地給人民自由和權利,因為符合人的自由屬性,能讓人發揮智慧,有利于制約極端利己的低級人性,有利于人道、公平、公正,有利于科學技術進步,無疑是正確的。
相反:廢除私有制而徹底實行公有制,因為不符合人的利己屬性,人的積極性不能調動,必然導致生產力下降、物質貧乏、科學落后,無疑是錯誤的。
實行少數人的專政,因為不符合人的自由屬性,人的思想受到壓制,多數人沒有權利,必然導致產生特權階層即新的壓迫和剝削階層,必然導致不人道、科學技術落后,無疑是錯誤的。
廢除私有制而徹底實行公有制,因為不符合人的利己屬性,因為為了鎮壓人的屬性反抗,必然不得不實行少數人專政。所以,廢除私有制而徹底實行公有制與少數人專政,是一對不可分離的孿生兄弟。
合理的私有制、給人民予人權,是符合人性的做法,是順人的屬性而行的做法。
徹底的公有制、少數人專政,是逆人性的做法,是逆人的屬性而行的做法。
與人的屬性同向而馳的結果必然是勝利,與人的屬性逆向而馳的結果必然是失敗。
如果要說歷史規律,那么順人屬性者昌,逆人屬性者忘,就是歷史規律。
唯物主義是錯誤的,唯物是不對的,只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唯物主義只強調事物的物質性,無視事物相關物質的屬性,即便也看到事物物質的屬性,但也只是看到事物物質的外在屬性,而看不見或忽視事物物質的內在屬性。物質是第一性的,這僅僅是對世界事物的一個概稱或概括,僅僅是世界事物的一個概貌,僅僅是世界事物的共性,唯物主義滿足于這一概括或對于事物的概貌或共性的認識,實際上是滿足于對事物物質的膚淺的感性認識,而不對事物物質的屬性作深入的細致分析研究,必然導致對事物采取簡單粗暴的行動,即認識事物的態度簡單、輕率、隨便,必然導致主觀認識上的簡單膚淺,主觀認識上的簡單膚淺,必然導致行動上的簡單粗暴。
物質是第一性的,世界事物是由具有不同屬性的各種物質產生的,但人們的任務和目的不是只為了一個概括或只求得知一個概貌,而是要認識具體的事物;為了此任務、為達此目的,人們必須對具體事物物質的屬性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對待事物,不但要看到該事物的物質方面,也要看到該事物物質的屬性,不但應看到事物物質的外在屬性,更應看到事物物質的內在屬性。
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不能就只認識到物質是第一性的便完事,更重要的是應接著了解這客觀存在的物質所具有客觀屬性是什么;了解這客觀存在的物質所具有的客觀屬性,不能只簡單膚淺地了解到這客觀存在的物質的外在屬性便完事,更重要的是還應接著了解這客觀存在的物質所具有的內在屬性是什么;只有這樣,對事物的認識才是真正的、全面的、深刻的;只有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制定的對待事物的措施才可能正確。
主義真不真,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物質的屬性。如果是關于人類社會的主義真不真,要看該主義是否符合人的屬性。
唯物主義由于是簡單地唯物地看問題,因此有一個最常犯的錯誤,即把一切與人的精神、意識、人性、人道有關聯甚至是只沾一點邊的東西,都統統斥之為“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不知,他們所斥責的,正是物質的屬性,正是物質的精華所在,正是該物質之所以為該物質的物質屬性,正是人這種物質的最為重要的絕不可缺和絕不可忽視的內在屬性。十分有趣的是,盡管唯物主義在理論上經常性地不絕于口地嚴厲指責許多別人是唯心主義,而唯物主義自己卻不得不在行動上真正滑向唯心主義,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唯物主義的理論論點是建立在不見或無視人的屬性的基礎之上,唯物主義的行動綱領是按照一相情愿的想法而制定的,在這種情況下,若不極度地唯心地夸大理論的作用和所謂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必然寸步難行。
唯物主義,由于其理論與人的客觀屬性的分離,其目的必然是一相情愿,自知實行起來難度極大,因此不得不一面依靠暴力,一方面求助于超人的精神作用實則是企圖求助于唯心的力量。當某些地點和時機需要唯物主義時,就講唯物主義;當某些地點時機需要唯心主義時,就抬出辯證法來,辯證法成了唯物與唯心的便捷轉換開關,辯證唯物主義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這個開關,按需隨意使用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進行詭辯。
社會是人的精神的產物,任何社會活動都離不開人的精神屬性,所以純粹的唯物主義就頂多只能在理論上存在,而在實際中并不存在。唯物主義刻板地簡單地唯物地分析事物與歷史,卻想當然地制定行動目標,并不切實際地夸稱其理論力量無比巨大和目標為絕對正確。社會的本來成因與動因并非如唯物主義所稱的那樣的唯物的,事物與歷史并非刻板地簡單地機械地唯物地發生,而是有人的精神屬性參與其中,唯物主義的理論與事實分離,所以其對歷史的看法是錯誤的,實際上這種歷史觀由于是抱不尊重客觀物質屬性的態度得出的,而在主要程度上是用心臆想出來的,因此其表面上是唯物的、實質上是唯心的,是唯心主義的產物,這產物中除了唯心部份外,還包含著形而上學的機械的唯物的成份。想當然的目標以及不切實際的夸稱,也都是唯心主義的表現。總而言之,表面上的唯物,本質上的唯心,并摻和著形而上學,這就是唯物主義的真實寫照,一切唯物主義都是如此,這條道也是一切唯物主義都不可避免的。當唯物主義宣稱自己唯物時,當唯物主義宣稱自己的理論是絕對地正確時,當唯物主義并無充分事實根據宣稱自己已預見到了人類久遠的未來時,其實也就是在不打自招地承認唯物主義其實并非唯物主義而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嚴格地講,真正唯物的東西根本不存在,就連純粹的理論也不是物質直接產生的,而是通過人這種物質的屬性即精神產生的。所謂的唯物,要么是形而上學地機械地唯物,要么是以唯物之名,行唯心之實。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廢除私有制而徹底實行公有制,少數人專政、唯心主義,是不可分離的五胞胎。
表面看,廢除私有制而徹底實行公有制,是來自于唯物主義的看法,但實際上就其無視客觀存在的人的屬性這一起端看,就其一相情愿的目的看,就其只膚淺地看到社會的一點點現象就匆忙地對人類社會作出終極預言看,就其在行動中無限夸大人的精神作用看,這一理論的本質其實是貨真價實的唯心主義的。
唯物主義似乎有一個準則,凡有形可見的才是物,因為是物才值得強調、重視和尊重,凡精神、意識、欲望抽象不可見之類的因為無形不是物,而是心的范疇,均為無關緊要;這就使一切唯物主義都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形而上學。
社會是人創造的,社會與人的屬性有最為密切的真接關系。社會是什么樣,由人的屬性是什么樣所決定。人的屬性是什么樣,社會就怎么樣,社會的歷史也就怎么樣。不是人的勞動怎么樣,社會就怎么樣,物質生勞動只是人的許多屬性之一的表現,不是人的屬性的全部,更不是人的全部屬性的表現。物質生產勞動只是人類活動的一部份,不是人類的全部活動;社會是人的歷史的一部份,不是人類歷史的全部。
社會是根據人的屬性建造的,社會是人的屬性的產物,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屬性產物說。只能用人的屬性才能解釋社會,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屬性解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社會進行改造時,只能按照人的屬性改造社會才會成功,這就是改造社會時理應遵循的人的屬性原則。違反這一原則,所改造的社會就不是具有人的屬性的人所歡迎的社會,就會遭到人的屬性的反抗,就會失敗。
私有制自誕生即延至至今,存在至少數千上萬年,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其理由主要是:一、人的利己屬性的客觀存在,人雖然也有利他屬性,但相較而言,利他屬性弱于利己屬性;二、人的物質欲望的無限性,物質再豐富,人仍會不滿足。
人的這兩點屬性決定了私有制的不可避免,也是私有制合理存在和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對于過去歷史的私有制,不應該橫加指責,正是由于有了私有制,生產力才得以如此地提高,社會才得以發展,社會才有物質財富的積累,今天的社會才會有如此多的財富。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人民鼓勵利己而不利他,并不意味著贊成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而是希望社會在利用利己的屬性發揮人的積極性服務于社會的同時,要對利己傾向作正確的適當的制約,而對利他傾向作鼓勵和弘揚,積極利用利己屬性的制約因素對利己屬性加予制約、控制,以利社會的發展。
利己屬性的存在決定了必須實行私有制,然而人們不必擔心和悲觀,因為歷史一直是在兩條戰線上實踐前進的,一條是正確利用利己屬性的戰線,另一條是正確制約利己屬性的戰線。人的理性告訴了人們,為了整體利益必須制約利己屬性。人們不必悲觀和擔心的重要理由不僅在于人們理性上早已認識到為了整體利益制約利己屬性的必要性,而在人的屬性之中原本就有天然的利己屬性的制約因素,就是利他屬性和公平、公正欲望和人道屬性。人們在制約利己屬性戰線上,不斷尋找和挖掘利己屬性制約因素,近代終于又在天然制約因素中發現了民主與自由欲望這兩個強有力的利己屬性制約因素,從而使私有制得到了更加正確合理利用和制約,更好地利用和發揮了私有制有利的一面,更好地制約了私有制不利的一面,對于私有制利弊的較好的揚棄和調節,使社會政治與經濟大踏步前進。
私有制是如此地固執,自有它以來,人類社會就采用至今,奴隸社會選擇它,封建社會選擇它,資本主義選擇它,歷史上奴隸起義和農民起義成功之后無一例外都選擇它,甚至當今的社會主義也不得不選擇它。而且只需稍微深入分析一下就會驚訝地發現:即便那些喜歡公有制的人,也是出于私心的。
馬克思的物質生產理論固然可解釋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但卻未能解釋人們何以會選擇如此的物質性關系,未能解釋私有制為何會如此牢固、深入人心和深受人們喜愛。物質屬性主義認為,若要對此進行解釋,只能說,私有制如此地牢固以至人們老是樂于采用這樣的物質性關系,實則上乃是人的屬性的緣故,即是因為人有牢固的利己屬性的緣故;并非由于所有古人是傻瓜,沒有看到私有制的弊端,也不是現代人由聰明變傻了,沒有看到它的弊端;實則人類是出于被迫而不情愿地不得不采用了私有制,實為不得已而為之。事實說明,無論理論上說得如何頭頭是道,無論行動上做法多么激烈和嚴厲,終究還是會敵不過人的固有屬性,而黯然敗下陣來。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制雖有不同,然而性質都相同,都是私有制,不同的只是私有制的表現形式不同及對私有制利弊的摒棄程度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私有制的制約加強了,利用了更多的制約因素,對私有制利弊的揚棄加強了。采用何種形式的私有制,與生產力狀況直接有關,是國家權力必須考慮的。對私有制利弊的揚棄,是國家權力通過上層建筑其中包括政治手段對私有制進行控制、調節;從私有制產生以來,這就是國家上層建筑在經濟上的重要任務。上層建筑在經濟上的任務一是根據生產力狀況決定采用什么樣形式的私有制,二是對所采用的私有制的利弊進行揚棄調控;調控得當,社會便平穩,經濟便發展,否則,調控不得當或失控,社會便動蕩,經濟便停滯或衰退。對私有制經濟的調控內容,就是按公平、公正、人道的理性原則,盡可能地照顧到勞資雙方的利益。私有制下勞資雙方,強者是資方,弱者是勞方。國家的調控向來是扶弱控強,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多和時間的推移,國家權力越來越多地傾向于扶持勞方,而更加嚴厲地控制資方,體現更多公平、公正、人道。
進程。私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實現公有制,無異于拔苗助長,其結果會事與愿違,阻礙歷史的有制的消失,也許有待于客觀條件的成熟,即有待于利己屬性的消失或弱化和利他屬性的增強、物質生產的極其容易以及物質的極度豐富,也許只要這些條件具備,所有制的改變才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認,即便到了那個時候,私有制能否真正被公有制取代,也許還得要看公有制是否能夠經受得住人的物質欲望的無限性屬性以及其他無限進步性欲望屬性的嚴峻挑戰或者還得要看人的這些屬性是否全都有了利好公有制的改變。在私有制消失的條件尚未具備之前,人類的希望就在于這些條件的出現,就是積極努力促成或創造這些條件。對經濟所有制,并不排除還有別的未知重大影響因素。
不應該脫離人的精神屬性去考察過去的歷史。人類前輩并非傻瓜,不知道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是理想的社會,并非不知道大同社會是理想的社會,主要是限于或無奈或根據于普遍地客觀存在的頑固的人的利己屬性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不得于而采取了經濟私有制。在至今為止的過去,經濟私有制在世界范圍內普遍被人們采納和接受,還由于人們是出于需要顧及人的自由和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兩全考慮。因為首先人們認識到,人的自由需要和經濟需要是人的最重要的兩個需要,是人的兩大基本需要,進而人們又認識到,完全極端的個人自由固然有害而不可取,但假如實行大同,即公有制經濟,因其違背普遍客觀存在的人的利己屬性和自由屬性,為了壓制這些屬性的反抗,必然要采取強制的辦法,這就勢必動用暴力壓制人的自由,而且還將使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造成竹籃子打水兩頭空的局面或結果。在此兩難境況下,人們只好順應普遍客觀存在的人的利己屬性采取經濟私有制,如此一來,既有利于經濟發展,又避免了因違背人的屬性所造成的對人的自由的壓制,取得政治與經濟雙贏。至于經濟私有制所帶來的對人的剝削和自由的不利影響,前輩人們也并非一向一無所知,而是認為相比之下,私有制所導致的對人的自由的不利影響,要比為了強制實行大同制經濟人們自由所受影響要小,而且發現應用對經濟私有制進行規定的辦法,可限制經濟私有制對人的剝削和對人的自由的不利影響,這在過去歷史的后期表現明顯。
徹底的公有制遭到歷史的冷落,是因為它的消極勞動效果及必然導致的政治專制,既違背了人的物質需求屬性又違背了人的精神需求屬性,使得政治與經濟雙敗。私有制得到歷史的青睞,在過去是因為它的積極勞動效果,在現代是因為它的積極勞動效果和必然導致的政治上的民主和個人自由,符合人的物質需求屬性,或既符合人的物質屬性又符合人的精神需求屬性。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不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是人的屬性決定生產關系。因為生產力只有在符合人的屬性的私有制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而且即使單單有高度的生產力還不夠,還必須有人的利己屬性的改變或消失,徹底的公有制才有成功的可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受人的屬性支配,它們的發展和改變,依賴于人的屬性的改變,表明人類社會處于自然進化之中,若硬要說存在歷史決定論,那么自然進化決定人類社會,任何違背人類社會自然進化規律的努力都是徒勞的,這就是歷史決定論。
社會經濟史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歷史。人類社會經濟史究竟是依照什么進行的呢?即經濟史主要受什么影響?決定歷史上的經濟是如此這般而不是那個樣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有的人們只看到私有制是剝削之源、是萬惡之源,卻沒有進一步探究私有制產生的真正根源以及私有制會如此頑固的原因。
縱觀回顧歷史,私有制延續了多少年?各國政治上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其經濟終究都脫離不了私有制,這是何故?亙古至今人類歷史的經濟制有制為什么偏偏是那樣的而不是別樣的?對此應作何解釋?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歷史脫離不了人的精神屬性使然,說白了,就是人的固有的利己屬性使然,而且,這也雄辯地證明了歷史從來就雖有物質參與但不是單純唯物的,而歷史主要是依據人的固有本質屬性進行的,歷史的主要軌跡既不是單純物質性的,也不是依據人們的理論、政治家的好惡或理想進行的,任何脫離人的屬性的理論、理想對于歷史雖然有時會起作用但不起根本作用,歷史總是無法擺脫人的屬性,歷史總是固執地我行我素地按照人的屬性進行著。
私有制有許多缺點,它容易助長私心而泯滅或抑制公心,它容易滋生剝削、不勞而獲、貪婪、個人主義等等丑惡事物。私有制有許多缺點,這是明顯的,公認的。問題在于,若要取消私有制,應該通過什么途徑才能實現?在目前尚無有效或科學合理辦法的情況下,假若硬要采取暴力強制的辦法,必然導致人們付出犧牲自由的代價,這樣的代價是慘重的、得不償失的,因為其所獲只是避免了只要處理得好本可得到控制的經濟剝削,卻要遭受失去自由這樣重大的損失,甚至是遭受經濟貧困和失去自由雙重重大損失,而且對于人來說自由是較之經濟更為重要的東西,久遠的暴力對于人的自由的壓制,勢必會帶來人的生物進化方面的嚴重負面惡果,無論是從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看、還是從人道主義立場看、還是從人的天生自由欲望本質屬性看、還是從人權立場看,長久的暴力壓制自由的做法都是反人類的。再說私有制問題的核心是事關人的屬性的問題,暴力手段是否可以改變人的屬性呢?究竟多久可以改變呢?假如說可以,那么依據是什么?有理由和證據嗎?假如說不可以,那么人的屬性沒有改變,私有制問題的核心因素仍然存在,歸根到底私有制問題就會仍然得不到解決,那么暴力壓制人的自由的做法就是無效的從而是多余的,但因此人們卻白受了罪,遭受了重大的不該有的損失。
顯然,應用暴力手段取消私有制的辦法,是不科學、不明智、不人道的和得不償失的。
干任何事都不能急躁,何況社會改革這樣的頭等大事。
一種經濟制度,只有在人們自愿接受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穩定和成功。但是現在,顯然地大多數人的利己利他屬性狀況還不適用于公有制而較適用于私有制,而人的此種屬性又頑固而不易更改,怎么辦?在這種情況下,不該急躁,不能盲目蠻干,不該采取無數實踐事實已經證明無濟于事的暴力強制方法,在這種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一方面靜觀其變和積極研究探索,以便將來有可能時采取更好的辦法,一方面在實際行動上,仍舊采取順乎人的屬性的辦法,保留私有制,而在政治上努力給人們予徹底的自由民主權,以人們廣泛享有的自由民主權來盡量扼制私有制的負面作用和負面產物諸如剝削等等,使人民既享有充分的政治權利,又享有富裕的物質生活,這,不失為是當今一種較好的選擇。
七、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
社會存在是否決定社會意識?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所指的社會存在,主要是指社會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謂的社會意識,是指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指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藝術、道德、宗教、科學和哲學等理論學說,又包括人們日常活動與交往中直接形成的社會心理。生產力是一種能力,是勞動者即人、生產工具對生產對象作用的力,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其實就是指經濟制度、所有制、經濟基礎,這就是所謂的主要社會存在。所謂的社會意識,其實指的就是國家的統治力量所主張的意識即作為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及人們在此經濟制度下形成或產生的意識。按此界定,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很令人疑惑費解。如果真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那么:向上追溯,經濟制度從何而來?向下追溯,新的經濟制度何以會出現?從何處誕生?向現實追問,經濟制度是怎么來的?對于生產力,也可以作這樣的追溯,追溯的結果會發現,生產力的變化無不以人的意識為前提。其實一切社會存在,包括人為的自然事物,例如機器、房屋、種植的植物等等,以及人為的社會事物,例如政治的經濟的制度、法律、文學藝術、哲學理論、機構部門,當然包括社會的生產方式,等等,都是在人的意識指導下產生的,都是人的意識的外化,都是人的意識決定的,假如沒有人的意識,不會有人的社會,即不會有社會存在,社會都不存在,哪會有什么社會意識?是先有意識,后有社會,社會是在意識指導下有目的地產生的;無論是人為的自然事物還是人為的社會事物,都是晚于意識出現的。所以正確地說,應該是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即便說社會意識與通常所說意識定義不同,也還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從正方面看,因為若統治者都沒有創立和同意這樣的社會意識,他會同意這樣的社會存在產生并存在嗎?若沒有人在意識上對這樣的社會存在的理解和贊成,這樣的社會存在可能產生并存在嗎? 從反方面看,若沒有反對這樣的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會有人推翻這樣的社會存在而創立新的社會存在嗎?若沒有人在意識上對推翻這樣的社會存在創立新的社會存在的理解和贊成,可能推翻這樣的社會存在而創立新的社會存在嗎?無論從哪方面看,無論從正或反方面看,都說明是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或者也可以說,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人類社會是進步發展的,無論是舊社會存在的衰亡還是新社會存在的崛起,都是人的進步意識決定的。
八、政治與經濟
長期以來,人們總有這樣的認識:一談到私有制經濟或市場經濟,就認為那是資本主義的;一談到公有制經濟或計劃經濟,就認為那是社會主義的。這種看法把經濟與政治死死捆綁,認為某一經濟制度必定為某一政治及其政權所專有,認為某一政治及其政權只能實行某種經濟制度而絕不可能實行別的經濟制度。這種一律把政治與經濟機械地刻板地掛鉤的認識是錯誤的,其錯誤在于不僅是這種說法幾乎把政治與經濟混為一談,更重要的是這種說法沒有注意到對于政治的詮釋有著不同的版本。
什么是政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兩種政權的建立模式。
有一種政權,是為了人民的經濟利益而建立的,它在政權的建立過程中以及政權建立以后,忽略人民的政治權利。另有一種政權,是為了人民的經濟利益以及政治權利而建立的,它在政權的建立過程中以及政權建立以后,對人民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兩者兼顧。
因此,經由不同模式建立的政權對于什么是政治,也就會有不同的解釋。
前一種政權,認為政治的全部或政治的唯一中心就是人民的經濟利益。后一種政權,認為人民的經濟利益只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的另一部分是人民的政治權利,即認為人民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是構成完整的政治中心的兩個不可缺一的部分。
單純為了人民的經濟利益而建立的政權,把既定的經濟制度的主張看作為是唯一正確的而且是唯一的政治中心,這種政權為了保證其政治中心的唯一性即不可更改性,必然需要親自牢牢掌握住權力,即其結果必然是壟斷權力,即因為出于統治經濟的需要,必然產生政治上的極權主義而導致政權壟斷,這樣的政權是極權政權。
既為了人民的經濟利益又為了人民的政治權利而建立的政權,不把其經濟制度的主張看作為是唯一的政治中心,它認為不論何種經濟制度或經濟方案,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的經濟利益,都可以實行,因此它的經濟制度是靈活的,是可以根據情況和需要更改的,因此它盡管負有干預經濟的責任但它不需要統治經濟,加之這種政權所主張的人民的政治權利所導致的民主,也不需要、或者說也根本不可能統治人民的政治權利,對于人民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兩者都不需要統治,便既無對權力或政權壟斷的必要,也根本無法壟斷權力或政權,這樣的政權是民主政權。
極權政權的經濟制度,有定式,即便它可以采用公有、私有都有的混合式經濟,但它的主定式仍是公有制的。
民主政權的經濟制度無定式,全公有、全私有、混合型經濟制度它都可以實行。民主政權下的經濟是民主經濟,它該采取何種類型的經濟制度,由民主決定。
極權政權認為經濟決定政治,認為經濟制度決定政治,它不允許它的經濟制度發生質的改變,它的主要經濟制度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因此決定了它的政治也是不可改變的,是固定的、固執的、沉悶的、刻板的。
民主政權認為政治可以統攝、決定或控制經濟,它的局部的甚至全面的經濟都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改變的,因此它的政治也是可以在民主原則之下改變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充滿活力的、靈活的。
民主主義基于看到經濟和權力是造成歷史上社會不公的兩個主要因素,因此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同時進行革命,這種雙管齊下的或者說全面的革命,表現出了它的全面正確性和活力,人民不僅在經濟上、同時在政治上都獲得了顯而易見的好處,是一種雙贏的收獲。
極權主義首先犯的是認識上的錯誤,這就是以靜止的眼光看資本主義以及匆忙和錯誤地分析歷史,從而錯誤地得出經濟決定政治的結論;進而只認識到財富不均是造成社會不公的罪魁禍首,而沒有認識到人民無權也是造成社會不公的罪魁禍首,即它只認識到了經濟上的不公正會導致政治上的不公正,卻忽略了政治上的不公正同樣會導致經濟上的不公正,其錯誤在于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權與錢是可以互相交換的。
基于錯誤的認識,極權主義不可避免地隨之而犯的是行動上的錯誤:不給予人民應有的政治權利,而在政治和經濟上實行極權統治。
極權主義這種單一的、單調的、片面的革命,曾經使人民錢權雙雙丟失,其后雖經改革,人民也僅僅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經濟的收獲,但卻自始至終,大多數人民處于極權的政治壓迫之下,處于無政治權力的狀態之中,眼睜睜看著極權階層有恃無恐日益增多和加劇的貪污腐敗無可奈何。事實上不僅權與錢可以交換,事實上權還可以與錢以外的所有其他利益交換,所以由于權力分配的不公正導致的不公正實際上遠不局限于經濟方面,它可以表現在任何凡是有利益的其他種種方面,事實表明,極權政權下的社會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總的說,雖然沒有必要懷疑極權主義的初衷或目的,但由于極權主義所犯的認識上和行動上的錯誤,導致的不容置疑的結果是:對于大多數人民來說,消滅了一種經濟剝削,卻導致了另一種剝削;消滅了一種政治壓迫,卻導致了另一種政治壓迫;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社會的不公正狀況均嚴重,任隨千方百計改革,只因它病根未除,情況都無明顯改善。極權政權統治的不公正性顯而易見,是一種應該擯棄的統治。
極權主義的信仰雖然一向以唯物主義自稱,然而實際上它是唯物和唯心的復合體,因為它的經濟決定政治說即歷史決定論,是唯物的,但它的極權主張又是政治決定經濟說即唯心的。對此,極權主義解釋說:事物都是辯證的嘛!
理想政治經濟目標及其實現途徑間:
勿容置疑,當今世界沒有哪種政治理論不認為公正、平等、自由、富裕、沒有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是眾所向往的理想社會,此種理想社會即是人們的理想目標,即都認為大同社會是人們的理想目標,分歧僅僅在于主張該通過何種途徑才能實現人們的理想目標。
人們普遍認為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是惡劣社會的核心所在。而歷史一直困擾人們的正是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怎樣才能消滅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是關系通過何種途徑才能實現人們的理想目標即大同社會的中心問題。
通過消滅經濟剝削而保留政治壓迫的途徑,已被實踐證明行不通。因為這種途徑帶來的局面是經濟貧困無法擺脫;政治壓迫因經濟的貧困非但無法解除,還必須更甚;實踐的總結果是經濟與政治與經濟雙重困難加劇。在此情況下,相當一部分被迫轉而實施第二種途徑。采取第一種途徑失敗的原因是:保留政治壓迫違背了人對于政治自由的欲望屬性;其經濟上消滅剝削的做法實際上是消滅私有制,而消滅私有制不符合當今人的經濟自由欲望屬性、不符合當今現實人的利己利他本質屬性實際狀況,犯了不顧客觀實際而主觀蠻干的錯誤。
第二種途徑是:保留政治壓迫,部分地消滅經濟剝削,部分地允許經濟剝削。實施的結果是:經濟局面不錯,但經濟剝削與政治壓迫雙雙仍舊存在,由于極權的存在,腐敗、特權與個人專橫難于扼制而大量存在,造成隱形的即光華外表掩飾下的經濟剝削與政治壓迫嚴重膨脹,雖然人們在經濟上得到一些實惠,但人們既未擺脫經濟剝削又未得到政治解放,社會的進步性、公正性、人道性受到廣泛的質疑。
前面所述兩種途徑是讓人們以受到政治壓迫的代價換取消滅或部分消滅經濟剝削。
第三種途徑是先實行消滅政治壓迫,暫保留經濟剝削,即保留私有制,以人們的政治自由權盡量扼制經濟剝削。此途徑,由于符合人對于政治自由、經濟自由的欲望屬性、符合當今現實人的利己利他本質屬性實際狀況,人們既得到了政治自由實惠,真正大幅度和高程度消滅了政治壓迫,又取得了較滿意的經濟效果,社會較公正、人道,社會的進步性明顯。
第三種途徑中,人們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的幸福,不像前兩種途徑那樣,在顯然缺乏證據和把握的情況下,主張為了將來的幸福,但那畢竟是遙遙無期的并不確切的幾乎是神話般虛幻的幸福,而要求人們犧牲政治自由這樣之類的極為重要的現實幸福,即讓人們丟失的是真實的東西,得到的只是不知要多少代人之后或許有可能享受的承諾,即讓人們以實實在在的損失換取至少在現在看來顯然是極其空洞的口頭承諾。
考慮通往理想目標的途徑時,千萬不能忘了現實的人,即千萬不能忘了現實的人的實際屬性。社會是人類的社會,是活生生的現實的人的社會,是活生生的現實的具有種種屬性的人的社會,這種種屬性中既有物質屬性又有精神屬性,兩者都不可忘。那種把人的屬性撇在一邊不管,特別是把人的精神屬性撇在一邊不管的人所制定的社會不適用于現實的人,因為它不是為現實的人所量身定做的社會,它是為虛幻的幻想的人或幻境中的人所制定的社會,但這種虛幻的幻想的或幻境中的人,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中都根本不存在。這類政治家之所以會犯這類錯誤,是他們研究社會和歷史時純粹單單只就事論事,研究歷史就只看歷史、只看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研究社會時就只看社會的結構、只看社會的變化,他們從始至終不看歷史和社會的首要起因,他們從不從人的屬性中尋找原因,仿佛人的那許許多多豐富的屬性對于他們或歷史或社會來說統統純屬是多余的毫無用處的一樣,他們從始至終不看具體的人,即便看看,也不是看具體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而是刻板地機械地把許多人捆綁成一團,稱之為階級,實際上就像把許多樹枝捆綁成一團柴一樣——那里全部是砍下來的已失去鮮活生命的干枯樹枝,絲毫沒有人的鮮活生命屬性跡象。研究歷史時,應該全面結合人的屬性而不是不結合人的屬性或只是片面結合人的屬性來解釋歷史、來解釋歷史何以會這樣而不會那樣、來解釋歷史事件何以會這樣發生發展和結局而不會那樣發生發展和結局。研究社會時,應該全面結合人的屬性解釋社會何以會如此結構和變化而不會那樣結構和變化。因為總的說,歷史與社會之所以是那個樣,是因為具體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現實的人的屬性使然。
途徑之爭問題的全部癥結就在于無論隨便怎么變著花樣解釋,歸根結底,社會及其進程即歷史是根據人的屬性發生建立和進行的,而人的屬性中的需求屬性是雙重性的,即既有物質性需求又有精神性需求,那種把社會及其進程完全與人的屬性割裂開來的認識——例如那種認為社會經濟方案與人的利己利他屬性狀況毫不相關的看法,那種把人認為是僅僅需要吃穿住用等等物質的唯物的人的唯物的認識,認為人的需求屬性是單一的,認為人只有物質需求,從而單純以物質論人,進而把社會歷史也認為只是單純的經濟組成和運動,從而單純以經濟論歷史,單純以經濟解釋歷史和企圖單純以經濟來創造歷史,總之在這所有過程中,只見物不見人,只見物質不見精神,無疑,這就犯了片面主義的錯誤,這樣的唯物主義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機械唯物主義。
九、自由、生產力、自然與人的形成和意識起源及社會的前進
人類歷史之軌跡是指向自由,副軌跡是指向物質富裕。
人類歷史的前進步伐總是行進在爭取自由之路和爭取物質富裕之路這兩條路線上。
自由之路是主線,富裕之路是輔線。根本的情況是,人自由了,才會有勞動的積極性,有了勞動的積極性,才會有物質的富裕。
一切政治的斗爭和進步,都是圍繞著人的自由進行的。一切政治斗爭,都是自由與反自由兩種力量的較量。
一切自然科學的進步,都是為了人的自由,都是為人的自由服務。發明飛機,使人能自由飛翔;發明望遠鏡,使人自由看到遠方;發展農業,使人能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自由活動,自由享受,是人的目的。自由是人的終極目的,而勞動僅僅是手段,是為了達到自由目的的手段。根本地說,一切勞動,其實質都是為了人的自由。人的最高目的,就是自由地活著。人的自由并非為了勞動。人的自由所帶來的有利勞動積極性增高,只是自由所自然或必然產生的一個自然效應。
人的自由度隨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自由民主主義社會而逐漸增高。人類社會生產力以及物質財富隨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自由民主主義社會而逐漸增強增多。
推動社會進步的是自由,而不是生產力。生產力僅是自由度的表現之一。人民的自由度高,社會生產力就強;人民的自由度低,社會生產力就弱。是自由度決定生產力,而不是反過來——生產力決定自由度。對于社會進步,自由度是首因,生產力是次因,是人自由了,生產力因此提高了,物質也就富裕了;人也自由了,物質也富裕了,人民幸福了,社會就進步了。
不認為自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首因,而把生產力看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首因,是本末倒置了。
以自由為目的的東西符合人的目的,會得到人民的贊同;不以自由為目的的東西不符合人民的目的,會遭到人民的反對。
自由之爭以政治形式表現,物質富裕之爭以經濟形式表現。
對于歷史主流來說,政治之爭就是爭自由,首先是爭精神自由,然后是在此基礎上爭經濟自由。
隨著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獨裁社會到專制社會到自由民主主義社會,人的政治權利(即精神自由)、生產力(科學研究和生產勞動的自由)、經濟方案(也可叫生產關系,即經濟交換的自由和經濟享受的自由)都隨之一步步得到提高。
因此可以說,自由之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首因,也是主因。而生產力的提高,經濟方案或說生產關系的變更則是自由之爭的必然結果,人們總是不滿足已有的自由而爭取新的更大的自由,而自由的增加的直接結果是促進了生產力。生產力的提高,是人們有了更高的自由之欲,進行政治斗爭,人們爭得了更大的自由之后,人們主動對經濟方案進行改革的結果。是政治決定經濟,而不是經濟決定政治。最先啟動的是新政治,接著才是新經濟,之后歷史中的每一波段社會制度的前進,都是政治啟動在先,經濟啟動在后。指引、引導、推動歷史前進的是政治,是政治戰線上的斗爭結果,更確切講是人的自由欲望,而經濟戰線上的斗爭,源自于政治理念,也最終服從于人的自由欲望。
歷史事實證明,那種認為人活著需要物質,進而需要生產勞動,因此生產力決定歷史并把此種理論冠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看法是錯誤的。其錯誤在于它是一種粗淺的片面的唯物觀,它無視了人有精神屬性。人雖然是物質構成,其生命存在也依賴物質,但并不說明人的生存目的就是唯物的。相反,人的生存目的是精神,物只是達到精神目的的許多手段中的一個。從本質上說,人對于任何物的追求,其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人的最大的精神需要,就是自由。
歷史事實證明,那種認為人活著就需要物質,進而需要生產勞動,需要相互發生交往,因此完全是勞動創造了人的看法,也是錯誤的。那些牛馬世世代代終日勞作,為什么它們沒有成為高級生物?
就最為簡單地看,人的形成,并非全由自己決定,并非自己決定自己。人的許多方面由他者決定。例如一個人身體怎樣,不是全由他自己決定,而他的父母,也不能完全由他們決定,除由他們上代直至若干代基因狀況之外,還由當時所生存的環境、物質生活水平、精神狀況、醫療條件等自然條件和人為條件所決定。
從歷史看,人的形成,是自然給予的機遇,是自然的力量,把人第一次和動物區別開來。人有了自然所給予的寵愛,即能力,包括意識和發明創造以及生產勞動的能力,人就從而從動物中提升了出來;在此基礎上,人才創造了社會和歷史。正由于自然是人的恩師和施主,人才感覺到了保護自然的重要。
馬克思說:“自從人制造第一件工具起,人便與動物區分開來。”那么人為什么能夠制造第一件工具而其他動物不能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即,是什么原因才給予了人制造第一件工具的能力呢?是否給予了人制造第一件工具的能力的原因才是使人之所以為人的呢?如果是,那么人在制造第一件工具之后的勞動便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成因,至少不是首因;如果不是,那么人在制造第一件工具之后的歷史長河中又還有哪個事件的意義是超過人制造第一件工具的呢?迄今為止,實際上沒有人能指出有哪個事件。
追根溯源,人的生產勞動能力,或者說人能生產勞動,是自然本已給予的,而且僅僅是自然所給予人的多種能力之一,人的意識能力,也是自然所給予的。顯然,生產勞動確實是人獲得具體知識和技能的原因或者途徑,但把生產勞動看成是人的形成和意識的起源是錯誤的。由人以外的自然所給予人的機遇或者說條件、力量,才是人的形成原因和意識起源。更確切地說,是由于人的前身以外的自然所給予的機遇或者條件、力量,作用于人的前身,或者兩者相互作用,才產生了人及人的意識能力,這才是人的形成原因和意識的起源。自然是人的形成原因和意識起源的基礎,人自身對自身的作用對于人的形成和意識起源僅起后續的輔助作用。
總之,人離開了自然,就什么也不是。
自然賦予了人意識的能力,人才有意識;自然賦予了人生產勞動的能力,人才有了生產勞動;自然賦予了人之人性,人才有了意識、創造發明、生產勞動。人有了意識、創造發明、生產勞動、自由屬性、語言屬性,以及其他種種人性,亦即人的屬性,人才創造了社會。有了社會,人才有了社會意識。人是先有了自然所賦予的意識能力和生產勞動能力,而后才有了意識和生產勞動。自然的賦予是因,意識和生產勞動是果,這就是人的形成原因和意識的起源。生產勞動本身并不能形成人,也不能產生出意識。如果說生產勞動是人的形成原因和意識起源,那么人何以會生產勞動呢?人的首次生產勞動能力又從何而來呢?那么為何至今為止的人并非是只懂得生產勞動的人,而是一直有著各種復雜屬性的人呢?自然創造了人。人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力量所產生的物種。就起源而言,人并非人本身所創造,人不能自己創造自己,人不能自己決定自己本質上是什么樣。勞動不能創造人,勞動也不是意識的起源。勞動只是創造了社會,而不是創造了人;人在先,勞動在后;具有人的器官和意識特性的人形成在先,勞動在后。人是自然創造的。當然,歸根結底,從本質看,人的勞動,屬于自然現象的一種;人的意識也是自然現象的一種。自然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的制造者和主宰。自然是一切的造物主和主宰。這種把人及其活動包括在內的自然是廣義的自然。但我們在此所討論的人的形成和意識起源時所指的自然,并非指這種廣義的自然,而是指人形成和有意識以前的特定的自然。
人和人的意識能力在自然中形成的過程和具體機制,是非常復雜的至今沒有真正徹底弄清的問題。僅憑“能制造工具使猿變成了人”、“勞動創造了人”、“社會形成了人”、“勞動和社會是人意識的起源”等等諸如此類簡單的唯物想象推斷草率得出的結論難以令人信服。如果把這樣的結論當真承認,是有害的,因為它會阻撓人們對于人的成因和人意識的起源這些極為重要而又嚴肅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嚴謹的研究,因為這些研究也許對人類今后的進一步進化有重大幫助,真是如此的話,那么禁止或阻礙這些研究將使人類失去重大機會或利益。
人是在會社會性勞動和社會性交往的基礎上,才創造了人的社會。社會只是自然賦予人的能力所創造的人為社會事物。人不僅創造人為社會事物,還創造人為自然事物,它們與它們的創造者——人——一起共同組成社會。
人為事物包括人為自然事物和人為社會事物。人為自然事物是人打破一切僵死的框框,運用自由意志、根據自然事物的屬性而創造的;同理,人為社會事物也是人打破一切僵死的框框,運用自由意志,根據人的屬性而創造。設想如果人沒有自由意志或者禁錮了人的自由意志,設想如果不根據自然事物和人的屬性,還能夠創造出人為自然事物和人為社會事物嗎?可見,無論是改造自然還是人類社會,都離不開人的自由意志;而在改造自然中離不開對自然事物屬性的了解和掌握,在改造人類社會中離不開對人的屬性的了解和掌握。
人何以能創造社會?是自然賦予了人諸多屬性,是由于人有無限進步欲望、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重復生產能力,欲望使人產生創新想法,創新能力使創新想法變為藍圖,實踐使藍圖變為現實而令創新得以實現,重復生產勞動使創新成果得以運用。欲望、創新、實踐、生產勞動、或者需要、想法、設計及其實現和推廣運用都是在自由的前提下才可能的;假如人沒有自由,這一切都不可能。固然凡生物都有自由的要求,然而從來沒有哪種生物對自由的要求如同人那樣強烈。人有著最為根深蒂固的自由屬性,是人與動物的根本性區別之一,也是人類事業成功的保障,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保障。人有了自由,才有了人的事業。人沒有自由,便沒有了人的事業。自由是人一切事業成功的必須前提。扼殺或抑制人的自由,就是扼殺或壓制人的欲望、創新、實踐、生產勞動或者需要、想法、設計及其實現和推廣運用,就是扼殺或壓制人類事業,是反自然法則的做法;而最大限度給予人自由,有利于人的欲望、創新、實踐、生產勞動或者需要、想法、設計及其實現和推廣運用,就是推動人類事業,是順乎自然法則的做法。
因此,評判社會好與壞的標準是人所享有的自由度。自由度越高,社會越好;自由度越低,社會越壞。人的自由越多,社會越進步;人的自由越少,社會越落后。
人不是生產勞動的奴隸,生產勞動也不是人的唯一,生產勞動不是人的一切,生產勞動不能決定人的一切。
對于人來說,自由高于一切。自由是自然所賦予人的本質,人是自由的主人。生產勞動只是人許多任務之一,生產勞動不能決定人的一切,決定人的一切的是自由。如果人沒有自由,生產勞動也干不好,其他什么事也干不好。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人沒有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對于人類來說,自由高于一切。
對于人類的進步來說,自由高于一切。
地球眾多生命的許多相似之處,證明人與其他生命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在之后的演化之路上,為什么單單產生了人?自然作用于人的前身形成人的具體機制是什么?至今不清楚。在此情況下,武斷地把生產勞動或把生產勞動及與此有關產生的社會交往看作為是人的形成原因,是人的器官的產生原因,是意識的產生原因,是不科學的;進而把這種不科學的認識運用到政治上,必然產生如下認識、做法和結果: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決定一切。經濟決定一切。
不考慮人的生產勞動和經濟自由需求,所以制定了效益低下的生產關系。
不考慮人的精神自由需求,為了經濟而在政治上壓制了人的自由。”
錯誤的做法來源于錯誤的認識。堅持不承認對于人來說自由高于一切,是錯誤的根本所在。
人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由。自由,是人的終極目的,是創造社會的前提,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首因。人自由了,生產力才會提高,符合人的自由原則的生產關系才是成功的。人自由度提高了,經濟才能發展。
政治大于經濟,政治重于經濟。
自由是最大的政治。
既自由又富裕,是人的普遍愿望。
自由與權利:自由總是與權利掛鉤。人的自由就是人的權利。人的自由度與權利成正比。政治斗爭是爭人的權利,即爭人的自由,然后在經濟上行使爭得的權利。所以在爭自由的同時也意味著在爭經濟。但爭自由卻不單單是為了經濟,它更重要的是爭許許多多的自由,即爭許許多多的政治權利,經濟只是其中所爭之一,所以不能把爭經濟看作為是爭自由的全部,即不能把經濟看作為是政治的全部,不能唯經濟論。任何經濟斗爭都是政治斗爭,但經濟斗爭又不是政治斗爭的全部。
人不同于動物的屬性之一是,人不能容忍只有物質的權利而沒有精神的權利。人是精神至上的生物,如果不看到這一點而老是只在經濟上打轉轉,就會犯片面主義的錯誤。
人類社會歷史證明,決定社會前進的不是經濟,而是人的自由度,經濟只是人的自由度的一個表現,經濟只是人的自由度的結果或表征之一。所以說,對于社會來說,經濟決定論是錯誤的,自由度決定論才是正確的。
只有人自由了,人的先天和后天有利于人類發展的潛在能力才有可能得以展示和發揮。
回顧歷史,歷史總是圍繞著人的自由度這個中心問題展開的。
這里所說的自由,當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是指作為人理應享受的自由。
當然話又得說回來,雖說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力是人的自由之爭,但除此還有許多其他的力,例如經濟之爭、自由戀愛之爭、反愚昧之爭、反惡習之爭、反破壞自然之爭、反戰爭之爭、及其他種種之爭的力,都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即推動社會前進的是綜合力量。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認識到了,就會自覺調動一切力量來建設社會;沒有認識到,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忽視或拒絕某些力量參與到社會建設中來,使建設社會的力量單一或者綜合力量不足,致使社會建設進展不順利。
十、人精神屬性的由來
人的追求生存、自由、平等、關愛、幸福的欲望生而有之、終生不變。
人先天具有產生自然方面和社會方面后天精神的潛在基礎。有了此基礎,人的種種后天精神才得以在個體經歷中產生。
人先天具有產生自然科學技術創新和社會學[1]方面創新精神的潛在性基礎,由此產生的種種自然的和社會的創新欲望,屬于人的后天精神的一部分。
人先天具有產生道德的潛在性基礎,這基礎里既有善的,也有惡的成分,道德在個人經歷中產生,由于人先天所具有的產生道德的基礎中既有善的也有惡的成分以及個人經歷的不同,所以也就有不同道德的人。道德是后天生成的,具有可塑性,但道德的生成又與先天的潛在性基礎有關,因此道德的可塑性有一定的限度。凡物質都有屬性,屬性都有可塑性,人也是這樣。但物質的可塑性有一定限度,至為可塑,是指保留他的本質前提下的塑造,打破此前提便不是塑造而是徹底改變了。因為人性有優點,也有弱點,塑造人的目的,是削弱、去除人性的弱點、弘揚人性的優點,策略是不能急躁,具盡可能避免武力。
人的種種道德觀方面善的與惡的后天欲望屬于人的后天精神的一部分。
人的先天欲望都是善的,無惡的成分,人的道德實際上是對人的先天欲望的一種態度、一種是否認可或贊成的態度,實際上是對他人正當基本權利的一種態度、一種是否認可或贊成的態度。
先天性欲望加上后天性精神合成為一個現實的人的精神,肉體的他加上這種精神,就是生活在自然中和社會中的現實的他這個人。
一個普遍的事實是,絕大多數人降生后首先得到的是父母或其他血緣親人對他在生存、自由、幸福上的關愛,亦即絕大多數人人生的第一堂課,便是好的道德教育。
由于人的先天欲望是善的,而絕大多數人的經歷中又都有血緣性親情經歷、人生所經歷的第一堂課是善的道德教育,所以盡管人的后天性精神中有一些是惡的,但就全人類而言,利于大多數人的即善的精神總是超過不利于大多數人的即惡的精神。這也是人類社會能夠進步的一個基本原因。
人的先天欲望、人先天具有的產生后天精神的潛在基礎、人的種種后天精神的特征:例如人的利己利他精神特性,都可歸納于人的精神屬性之中。
可歸納于道德范疇的人的一定利己利他精神屬性,是先天性與后天性因素結合生成的,絕大多數人都有既利己又利他的適中性利己利他精神屬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