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的就是世界的”,這是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一些“大人物”自以為是提出的幾句“名言”。我記得很清楚的,八十年代初我在大學,課堂上老師正在現買現賣地宣傳這個觀點,我當時就不同意這觀點和老師進行了爭論。老師當時輸掉了,也因此我的這門課的最后考試論文剛剛及格,沒有的高分,我也無所謂。只是,這個觀點后來越來越時髦,并且擴大到各種領域,包括科學技術領域,唉,暈死了。或許我對歷史上中國和外國的許多事太敏感了吧,我一直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的就是世界的”這是個偽命題。簡單地說,各國都有各國自己的文化,這些文化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可是這樣的多樣性的每一樣不可能是代表世界性的,不是世界的同一性,或者說其中一樣代表全部的屬性;如果可以的話,沒那么世界就是單一的了,就不具有多樣性豐富的文化了。從另一個角度說,世界永遠不可能做到同一性,正如白人不會變成黑人一樣;基督不會和佛教聯姻。遺憾的是,改革到現今,許多這樣的“什么什么的是世界的”觀點泛濫到任何領域了。“什么什么的是世界的”,在邏輯上應該是,既然什么什么是世界的,那么世界的什么什么就可以是我們的,不是嗎?實際呢?資本主義或者帝國主義的邏輯就是“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哈哈,這種邏輯世界各國人民會贊同嗎?這只能說明是一種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強欺弱的表現。強大與弱小本不應該是敵對的,可是世界并不是這樣,任何國家都在將自己的國家建設成強大的國家,有道德的強大國家會幫助別的弱小國家的建設,但是流氓國家卻會在“你的就是我的”的邏輯下掠奪別人的資源。從現實的狀況上看,別國的高端科技就不會給我們,從利益角度出發,如果你的行為會影響或者潛在影響我的利益,我就會設防你,破壞你的行動。對于中國人中一些SB來說,與世界接軌,與世界共享資源,插手別人的事負起大國的責任,我們所有的領土,國有資產,領空,領海可以與世界各國共同開發,是他們的理想。這種反邏輯的思維竟然是國策,真是暈死人啊。所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的就是世界的”,這種極為反動的思想觀念應該徹底批判!絕對不可以作為一個民族的指導思想存在于我國社會現實中。任何國策必須圍繞怎樣造福中國人民自己來制定,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定要先管好做好自己的國家的事才行,我們沒有義務去盡什么大國的責任,世界上只有國與國的平等,別自不量力地稱自己是大國。千萬不要在對別國盡大國責任時丟下自己國家中千百萬困苦的老百姓而不顧。我們不希望再一次出現一種情況:在別的富裕國家中評選造福那個國家的十佳人物中再有中國人出現了。永遠記住,中國的是中國自己的人民的,不是世界的,永遠記住,別人的就是別人的,別人不會把高精尖的好東西給你。不說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