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接待在公務活動中不可避免,是行政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不少地方、部門中的公務接待,已明顯超出了“合理”范疇,成為一種不正之風,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據《成都商報》6月17日消息,自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后,公務旅游接待令平遙縣不堪重負。最多時該縣一年“公務接待”近10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少收入1200多萬元。平遙縣古城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公務接待花銷,加上國際攝影節等其他開支,平遙縣的門票收入還抵不上開支,“純屬賠錢賺吆喝。”
“純屬賠錢賺吆喝”、“各單位自己花錢買門票接待”、“來的都是客,一個都惹不起”、“一上午給60多位客人進行免費講解”、“老百姓送禮報不了帳”,從這些“怨恨聲”中不難看出,公務接待引起了平遙縣城上上下下、單位、講解員、老百姓等不同角色人群的不滿。
但冷靜想想,引起不同角色人群不滿的又何止一個平遙?在時下各地的種種公務考察、接待的名目中,又有多少是符合正常程序,合理的、必須的?在最籠統的、最含糊的“三公”(公款出國、公款招待、公車消費)消費中又有多少經得起推敲和審核呢?
就全國來說,關于公務接待消費的總體數字,雖然目前并沒有權威數字,但用“數額巨大”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不但巨大,且有幾個特點:一是超標嚴重。在公務接待方面不按標準,進豪華酒店,喝高檔酒,吃天價宴席,到豪華娛樂場所進行奢華消費的現象已見怪不怪。二是隨意性大。只要能與公務接待沾上邊的,都要由公家埋單。公務接待成了筐,什么費用都往里裝。三是化公為私、損公肥私、通過公務接待謀取個人私利的現象嚴重。在公務招待的名義下,領導干部身邊的人包括配偶、子女、親朋好友、秘書、司機等往往人人有份;“一桌飯一條牛”,“半月考察十日游,大包小包裝滿兜”等就是對這些現象的形象寫照。
最為嚴重的是,公務接待還呈現出令人擔憂的惡性發展勢頭,不但日趨公開化,而且在一些人看來,只要不貪污、不受賄,多吃點、多喝點、多玩點,沒有關系。在思想上,許多公務人員對公務接待違規的容忍度在擴張,傳統上被視為“灰色腐敗”的違規消費,正日漸被視為“白色腐敗”,而一些歷來被視為“黑色腐敗”的違規消費,正日漸被視為“灰色腐敗”。
超標準公務接待在我國是個老問題,一直在管,卻一直沒管住。何以至此?有人總結成三句話:“上級不敢管,平級不好管,下級不想管。”我歸你管,也有人歸我管;今天我接待你,明天就該他接待我。公家花錢,自己買路,“下級”容易變“上級”,白紙黑字的接待規定怎不變成“潛規則”?!
當然,公務接待領域中之所以存在這么嚴重的不正之風與腐敗現象,說到底還是由于現行公務消費體制的缺失和大量預算外和制度外資金的存在。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熱情好客、重人情輕法理等因素,也被不適當地在公務消費中夸大運用。再加上政府各部門既是公務接待規定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也是“規定”的直接受益者,這極易使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的“經濟人”本性得到釋放和擴張,或為自己的公務接待活動多安排預算,或在公務接待活動中尋隙自肥。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