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組織與中國文化
(題記:自2001年起,山東兗州國營興隆莊煤礦不斷經上海某中介引進美國文化——學習型組織)
一種理論——“學習型組織”,如藍色風暴自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經諸媒體向全國風靡而來。在中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變革和國企改革的重要時刻,這種理論的傳入可謂“正合時宜”。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自古以來,有許多放射著思想睿智之光的哲人,他們的言論彪炳千秋,為世代人們所銘記。如果我們是一個有心人,就不難在耳濡目染的本土文化里,信手拈來一些與“學習型組織”相關的理論。本文試圖在涉足“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同時,尋著中國文化的脈絡。謹以此為好學者提供一點學習方法。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這樣闡述的:
1.“學習型組織”的三大內容:a.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b.能使組織成員體驗到工作中生命意義的組織;c.通過學習能創造自我、擴展創造未來能量的組織。
2.“學習型組織”的六大特點:a精簡;b.扁平化;c.有彈性;d. 不斷自我創造;e.善于學習;f.自主管理
這三大內容和六大特點,實際上只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即:一、組織管理要“軟”,二、個人素質要“硬”。“軟”就是機構要精簡,管理要人性化;“硬”就是個人素質要過硬,主觀能動性要增強,解決好這一“軟”一“硬“,即解決了組織與個人這一對矛盾,這一矛盾的和諧統一,便是人類社會的理想境界。
一、首先請看中國“軟”管理的思想文化: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理大國家象煎小魚那樣不要隨便攪動它。
“其政悶悶,其民諄諄;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寬松,它的人民就會淳樸忠誠;一個國家的政治嚴苛,它的人民就會狡黠多詐。
(《老子》)
老子的“無為而治”可謂管理的最高層次。“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國若烹小鮮,”也就是不要強迫人民做違反人性的事,不要總是對人民發號施令,攪擾民心,要讓人民順其自然,自我生存,自我教育,讓人民在一種輕松自由的政治環境中生息。老子認為,最理想的社會政治形態是:老百姓怡然自在,感覺不到有政府和統治者的存在。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孟子》)
“《詩經》上說:‘開始籌劃造靈臺,精心設計巧安排,黎民百姓都來干,靈臺很快建起來,建臺本是不用急,百姓起勁自然快。國王游覽靈園中,母鹿安祥臥草叢,母鹿肥大皮毛潤,百鳥翩翩羽毛豐。國王游覽到靈沼,滿池魚兒齊歡跳。’周文王運用老百姓的勞力來建造了靈臺和靈池,而人民卻感到高興、歡樂,他們稱這個臺叫靈臺,稱這個池叫靈池,為這里面有眾多的麋鹿魚鱉感到快樂”。
(《孟子》)
儒家思想是我國自漢以來封建社會的傳統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的要求,以此它一直作為官方哲學居于領導地位。它主張依靠仁愛、內省等手段來調節社會關系,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儒家的仁政愛人,道德教化體現的是道德的人本主義和理性主義;仁德修養,德性踐履則體現了儒家的人文主義。這就是把生命放在生活、倫理的角度去觀察,強調仁德的自覺及其力量。儒家仁政德治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人本主義與今天的民主精神、人權意識是有相通之處的。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涵,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主思想,將其發展成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因而從儒家的“仁民愛物”轉化為現代社會管理中對人的本身存在的尊重,無疑是極具深刻意義的啟示。
“‘精兵簡政’是 李鼎明 先生提出來的,他提的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
“我們的目的是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
類似的言論好象俯拾皆是,不勝枚舉。毛澤東的這些話,我們倍感親切。
管理,作為一種“仁政”,一種手段,一種科學,或曰是一種生產力,但萬變不離其宗,其靈魂在“民主”。找到了這個根本,再沿著中國思想文化的軌跡和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探循、領會之,想必對“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學習有所裨益。
現代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的問題。人的因素第一,是我們社會主義管理工作者從事一切管理活動的出發點。《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企業活力的源泉,在于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自廣大職工的熱情、智慧和創造性勞動以及獻身精神。
我國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就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企業管理。比如重視思想教育,職代會制度,企業的各種福利制度,管理干部以身作則的作風等等。這些經驗都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管理的時代性和民族性相結合的體現。
二、再請看中國“硬”個人素質的文化思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也。”
(《大學》)
“吾日三省吾身”。“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問題。”
(毛澤東)
“我的確是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魯迅)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始終就有一股注重自我修養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一般民族中都是通過宗教來實現,而中國人則是在世俗中完成。且不論修養的內容如何,僅這一點來說,就是相當不容易的。中國人講修養總是重在自己的身體力行,即使是師之別人者,也是重“表”不重“師”,表率重于師說。古代先哲早就察覺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因為一旦把自己擺在“誨人”的位置上,實際上就是自以為圈外人,所以,即使是以天下憂樂為已任的人,也無一例外地要從“修身”做起。孔子自身就做出了榜樣。他年少時“入太廟,每事問”,年長后“學無常師”,他學習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更要求弟子們好學。他一再夸獎弟子顏回貧而好學,在學生中樹起好學的榜樣,以好學作為培養人才的起碼條件。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認為,一個人客觀人生實踐形式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個人主觀道德修養境界的高低。這實際上就是儒家強調的“內圣外王”。儒家“內圣外王”講內在修養與外在事物的和諧一致關系,人君治國必以個人德性修養為基礎,要實現理想的社會秩序,就不能不將個人內在的品德充實完善,如此才能由我而化眾進入人生交融安平富樂的理想社會。
在社會管理中,主體和客體的有機契合以形成一個良好氛圍或機制,才能使管理秩序順利進行。中國文化思想為這一氛圍或機制的形成提供了條件。中國管理思想的精華之一就在于提出了以“誠”“信”為核心的溫厲恭安、身體力行的原則,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架起了一座以“誠”“信”為基礎的心靈的橋梁。心靈的溝通,感情的交匯,人我共融,不正是當今社會管理所追求的終極目的嗎?
三、“學習型組織”理論另以“五項修煉”為抓手。“修煉”一詞源于中國的道教,即道家修養練功、練丹的活動。“五項修煉”的內容亦能以中國文化----印證:
第一項修煉叫“自我超越”。也就是要激發個人潛力,不斷進步。例: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進也。”
(《論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毛澤東)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中國文化思想提倡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孔子一生勤奮好學,到了老年仍孜孜不倦的攻讀和研究《易》,他一邊讀一邊做筆記寫心得,把用牛皮帶子穿在一起的竹簡不知翻了多少遍,以至牛皮帶子一再斷了又接上。這就是著名的“韋編三絕”。不僅古代學者具有積極上進的精神,讀書求知也是中國民眾夢寐以求的事。他們認為“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智生識,識生斷”。中國歷史上“頭懸梁,錐刺股”,“三年不窺園”,“鑿壁借光”等好學典范并不少見。勤奮好學,以知識充實自己,以道德修養自己,不斷上進,是中國人的良好風尚。
第二項修煉叫“改善心智模式”。也就是說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墨守成規。例: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意思是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不堅持非要這樣做,也不堅持非要那樣做。
(《莊子》)
“青年人要敢想、敢說、敢干,具有大無畏的創造精神,不要被名人、權威嚇倒。”
(毛澤東)
“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魯迅)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明確的要求人們在實現自己價值的整個過程中,“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即立志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為改變民眾的生活而發憤。“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八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而且善于建設一個世界。
第三項修煉叫“建立共同愿景”。也就是說要建立集體中每個人都愿意的目標。例: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
“天下為公。”
(孫中山)
“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洪秀全)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茫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
古往今來,多少圣人賢哲,一直把“大同”世界(共同愿景)作為自己民族的社會理想和最高境界,為之奮斗而孜孜不倦,成為后人的楷模和榜樣,為后人所頌揚和高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是切近人生經驗的。同佛教所宣揚的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所標榜的天國是有天淵之別的。中國傳統文化所描繪的是人世間充滿愛和信任的社會,是可以借助人的力量來實現的,并非象天國那樣虛無縹渺的。
第四項修煉叫“團隊學習。”也就是說要集中群眾的智慧,團結一致,共同進步。例: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論語》)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
(《莊子》)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這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毛澤東)
“一滴水只有溶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已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鋒)
團結和諧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將團結、和諧視為正天地、育萬物的不二法門。中國文化對世上各類關系的和諧進行了不懈的理論探索與實踐規范。“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強調以兼容并包的精神達到天人合一,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君使臣以禮,臣視君以忠”,這是實現皇帝與臣下及同事關系的和諧;而在“夫義婦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規范下,達到的是一個家庭的和諧。“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戰國時期“將相和”、漢朝 王昭 君、唐朝文成公主的故事,彪炳青史。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經歷數千年風風雨雨,形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
第五項修煉叫“系統思考”。也就是要全面地看問題。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老子》)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 (《孟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荀子》).
“橫看成嶺側或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黨委的同志必須學會“彈鋼琴”,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要動,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
“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鋼舉目張”。
. (毛澤東)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總是把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協調的很好。唯有如此,才能使努力調動起來的積極性成倍的發揮效益,而不是各自孤立,更不是互相抵消。這種系統思考,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有了強調。他稱贊鄭國官員發揮各自專長分工合作,擬定政令的辦法:“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意思是說,鄭國外交辭令的創制,裨諶擬稿,世叔提意見,外交官子羽修改,子產作文詞上的加工。孔子的這一系統思考的思想對中國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青蛙現象”、“蝴蝶效應”的故事,可以用中國的成語“防微杜漸”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概而言之。
從以上的對照和分析中看出,“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角度和觀念并不新穎,中國古代乃至現代思想文化中都有論述。那么,一種國外管理理論何以在國內得到如此高的評價,何以引起如此深厚的興趣而趨之若騖?這種現象并非偶然,使我們朝向學習型組織邁進的有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深層次原因,企業所處的環境日益動蕩和復雜,未來的不可預知性,環境的不確定性,技術的日新月異,競爭的加劇……面對這種變局,組織要生存,就必須具備不斷尋求新的戰略對策,以及迅速變革和創新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獲得又必須以企業所擁有的學習力來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建基于提高每個員工的學習力,使學習成為生命之源的學習型企業應運而生,就是必然的了。
這種現象也正反映出我國近幾年來思想文化建設和管理理論建設方面的薄弱環節。近年來,我們企業管理改革的一個側重點就是激發企業職工的積極性。這本身是正確的,正切中當前企業管理的一個弊病。但如何通過企業管理去激發積極性呢?有些企業管理者,對西方三十年代盛行一時的泰勒科學管理理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并冠之以“國外先進經營管理”的桂冠,而對我們自己的管理傳統,則嗤之以鼻。不少人認為,只要把責任壓到職工的頭上,把鈔票推到職工的面前,把失業、炒魷魚的威脅亮到職工眼前,就能提高職工的積極性。有的實行勞動契約化,企業和職工之間建立起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愛企業似家是企業管理所追求的境界。然而有哪個家庭,家長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呢?當職工不能從實踐中感到自己是企業的家庭成員時,他怎么能樹立起愛企業似家的精神?因此這種管理方式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學習型組織理論是背道而馳的。前些時候社會上曾流行這樣的說法:“雷鋒出國了”,“雷鋒精神出口轉內銷”。這種說法的內涵是很尖銳的,它使我想起了 魯迅 先生的一段話:“外國人用火藥造子彈御敵,中國人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人卻用它看風水”。本來中國的“四大發明”,卻發生了從此離奇的顛倒,對此,我們是否也做一下“深度思考”呢?
寫到這里,不妨也借用一下國外的寓言故事,來作為文章的結尾:
《皇帝的新裝》是丹麥國的一則寓言,用以諷刺統治者的愚蠢。今天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當皇帝實際上沒穿什么衣服在街上出巡時,最后是一個小孩子戳穿了事實真相――皇帝沒穿衣服。而大多數成年人盡管也看到這一真相,但懾于皇帝的威勢和拘于各種“心智模式”――皇帝這樣高貴的人物怎能不穿衣服?而懷疑自己的眼睛有問題。我們不妨也來學習一下那個小孩的勇氣,用“學習型組織”理論之第二項修煉法――“改善心智模式”,創新思維,大膽探索,為學習型組織建設貢獻我們的聰明才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