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毛澤東時代!
在我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繼續向大西南、海南島等地繼續進軍,蔣介石國民黨反動力量行將在大陸徹底覆滅之時,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大救星毛澤東主席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災難深重的中華大地終于迎來了紅旗飄揚、人民歡騰、山舞水歌、千年的奴隸成為新中國主人的一天。五千年中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這一天是多么地來之不易啊,無數的革命前輩犧牲在奮勇殺敵的戰場上,犧牲在敵人的屠刀和槍口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同時經驗也告訴我們,只有毛澤東思想才能引領中國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駛向光輝的彼岸。今天,在萬花筒般的世界面前,在絞肉機般的現實面前,我們迫切地需要全面回顧和借鑒毛澤東時代,并且重拾毛澤東思想這面偉大的戰無不勝的旗幟,大無畏地向美帝國主義和走資派極右派們表明,中國人民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掘墓者。
我和我的同齡人都是新中國的親歷者,對于黑沉沉的天和地的舊中國,我們沒有直接的感受,但曾經飽受苦難的老一代人告訴了我們舊中國的真實狀況。我的祖母、父母親等就是在舊中國受苦受剝削與壓迫的人。從他(她)們的口中我知道了,千年古鎮L鎮來過日本兵,還進過我們家的門;國民黨的“遭殃軍”在日本投降之后,為了對付譚啟龍等領導下的浙東游擊縱隊三、五支隊,在本鎮駐扎了下來,一直到潰逃臺灣;期間國民黨空軍還在本鎮的上空亂扔過炸彈,炸毀商鋪炸死了店主。另外還有一支土匪武裝,為首者姓顧,經常地騷擾百姓,無惡不作。人口并不算多的L鎮,大大小小的地主就有三十多戶,加上富農、二地主,使L鎮成了名副其實的黑世界,勞動人民的活地獄。但黑夜最長也有黎明來臨的時候,終于,“一唱雄雞天下白”,L鎮解放了,人民翻身了,地主和土匪們各自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時我們家還分得了兩間房子,長輩們徹底地結束了為人奴的生活,揚眉吐氣地沐浴著新社會燦爛的陽光。我七(虛)歲那年上了幼兒園,園內的設施雖然簡陋,和我一樣的小朋友們卻都感到無比的快樂,也從那時候起,我開始了充滿著樂趣的長達十余年的半集體、集體生活。這在我的長輩們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確實在我們兄弟姐妹的身上發生了,盡管當時生活并不富裕,應該說是很艱苦,然那時候讀書便宜,學習的用具也便宜,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所以我完全可以說,我從小就生長、生活在幸福之中。
L鎮是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吃商品糧人口(我們這里俗稱“居民”)為次的集鎮,整個農村區域是半稻半棉生產形式,即種稻谷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種棉花是為了解決農民家庭日常的開支問題。我的眼睛告訴我,集體養懶漢是沒有的事,集體里出幾個懶漢是很正常的事,說“集體搞不好生產做不成大事”更是胡說八道和無恥的污蔑。本人所在的生產大隊是當時全鎮最大的生產大隊之一,有著兩千多人口,分為十個生產小隊,其中一個專門搞山林畜牧蠶桑生產,其余九個種糧種棉。常言道十個手指有短長,生產小隊之間是不平衡的,所謂的不平衡是指在同樣的土地條件下糧棉產量的大不相同,所以就有了“窮隊與富隊”之稱。窮隊的干部社員一樣的出力流汗,但糧棉的產量就是上不去,到年終與富隊一對比,收入差了一大截。什么原因呢?是集體的緣故?非也,哪富隊呢?關鍵在于領頭人。以至于越是窮隊,其隊長換得越“勤快”。最富裕的生產隊當屬二隊和四隊,尤其是四隊,其隊長是種棉能手,全縣都聞名,常有前來學習、取經、參觀的隊伍。他們的生產隊不但糧棉油菜產量高,而且飼養的豬群膘肥體壯,到年底大半賣給國家,剩下的宰了分給社員們,家家戶戶的豬肉年貨就不用花錢去買了。當然別的生產隊也養豬,可總是養不過二、四兩個隊,說一個真真實實的笑話,有一個隊每年養豬卻每年都養不好,有一年年底殺豬分肉時,其中有四頭豬的肉加起來才多少斤,猜猜看?天哪,除去四個豬頭,連爪帶肉三十六斤(就是我所在的隊,都養了快一年了,主要原因是隊里窮,飼料喂得很差;當然也有養得大的)。背地里有人說這哪像豬啊,簡直就是大貓。(至此需要說明一下,我謂之富隊和窮隊,富者尚未富到小康的水準,窮者也沒有窮到要扶老攜幼外出去討飯的地步,富與窮只是相比較而言的說法,以免讓人誤解)。說到分配原則的問題,我也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有九年直接參與分配的經歷。按需分配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事情,我是看不到了,而按勞分配我是經歷者,我敢于說,那時候的按勞分配才是真正的按勞分配。而且公平合理、民主非常。每一天每一個人的工分都要經過大家的評議(在晚上進行),干啥活得啥級別的工分,勞動中出了差錯就得扣分,隊長也不得例外。評議中往往有激烈爭論的時候,但真理只有一個,倘若你削草時削死了棉花秧苗,被人發現了,你就得降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這遠比如今強得多得多。那年頭農家幾乎家家養豬養雞養鴨,有的養羊養鵝,豬糞雞糞人糞尿等等肥料除去自家自留地所用外,統統由生產隊按斤論價收集起來,待年底分紅時換算成現金分配給應得者(家庭)。故而我對小崗村有些人的說法是嗤之以鼻的,落后懶惰別怪那時候的經營模式和政策,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個國度里嗎?以偏概全的結論乃小人所為,心術不正胡編偽史的“歷史學家”的出現,實在是中國史學界的不幸與悲哀,當然正直的人們絕不會以偏概全,否認與唾棄整個中國史學界。
地處寧紹平原和杭州灣南岸的L鎮,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農業物產豐富多彩,不必說味道鮮美的海魚海蝦海蟹等四季不斷,也不必說葡萄桃子西瓜梨頭楊梅等水果讓城里人羨慕與垂涎不已,單拿來杭雞山羊山雞麻鴨豆制品梅干菜就足夠聞名遐邇了。從L鎮出去到上海工作的人很多,其們將這些真正的綠色有機食品介紹和帶到了第二故鄉上海。當年下鄉來到本鎮的上海知青有不少至今仍留在這里,沒有順應當年返城的大潮。哪么是什么吸引了他(她)們在本鎮永住呢?是那時候留給他(她)們的本地農村獨特的美景與豐富的物產。是的,那時候的農村現狀并不像如今有些黃魚腦袋所想所說的那樣,即農村彷佛貧民窟,農民十分的窮困潦倒,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而恰恰相反,農村光明無比欣欣向榮,是一個大樂園;農民豐衣足食其樂陶陶,充滿著對更美好前程的向往。那時候的情形也不像現在所胡言亂語的“不能養什么什么、賣什么什么”,豬肉羊肉豆制品之類的確是不允許私自去賣的,其它的諸如蔬菜瓜果海魚海蝦之類盡可上街去公開地賣,又不收管理費,哪像現在啊,農民“自由”了,在街上放一堆菜賣,市場管理人員扔給你一張收費單:兩元。這叫什么狗屁“自由”呢?叫盤剝明奪還差不多。怪不得熟人對我發牢騷:“我只賣這么一些菜,他們一定要收我至少一元錢,還得討價還價一陣子,唉!”,背后罵娘的就更多了。我很想對他們說,市場經濟了,你們懂嗎?——但我沒有說出口來,因為對市場經濟我是外行,恐怕說錯了什么,落下笑柄。
該說說當年農村的教育現狀了。L鎮(當年叫L人民公社)管轄著十一個生產大隊,最邊緣的離鎮中心十余華里,且群山懷抱,風景雖美,然孩子們上學是個大問題。都趕到鎮里來讀書不太現實,鎮小學接納不了那么多的孩子,路途太遠也是個重要問題。本著兩條腿走路和就近入學的原則,每一個大隊都辦起了學校,師資力量不夠就招收民辦教師,所以那時候民師比例占三分之二(鎮小除外,但也有三分之一強),有的占全部;最小的學校只有兩個教師,二十來名學生,我們曾戲稱“一個校長一個教導主任”。就這么些學生也得分四個年級,他(她)們坐在同一個教室里,老師先上一年級的課,然后布置作業,再上二年級的課,然后又布置作業,……這在當時稱為“復式教育”,可見老師是足夠辛苦的。學生該讀五年級時,一般轉到較大的離鎮中心較近的學校里去讀書。在民辦教師隊伍里,上山下鄉的知青占了不小的比例,證明關于知青在農村廣闊天地里是大有作為的論斷是正確的,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在當年的農村,孩子們的上學率是很高的,不上學的只是極個別現象。我曾經跑遍過全鎮所有的生產大隊(進行家訪),對農村的教育現狀比較地了解,知道極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的讀書是非常重視的,都說自己是亮眼瞎子,后代再也不能一字不曉得橫劃了。世上最淳樸的家長就是農村孩子們的家長,這是我從教十年的心得體會。
在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L鎮也重視發展集體工業,于六十年代起先后建立了鎮農業機械廠,石棉加工廠,石料開采加工場,(至于大規模的鄉鎮企業的興辦那是后來的事情了)。與此稍后,有經濟實力的生產大隊,如我所在的大隊就興辦了規模不小的大隊企業,外加糧油加工場,專門用來軋米和壓榨油菜籽,后來在改制中(咱農村也興這個)賣給了私人,當然是羊肉作了狗肉賣,市場化運作中干部有否撈到啥好處咱不知道,所以不好亂講,只是曉得集體企業沒了。
農村的文藝事業向來比較落后,露天電影的放映就成了一種為農民服務的好方式,它不需要農民們花錢,又是在晚上,因此深得農民的心。但即便如此,還是遠遠不能滿足農民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所以就有了夏天的晚上有人講歷史故事的場景,大家一邊乘涼一邊聽故事,直至深夜才散去,第二天晚上接著再講再聽。生活的經歷告訴我,讀不了報紙書籍的一部分農民,卻能唱出整段甚至整場的戲,位于鎮中的兩個生產大隊聯合起來成立了“新江(各取大隊名字里的一個字)紹劇團”,由集體岀些資金購置一些道具服飾樂器,演員和樂隊成員們自然是義務勞動。劇團不但在本地演出,還應邀去各地巡演,尤其在農村冬閑和春節期間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夜以繼日地很辛勞,但劇團的所有成員都很興奮,勞累算得了什么,農民演戲不光是農民愛看,各方面的人們也都喜歡看,這就是足夠的回報了。我也是親歷者之一,于今回想起來仍感到當年的余音似乎還在耳畔縈繞,只可惜一些主要的演員都相繼離開了人世;我深切地懷念他們,同時也懷念那一段難忘的歲月。
在我絮絮叨叨地、但行將結束這篇拙文的時候,忽然間眼睛盯住了電腦熒屏,以至于百感交集起來,思前想后,不能自己。時間離午夜還有一個半鐘頭,我終于打下了最后一排字——
萬歲,毛澤東時代!
2010.6.7,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