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首先滿足生存需要,這首先是物質方面的需要。農業和工業提供這些基本產品。那么,第三產業呢?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第三產業獲得了巨大發展,就業人數趕超第二產業,這是不是說明了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呢?作為社會主義者,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第三產業的巨大發展呢?
我想可以這樣講,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業所需勞動力減少,工業由于新技術的實施需要的工人也在減少,每個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大幅增加。但是人口仍然在增長,從農業和工業被排擠出來的人不能沒有職業,他們紛紛涌入了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最多,但工資水平卻很低,絕大部分第三產業的從業者都處于社會底層。
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后,信息產業飛速發展,這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但是要看清,信息產業并不只是第三產業,像電信企業等產業是需要第二產業的設備支持的。華為,中興等設備商屬于第二產業,沒有它們信息產業就無從發展。與其說信息產業推動了經濟的巨大發展,還不如說是信息產業中的設備制造部門支撐起了整個信息產業。
第二產業仍然是人類發展的核心,信息產業中的軟件部門等歸根到底是不能獨立起作用的,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提高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是為農業和工業服務的。像電信,軟件等信息產業的第三產業部分創造價值嗎?我想它們不創造價值,但卻有利于價值的實現,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通暢了,辦事的效率更高了,生產就更容易實現了。若說信息產業的第三產業部分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我想第三產業獲取利潤與其說是創造價值,還不如說是對社會征稅,價值的創造體現在實實在在的產品上。信息產業的第三產業部分分享第二產業的剩余價值,而第二產業的剩余價值由于第三產業的支撐條件變得更容易實現?! ?/p>
第三產業是服務行業,是要使人們過得更好,不過,現在的第三產業大部分是為社會上層服務的,大酒店,金融保險等行業的就業人員不少,不客氣地講,這些就業人員是新時代的奴仆。在舊時代,奴仆時刻伴隨在主人身邊,而在當代,奴仆變成了金融保險的金領,大酒店的服務員,夜總會的小姐。他們也遵循社會分工的模式,各司其職,形成了一整套產業體系。第三產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社會上層有享受或者發展的需要才發展起來的。
是不是第三產業的比例太大了,為了突出第二產業的至尊地位應該壓低第三產業的比例呢?不,第三產業的比例太小了!為什么?第三產業除了一部分為廣大人民所需要以外,還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社會上層的奢侈消費,這種奢侈消費供養起了數量龐大的就業大軍。從社會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的兩極分化應該消除,也就是說社會上層應該消滅,這是不是說為這些人服務的人員都要失業呢?不是的,相比于少數的社會上層,廣大的普通民眾有更為強烈的服務需求。盡管社會上層很富有,很會消費,但他們在人數上比例太小,即使他們竭力消費,比如十分之一的社會上層供養三分之一的服務業人員。他們能促進的就業也是非常有限的,隨著社會兩極分化的加劇,社會上層能支撐的就業將變得越來越有限。與此同時,廣大普通民眾卻無錢享受服務,因為其生存問題尚未解決。社會主義就是要解決普通民眾的生存問題,使人民能夠享受社會化的服務。一旦社會化的服務成為社會的普遍需求,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就不言而喻,它能推動的就業將會更多,第三產業的比重就會更大?!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