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的蛋——科學成了謀利的工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99d1f0100hqed.html
1918年陳獨秀引進了兩個名詞科學和民主,經1919年“五四運動”大規模宣傳了一下下,從此,科學和民主二詞名震中國百年。近幾百年來,人類科學是大大地發展了,與科學相伴而生的是技術:機械技術、電子技術、核技術、基因技術……
那么倒底什么是科學呢?
在中國文化中,科學是分類的學問的意思。宋陳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有:“自科學之興,世之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在這里“科”是指單獨有分類,有條理,有項目的意思;而“學”則為知識,學問。到了近代日本翻譯西方著作的時候,在翻譯英文science(陳獨秀所指的賽先生)的時候,引用了中國古漢語的“科學”一詞,意為各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和學問。
英語science的本來含義是系統知識。西方人類到了十九世紀,science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了,它分得非常精細了,即分成許多許多的專業,而這些專業知識又不象其它知識那樣是互不聯系的。
可見日本人對于英語science的意譯是非常精到的。由此諸位也就明白我們在學校教育下接受的知識都是分類的知識,如:漢語、數學、化學、物理、體育、美術、音樂、歷史等等科目。
事實上,在英語science的語境下,所謂的人類文明過程就是科學發展的過程。在西方人看來,人類若沒有科學,也就沒有其所謂的人類文明。
今天,我們經常見到人們高興科學的大旗,搞機械技術、電子技術、核子技術和基因技術。這都是均可非議的。按老子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徼。”的道學,我認為科學是一種有名的東西,人類為了生存之欲,可以通過有名的科學知識來看到人類生存之道的邊際。
老子還說過“三十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對于科學研究的成果,如果人們僅僅出于生存的目的,必須會有所用,有所不用。但如果人類出于謀利為目的,那么對于科學研究的成果的評判標準就只能是有利為原則了,只要與己有利,當然是無所不用了。例如塑料袋技術,當初在實驗室被研究出來時,科研人員并沒有準備立即投入使用的,因為其相應的降解技術還沒有研究出來,現在投入大規模生產使用,只能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巨大的污染。可是那個為實驗室提供資金的老板,出于謀利的目的,明知故犯,一出實驗室,馬上就指揮工廠大規模生產了,那管什么污染環境,那是政府的事,與咱們百姓無關。正應了老子的那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所以說當科學還只是局限于實驗室和書本知識的時候,它還是科學,一旦應用于人類社會中,那么它實際上就已經是技術了,只是人類使用的工具罷了。
有人說:科學的意義在于求真,這是絕對合理的解釋。求索大自然及其人類的存在和變化之真,以圖人類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是人類對科學追求的根本目的和動力。
然而在達爾文的“物竟天職,適者生存”生存哲學指導下人類社會,科學只能成為人們謀利的工具。所以當科學技術發展到機械后,當人類社會進入資本社會后,有了二次世界大戰,有了核武器、生化武器、現在還應該有基因武器……
所以,當中國人為基因糧食化激烈爭吵的時候,其出發點無非二個,那就是基因技術是否為中國人所用,還是被那些申請了大量的專利技術的,以謀利為目的的大企業、大資本所用。如果中國人自己完全掌握了農作物的基因技術,沒有專利的利益壁壘,對基因農業化自然會有所取舍。如用于人們住用的棉麻基因技術,可以先用起來,畢竟這種穿著類的基因化,即使對人類有未知的危害,但畢竟是有限的,可控的。而對于基因糧食化,則可以暫緩,因為直接食用基因食品,其未知的危害,一旦發現就已經為時已晚,那是不可控的,有可能是亡國滅種的災難。
在今天的中國,在市場經濟全球化世界,有一個巨大的偽命題,那就是科學迷信。有些人、企業、大資本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喜歡打著科學的招牌,來行使著“物競天職,適者生存”的上帝哲學。
我們只要看看那些力主基因糧食化的人的背景,是為誰服務的,為誰謀利的,就什么都明白了。作為中國政府,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機構,他不是企業,不是以謀利為根本目的,對于基因技術,只能是加大中國相關科研機構的研究力度,掌握基因核心技術,然后才能達到有所取舍,可控使用的人類的最新研究成果——基因技術。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最可怕的是在某些以謀利為目的人、企業和資本的鼓動下,催使政府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決策,那將國家和民族的災難,巨大的,不可想象的大災難……
其實在中國人的語境下,“名不見經傳”才是我們的生存哲學。中國古代人類社會所有的經和傳等就是用來記錄我們祖先在生存探索過程中總結的文獻資料!所以我們有《易經》、《老子》、《孔子》、《韓非子》、《黃帝內經》、《春秋》、《史記》、《天工開物》、《山海經》等。我們這些東西是用“科學”這兩個字概括不了,歸根到底是陰陽思想引導下的,追求“天人合一”和“大同世界”為理想的東方生存哲學。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今天我將“科學”一詞重新進行調研,以此正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