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引發的思考血案
批判與啟蒙㈠
民族思想者有什么用?
就是要與自己社會各種各樣的,非必要壓抑、困惑、痛苦、無能、丑惡、……,作不懈的斗爭,不斷地,一點一滴地解放與促進自己的社會。
一、起。
又一年“高考游戲”上演在了我族一代新人兒女的頭上。
中國教育一直都比較熱眼的一些關鍵詞與關鍵語是什么?
死記硬背,填鴨,十數寒窗,高考之后的瘋狂,混大學,一紙文憑,無能,失業,失望,頹廢,失敗,……
是什么造成這些社會現象的?
社會一般都會認為是高考制度造成的。
逍遙子今天卻要把你的思維之光帶到更深的社會沉垢存在地帶。
二、走向縱深。
制度是什么?
制度是人既已制定出來的法律與規章。
愉快的,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制度是人制定出來,并實踐著的,壓抑的,阻礙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制度也是人制定出來,并實踐著的。
這個世界上,一切制度都是死而無機的,只有人是活的。
這個世界上,一切制度對人的作用,從來到永遠都只是人對人的作用。
世界上一切制度都是人類特定歷史時空當中的存在與行為實踐模式而已。
世界上一切既已的制度,有人去維護與踐行它,就會產生“它形式與它模式”的人類存在與行為,并對相關的“被制度人”發生作用,人不去維護與踐行它,就不會產生“它形式與它模式”的人類存在與行為,并且不會對相關的“被制度人”發生作。
改革,就是廢除與不再踐行,舊的人類存在與行為實踐模式,新定與踐行,新的人類存在與行為實踐模式。
死記硬背,填鴨,十數寒窗,高考之后的瘋狂,混大學,一紙文憑,無能,失業,失望,頹廢,失敗,……
是什么造成這些社會現象的?
歸根到底是我們人自己造成這些社會現象的。
表面看來,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社會一代又一代的學子,于萬惡高考制度下郁悶的應對與消極表現面。
其實不然。
莘莘學子沒有錯。
制度從來到永遠都是特定歷史世代當中的大人制定、維護、營造與踐行著的。
所以,深度說來,制度的錯,從來到永遠都只是大人們的錯。
教育那點事,從來到永遠都是“家長大人的要求與施教者大人具體的教育安排”社會合力地控制、決定與創造出來的游戲。
是的,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大人制定、維護、營造與踐行出一個悲哀的教育制度凌駕到我們自己的莘莘學子頭上的。
所以,教育當中如果有錯,錯在大人。
三、追問與觀察。
中國的高考制度不是今天一天形成的。
它是歷史的“遺物”與“成物”,它有淵遠的歷史源來。
中國社會長期而傳統的,“官的社會價值取向”是當代中國高考制度最重要的歷史源頭。
我們中國社會,有著長期的農耕社會經歷。農耕社會是不可能有工業社會這么發達的,個體的成功也沒有廣泛性的社會機會。長期的實踐經驗告訴老百姓,作為社會統治最直接的職業,官,是能使人政治、經濟、社會地位、榮耀、……等各種人生需要方面,獲得成功的最佳捷徑。于是,“官”這種東西,就成了我國社會歷代以來,絕大多數民眾一個共同的,形而下的追求。很顯然,望子成“龍”,十年寒窗,一朝魚躍,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是迄今為止,大多數中國父母,及歷朝歷代以來莘莘寒窗學生子,意識形態系統當中,相當“嚴重”的關鍵詞。長期而來,“官人生,官社會,官國家”觀念,通過我們的民族文化路徑,深入民眾骨髓,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精神心理與意識形態系統當中的,能深深影響與潛意識地決定,我國民眾全部價值取向,及由此而來全部社會行為取向的東西。
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國社會走了計劃經濟的社會發展道路。這種社會發展道路,全國一盤棋,勞動者新陳代謝的格式化程度非常高,與創新人材的社會需要相比,社會更需要的不過是大量的鏍絲釘,在這種人材大取向之下,在每一個具體的社會角落,一紙文憑就顯得極其關鍵。這種對文憑的社會大取向進一步加強了我國社會,教育的科考性。
新中國以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在我國社會經濟結構中,其實仍然是農耕占著相當的統治地位(前不久才剛剛廢除了農業稅)。這種大形未變的社會客觀存在,從根本上決定了,迄今為止,我們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關于教育與受教育的意識形態,必然還是沿襲著強大的傳統。
種種因素,使科考制度一直在我們的國度令人驚奇地運作著。
但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們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社會迅速的工業化。
個體走向人生成功的道路與機會,變得特別的廣闊與復雜多樣化。
科考的成功已經不再是莘莘學子通向自己人生輝煌的獨木橋了。
但是,我們社會的思想者看起來還并沒有把這種社會變化及時地概括揭示出來,清晰地提醒廣大民眾,并積極宣傳現代教育理念,深度啟蒙廣大民眾。
結果,我們很多大人(包括很多很多的施教者和很多很多作為受教者的家長)關于教育的意識形態,基本上還是習慣性地滯留在的“農耕社會官的社會價值取向狀態”。
意識形態的這種滯后從根本上決定了社會具體實踐的滯后,改革開放幾十年到今天,我國科甲高考的獨木橋上還是擠滿了“夢想通往天堂者”與“夢想一朝鯉魚跳龍門者”。
我們能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絕不能了!
四、核心目的:啟蒙。
我國家長們,醒醒吧:
考大學就是考狀元,考上大學將來能當官、能走上領導崗位、能有權力、……的中國老游戲方式必然會漸行式微的。
考上大學后國家包分配的游戲世代早幾年就結束了。
大學生是高人一等天之驕子的歷史結束了。
子女考上大學,家庭倍有面子的意識形態過時了。
每一個家長們,你頭腦里如果相關的意識形態還很濃重,那么你要趕快意識到,你已經很過時了。趕快變,不變,并且還要以這種習慣意識形態去支持你子女的教育,那將害苦你的子女。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條條道路通羅馬。
現在這個社會,這個人類社會歷史時代,排除一些“其它因素”之后,個體真實的能力才是決定個體人生究竟能否達到人生成功的主要因素,沒能力,再好的大學生,也可能只能就業出力大而回報低的職業,或者就直接是失業。
素質與能力教育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時髦”。
每一個家長們,你頭腦里如果相關的意識形態還不是很清晰明白,那么你要趕快意識到,你已經很落后了。趕快變,不變,還要以這種落后意識形態去支持你子女的教育,那將害苦你的子女。
作為教育者的大人們,作為受教者家長的大人們,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讓我們一起來抓緊轉變我們頭腦中的教育意識形態,共同促進我國社會的教育事業吧!!
----------------------------------------------------------------------------------------------------------------------
附:關于中國教育的一點膚淺研究。
1、人類教育基本目的再一次明確。
思想人具體探討教育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必然就是明確人類教育的基本目的。
人類教育基本目的如果達不到明確的共識,那么一切探討都是無效的。
教育是干嘛的?
是培養下一代的工程。
培養下一代應該包括哪些基本方面?
應該包括德、智、體、技、……
德指道德精神素質。
對后代德的培養永遠都應該是第一位的。
人,無德,他的智、體、技、……越高,就越是社會的壞消息。
道德教育應該貫穿于人從小到大的每一個教育階段,從智到體,到技,到……的每一個教育現象當中。
道德教育的成敗與否是衡量一切教育成敗的第一標準。
無論你花了多大的勁,你教出來的學生道德水準不高,那么你這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都是失敗的。
智指智力與文化素質(不多講)。
體指身體素質(不多講)。
技指勞動素質。勞動是任何一個人受教育,長成人之后的直接社會目的。沒有教給學生一技之長,就把他交給(拋給)社會,這種教育(社會)與這個人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2、當代中國的教育。
⑴、當代中國教育的大形式安排有沒有問題?
每一個人類社會歷史時代的人類行為都有她的成績與不足。
當代中國教育,有九年制義務教育,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之后還有高中,大學,同時還有各種各樣的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
這種形式安排與世界各國普遍的現代教育形式安排類同,而且這種形式還是會隨著國際教育形式的不斷發展而動態發展的。
所以,當代中國教育,在大的形式尺度安排上,應該沒有問題。
⑵、那么問題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覺得我們的問題主要存在于我們的教育目的與具體形式手段安排上。
①、教育目的方面的問題。
教育目的的問題,前面其實已經大篇幅地批判與啟蒙過了。
我們這個社會絕大部分老百姓關于教育的意識形態都是存在問題的。
“官的社會價值取向”。
“望子成龍的心態”。
“書本學習成績表人的社會教育習慣”。
“文憑取人的社會無良習慣”。
……
我們大人的無良習慣有很多,這些無良習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中國教育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這些都要改。
教師隊伍和家長隊伍要一起改。
②、具體形式手段方面的問題。
A、我國教育,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德、智、體幾個方面抓的還是比較緊的,就是在全世界的范圍而言,中國的小孩在兒童與少年階段所接受的教育,特別是書本教育,還是相當世界前列的。
但萬事萬物有其利就必有其弊。
相對于西方國家(譬如美國)的小孩而言,我們的小孩在兒童少年階段,書本方面的學習任務繁重,自由快樂的狀態相對少一些,這也是事實。這種狀況主要與我國的民情直接有關。中國人,自古以來,望子成龍的心態就很重。一方面,小孩一步入教育階段,家長就拼命地讓他學習,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本身也具有這樣的傳統教育心態,再有,很多教育者一味地迎合家長的落后教育需要及社會落后的教育評價體系,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總體造成了中國少幼教育的“重負”狀態。其實這樣的教育狀態已經相當地背離了教育真正的宗旨。幸運的是,這些點,我們社會都早有一定的共識,呼吁減負也很久了,也做了不少努力。
但是還不夠。
社會的廣泛宣傳、學校的改變與家長的改變還都要加倍努力。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快樂的少年兒童時代,快樂的基礎教育。
B、我們的個性教育工作發展緩慢。
人類的教育,不是工廠千篇一律的產品生產,而是人的培養。
人的培養要兼顧人的共性與個性。學生的成績不能只有書本成績好不好這一個共性標準,有個性的學生要注意挖掘與發展他的個性,要給他的個性發展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個性成績的發展要與共性成績的發展同等地位,同等的社會承認與家庭認可。
當然,在這一點上,我們社會也早有一定的共識,呼吁也很久了,也做了不少努力。
但是還不夠。
我們的學校與家長還要加倍努力,要給我們的學生子創造更多個性發展的教育發展形式、手段、機會與空間。
……
C、覺得我們九年制義務教育后面有很多的問題。
假設我國教育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能夠基本完成對學生“德智體”的教育,那么,之后的技能教育階段,我們存在不少問題。
中高等職業教育是給社會不斷輸送新的有用人材用的。
在我們中國,每一年都要有相當多青少年學生要走過中高等職業教育這個路徑,然后才走上社會。
我們中國的中高等職業教育,存在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學校的教育,更多地只是流于形式(不針對社會的實際需要而教,教育本身松散,很多學生也只是為了混個文憑,……),國家與社會的教育投入之后,真正達到與收獲的社會教育需要實效并不大。中國中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問題遠非這里涉及到的這么簡單。
我們不能再象現在這樣下去了。
怎么辦?
有個不成熟的簡單意見:
逍遙子直接呼喊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私立化。
沒有復雜的理由:公立中高等職業學校與人民公社一樣,生產力是低下的。只有私立的中高等職業學校,在強大商業競爭力的指壓下,它才出生產力。
D、高中與大學這塊問題很大。
首先:
我國高中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的之后職業教育培訓這一塊,顯然存在問題。
我國高中生與大學生,特別是高中生,普遍的特征是,畢業后,基本上沒有什么勞動技術教育,就被拋向社會了。
覺得這一塊是個社會責任的空白區域。
其次:
我們所有的大人都是從那個教育制度之下出來的。
覺得基礎教育(主要是指義務教育階段)對公民是必要的。
但是我們每一個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基礎教育之后,我們又花那么多時間,在學校所學的東西,到社會上,又真正用到了多少呢?可以說真正是微乎又其微。
覺得我國高中及很多大學階段的教育,似乎只有即將的某些文科專門人才或理科科研人才才是需要的。
對于大多數人,我們高中,大學當中所學的很多東西,到了社會上,真的就是基本上沒有什么用。
經常覺得,3年或7年學的,不如到社會上1到2年學的。
現代社會,電腦儲存如此強大,覺得我花那么多年死記硬背書本上的那些東西,分明只是與隨手可得的,強大電腦知識儲存,所作的一次,無謂性對抗而已。
辛辛苦苦擠到高中大學這條路上來,最后發現,自己花了3年或7年時間,基本上只是干了一件與自己將來很不相干的事情。
“我有強烈的被愚弄了的感覺”,你們有嗎?
教育是個巨大的命題。
本文這里并不是想導向讀書無用論。
而是想說:
炫耀頭腦中知識量,并且靠這個謀飯的時代已經過時了。
這個時代,更需要的是頭腦,特別是會創新,能創造的頭腦。
而是想說:
我們的高中大學教育安排或者說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有問題。
已經嚴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進程了。
要調整。
F、教育界問題很多。
……
猛烈呼喚新時代的蔡元培。
----------------------------------------------------------------------------------------------------------------------
逍遙子
于2010-6-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