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擁護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說:
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問題,婚姻問題。總之,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
我鄭重地向大會提出,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婦女群眾要學習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們呢?小孩子要求讀書,小學辦起了沒有呢?對面的木橋太小會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許多人生瘡害病,想個什么辦法呢?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要使廣大群眾認識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
要得到群眾的擁護么?...那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我們是這樣做了么,廣大群眾就必定擁護我們。
摘自《毛選》--《關心群眾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不解的是:莫非毛主席逝世了,這個理念就變了,把“為人民謀利益”變成了“從人民手里謀利益”?
還是打江山的年代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持,而江山打下來之后,政權也穩定之后,到享受成果的時候,人民群眾就轉化成負擔了?這豈不有點“推完磨殺驢吃”的意思?
《xxx文選》284頁上有一篇文章叫《壓倒一切的是穩定》。談如何才能實現穩定呢?從其文選中多處強調“不允許亂”,“凡是妨礙穩定的就要對付,不能讓步,不能遷就”(三-286),“以后遇到動亂的事,我們還要戒嚴”(三-331)等等的話中顯而易見他的指導思想。
然而,究竟是誰在制造不穩定?
這么做了幾十年之后,現在的許多事如何解釋?執政者是否應該清醒清醒一下,反思反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