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兒童節讓大家看到這條新聞,很有點舊貌換新顏的意思,兒童由是有了另一個正式稱呼——小朋友,這是北京公交集團送跟小朋友的節日禮物,雖然不值錢。在大家的印象中,北京公交集團那些長達十幾丈的公共汽車經常野蠻駕駛,強行變線,不守交規,它們跟送禮一詞似乎從來都沒什么關系,除了偶爾送反應不及的私家車剮蹭之禮外,它們吝嗇得像葛朗臺,恨不得票都不扯給你。著藍色工裝售票員經常從車窗伸出一只手,代替轉向燈,比警察還理所當然地要求旁邊車輛、行人避讓。北京特權車確實多,閃燈的有不閃的也有,公交車也基本都是特權車。這次,由他們主動跳出來,向社會鄭重宣布禮貌用語,一開始的效果有點反起來了,那就是:嚇人一跳。但又仔細想想,公交集團的企業文化也許奉行“內外有別”,那就是對車上乘客有禮貌,對車外的非乘客沒禮貌。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想想也就釋然了。
我注意到北京公交集團印發的“規范文明用語”里最大的改變是“同志”被限用,這很好,很對,古德。同志當然應該被限用,要不然程青松同志首先就不高興了:憑什么所有的人都有同志資格?誰規定的?如果所有人都是同志,同志哪還是弱勢群體,還大張旗鼓爭取同志權益干神馬?對,不能把眼下用的這個“同志”概念放之四海,那樣會“皆不準”。以前叫“同志”,那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志同道合”,有階級概念,現在階級早沒了,資本家和無產者及勞動者混在一起,很難分辨,富士康青工敢叫郭臺銘“同志”嗎?因此再見人就叫同志,落伍了,上海話說:拎不清了。以前的人,要求只有一種志向或志愿,當然可以叫同志。現在不一樣,要求想得一樣的只有一群人,那是真同志。
也就是說:過去的同志現在不能叫同志,因為他們是假同志;現在的同志可能以前同志資格都沒有,不過他們是真同志。這話很繞,為了不繞,限制“同志”的年齡,將“同志”限于“老同志”很及時,把影響控制到最小,否則會引起社會秩序錯亂。當然,還有先生、小姐的使用,這個我有些許的不同意見。先生倒還好,公關先生不算很多,至少沒小姐多。小姐這詞,現在的歧義則比同志還多。雖然北京前不久才掃蕩了很多小姐,小姐這個概念稍微收斂點,但難保小姐們不“反掃蕩”。到那個時候,“小姐”稱謂再被提起總帶點夜幕低垂下的曖昧色彩,對女性不太公平。我建議,學習小姐概念最早被異化的珠三角坊間做法,把年輕女性一律叫成“靚女”(考慮北方語系特色,叫美女也行),這樣會避免對方一怒之下回應“你才是小姐”的尷尬。
我一直覺得同志、小姐這兩大概念早就該重新詮釋了,別一直冤枉好幾億人,否則對不起我們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這次北京公交集團先于《現代漢語詞典》帶了個好頭,值得表揚。這樣操練、熟習幾年之后,下一步,自然就應該把中小學教材里的“同志”一詞刪掉,改稱先生,或只現名字了。要不然,孩子們可能會對某些敏感詞后面的“同志”后綴非常敏感,紛紛咨詢老師:“他們當年也是同志嗎”?老師臉紅后依然無法回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