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稱作京城最貴中醫(yī)、中醫(yī)食療第一人的張悟本涉嫌違規(guī)經(jīng)營的問題經(jīng)由媒體曝光后,神醫(yī)成為了“ 江湖騙子”,一時間輿論嘩然,鞭撻聲四起。而一則“有關衛(wèi)生和工商部門表示,因為張悟本偷換了‘中醫(yī)’和 ‘食療’的概念,難以查處”的新聞,又使得輿論很是難以接受。可在筆者看來,張悟本的“難以查處”是很好接受的,或還是很正常的吧。
由此不得不說的是學術造假的問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張悟本這個“神醫(yī)”就是學術造假的產(chǎn)物,眾多報道中的“包裝”說,就是很好的佐證。如題為《教授發(fā)表論文幾乎全抄教科書 雷同高達95%》、《西安交大6 名老教授聯(lián)名舉報學術造假事件始末》這類報道的層出不窮,花錢買論文都成為了一個“新興產(chǎn)業(yè)”了,版面費 已變成謀利工具,等等,可有誰\或有幾人受到了嚴厲的懲處?是不是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進而“神醫(yī)” 又怎么可能好查處呢?問題的關鍵或還在于,假如張悟本的學歷、或其它方面的經(jīng)歷什么的大多是真實的,且不是下崗職工,他還會受到猛烈的抨擊和揭露嗎?看看近一個時期以來央視《消費主張》所曝光、揭露的使人目瞪口呆的一個個騙術,又有幾個受到了抨擊,也就更說不上嚴懲了;“到3·15晚會上曝光才能解決問題”,也很說明一些問題了吧。此其一。
其二,如此“神醫(yī)”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也基本與常識無關。“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流行語的產(chǎn)生就是很好的佐證。曾幾何時,前有題為《養(yǎng)生保健書籍魚龍混雜 應選專業(yè)機構出版的書籍》,后有題為《虛假歷史書籍魚龍混雜 徐焰少將為您支招辨真假》的報道,以及早先的眾多熱賣的經(jīng)管勵志圖書造假成風,又有幾人被查處?
其三,面對“神醫(yī)”的出現(xiàn),就不能不說說禁止、打擊了N年也沒有消失的電視臺播出的帶有虛假、夸大其詞的、甚至是欺詐的如減肥、豐胸、美白之類的廣告,或聲嘶力竭夸大其詞之“洗腦”廣告。這是不是比“神醫(yī)”更具有欺騙性、危害性更大呢?此都堂而皇之的天天在電視上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張悟本“難以查處”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嗎?同時,前段時間搞的沸沸揚揚的手機被強制收取信息費等問題,又有誰被查處了呢?如此在機主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費”,與盜竊有本質的區(qū)別嗎?
其實,“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與發(fā)生在臺灣地區(qū)的“排毒教父”林光常的“只要吃他研發(fā)的排毒餐和產(chǎn)品,不用化療就可以排毒治癌”之說,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然題為《“排毒教父”林光常因詐欺罪被判刑2年6個月》的報道已很說明問題了。由此是不是就引申出了商業(yè)欺詐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試行 》第68條的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商業(yè)欺詐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合同欺詐、廣告欺詐、價格欺詐、服務欺詐、包裝欺詐;而由眾多的什么是欺詐的法律解釋來看,被我們諸多人士引以自豪的“包裝說”,大多都涉嫌有欺詐行為。可令人沮喪的是,我們似乎很熱衷于這樣的“包裝”,監(jiān)管機構似乎也聽之任之,因而也就“難以查處”了吧。
小知識:1、綠豆,性味甘,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服藥特別是服溫補藥時不要吃綠豆食品,以免降低藥效;未煮爛的綠豆腥味強烈,食后易惡心、嘔吐。
2、茄子,味甘、性涼,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則不宜多食;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資料來源于中醫(yī)介紹)。
由此不難看出,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毫無顧忌的食用綠豆和茄子的。雖說我國中醫(yī)在養(yǎng)生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和成績,但是請勿忘記物極必反的道理,養(yǎng)生是因人、因地而很是不同的。如在山東煙臺有一位老壽星特別喜愛吃糖,基本不吃鹽,可又有幾人能如此呢?再如,我國有幾個有著長壽之稱的村莊,哪里的壽星的飲食習慣是根本不相同的(看過一個影視資料,南方一個長壽村的壽星們都非常愛吃梅菜扣肉,有幾個幾乎是每天都吃),但相同之處都是愛勞動,心胸開闊、開朗。“生命在于運動”可不是吃出來的,飲食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呀。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