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筆者所指的對百姓上訪不當正的處理,是一種現(xiàn)象。對這種現(xiàn)象的輕微或嚴重程度,筆者不敢妄自菲薄。不良影響,實際上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是筆者對所見所聞的這些現(xiàn)象在上訪者本身所引起的不正常的思維指導下的一些不可思議的、對社會造成一定影響的行為后果。
筆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總結出一下幾種對百姓上訪錯誤處理的方法:
一、不管百姓上訪到哪級信訪部門,最后還是由基層相關部門處理,造成了基層相關部門領導幸災樂禍、高高在上、冷漠仇視的心理。故而對百姓上訪的問題采用拖延、糊弄或根本不予處理的方法的處理方法;
筆者手上就有一現(xiàn)成案例。某縣為了擴大城市建設面積,在沒經(jīng)上級土地管理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大肆侵占某村農民正在耕種的土地,對征地補償標準也是隨意制定。征地補償標準,除土地管理法有專門規(guī)定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都做了相關配套規(guī)定。可該縣把法律規(guī)定和省級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全部拋開,自己制訂了一套補償標準。但在對農民進行補償時,卻是在該縣自己制定的標準上還大打折扣。對農民的意見又不聞不問、置之不理。農民不同意讓地,縣政府就利用其行政權力,調動大批公安干警,對農民承包經(jīng)營的土地強行掠奪。導致了該村農民多年來(從2006年開始)連續(xù)不斷的上訪。2008年,這個上訪事件經(jīng)國家信訪局批示,轉到省信訪局,省信訪局又轉到該縣人民政府處理。該縣人民政府迫于上級的壓力,形式上也作了一些文字方面的(文件或是批示,現(xiàn)在的領導都喜歡臨時批示)處理,可一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得到落實。被征地農民多次詢問無果就又跑到了首都北京……
農民代表再次進京上訪的理由,也確實耐人尋味。(一)農民要求并不高,第一是不敢要求追究征地是否違法的責任;第二是不管法律規(guī)定的補償標準是多少,能按縣政府自己制定的補償標準補償就知足了,可為何得不到答復?(二)上級的批示,縣政府自己的批示,怎么都不算數(shù)了?(三)政府是糊弄老百姓還是根本無意處理或是礙于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處理不了?如果處理不了為何不明確告知上訪農民,而是這樣無限期的拖延?是從根本上不把老百姓反映的問題當回事嗎?
基層政府可能會這樣認為:不管跑到哪里上訪,轉來轉去,還是要落到基層處理,你們小百姓能怎么辦?百姓們則會認為:這種處理方式反而增加了基層政府領導們幸災樂禍的反常心理,更促使他們蠻橫無理,飛揚跋扈的工作作風。
二、對上訪問題不是就事論事,從根本上解決,而是以救助的名義支付一筆錢了事;
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很普遍。究其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為上訪者的堅持,給基層政府所宣揚的光輝形象抹上了斑點
(二)因為上訪者的堅持,影響了基層政府領導的政績或被提拔的機會;
(三)迫于上級的問責和壓力,不得已來用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目的還是阻止上訪;
(四)上訪所涉及的問題,不敢從根本上解決,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的話,可能會牽扯到很多政府工作人員的利益,甚至會關系到很多人的政治前途;
這個辦法,對于大部分上訪者,是能起到息訪息訴的作用的,可對于堅持要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上訪者,這個辦法就會失去作用,反而給這類上訪者以不是積極解決上訪的問題而是拿錢消災的口實。還可能因此而引起更為強烈的上訪行為。
三、對集體上訪的代表進行賄賂、分化、瓦解的方法;
集體上訪,是因為侵犯了公眾的利益。一般來說不外乎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征用土地糾紛(包括非法征地和補償不合理)、拆遷糾紛(包括非法拆遷和補償不合理)、其他還有涉及公眾利益的福利、待遇、勞動爭議等等重大問題的糾紛。
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來講,這些糾紛很多是不應該涉及政府的。可因為某些基層政府為了利益的驅馳而甘愿成為各類開發(fā)商侵犯公眾利益的保護傘、先鋒軍,甚至甘愿做不良開發(fā)商的暴力工具,致使出現(xiàn)了政府與百姓之間的對峙狀態(tài)。這個對峙的結果,百姓就成為理所當然的弱勢方。而政府則自然而然成了百姓上訪的對象了。
集體上訪成功的幾率,筆者在此不敢隨意評說,但百姓上訪道路的曲折、坎坷、艱辛和漫長則是全社會有目共睹的,是各級政府不得不承認——其實也是遮掩不住的事實。
但集體上訪,涉及的利益也是巨大的,也可以說是十分誘人的。對老百姓來說,甚至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問題,這就促使老百姓堅持不懈、前赴后繼的上訪。也給開發(fā)商和主管的人民政府帶來了不擇手段、勢在必得的不惜違法違紀而敢于冒險的動力。這樣的情況下,則又會出現(xiàn)政府和開發(fā)商聯(lián)手對付上訪者的現(xiàn)象。也就出現(xiàn)了使用賄賂、分化、瓦解上訪百姓代表的這種“曲線救國”的高招了。
某縣一些上訪百姓告訴筆者,他們村有數(shù)百畝耕地被縣政府帶領開發(fā)商強行侵占,被占土地的農民上訪數(shù)年。在不超過五名的上訪代表中,有一個領頭的被縣政府和開發(fā)商以200萬元現(xiàn)金收買,從此這個人便在村子里銷聲匿跡。據(jù)說縣政府還在省城為他購置了一套房產,安排他全家人在省城生活。其余的代表們見領頭的被人收買了,便失去了信心,上訪的事就不了了之。
筆者還聽過一名村民小組長的反映,他反映他們生產小組的耕地被縣政府和開發(fā)商強行征用(把地先占了),對低廉的補償標準農民堅決不接受。交涉無果,農民就準備上訪。這位小組長卻在當天夜里就收到了開發(fā)商送去的五萬元現(xiàn)金。第二天,該小組長到開發(fā)商的辦公地點把這五萬元現(xiàn)金還給了他們。沒過幾天,開發(fā)商又派人送去了十萬元現(xiàn)金,該小組長還是堅決拒絕接受。又相隔幾天,開發(fā)商再次找到了該小組長,把二十萬元現(xiàn)金在桌子上一放,威脅道:“這些錢你不收也得收。至于上訪的事,你看著辦。”
該小組長無奈,就把這事告訴了全組村民,稱組里村民上訪,他絕對不敢參與。這筆款他暫時保存,什么時候全組村民同意接受開發(fā)商的條件,或者上訪成功,他就把這筆款拿出來歸到組集體的賬上。開發(fā)商來逼迫他在早已制作好的補償協(xié)議書上簽字時,他堅持拒簽,只答應不參與上訪。過后其他村民上訪,他卻是惶惶不可終日,恐怕被開發(fā)商誤會,把上訪的責任遷怒于他。這個上訪事件至今還是懸而未決。
四、逼迫上訪人遷出戶口的方法;
這個方法不是很普遍,但對于信訪及主管部門來說,卻是一個從根本上消除本轄區(qū)上訪現(xiàn)象的絕妙招數(shù)。
筆者認識一位近幾年在鄭州工作的年近六十歲的李某,他在戶籍地因被公安機關錯誤扣押財產而導致一無所有,到法院起訴有屢遭敗訴,最后流落鄭州。由于李某對公安機關錯誤扣押財產和法院的判決不服,在多次上訪、申訴無果的情況下,于2008年奧運會前夕進京上訪。進京的當天經(jīng)河南省接訪人員勸說,主動返回鄭州。不料到了鄭州之后,卻被陪同他返鄭的戶籍地公安人員押回戶籍地,對他實施了十天行政拘留的處罰。處罰完畢,李某更是不服,就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在這期間,戶籍地公安機關相關領導多次勸他把戶口遷到鄭州。稱如果他的戶口遷到鄭州,不管他如何上訪,戶籍地相關部門就不會承擔什么責任而被上級問責了。另外還承諾為李某支出遷戶口的相關費用。
筆者還聽說河北省一人在河南省鶴壁市與人發(fā)生一起民事糾紛,因對鶴壁市相關人民法院的判決不服,就多次進京上訪,不料給戶籍地政府帶來了麻煩。戶籍地的政府相關領導就勸他把戶口遷到河南省,稱這是為上訪人著想,遷過去打官司更為方便。同時也承諾愿意幫忙打通關節(jié),會及時順利地遷出。
五、對年老無依又無知的上訪百姓采取拖延、哄騙的方法;
在眾多的上訪者之中,有一種最最弱勢的群體,就是年老無依,又沒文化的上訪者。這些人因自身條件的缺陷,又因沒有文化、沒經(jīng)驗而屢屢遭到接訪人員、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司法工作人員的欺騙,對其所反映或訴求的問題只是好言相勸,卻就是不解決。采取的這種無限期拖延的方法,眼看著就會把這些上年紀的人拖老、拖病、拖衰、拖死。
一大型國有企業(yè)的一名退休女工,經(jīng)人推薦找到筆者。在聽她訴說時,卻發(fā)現(xiàn)她思維混亂,前言不搭后語。接過材料仔細審查才了解,原來吳老太太已八十一歲高齡,已上訪、申訴了十五年之久。起因是她的丈夫王某在世時,被單位把他的干部級別錯定為職工級別,應該增加的工資部分,卻多年來被人冒領。王某曾一直要求領導審查、糾正,可直到1994年王某去世,也沒有得到處理。作為相濡以沫的妻子吳老太太,為了替老伴討個說法,從老伴去世的當月就開始申訴、上訪,只因老太太沒文化、沒經(jīng)驗,多年來一直被涉及她申訴、上訪的相關國家工作人員的哄騙,至今沒有給予正確、合理的答復。浪費了老人家十多年的時間和精力,還把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全部花在了這些事情上。看著吳老太太老態(tài)龍鐘、白發(fā)蒼蒼的形象,再看看日積月累的這么厚的、凌亂不堪的卷宗,筆者不禁扼腕嘆息……
六、打擊、報復、陷害上訪人的方法。
這一條本應排在第一的,可筆者在其他文章中已議論過多次,故不想在本文贅述。
就總結這幾條吧!雖說只有幾條,筆者自認為已幾乎涵蓋了這些問題的全部,只是對一些敏感的問題無意具體說明而已。在實際生活中,讀者也許已多次看到或聽到關于百姓上訪的事件,每一個上訪者都有一個辛酸的故事。而對一些政府或部門領導來說,他們或許認為百姓上訪不是什么大事,不會造成什么影響,阻擋不住他們的升遷之路。更有一些官員為了掩蓋上訪所暴露出來的錯誤,不惜以更大的錯誤(甚至犯罪)、來掩蓋、來證明以前的錯誤不是錯誤。故而又造成了積重難返、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百姓上訪現(xiàn)象。
筆者不揣冒昧,根據(jù)眾多上訪百姓的經(jīng)歷和種種心態(tài),來分出以下幾類:
一、追求公正的上訪者
這類上訪者一般是確實遭受冤屈或不公正的待遇,向基層政府、司法機關或其他部門申訴、反映但解決不了或處理不公正的情況下,依法逐級向上級主管機關反映。這類上訪者本身自認為有理、有據(jù),所以不怕威脅,不怕譏諷,總之不怕一切艱難險阻,有決心將上訪進行到底。這類上訪者上訪的目的十分明確,又實實在在相信國家的法律和政策,相信所反映的問題一定能夠最終得到合理、公正的解決。
二、無可奈何,只要過程,不要結果
這類上訪者滿腹冤屈,認為自己既然冤屈就要上訪,對上訪的結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意念中認為也許永遠都不會成功,但也相信可能會出現(xiàn)奇跡。
三、以牙還牙,不惜自殘的報復型
這類上訪者多為家庭生活不幸福,或性格、脾氣比較古怪的人。這類人有時不把自己的身體、生命、家庭不當回事,好像和政府或其他部門賭氣似的。這類上訪者主要體現(xiàn)在不怕受到因不按照程序上訪而遭受任何法律制裁,對遭受人身傷害的報復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態(tài)度,有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還可能實施自殘行為。這類人還有一種怪異的思維,不管自己上訪的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只要因自己的上訪行為能使被防人或與上訪問題有關聯(lián)的其他人員及政府信訪部門或相關部門領導受到牽連而被上級問責或處罰,就有一種成功的感覺。
四、乞丐,破罐破摔型
這類上訪者沒錢、沒勢、沒靠山,又沒有太大的膽量,只憑一股拗勁而堅持。在上訪過程中,對于任何不公正的待遇或被威脅、欺負、欺騙,總是逆來順受,從不爭辯。這類人即使有天大的冤枉,也從不在人前多說半句話。有很多這樣的人為上訪而傾家蕩產,甚至家庭破碎,孩子學業(yè)荒廢。這類人有很大一部分成為上訪乞丐。乘火車因沒錢買票被列車員當作苦工使喚,被處罰在列車上打掃衛(wèi)生。有一部分這樣的人干脆以乞討為生,沒有開始新生活的欲念,喪失了繼續(xù)工作和過好日子的興趣。
五、游戲上訪,職業(yè)型
這類上訪者,對于政府或其他信訪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是最難對付的一種。這種職業(yè)上訪者,大都對上訪問題是否能得到公正解決不抱什么希望,因為他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冷眼、推諉和欺騙,好像這些經(jīng)歷讓他們覺悟了一般。他們不再相信政府,不再相信法律,不再相信任何的承諾。要講政策、法律,他們早已熟記于心,達到出口成章的程度,很多信訪工作人員和他們辯論根本不是對手。這類人并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guī)及上訪程序,但在正當?shù)男旁L環(huán)境內,卻又總是讓信訪工作人員或政府相關領導不時陷入尷尬的境地。所以這類人讓一些官員們不得不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
六、過激型
這類上訪者,性格強、脾氣大、情緒不穩(wěn)定,動不動就會使信訪工作人員顏面掃地。如動用法律或其他行政權力來處罰他們,他們也會滿不在乎。處罰過后,還是擋不住他們繼續(xù)上訪、堅持不輟。說起來這種人大多都十分聰明,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因為這類人比較強悍、難纏,所以才被一些官員污蔑為有精神病,其實只是這些官員們?yōu)樽约旱膶擂翁幘澈蜔o能找托詞或找臺階罷了。
以上內容,可能有些重復、交叉、混亂,不是十分準確。但說來說去,歸根結底,百姓上訪這些問題還是由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失誤或不作為造成的。如對任何上訪問題都能積極、主動、及時、公正、合理的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恐怕就不會成為問題了。
百姓上訪的現(xiàn)象,的確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形象,也確實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最高司法機關都對正確處理百姓上訪問題作出了各方面的規(guī)定,可在執(zhí)行中卻被打了折扣,有時則完全走了樣。這到底是誰之責呢?
當然,百姓上訪現(xiàn)象的徹底改變,不是某個部門可以單獨解決的,也不是只靠制定一套布控、攔截、限制自由的方法就可以擺脫信訪工作的窘境的,而是需要全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真正的把這些問題當作大事來抓,從根本上來治理。如果是這樣,筆者認為一定會大見成效的。
本文題不達意,只怪筆者水平有限,見諒了!
公民話語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