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2010高考作文你的立意導向在哪里?
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我教育里,有一種價值更重要:就是品德。現在,我在沈陽市某重點中學教書并且做學生思想工作8年,并且親自經歷了歷年的高考考務工作。
語文科目的作文命題,我一直關注。說實在的,盡管每年的全國高考作文都有很多的爭議,但是我對于每年的高考中作文材料的立意導向還是給予了肯定。唯獨今年,我不得不說不能不說----有一種必須要說的強烈感覺!
今年的高考作文是這樣的:
給了一段材料,分三個故事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個800子左右的文章
一
有一個孩子,非常想得到裝在瓶子里面的球,她將小手伸了進去,抓了一把,可是瓶子口小,她的手拿不出來了,小孩子又不想放棄哪怕是一個球,結果就在那里著急的哭泣。
點評:這個材料告訴大家,學會放棄就會得到。小孩子不懂,因為放棄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材料的立意導向沒有問題,引用的恰到好處。
二
一個經營農場的老板,給工人發工資的時候使用了果園子里的水果來頂賬,工人們都需要從果園子里自己取水果。其中一個工人,想搬運一個很大的籃子里的水果,但是力氣不夠,所以放棄,轉向了另一個適合自己體力的籃子,拎回了家,而且心情特別高興。
點評:
我是從事教育的,教育的真諦是培養人,有知識有品德的人。因此,在國家的課程大綱里,任何一個學科鎖承載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點,還要必須擔負著情感價值觀的引導和熏陶使命。什么樣的價值觀是正確的,我想作為教育者必須有一桿鮮明的旗幟。
工人給老板打工,要獲得的是以貨幣為支付載體的工資,然而,工人辛苦了一年獲得的竟然是老板的一籃子水果。我覺得不妥。這讓我們想到了,開放商和建筑工程隊拖欠農民工工資不發放,有的有點良心,給工人一點建筑材料了事。工廠在國企改革的時候,有的燈泡廠開不出工資給工人10箱燈泡回家自銷處理,轉為為工資。某些地區的教育部門,節假日的福利,不發放補貼工資,發放大米糧油等,大米和豆油愁的家在外地的老師只能低價賣給附近的小賣鋪或者送人或者壞掉。更有甚者,發放3日之內不吃掉就會腐爛的水果海產品等。
我們大家對此種種社會現象心知肚明,我們鮮有不深惡痛絕的。
這是一種給社會不良的問題和現象,我們在深化改革中正努力改變著現狀。這就是丑陋的東西,我們應該批評排斥,不應該順從接受。可是,高考的這個材料,讓我很難提起向丑陋說出不的想法。
我想問命題者,在你的潛意識里,你是贊揚這種做法還是貶低這種做法?如果你的親人朋友就是材料中的工人,他們面對自己的困境沒有選擇只有接受的這種無奈,你是高興還是悲傷?如果你貶低,你同情自己的親人,材料中的工人會笑的起來嗎?而且是放棄了本該拿的大籃子,挑選了一個小籃子,還很高興?!
對于這個材料的導向,我看到了現今語文作文教學的情感價值觀教育的缺失。
我是多么想念我小時候的那種考試,課本里面和試卷里充斥了愛國愛社會主義愛群眾的情感內容,那個時候盡管我們的思想可能沒有完全擺脫那個時代所賦予給我們愛憎分明的立場和色彩,但是我們知道什么叫是非曲直。資本家的冷漠和克扣變相克扣工人的工資那是一種可恥。現在呢,竟然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一種堂而皇之的智慧,竟然赫然以語文作文的形式出現,敢問:你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引向哪里?
三一個人有外債30萬元,要不回來了。于是想個辦法,雇兩個人去要,“勞務費”10萬元。第一個年輕人,沒有要回來,因為他試圖全部要回來30萬,失敗。第二個是一個50多年齡更大的人,他要了回來,他對欠債的說,債主就要21萬了,你趕緊還吧。結果,第二個人要回了債務,自己還賺取了1萬元的好處費。
點評:
暈死了我。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在國外就叫做誠信。我不知道,這個材料命題者是想誘導我們的高考的孩子順從適應中國目前這種誠信的危機社會還是在告訴高考的孩子們要講求誠信。誠信是立人之本。
材料中的這兩個人智慧不同,究其原因閱歷不同。年輕人懂得正義和理不能放棄,就像中英談香港的回歸問題,原則問題不能放棄,哪怕香港回來會是一個武力解決的結果。欠錢就要追討,怎能在討債上做妥協,這樣做,我們的孩子走向社會,走向世界,不是給外國人一個假象:不要借給中國人錢,因為借給中國人100萬,只能要回來80萬,還要花費20萬雇人討要費。
第二個50多歲的人,只能說是比第一個年輕人更有閱歷和經驗,可是命題者難道是要誘導高考的孩子,讓他們明白閱歷和人生經驗就是所謂學會放棄的智慧?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21世紀的孩子都被我們的教育者熏陶的這么世故圓滑,我們的國家的21世紀的年輕人都被灌輸了50多歲老江湖的忍耐順從的“智慧”,我們的國人何以在世界上擺脫掉鮮有誠信的非議?!
我為我們的教育中缺少的應有的價值觀教育兒悲傷,為了我們的教育缺少主流的價值觀是非觀的正確引導兒心寒,若果我們的教育都能這樣引導孩子的靈魂,我們分辨不清最起碼的什么叫邪什么叫正?我們所超度的靈魂將會怎樣,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將會怎樣。
我認為,我們的教育者要揚正氣,不能對社會上的一些怪丑現象適應迎合,甚至將之默認為合理的現象來引導下一代去適應和學習。如果那樣,我只能說,我們沒民族的劣根將會沉渣泛起,如此惡性循環何日出頭?
高考考場上,我看到了我們命題者的初衷達到的效果,百分之80以上的孩子,寫了學會適應學會放棄學會生存........
對于社會的不正常的現象我們的教育者要引導下一代去努力改變,怎能洗掉了孩子頭腦中的社會使命感?是的我們的下一代對于這種社會弊端都在適應,都在忍受都是大談生存的智慧,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距離下一個危機可真的要不遠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