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三重根或哲學學原理[①]
(及其歷史例證,未完成)
黃鳳琳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一 哲學與其它科學(擠出全部自我意識(倫理哲學等社會科學);不擠出自我意識(自然科學和科學學);擠出部分自我意識(經濟政治等社會科學))
有人認為,哲學的方法是反思。我贊成,但是結合作者在《社會科學學原理》一文的論述,這個觀點需要做出擴展。作者的《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一文認為,反思是主體擠出自我意識而去反映主體本身的過程。主體在反思中反映了主體的歷史實踐內容。根據作者在《科學學原理草稿》中的定義,實踐即主體。不同的實踐內容,反映了不同的主體內容。政治(國內社會分工/國內階級分工)實踐反映了主體的政治內容。經濟(國內社會分工/國內階級分工)實踐反映了主體的經濟內容。而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就是通過擠出自我意識來反映相應實踐內容的科學。表現為政治價值觀及其制度體系和經濟價值觀及其制度體系等。但是,由于政治經濟學等社會科學只反映了主體的部分實踐內容,因此擠出的自我意識必然是部分的。換句話說,政治經濟學等社會科學擠出相應的部分自我意識,并通過反映相應的部分實踐內容來定義這部分自我意識(反思即定義自我意識,因此就必須反映自我意識的外部聯系即相應實踐內容,才能定義。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定義部分自我意識,因此只需要這部分自我意識的相應外部聯系)。而倫理學等哲學社會科學的反思過程是定義全部自我意識,因此就必須反映全部實踐內容(全部自我意識的外部聯系是全部實踐內容)。倫理學對主體的全部實踐內容的反映表現為哲學價值觀。因此,應該說,社會科學的方法是反思。而倫理等哲學社會科學的方法是全部反思,經濟政治等社會科學的方法是部分反思。
卻沒有人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是反思。確實,自然科學不需要主體擠出自我意識,但是自然科學(自然存在反映實踐)作為實踐的構成部分,就必然有自我意識的控制。只是,這種自我意識不被主體擠出,是處于一種潛意識或無意識的狀態。因為,自然科學的目的不是定義主體自身即顯意識化的自我意識,而是要定義自然存在。因此,自然科學不需要擠出自我意識。同理,作者形成《科學學原理》及《社會科學學原理》等知識,也是不需要擠出自我意識,而去定義作為自然存在的實踐或主體。《社會科學學原理》的研究對象是作為自然存在的所有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內容及其發展規律(自然科學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作為自然存在的所有國際自然分工實踐內容及其發展規律),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某一(國家)主體通過擠出自我意識,來反映自身的全部或部分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內容和國際自然分工實踐內容(國際自然分工實踐是國內社會分工實踐的外部聯系.諸如科技倫理學或國際經濟學等都可視為以通過反映國內社會分工實踐的外部聯系來定義主體自身的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
二 哲學的三重根(哲學知識體系的悖論與完備性;外部聯系:(國家主體:主體主義國家/客體主義國家)價值觀/論(倫理學);內部聯系:本體論;外內聯系:認識論(價值論和認識論等于本體論))
哲學知識體系的完備性與悖論。哥德爾定理向我們展示了任何形式體系在不追求完備的條件下都不會出現悖論的觀點。作者的理解是,任何形式體系只要不對存在作客觀地反映都不會出現悖論,因為悖論的實質不是形式體系內部矛盾而是形式體系與客觀存在之間的矛盾。 導致數學史上幾次危機的悖論,都是既有數學知識體系與人類不斷反映的自然客觀存在之間的矛盾,而不是既有數學知識體系內部的矛盾。解決矛盾的方式是超越歷史實踐的新實踐(后文將講到,從研究自然存在的主體存在的科學學角度看,矛盾即使作為一種純粹思維現象是不存在的,它只反映了既有(知識)形式體系(歷史實踐的反映存在物)是新實踐的外部聯系)。【借此,作者提出一種觀點。人類用以反映存在的知識體系的元形式或最高形式是Y=F(X)(盡管作為知識的元形式或最高性質或邏輯知識,因其假說性質,真理性等于最前沿物理學知識。請參見《科學學原理草稿》科學的成果一章)。這是人類歷史反映實踐的總和的反映,盡管其本身作為一個知識形式可能隨實踐的深入而不能完備(即同向論一樣,屬于假說性質)。其他任何知識的形式體系,都是對存在的這三重根的深入求解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數學也一樣。為了解決既有數學知識體系面對實踐所遇到的困難,數(即反映存在的外部聯系和內部聯系的。數經歷了從正整數到0再到負整數再到分數小數再到無理數實數再到復數再到概率集合等的擴展。反映存在的外內聯系的F()的形式也經歷了+到-到*/到實函數到復函數到模糊函數等的擴展。數學知識體系就是反映和向的精確知識體系。其他概念知識體系是反映和向的模糊知識體系。外內聯系實際上可以看作是缺乏深入反映的內部聯系之近外部聯系。三種聯系都是單位向的和形式。單位向、和向及存在的三重根之關系,請參見《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換句話說,作為反映實踐轉化物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再沒有新的反映實踐產生之前,該體系是完備的。當新的實踐或反應實踐產生后,悖論便產生了。哲學知識體系也一樣。此節后文將把哲學的外部聯系定義為(國家)價值觀,內部聯系定義為本體論,外內聯系定義為認識論。在國內社會分工實踐變化之前,一個反映了哲學的這三種聯系的哲學知識體系是完備的,當新的國內社會分工實踐產生之后,人們便會根據新實踐的反映成果來批判既有哲學知識體系的所謂悖論。新的哲學知識體系的產生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作為外部聯系的價值觀會變,其后作為內部聯系的本體論會相應調整,其后是作為外內聯系的認識論會相應調整(認識論作為和價值觀/論而成本體論的外內聯系被放在最后的調整的次序位置,是因為正如前面講到的,外內聯系是人們對缺少認識或反映的內部聯系之(相對于外部聯系)近外部聯系的模糊反映。因此,其在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是處在最后的次序位置)
外部聯系:(國家主體:主體主義國家/客體主義國家)價值觀/論(倫理學)。根據作者對哲學的理解,本文把哲學通過主體擠出自我意識所反映的實踐內容限定為國家主體的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內容,盡管反應階級主體或其他包含個體主體的集體主體的實踐內容的廣義哲學仍然存在(比如個體的人生觀,宇宙觀或各種民間宗教等。其哲學知識體系一般很粗糙、樸素。體系性和思辨性都不如國家哲學)。價值觀反映了實踐內容。因此價值觀的外部聯系是實踐。國家價值觀的近外部聯系是國內社會分工實踐,遠外部聯系是國際自然分工實踐。不同的國際自然分工實踐,不同的國內社會分工實踐決定了不同的國家價值觀。根據《社會科學學原理》中把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大體上分為主體主義和客體主義兩種,因此國家價值觀總體上可分為主體主義和客體主義兩種。如客體主義奴隸制國內社會分工實踐(擁有先進的國際自然分工實踐能力),主體主義奴隸制國內社會分工實踐(擁有落后的國內社會分工實踐能力),主體主義封建制國家實踐,客體主義封建制國家實踐,主體主義資本主義制度國家實踐,客體主義資本主義制度國家實踐,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等,相應地價值觀也有這樣一個序列,盡管價值觀可能是以潛在于政治哲學、經濟哲學之中的形式出現,也可能是以倫理學價值論的形式出現。這只是一個描述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和相應國家價值觀發展演變情況的簡單序列和總體分類。對歷史上某一國家哲學的分析,就應該在這個序列中分類下指導下具體考察該國的國際自然分工實踐和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后文對主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和主體主義資本主義國家哲學的區分,即源于對相關國家的國際自然分工實踐和國內社會分工實踐情況的具體考察。另外,價值觀作為本體論的外部聯系,可能是以潛意識的形式存在,也可能是擠出了自我意識的倫理學論證如價值論的形式存在,但不管怎么樣,國家價值都決定了本體的性質。而且價值是連接本體和實踐的唯一橋梁,因此價值觀/論是本體論的外部聯系。
內部聯系:本體論。哲學作為主體擠出自我意識反映自身的科學,其最直接的研究對象就是主體的顯意識化的自我意識。正如Y=F(X) 所要表達的,人們認識某物,必須通過該物的外部聯系來實現。當主體或哲學家不能如哲學學的邏輯來認識自身的時候,即礙于對顯意識化的自我意識的近外部聯系的反映(即不能科學地反映階級及國家的形成、本質等),就必然追溯自我意識的遠外部聯系(人性論,即企圖反映作為自然存在的主體或人的本質,盡管只反映了主體自身區別于其他主體的性質。唯物史觀也有此因素)和終極遠外部聯系(本體倫),因為外部聯系的性質決定了內部聯系的性質,如原子核決定了原子的性質、原子決定了分子的性質、分子決定了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生物大分子決定了生物的性質、人類的生物性質決定了人類的社會性質一樣(決定不同于等于)。人們對某物的外部聯系的更深入更全面的反映,決定了對某物的認識程度。比如,對自我意識的認識,如不能通過近外部聯系如相應國內社會分工實踐、國際自然分工實踐的性質,主體就會去認識作為自然存在的人的本質(資本主義國家哲學中類人猿理論就是從人類的生物層面的性質的遠外部聯系來反映資產階級的自由自利人格特征的),甚至會去認識終極遠外部聯系的性質,盡管認識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價值觀投射到了本體的性質中,從而完成作為外部聯系的價值觀決定作為內部聯系的本體論的哲學過程。補充一點,本體與以既有知識為類比為人類最基礎最前沿的實踐(如認識超弦。向。五行。運動。變化。發展等等。這種科學假說也在隨人類實踐的深入而深入。)指明方向的假說不同。前者形式上超越了既有知識體系,內容上卻反映了主體顯意識化的自我意識。后者形式上沒有超越既有知識體系,而內容上則是要反映比人類業已認識的存在物更基礎的存在。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用以表達自我意識所具有的性質的本體材料也在隨人類整個知識體系(含自然科學知識尤其是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的更新而更新。補充一點,客體主義國家哲學,因主體乏主體性,故往往不會形成系統的價值論和本體論及相應的認識論。
外內聯系:認識論(價值論和認識論等于本體論)。在主體完成作為外部聯系的價值觀決定作為內部聯系的本體論的哲學過程中,認識論起到了彌補相應哲學知識體系的邏輯缺陷。因此,價值論和認識論等于本體論。因此,哲學體系的完備性主要體現在認識論的完備性上。盡管,哲學自其誕生之日起,認識論就通過訴諸反實踐的方法(相當于使企圖通過新實踐來發現哲學悖論的人放棄發現的權利。上面對此有解說)根本上自圓了哲學知識體系,完成了和價值論等于本體論的過程。但是從哲學史來看,這個將認識論通過嚴格的推理論證訴諸反實踐的方法有一個任何科學都具有的在知識的真理性上遞進的過程的特點。作者粗看認識論史,對認識論的類型形成以下看法(可參見《科學學原理草稿》中科學的方法一章)。否認間接實踐,只承認直接實踐(實證主義,經驗主義等客體主義國家哲學認識論);否認接觸實踐,只承認反映實踐(理性論,演繹主義等主體主義國家哲學認識論);否認反映實踐,只承認顯意識化的自我意識(神啟說,佛我說等更具主體主義特征的認識論)。
三 主體主義階段奴隸制國家哲學的三重根(外部聯系:價值觀/論;內部聯系:人格神;外內聯系:認識論)
四 主體主義階段封建制國家哲學的三重根(外部聯系:價值論;內部聯系:(自然神傾向)人格神;外內聯系:認識論)
五 主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的三重根(區別于客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以英美哲學和中國哲學為例證。資本主義英國只分早期的主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和晚期的客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無中期的主體主義資本主義國家哲學)(外部聯系:自由價值論;內部聯系:自由(自然神)本體論;外內聯系:認識論)
六 主體主義資本主義國家哲學(以反映19世紀中期德國資本主義早期結束結束至20世紀中期德國資本主義中期結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早期屬于主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晚期屬于客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法國日本美國等后發資本主義國家都有此階段)的三重根(區別于主體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哲學)(外部聯系:自由價值論前提下的階級斗爭價值論;內部聯系:矛盾本體論;外內聯系:認識論)
七 社會主義國家哲學(含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重根(外部聯系:階級斗爭價值論前提下的公平價值論;內部聯系:(用科學主體論(朝鮮)或統一大于對立矛盾論(中國,蘇聯))緩和矛盾本體論(以適應相應價值論的變化要求,否則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外部聯系即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主體的階級斗爭價值論沖突);外內聯系:認識論))
(完稿于 2010年6月17日 )
參考文獻:
[1] 黃鳳琳,《知識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2] 黃鳳琳,《科學學原理草稿》,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3] 黃鳳琳,《社會科學學原理》,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4] 黃鳳琳,《國家原理及當代中國國家性質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5] 黃鳳琳,《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6月。
[6] 黃鳳琳,《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學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6月。
[①] [①][①]說明:作者的《科學學原理草稿》是擬完成的《科學學原理》的一個草稿,是曰《科學學原理草稿》,10萬字,已發表在作者在科學網的博客上,博客名稱即“科學學原理草稿”。《草稿》所涉內容較多,但自成體系。《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學原理》,《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知識原理》,《國家原理及當代中國國家性質分析》和《社會科學學原理》可以當作是《草稿》的導讀。《草稿》將是一本真正研究科學之學的著作,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在內的所有科學將在其基礎上踏上自覺“科學”之路。《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學原理》,《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知識原理》,《國家原理及當代中國國家性質分析》和《社會科學學原理》也已發表在該博客上。讀者最好是能將他們聯系起來閱讀,以成體系性理解。
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科學學原理草稿”博客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