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草根”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詞語,經常見諸于各類媒體特別是網絡,草根專家、草根經濟、草根英雄、草根文化等類似的詞語層出不窮。在大眾媒體的塑造下,“草根”非但不土,反而變成一種時髦和值得炫耀的資本,數量眾多“草根專家”更是以其見解犀利、敢說敢為、思維獨到、邏輯嚴密、立場公正和關注民生而備受普羅大眾尊重,他們在某一方面的積累和沉淀在很多時候更是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于是不少民眾在對體制內專家們表示失望的同時,對草根專家們寄予了厚望,甚至認為他們代表著中國的未來,可以令中國脫胎換骨,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草根”直譯于英文的grass roots,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同時還包括著業余、民間和非主流的意思。
從目前來看,我國草根專家隊伍在整體上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絕大多數集中在人文、社科特別是國學領域,而在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領域非常鮮見。第二、這些人處于高度分散狀態,其所從事的工作和他們所專長的領域重合度并不是很高,甚至干脆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第三、他們在研究上更多傾向于經驗總結和邏輯思辨,素材基本上都是透明度較高的公開資源。第四、研究成果往往集中在某幾個點上,具有很強的細分性和專注性,系統性和集群性不是很強。我國草根專家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是和各個領域研究的特點和所需資源有著很大關系。
從現在重大科研項目來講,基本上都是技術、資金、人才、設備和儀器密集型產業,是一個高度系統化、集約化和協同化的工程。而一些特別的項目,更是需要來自不同領域的一大批專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比如,1996年啟動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就是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結合,設置9個課題44個專題,并組織了來自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學等領域的170名科學家進行聯合攻關。著名的“曼哈頓計劃”,更是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歷時3年,參與的科學家人數之多簡直難以想象,在某些部門,帶博士頭銜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員還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在頂峰時期曾經起用了53.9萬人,總耗資高達25億美元。就是連相對要簡單得多的某應用軟件開發和汽車發動機改良,都得需要一支專業性很強的團隊,至少數十萬元的經費去完成。目前在科技方面的項目,很少有所需經費低于幾十萬、不需要團隊去協作完成的。而草根們明顯在這些方面都存在劣勢,他們一缺乏資金,二缺乏技術,三缺乏團隊,四缺乏設備,只能靠拳拳之心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去追逐理想,但其結果可想而知。
與科技不同,人文、社科特別是國學領域的研究,更多需要以文獻梳理和思辨的方法去進行。而目前互聯網的普及,也使得相關的素材、理論、流派和動態,可以以一種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獲得,由此所需的配套成本也極為低廉。除了個別非常重要的課題外,大多項目并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和人員,也不需要專業性很強的設備,只要個人有良好的思維框架和研究方法,靠刻苦鉆研基本上就能勝任。在這些領域,大多數情況下更多需要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這些都給草根專家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任意馳騁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曾紅遍天涯的獨立經濟學家劉軍洛,以觀點犀利著稱的資深評論家邋遢道人,當紅財經評論人葉檀,凱迪社區知名網友黎明,皆是“草根專家”當中的佼佼者,而他們的成功恰恰都說明了目前在人文、社科領域更容易誕生草根專家。同時,無可否認的是,互聯網的普及在更大程度上成就了他們。這一方面是因為給他們提供的前所未有的發表自己言論和觀點的平臺,例如博客、社區、門戶網站等多元化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為他們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可供借鑒的觀點,此外使得更大范圍內的交流成為可能,相關性很強的材料比較容易找到,而在這些基礎性條件的提供上,谷歌、百度、QQ和MSN等服務商的搜索、百科、貼吧、即時通訊功能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這里我們還應當特別提到的是,目前國內民眾對互聯網的信息公開程度產生了很大的誤解,似乎絕大多數信息都在互聯網上找到,“信息極大豐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已經到來。但筆者近十年來的深刻體會是,網絡上的信息可以說是極大豐富,因為每天都以天量的速度更新,讓我們應接不暇,也可以說是非常匱乏的,因為信息同質化程度很高,大量的所謂新信息只是原來信息的重新排列組合,并沒有多少全新的信息點,同時浮淺的信息多、深度的信息少,人文社科的信息多、自然科技的信息少。盡管互聯網給大家的信息獲得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重要的信息和知識特別是在科技方面依舊被少數公司或者機構所壟斷,能從公開渠道獲取的少有又少,僅僅是皮毛中的皮毛。眾所周知,關鍵信息和知識的獲取,在很大程度上對研究成果的質量起著決定性影響。如果缺乏相關重要信息和知識,靠在深山老林里自我修煉是很難成為專家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技領域不同的信息公開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兩個領域草根專家誕生的概率和數量。
此外,一些領域雖然不需要大規模協作,但實踐性很強,需要不斷積累實際案例、通過豐富的歷練才能夠成長為專家。比如軍事、醫生、和經營管理者,即使是成規模的正規單位專業人員,個人非常努力,積極向上,若得不到大量的不同鍛煉機會,也基本不可能成為專家。而對于那些業余的草根們,更不太可能有那么多機會去鍛煉、觀摩和交流,只能靠文獻資料去領悟。在這種情況下,縱然有人成長為專家了,大多也只是紙上談兵,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在實踐性較強的領域,缺乏實戰經驗、沒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專家”根本就算不上專家,靠他們提升國家競爭力無異于緣木求魚。即使在人文社科領域,有很多課題也是需要不同專業知識、學術背景的人員組成聯合小組,協作才能完成,同樣需要較大的資金實力作為支撐,比較大型專項調研、某一重大經濟問題定量化研究等,傳統的思辨式定性研究畢竟有很大的局限性。
受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草根專家們不可避免地集中于人文社科的思辨式研究領域,而難以誕生在科技、軍事、管理、統計、定量經濟等方面,當然也不能排除極個別的案例。我們在肯定草根專家在給社會帶來貢獻、推動學術繁榮、歷史進步的同時,也不應當過分高估他們的作用。1500年以來的世界歷史一再證明,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才是提升一國競爭力的最為根本的要素。換而言之,一個國家要全面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最終靠的還是數以萬計來自各個領域的具有豐富創造力的科技專家。一項重大科技進步,可以成就一個行業,創造一個時代。非常遺憾,科技恰好是草根專家們不太擅長的領域。草根專家對于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提升一家競爭力,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幫助,但作用非常有限。與其將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寄希望于草根專家身上,倒不如想方設法、竭盡所能推動正規的科技專家隊伍大幅提高創造力和研究成果的質量,創建更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和環境。
歡迎訪問我的個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arpriver200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