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小生產意識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彭守仁 · 2010-04-2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小生產意識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87  年  8月  初稿  

                               1988  年  5月  修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討論逐步深化。黨的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是這一深化認識的階段性總結,對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多年來使我們感到困惑的一些問題可由這一科學論斷中得到解答。  

我們堅信社會主義制度比資本主義制度有極大的優越性。由于建國以來出現的幾次失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不僅給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造成巨大損失,而且也對社會主義蒙上陰影,使社會主義優越性沒有能夠充分發揮。特別使人遺憾的是我們又一次錯過了六十--七十年代世界技術革命為我國提供的機會,使我們與發達國家正在縮小的差距又拉大了。人們不會忘記,十八世紀末業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把握著技術經濟起飛的機會,發展了資本主義生產。而清朝末期的一些維新志士奮起變法卻遭到失敗,錯過了一次大好時機。如果說這前一次錯過機會是由于封建勢力的扼殺,那么這后一次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坐失良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這種原因對今后還會不會繼續起作用? 我們的失誤不能歸結為那一個人,更不是社會主義本身造成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與社會根源。提高全民族對這種根源的認識,進而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對于今后少犯或不再反復重犯已經花了學費的錯誤,提高人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認識,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社會歷史階段不能超越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有五個階段。為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需建立高于資本主義的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本質上是封建主義社會跳過資本主義階段,一下子躍進到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這是多年來傳統的看法。近年來我國理論界提出共產主義分三個階段,第一是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階段,或稱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二是完備的社會主義階段,第三是共產主義階段,明確指出由于我國的現實條件很自然地需要一個由資本主義到完全建成的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就是說我國正處在一個越過資本主義階段的過渡時期,只不過這個過渡時期很長罷了。  

    超越資本主義階段的提法是值得探討的。封建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之間隔著一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極其重要的歷史階段。這個階段是不可超越的。那么我國是否還要補資本主義制度的課呢?當然不是。社會制度與社會發展階段是兩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我們的問題就出在這里。過去形成了一種概念,好像是封建社會結束后要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要么跳過資本主義階段進入社會主義階段,把社會制度和社會發展階段看成同一的東西。實際上從封建社會到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完備的社會主義)所必須經過的歷史階段按各國歷史條件可以由資本主義制度來完成,也可以由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與傳統觀念下的社會主義不同,傳統認為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脫胎而來,而我國的社會主義則由封建社會脫胎而來,它是與資本主義平行發展的一種社會形態,面臨著資本主義要解決的同一任務,只不過由不同的階級領導,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已。  

    回顧一下中國革命所走過的道路是很有意義的。中國革命怎么走法? 一種是二次革命論,即先由資產階級領導取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并發展資本主義后再由無產階級領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另一種是不要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要畢其功于一役,立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毛澤東同志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反對了這兩種錯誤論點,創造了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既堅持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不能超越,又堅持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在這個偉大理論指導下,中國大地上譜寫了一曲響徹云霄的凱歌。  

    新中國誕生后,中國革命和建設怎樣進行仍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先利用資本主義發展生產之后再實行社會主義。這是二次革命論在新時期的翻版。這種看法在一九五六年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就被克服了。另一看法是超越社會歷史階段的理論。這是"畢其功于一役"在新時期的體現。這種超越社會階段的左傾觀點從一九五八年以后愈演越烈,其造成的損失不亞于王明的教條主義 。既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可以由不同的階級領導,以新舊民主主義兩種方式完成同一種任務。那么在革命勝利后也就有可能由不同階級領導用不同的社會制來完成同一種任務。這種任務就是用價值規律商品經濟去戰勝以小生產意識為核心的封建思想體系及其經濟基礎。不斷擴大生產社會化的范圍,以便迅速發展生產力。為說明這個問題必須首先研究我國社會的歷史特點。  

  中國歷史的一個特點  

    中國是封建社會延續幾千年的國家。在以個體農業經濟為主的小生產經濟基礎上形成了高度完備的封建主義上層建筑,多次出現了高度統一的封建大帝國。  

    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始終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形式。大地主們往往把土地租給佃農。小手工業也多半是分散的個體經濟。較大的手工業作坊多半為統治階級的享受而生產。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因此幾千年來在我國形成了一家一戶自我封閉的生產習慣。以土地為樞紐,以家庭為單位形成一整套宗法等級制度和意識形態。家有家長,國有國君,地方有民之父母官。農民的希望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階級壓迫和剝削以及自然力使他們的理想不斷破滅。土地不斷集中,大批農民破產。他們總是向往一個好皇帝,或者有一個為民作主的好官。均貧富對農民是最有吸引力的口號。農民總是希望均得一塊土地,互不相擾,過著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給自足的寧靜生活。封建社會的殘酷現實和自然力量一次一次地把他們拋向絕境。他們反對階級剝削和壓迫,又羨慕那些小康人家。一方面向往對地主們來一次均貧富的變革,又力圖使自已爬上中產地位,發個小財。不但不希望同那些比自已更貧困的人們均貧富,而且有機會也想撈一把。這是小生產意識的一個顯著特點。政治意識隨地位變遷,平民百姓則幻想青天,凡事忍讓委曲求全,走投無路就燒殺造反,進入官場就想事事專權;經濟上樂道自我封閉的桃花園;分配上對上要求均分平攤,對下則要求比別人多拿多占;心理上極其脆弱,窮困時失望悲觀,富裕后就要擺闊顯富,揮霍、妄自尊大極力表現;思想方法上是實用主義的單純顧眼前。這是在小生產自然經濟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意識形態。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其階級統治逐步把自發產生的小生產意識條理化。以忠(君)孝(父)為核心的封建倫理道德以及由此產生的宗法觀念,等級觀念,人身依附等都是為保護小生產經濟基礎服務的。自給自足,自我封閉,重農輕商,閉關鎖國都是用來壓迫商品經濟,以便扼殺任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均貧富思想盡管可以用來號召打擊封建剝削,但它是為保護小生產經濟基礎服務的。農民起義總是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而不會成為資本主義的產婆。  

    任何一種經濟制度的變革,總是在新經濟制度萌芽時期孕育出一批思想家文藝家為之鳴鑼開道。先秦諸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大發展吹起了號角,封建時代我國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歐洲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產物,它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不能設想在文化領域里死氣沉沉,卻能在經濟領域里突飛猛進。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在禁固新思想維護封建經濟基礎方面的能量比歐洲要大得多。他們對知識分子采取高壓政策,文化禁固,科舉收買等等,把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中出現的任何一點朦朧意識都加以扼殺。中國既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又是封建主義的大本營。在維護小生產經濟基礎的一整套封建主義上層建筑的統治力量及小生產意識的習慣力量在全世界來說都是無與倫比的。這就是我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特點。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的歷史任務  

    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打碎封建統治的政權以后,并不意味著反封建任務的結束。利用價值規律和商品經濟,大力發展生產力,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產社會化。生產社會化的過程就是小生產經濟及其思想意識逐步解體的過程。扎根在小生產土壤中的意識形態對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必然要進行頑強的反抗。粉碎這種反抗的銳利武器是價值規律。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產階級利用價值規律使小生產者一一破產,把他們無情地拋向無產階級隊伍。資本主義在發展初期是極其殘酷的。小生產者在向生產社會化的轉化過程中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而資產階級在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時間里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的總和還要多。家庭不再是生產單位。家長的權威受到挑戰,改變了家庭成員對家長的依附地位。資本主義不但改造了小生產經濟基礎,也改造了小生產意識形態。意識形態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經濟基礎的,并力圖維護原有的經濟基礎。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維護小生產經濟的一切企圖都被價值規律無情地粉碎了。專業化分工,同步化協作,標準化生產席卷大地。生產社會化以排山倒海之勢迅猛發展,既使到了八十年代的今天仍然奔流向前。專業化協作要取代封閉的全能式生產。這種趨勢早已打破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生產社會化為新技術的采用打開廣闊的天地。以新技術發展為核心的生產力和以生產社會化為核心的生產關系是互為促進的。沒有生產社會化就沒有現代化。這兩大潮流是任何力量也擋不住的。這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所面臨的重要歷史任務。我國在取得新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以后面臨著向馬克思闡明的那種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這個過渡是由封建主義社會而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解體開始,同資本主義面臨的任務一樣,也要進行生產社會化,發展生產力。就是在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仍然面臨著這兩大任務。以小生產意識為核心自我封閉的經濟體系是不能發展生產力的。為擴大并加速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克服小生產意識的阻撓與反抗,必須利用價值規律與商品經濟。我國的社會主義就其利用商品經濟和面臨的任務來說與資本主義是相同的。所以說我國的社會主義是由封建社會結束后起步與資本主義平行發展的一種社會。與資本主義不同的是我們是由工人階級領導公有制經濟占優勢的社會。價值規律在資本主義初期是一匹脫韁野馬,橫沖直闖,給勞動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價值規律是有韁野馬。韁繩握在工人階級手里,既要利用其強大動力,拉著社會主義經濟迅跑,又要限制其對人民的踐踏。對于那些抱著小生產習慣不放,感受到價值規律對其舊習慣的威脅而牢騷滿腹者則是好事。就是要用價值規律逼迫其放棄小生產意識,如大鍋飯,慢節奏等等。因為共產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代表,不能為照顧小生產習慣和情緒而放棄歷史責任。黨制定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為加速生產社會化提高生產力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不是一個短暫現象,而是與資本主義平行并面臨同一任務的整個歷史時代。我們的社會不是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因此把我們只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社會同發展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在相比就會在很多方面說不通。把我們現在的情況與資本主義最初百年情況相比才能說明我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國在三十多年走完了資本主義初期上百年的路程。  

  小生產意識在解放后的若干表現  

    全國解放后所出現的失誤和某些弊端都與小生產意識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誠然,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僅僅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改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產關系,奠定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總結了使我們付出巨大代價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這三十多年所走過的曲折道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是深刻的。為甚么會走這樣大的彎路? 這不能單純由某些個人的素質中去找。它是有深刻的社會根源與歷史根源的。這種根源正是幾千年形成的小生產意識形態。  

    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分析了發生左傾教條主義的社會根源是小資產階級和他們的意識形態。這種思想以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形式出現,給革命帶來極大損失。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下大力氣用馬列主義教育全黨,寫下了《矛盾論》,《實踐論》等一系列千古不朽的光輝文獻,使黨在小資產階級思想意識的汪洋大海中保持清醒頭腦,因而領導革命走向勝利。解放后,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小生產意識急劇膨脹。甚至連毛澤東這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被這種思想意識所煙沒。小生產意識在解放后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其主要表現是政治上的家長制,經濟上的自我封閉,分配中對上要求平均,對下要求特殊,人材上的私有制,思想方法上的實用主義。  

  (一)  政治經濟方面的表現  我國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壯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在勝利之前,他們生氣勃勃,所向無敵;勝利后逐漸脫離群眾,慢慢地走向反面。這是小生產意識導致的規律。這種規律給李自成、 洪秀全等英雄人物造成慘痛的失敗。無產階級領導農民進行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比歷史上的農民戰爭有本質上的區別。無產階級領袖比農民領袖要高明千百萬倍。解放前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警惕糖彈的警告,勝利后把延安精神帶進城市,謙虛謹慎,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了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各條戰線上的偉大勝利。在革命隊伍中伴隨著勝利逐步滋長了驕敖情緒和家長制作風,干群關系逐步緊張。中央曾多次發起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的斗爭。  

    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不是加速生產社會化的進程,而是不自覺地用小生產意識管理經濟,力圖把企業辦成家長制的自我封閉系統。中央曾多次反對大而全小而全,結果是越反越烈。在我國不是社會辦企業和一切事業,而是企事業單位都辦成一個個的小社會,到處都有無形的城堡,嚴重阻撓生產社會化的進程,大量浪費人力和物力。由于解放初期西方對我國的封鎖,造成我國的關閉狀態。在小生產意識的作用下,不但形成了閉關鎖國,而且進一步閉關鎖省,閉關鎖廠,暗中滋長著一種割據思想。在政治上表現為對上只要民主,對下只要集中,集一言堂和分散主義于一身。因此家長制與無政府主義是一對孿生兄弟。  

    經濟上的自我封閉思想是經濟上宏觀失控的原因之一。一些企業,特別是人財物占絕對優勢的龐大的重工業企業集團力圖向全能式企業方向發展,總想"萬事不求人"。不管多貴重的設備,既使一年只用一次也要買一臺。原材料緊張就想自建原材料基地。企業或地區都力圖自成體系。為此挖空心思地組織能人日夜論證,去挖取國家有限的一點投資。這是基本戰線投資總也壓不下來,教育和科技經費總也提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據介紹基本戰線投資有百分之四十轉化為消費基金。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也就是說每投入一百萬元于基建以前,應先用四十萬元去發展消費品生產,否則,必然導致大發展大收縮的循環之中。經濟好轉就盲目大上,市場供應緊張又趕快收縮大下,造成極大浪費。一九五八年盲目發展與以后的幾次循環都與自我封閉意識力圖發展全能式企業的思想有關。因此小生產意識是幾次宏觀失控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 分配上的表現  平均主義是小生產意識的核心部分。在平均主義思想支配下,使本來就很復雜執行就很困難的分配問題及其相應政策偏離社會主義軌道。不能起到促進生產發展的作用。要想解決大鍋飯問題,必須實行按勞分配。什么是按勞分配? 勞是指勞動強度,流汗多少,時間長短還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不同時間生產的等量產品在市場上只能賣一樣的價錢。如果把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作為尺度,那只能是鼓厲落后。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提高生產力以改善人們生活的需要。社會的每一種分工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談不上誰養活誰的問題。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一樣都是創造世界的勞動。馬克思主義認為存在有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別。由于平均主義思想的影響,忽視了必要的分工與區別,并認為舊社會的工程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工資偏高,笨重體力勞動者工資偏低。解放后糾正了"賺錢不費力,費力不賺錢"的現象。而發給一些老知識分子以較高的工資只是一種贖買,進而實行一種倒卦的工資政策,使賺錢與費的力氣相適應。這完全體現了小生產意識的平均主義要求。  

    衡量勞動的尺度是勞動的數量與質量。這一點在實際貫徹中很難掌握。社會分工越細,自動化程度越高,各分工環節所創造的價值就更加難以衡量。由于勞動尺度難以解決,必然給分配帶來困難,因此權力和其它因素在分配中就會起特殊作用,產生了各種不正之風以及人身依附等眾所周知的弊端。小生產意識在分配上的平均主義要求只是一個方面。對上要求平均,對下則強調特殊。沒有衡量尺度,就給按權力大小拉開檔次留有漏洞,并稱之為"按勞分配"。這與對上只要民主,對下只要集中是一致的。這種分配上的弊端與力圖把企業辦成家長制的自我封閉系統有密切關系。  

    按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進行分配只有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才有可能。企業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必須注意技術進步,用各種措施留住和吸引那些能為其創造價值的能工巧匠,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市場競爭壓力是促進分配趨向合理實行真正按勞分配的重要因素,也是解決分配中不正之風的前提。  

    在考核勞動特別是那些難以計量的勞動的方法上應采取多項目多頻次多人員的考核辦法。就像體操項目用幾個評判員按評判規則多項目打分那樣。幾年甚至十幾年評一次工資,下達一個百分比指標,這種簡單辦法弊病極多。既使領導個個都是大公無私的人也難以搞好。  

    平均主義不但表現在分配方面,而且也表現在文化教育方面。在平均主義思想影響下,認為知識是資產階級的最后資本,文化教育是資產階級的最后領地。因而對知識分子實行了帶有改造資產階級性質的團結教育改造政策,六二年以后實行按機械政治條件招收和保送大學生,把參加勞動看成改造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唯一武器,進而又把重體力勞動作為洗刷靈魂的唯一手段,使大批有才華的人們在流大汗中度過了寶貴的年華。以為這樣就可以消滅差別。除了使人們感到"大家都一樣"這種平均主義的心理滿足以外,最后得到的是生產停滯,共同貧困。  

  (三)  人員的單位私有制問題  在逐步形成自我封閉系統的過程中,除設備等物質手段積壓浪費以外,人員單位私有所造成的浪費比物質的浪費更大。一些大企業人才積壓現象極其嚴重。近幾年來對人才流動的討論幾起幾落,始終未能解決。有些人一聽到人才流動就神經緊張,因為人員歸單位所有是保持自我封閉系統的一個重要條件。有的擔心人員流動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亂套。這種顧慮是多余的。人員流動只是把"放出閘門"改為"流入閘門",也就是把卡住不放的權力換成擇優進入的權力。同時還要遵守一系列政策與法令,(如城市戶口政策等)。沒有人員流動就不會形成勞動力市場,沒有勞動力市場的商品經濟是不完整的。在現有情況下一些人很容易地流向較好的部門和崗位,這些人的為所欲為是以大多數人不能流動為前提的。人員流動一旦放開,則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就會逐步瓦解。  

  (四)  思想方法上的實用主義表現  小生產意識在思想方法上是只顧眼前不顧長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實用主義。在企業中表現為重生產輕科研,重產品成果輕基礎工作,重實踐輕理論總結。多年來一些企業領導人總是企圖不干基礎技術工作就生產高級產品,總是要求技術人員立竿見影地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實用主義形成與多年反教條主義有關。在中國革命史上吃了教條主義的虧,在提倡理論聯系實際,反對教條主義的過程中,實用主義乘機興起,"有用的就得馬上見效,否則就是無用"。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往往把理論當作教條主義而加以排斥。這種思想方法與文化上的平均主義貶低知識分子作用是相吻合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是經常被引用的名言。知識分子在總結工人運動創建馬列主義再向工人傳播中有一種橋梁作用。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種作用似乎已經消失。在一些文藝作品中,知識分子不是反革命也是保守分子,必須擊一猛掌才能前進一步。被毛澤東同志肯定的電影《創業》的確是反應了石油工人所建立的偉大功績,然而知識分子確被描寫成保守分子,看不到以李四光同志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在尋找大慶油田中的理論指導作用。實用主義在教育方面是片面地強調直觀教學,否定邏輯推理。入門向導是要解決的,但入門以后就要抓住實質。一切科學的抽象更正確地反映著自然。用圖紙與工件就是相似形這個比喻很好,但不能否定給相似形所下的定義。有的電影甚至把講解牛頓三定律的教學諷刺為不受工農歡迎的教條。這種否定理論的實用主義是我國落后的原因之一。  

   歷史的悲劇  

    我國的失誤特別是文革的發生不是偶然的。除認識根源外,還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與歷史根源,它是小生產意識形態在新形勢下頑強表現的結果。解放后小生產意識在其發展過程中首先在經濟建設方面表現出主觀急躁的特點,也就是企圖以階級斗爭群眾運動急速推進經濟建設,因而不能不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按經濟規律搞建設的思想與按小生產意識改造社會的企圖這兩種思想矛盾一直存在,并進行了多次較量。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制定的路線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做的一系列論述集中地代表了按經濟規律辦事的聲音。五七年反冒進,六零年制定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五六年黨號招向科學進軍,六二年周總理陳毅等同志在知識分子問題方面的講話,六五年宣布四個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等等都反應了廣大人民群眾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強烈愿望,因而取得了巨大效果。兩種社會意識形態的斗爭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以某人為代表的路線斗爭,因為社會主義怎么搞法,大家都在摸索。就是在同一個人身上,兩種思想都會有所反映,都可能有過正確意見或錯誤主張。就是毛澤東同志本人也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論述。正如 《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的那樣: "毛澤東同志在領導糾正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強調發展商品生產,遵守價值規律,和做好綜合平衡,主張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劃等觀點",毛澤東同志也糾正了如共產風浮挎風等一系列左的東西。但是他始終沒有跳出小生產意識的煙云霧海,未能在客觀規律面前碰壁后吸取教訓。五七年剛剛糾正了五六年國民經濟冒進失調之后就批評這次糾正是右傾保守思想在作怪,隨后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并把五七年稱之為右傾頑癥造成的馬鞍形。六二年后在八字方針指引下糾正了大躍進造成的惡果,國民經濟剛剛好轉,又提出了階級斗爭口號,把三年調整中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都當作資本主義的東西來批判。他沒有通過這次大曲折找到正確道路,反而總結出一套需要年年講月月講的后稱之為黨的基本路線的左的理論。他沒有看到經濟好轉是因為執行了符合當時情況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的結果,而是歸結為"階級斗爭,一抓就靈"。經過逐步推進發展,終于形成了一整套左的理論體系,并導致文革悲劇的發生。  

    毛澤東同志對王明等三次左傾錯誤看得是那樣清楚,把辯證法運用得是那樣高超,為什么到了五六十年代他自已也發生類似的失誤呢? 這自然有他個人因素在起作用,因為三次左傾時期他處于受壓地位,而六十年代他長期處于掌權地位,旁觀者清,當事者迷。但這些只能是次要因素。左的理論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社會意識力量以及當時發生的各種國際事件相互促進,推波逐瀾,如美國一再揚言要用和平演變之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蘇共二十大、波蘭和匈牙利事件等因素促使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高度警惕,而平均主義的小生產意識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社會主義怎么搞法,怎樣發展生產,怎樣走向共產主義只有一些輪擴認識,誰也說不清楚。馬列經典著作中關于逐步消滅差別的這一遠景性論述在平均主義思想支配下誤解為近期任務。沒有認識到商品經濟價值法則在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促進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雖然也提到商品經濟,那只是一般為了獨立核算而進行的沒有價值法則和競爭機制的交換。雖然也提到多勞多得,但始終把縮小差別實際是拉平放在首位。既然排除了利潤原則競爭機制等推動生產的商品經濟手段,那就順理成章地要把政治和階級斗爭作為發展生產的唯一動力了。在毛澤東同志看來,強調價值規律就是在為少數富裕農民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打主意。他認為我黨真正懂馬列主義的不多,馬列主義精髓是工農大眾的立場和感情。那些強調經濟規律的專家及其支持者的無產階級立場是有問題的。只有不斷縮小差別才是為廣大工農著想。毛澤東同志根據長期革命戰爭的經驗對供給制感情極深。他認為軍銜和技術職稱也是不平等的標志。沒有軍銜我們照樣打敗五星上將。他把平均主義思想意識當作工農大眾的社會主義愿望加以堅持,把能促進生產發展符合經濟規律的政策當做資本主義來批判。他強調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斗爭實質上是小生產意識的平均主義要求與推進生產社會化發展生產力的要求之間的斗爭。  

    兩種思想意識上的分歧與中蘇論戰絞在一起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南斯拉夫等社會主義國家為改善經濟和人民生活違背了蘇聯模式去探索發展商品經濟的路子。蘇聯雖然一直否定商品經濟,但在知識分子問題上卻遵守了價值法則,沒有對知識分子實行過左的政策。這些都被我們看成擴大差別產生資產階級特權階層的修正主義因素。在平均主義情緒支配下,形成了下述基本觀念: 由于資產階級影響,擴大差別就會兩極分化,產生資產階級特權階層。按經濟規律辦事的理論是為這個階層服務的修正主義理論。支持這些理論家的則是資產階級在黨內代理人。在國內事件的發展中使這一觀念更加深化。三年調整后,黨內產生了糾正左傾錯誤的愿望。他沒有把這種愿望看成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力量,而認為是資產階級在黨內尋找代理人的潛在因素。把糾正左傾錯誤的可能性看作是修正主義有上臺的危險。六十年代全世界在科技方面正是大醞釀大創造大發展的一次很難得的機會,毛澤東同志卻誤認為全世界各階級正在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全世界都黑了,只有高舉馬列大旗的中國和西方明燈在為反修而戰斗。他以極其剛毅的性格百折不撓的精神去捍衛無產階級的原則性,為此不惜采取違心措施,因此出現了一些自相矛盾的作法。毛澤東同志歷來反對個人崇拜。他向黨提議并規定了禁止歌功頌德給領袖祝壽等一系列措施。但是他為保住左的路線,一方面表現出對崇拜的討嫌之情,又說個人崇拜總要有一點。他對江青林彪是不放心的。但是為保住左的路線,他不得不臨時藉助于這些人的力量。  

    文革革悲劇是毛澤東的一次失誤,也就是說文革的發展嚴重背離了他的初衷和目標。毛澤東同志的失誤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的失誤。就是在他堅持文靳一些作法的時候,他始終認為這是為捍衛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他的悲劇正在于此。他的失誤與他的功績相比只是第二位的。每當想起我國苦難的歷史就會聯想到毛澤東同志的功勛。百年來各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無情宰割,國恥累累,江山破碎。而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總是在內外交困中血淚沾襟,飲恨而亡,始終找不到出路。就是在找到馬列主義建立了共產黨之后,又遭受多次失敗,幾乎走向懸崖絕路,正是毛澤東同志胸懷大局,以其超人的智慧,異乎尋常的忍耐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領導中國人民創過了激流險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巨大聲音劃破長空,使全世界所有倍受屈辱的炎黃子孫為之飽含熱淚。毛澤東同志是我中華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是自孔子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其思想光芒將永遠照耀我國千秋萬代。我們以不平靜的心情來分析毛澤東同志的失誤的社會根源,目的在于吸取教訓,使這種歷史性悲劇不再重演,以便繼承毛澤東同志開拓的革命事業。  

  難忘的教訓  

    文化大革命給中國人民造成極大的損害。人們一提起文革就深惡痛絕。但文革是發生在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廣大疆土上的,世界矚目的,空前絕后的重大事件。我們不能簡單地忘掉它,而應看成我國付出巨大代價的屬于全人類的一筆財富,對其應進行廣泛研究。對文革中的一切資料都不應一炬了之,而要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用以進行生動的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使人民群眾認識到什么是自已的根本利益。  

    文革要打擊的對象是什么? 一般認為是干部和知識分子。這只是表面現象在文革中受打擊的并不都是干部和知識分子。有的工人其家庭社會關系本人歷史按當時的政治標準是很紅的。本應是依靠的基本群眾。由于他在技術方面刻苦鉆研,比周圍人高出一籌,在只專不紅的帽子下受到批判。一些戲曲界人士在舊社會受了很多苦,沒念過幾天書,根本夠不上知識分子,由于多年艱苦奮斗演戲出了名,也當作反動權威進行批斗。如果她們半路由于倒嗓子而成為跑龍套的,則她們必是苦大仇深的無產階級基本群眾。受打擊的原因是因為她們冒了尖,,把文化大革命搞成發泄平均主義心理的一場掐尖運動。受打擊的幾乎都是各個領域中冒尖的人。所有冒尖的人都被看成資產階級反動權威或藐視群眾有權威思想。掐尖并不會給群眾帶來任何實際利益。人的能力有大小,前進速度必然有先有后,少數人走在前邊,所謂行行出狀元是符合辯證法的普遍規律的。沒有少數人的突破就不會有整體的前進。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一批能工巧將,技術專家,洞察縱深的理論家思想家和各種精英人物是我們民族的希望所在。冒尖對人民大眾來說是一種福音。而掐尖運動是窒息民族靈魂的民族自殺運動。破除文化的平均主義心理,走出小生產意識的狹小天地是文革應吸取的教訓之一。  

    文化大革命的動力是什么? 使一些局外人不可理解的是為什么幾億人能一呼萬應,并形成全國規模的運動呢? 的確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不同程度自覺自愿地參加了這次運動。小生產意識的平均主義思想情緒是這次運動的主要推動力。毛澤東同志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是人民心目中的大救星。毛澤東同志給資本主義復辟描繪了一幅可怕的圖景,又經過幾年的回憶對比憶苦思甜教育,使人們對于因差別而產生兩極分化,并退到暗無天日的舊社會這一前景感到恐懼。這就把平均主義情緒推向高峰,致使對供給制更加懷念,對任何差別都忿忿不平并引起仇視,因而激起一股狂熱的力量。由平均主義情緒激發起來的文革運動給人民群眾帶來的不是什么實際利益,而是一場災難。平均主義對人民群眾來說是飲鴆止渴。發展生產才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平均主義是不能發展生產的。在大鍋飯的年代里,廣大農民那有什么生產積極性。一個勞動日年終結算才一、二角錢,有的要倒找錢才能領回三百幾十斤口糧。同地主搞平均是革命的。同那些能工巧將,技術專家等冒尖人物搞平均則是一種社會倒退。多勞必須多得,不破除平均主義只能是共同貧困。回憶對比不能保證人們永遠安于貧困狀態。何況那些有點權力的人在高喊平均主義的同時還搞一些特殊,致使干群關系緊張。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人們只能大體上共同富裕,限制兩極分化。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時富裕。要求同時富裕只是平均主義的幻想。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義情緒而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是文革給我們的又一個教訓。  

    有的認為文革是一次用群眾運動的方法反對官僚主義的運動。實行商品經濟,產生差別容易使公仆蛻化,要按巴黎公社原則才可以防止官僚主義。實際上官僚主義與商品經濟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卻是小生產意識的一種表現。不負責任,玩乎職守是小生產的懶散習氣。利用職權搞特殊也是小生產意識的劣跡。用平均主義反官僚主義無異于以毒攻毒。只有在商品經濟的競爭環境中,優勝劣汰,再加上思想教育,才能提高辦事效率,使克服官僚主義成為可能。用群眾運動的方法對付官僚主義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在革命時期群眾運動可在短時間內造成熱潮,用以催毀反革命力量,以便破壞舊世界。在建設時期以不遵守法律的群眾運動去對付人民內部矛盾只能造成冤假錯案。群眾運動與群眾路線是兩回事。依靠群眾智慧和力量,按科學規律,根據法律搞經濟建設和民主建設是必須遵守的原則。群眾運動往往被小生產意識的狂熱所左右,由此可看出建設時期搞群眾運動只能造成破壞是文革的又一個教訓。  

    文革在我國發生不是偶然的。小生產意識在革命年代給我國造成巨大損失。解放后沒有利用價值規律加速生產社會化,從體制上為小生產意識提供了積聚力量的溫床。文革是小生產意識對社會發展規律的一次集中反抗。既便不出現文革,也會以別的形式表現出來。生產社會化的洪流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文革的發生只不過是小生產意識的回光反照。  

小生產意識是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深層的意識心態,他是生產社會化的無形阻力,是我們一切失誤的總根源,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包袱。在革命時期造成三次左傾錯誤。由遵義會議開始轉機,到黨的七大形成了正確的革命路線。解放后經過幾次失誤,特別是文革悲劇,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轉機,到黨的十三大找到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指出商品經濟生產社會化對發展生產力的重大意義。我們堅信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一定會克服小生產意識種種阻力,甩掉精神枷索,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