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牽動多少父母心。今年全國近千萬考生走向考場,競逐這場影響他們一生的考試。雖然,許多有識之士質疑中國的教育制度和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視考上大學為孩子最關鍵的人生出路。“高考”這個詞在高中畢業生眼里,是人生第一張榮辱試紙。無論金榜題名或名落孫山,都一樣永遠無法從心里抹去。
“高考”還是一樣的高考,但“大學生”已是不一樣的大學生。以前是人人羨慕的天之驕子,如今卻成畢了業就失業的有大學文憑的待業青年。中國高考早已從“中狀元”時代跨越到“趕大集”時代。
回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高考”不亞于躍馬昆侖,飛奪瀘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就是高考。當時,高考的錄取率很低,很多農村普通高中的高考升學率經常為零,能考上大學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尖子生。
那時,一個村里考上一名大學生,如同中了狀元,揚名十里八村,成為父老鄉親的驕傲和年輕人勵志的偶像。七十年代末,我還孩提時,村里出了第一個大學生,考取浙師大。他的勤奮好學、他的懂事勤勞、他的謙遜品德如同狀元故事一樣,在鄉親們中久久傳頌。八十年代初,村里出了第二個大學生,考取浙大。鄉親們為這位浙大錄取生專門放了一場露天電影表祝賀。在他動身去省城開學報到那天,全村人紛紛送雞蛋、送新鞋、送錢,男女老少一起送他到村口。
讓我們由衷感謝時代的進步,感謝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更多農村孩子成為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這些年,我每逢春節回老家,在村里遇見很多不認識的晚輩后生。一經介紹,不少都是大學生,大多是本科畢業和研究生,居然也有五個博士。不過已聽不到讓人心動或讓人欣賞的故事了。后來,村里不少大學畢業生通過父母找我,希望能幫忙找個好工作,陸陸續續地有十來個。其中兩個博士在西北的事業單位工作,嫌待遇低,也打電話問能否幫忙跳槽到長三角。
此后,“鄉親送雞蛋”和“博士打電話”,這兩個本不相干的場景,經常在我腦海里疊現。細而琢磨之,“鄉親送雞蛋”內蘊的是社會大眾對“大學”和“大學生”的崇敬;“博士打電話”折射的是“大學”和“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的無奈和淪落。
于是我想起一個很老的命題:大學應該是什么?大學生應該是什么?
顧名思義,“大學”是有大樓、大師和大學精神的地方,是人類高等教育的神圣殿堂。中國大學從精英化教育到大眾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在追隨世界大學潮流、實現辦學規模三級跳的同時,似乎缺失了什么?
反思中國高等教育的缺失之處,其實只要考量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就可清晰洞見。當今中國大學在硬件設施絲毫不差,實驗室也很先進,但缺失了大學最可貴的獨立精神和寬容自由的學術氛圍。在官本位和商品化的體制下,填鴨式教育永遠只能培育利欲熏心的奴才和庸才。中國大學完全喪失了象牙塔的清靜,一片烏煙瘴氣。與其說是教書育人的凈土,還不如說是你爭我奪的商場。一些大學表面上唯才是舉,其實是唯“財”是舉。各種EMBA培訓班、富二代培訓班充斥校園,什么專業賺錢,就一擁而上,紛紛開設。校長書記忙于圈地舉債,忙著開公司辦企業,“教授”改稱為“老板”,校長改稱為大老板。根本無心治學!每個院、所、系都有年度創收任務,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碩士、博士成為導師廉價的高級打工者。博士因為壓力過大跳樓的,屢見不鮮。
中國大學抄襲成風,成為國際學術界笑話。在畸形體制下,行政指揮學術,學術獻媚官場,表面上論文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博士畢業數量世界第一,但這些論文都是抄來抄去,就連大學校長們也淪為抄襲高手,教授博士更是浪得虛名!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 成桐 教授在前幾年就炮轟中國高校教育:“中國很多高校唯利是圖,就是看錢,看經費,真的研究成果從來不在乎。用金錢名利來引誘人的事情做多了,名教授也好、院士也好,也都不覺得羞恥。在中國還有一個現象是,先當校長再當院士,而不是先當院士再當校長。當官比做學問重要一萬倍。”丘 成桐 教授的炮轟和一批賢達之士的呼吁,能夠驚醒那些終日為己謀私利的高校既得利益者嗎?能夠振聾發聵給那些深陷官僚主義、金錢主義的校長、教授嗎?除了金錢和官位,心里還有沒有對學生負責、對國家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的使命感?
中國經濟迅猛騰飛,但是中國大學精神卻在日漸萎縮。世界主流的大學理念,無論是倡導“自由教育和傳播知識”的紐曼理念,還是“追求科學、培養道德和個性、既自由又寂寞”的洪堡理念;無論是“大學是個復雜有機體、甘于純科學研究”的弗萊克斯納理念,抑或是“多元化巨型大學、智力城”的科爾理念,世界名校最起碼、最核心的大學精神,就是一張安靜的書桌,一個自由的氛圍,一片獨立的天地。而這,恰恰是中國大學不見了的。
其實,中國是曾經哺育了現代大學精神的國度。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就提出了“完全人格、諸育和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研究學問,破除資格;教育獨立,教授治校;肩負使命,振興民族”的北大辦學理念。梅貽琦提出了“知類通達,通重于專;依賴大師,教授治校;兼涵并容,學術自由”的清華精神。浙大創始校長竺可楨也提出“求是”校訓,教育學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
可嘆的是,中國封建官僚專制殘余思想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合二為一,侵蝕肆虐大學校園,泯滅著中國大學的優秀精神和人文傳承。教育的最高藝術是身教言教。然而,中國大學一些校長、教授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丑態百出,師道尊嚴已然是黃昏的偶像,不復光彩照人。在物欲橫流校園的今天,大學生如何追求“品德、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一萬句道德教導,往往被一個校園身邊丑聞擊碎。
大學理念歸根到底是獨立自由的精神。大學使命,是大學的職責,是大學應該完成的時代任務。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時代到大眾化時代,正在發生根本性嬗變。但是,不管怎樣,大學應當堅守三大理想:研究高深學問、守護人文家園、獨立批判社會。
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大學不僅是一種教育實體,更是一種精神標志。在過去很多世紀里,宗教成為人們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在今天,大學通過吸收和運用知識來拯救自己,已日益成為現代人的“宗教”。大學可以說是世俗中的宗教,是人類精神家園的守護神。大學應該閃爍著人類的智慧和文明之光,折射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
一個城市的胸襟與品質,往往取決于這個城市所擁有的大學。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大學不僅以自身特有的文化輻射方式作用于城市和鄉村,為社會建設作出貢獻,而且大學文化中的科學精神、人文傳統、創新意識、高雅的娛樂形式等,對外界社會也產生著廣泛輻射和深遠影響,從而引領城市人文素質向更高層次發展。大學不僅能以其精神產品,而且能以其所造就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向所在城市輻射先進文化和先進科技,以多功能多形式地作用于城市整體素質乃至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尤其是著名大學,影響力更大,功能更大,責任也更大。
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負有培養人才、傳播知識、鉆研學術、教化文明、服務社會等多種職能。大學的這些職能正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所或缺的,更是可持續發展所必須的。一個想在現代社會立足的國家和地區,需要教育,特別需要高等教育來美化、傳承一個地區的文化精神,借助大學科技力量來提升區域生產力和競爭力,并完成對所在區域居民文化精神的建構。
大眾化時代和普及化時代的大學,走出了象牙塔,但決不能摒棄象牙塔。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人類需要一個相當安靜和純粹的地方,去叩問精神的殿堂,靜靜與先哲進行心靈對話和交流。一個放眼未來、超越功利的精神宗旨,是大學給人類最重要最美好的東西。
在中國,大學精神已漸漸失去,徒留美麗的大學軀殼。憶往昔“中狀元”高考時代,大學生數量雖稀缺,但大學精神飽滿,大眾對大學的目光充滿崇敬。而今天,大學生數量千倍萬倍增加,但大學精神已瀕臨死亡邊緣。大學在大眾心目黯然失色,更難當教化大眾的世俗宗教大任。
沒有精神的大學,只是一幢幢水泥結構的大樓。而從這幢幢灰色大樓走出來的大學生,也只是一個個領了知識執照的趕集者。
中國大學,魂兮歸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