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超限戰》的人都知道,戰爭不一定是傳統形態,武器不一定是堅船利炮。糧食是人類首要必需品,現在做為武器,出現在大國的謀略和博弈中。
一、糧食武器的形成原因
(一)糧食產量遇“封頂”,資源有限
世界糧食產量已多年停留在20--22億噸左右徘徊不前,世界糧食庫存自1986年以來由可供世界50億人消費130多天下降到只夠世界66億人消費50多天。世界約8億多人處于貧困饑餓狀態,其中有6億多人生活在亞洲。我國糧食年總產量最近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5億噸)的臺階上,年產糧只夠14億人吃1年零4個月,目前仍有2300多萬人處于貧困狀態,需要政府提供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資。
(二)天災人禍頻發,糧食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一是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災害性天氣越來越多,糧食地位突出。2008年初,我國遭遇了南方冰雪災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同年糧食危機席卷世界,涉及到以大米作主食的人口達30多億,有20多個國家對糧食尤其是大米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泰國香米出口價由危機前的300多美元一噸連續飆升到1200—1300多美元一噸。
二是糧食危機到來后,即便手頭有大量的美鈔、歐元,也很難買到足夠的糧食。世界的糧食年貿易量約2.5億噸,其中大米年貿易量約2500--2900萬噸。我國目前年糧食產量和消費量均約為5億噸左右,其中大米年消費量約1.25億噸。也就是說,整個世界的糧食年貿易量,只夠我國消費半年左右;整個世界的大米年貿易量,才只夠我國消費三個多月。因有儲備糧,面對如此大的危機,我們國家安定,經濟高速增長。美國是產糧大國,為謀求控制世界糧食市場和別國的政治經濟,年年調節控制糧食產量在一定水平,不會因危機而增產,也不會救濟世界。
(三)糧食安全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穩定
糧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歷史上看,中國歷朝歷代政府都把糧食安全問題放在首位,視倉廩盈實為盛世景象。漢武帝時的“太倉之稟陳陳相因”曾被史家稱頌,而相反國庫空虛,年成歉收,又加之天災人禍,國家處于危險境地。從我國國情上看,我國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吃飯問題只能依靠自已解決,能否做到糧食基本自給,不僅涉及到自身的溫飽和政治穩定,而且對國家的強大和繁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軍事上看,圍繞的糧食戰役關乎勝負。這樣例子不勝枚舉:官渡之戰中,袁紹沒有去阻斷曹操的糧草,反而被曹操燒了糧草,遭到大敗;近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發起一次進攻只能持續7天,就是因給養保障不到位,戰略投送能力弱,使戰果無法擴大,因凍餓而死的戰士比戰斗減員還多。從當前我國面臨環境上看,當今世界危機四伏,M國在我國的臥榻之側,已經構建一個C型的戰略包圍圈,假設處于戰爭狀態,我國在被孤立、被封鎖、外面的糧食進不來的情況下,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這是不得不考慮的頭等大事。
二、糧食武器的威力
武器的重要特點在于殺傷力和毀滅力,糧食對人類也同樣如此。它雖然來的比常規武器慢,但絕對是超級武器。如一人沒有糧,他活不了多久;一個國家沒有糧食,國家很快就會滅亡,其毀滅力堪比核子武器。糧食與其它食物根本區別在于糧食一日三餐不可須臾或缺。一個人三天不吃肉不吃菜不用錢尚可生活下去,但三天不吃糧食就很危險。糧食沒有替代品,是人類的生存所依賴的必要條件。所以,基辛格博士說:“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人類。”
三、糧食武器的用法
美國很早就把糧食與石油列為同等的戰略資源。曾任美國里根政府農業部長的約翰·布洛克曾說:“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系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
(一)高補貼政策下的美國低價糧食是擊垮發展中國家農業的“利器”。自2002年以來,每年美國為本國農業補貼1900億美元,加上其農業技術先進,糧食的成本和出口價格大大低于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鳳凰衛視近一期欄目,就專門介紹國內95%的大豆油壓榨企業從國外進口便宜大豆生產食用油,美國糧食巨無霸企業為徹底擠垮中國的大豆產業,對中國的大豆油生產企業進行了全面收購。嘉里糧油完全收購了金龍魚品牌,美國ADM、新加坡的豐益集團參股福臨門則由其中,魯花作為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油,還是被美國ADM持有部分股份,純粹的國產品牌已經微乎其微。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副司長周冠華說:“60%都要依靠進口,導致中國在大豆的定價方面早已失去了發言資格。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達孚這4家跨國公司,在國際上擁有一個大產業鏈,從生產到收購到港口運輸,一直到中國豆油定價都以他們為主。”我國的大豆種植業多年以來面積不斷減少,2010年更面臨著種植面積將大幅減小的危險。
(二)經濟援助是常用的“武器”。在諸多非洲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香蕉、可可等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淪為附庸。海地的悲劇十分生動:20年前,該國年產大米17萬噸,可滿足95%內需,但1995年向美國敞開大米貿易,比海地米便宜一半的美國米迅速占領市場,農民失去土地和生計,如今海地3/4的大米都來自美國。菲律賓喪失食物主權的案例曾震驚世界。美國在1898年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賓之后,逐步將菲律賓的農業變成美國的工業原料基地,將菲律賓人民的食物主權完全控制在美國手中。 2008年全球大米價格飆升的時候,菲律賓不得不動用軍隊維持市民排隊購糧的秩序。盡管菲律賓獨立多年了,但由于喪失了食物主權,其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受制于美國的局面一直沒有根本性的改善。
(三)轉基因糧食是“大殺器”
轉基因糧食作物具有產量高、抗病蟲害等傳統糧食作物無法比擬的優點,但轉基因糧食確是做為糧食武器中的“滅絕師太”出現的,這一點美國人威廉·恩道爾在他的《糧食危機》一書中進行了批露,所以我們要謹慎對待。
1、轉基因食品的對人安全性還沒有定論
1998年,英國的阿伯丁羅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幼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后,會使內臟和免疫系統受損。1999年,英國的權威科學雜志《自然》刊登了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約翰·羅西的一篇論文,指出蝴蝶幼蟲等田間益蟲吃了撒有某種轉基因玉米花粉的菜葉后會發育不良,死亡率特別高。也有科學家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無害,但他們大多數都是美國的轉基因糧食巨無霸公司背后贊助的。在人的身上,還沒有實驗結論,具體對人是否有危害還不知道。
轉基因糧食畢竟是人為造出來的,不是天然進化形成的,其食品的營養成分對于人或動物的影響,不如天然食品那么安全,有人甚至懷疑既然能向種子里加入抗病蟲害基因,也就能向種子加入對亞洲人種不利的基因,轉基因糧食很有可能改變人或動物的基因,是亡國滅種的基因武器,也不是沒有道理。
2、轉基因種子容易造成生態災難
美國孟山都、德國拜耳和美國杜邦等多家跨國生物技術公司,防止農民留種,發明了 “自殺種子”,即通過轉基因手段,對種子實行改造。第一年獲得收成后,其種子不可能再發芽,或者即使發芽也長不出好莊稼,保證農民必須每年購買種子。更可惡的是,由于自殺種子的花粉污染,使大面積的天然作物也改造成“自殺種”,這樣進化了千百萬年的天然種子逐漸就消失了,從而不得不依賴轉基因種子。
即使種能傳宗接代轉基因種子,也必須使用特殊的除草劑,因為其基因特殊抗病蟲害超強,一但成為雜草,因沒有天敵,自然界很難將其除掉,如果被家養的和野生的動物吃掉,參與了生物鏈循環,對整個生態圈是個不可預知的災難!
高補貼和經濟援助,是為轉基因糧食生產鋪路,以達到某些國家和糧食企業不可告訴人目的,真正發揮糧食武器的致命殺傷力。
三、面對糧食武器來襲的兩點思考
糧食生產本身是一個弱勢產業,受生長周期、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制約,“靠天吃飯”的因素依然存在。但是,面對外國對我國糧食產業的逐步滲透、侵蝕、壟斷,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保證糧食自主權。
(一)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保護
一是大力提高農業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提高糧食直補、農資專項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央對糧油主產省縣區的獎勵政策,積極扶持種糧大戶和專業戶發展糧食生產。二是要加強耕地的保護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政策。確保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億畝,基本農田保有量不低于15.6億畝。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加強對非建設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實保護耕地不再減少。下大力氣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穩步提高耕地基礎能力和產出能力。狠抓科技投入和農田水利建設,加大農業供水灌溉改造,推進低產農田整治,土地復墾,提高農田利用,建設穩定、高產、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的規范化農田。同時,要加強農業氣象監測、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投入。三是產業化支持政策。要構筑以糧食為中心的產業化加工、儲運設施建設扶持力度,對本國糧油企業、批發市場、倉儲設施、物流配送等提供政策資金支持,提供優惠保障。四是加強儲備。從政策、資金、設施上進行扶持,合理布局,科學輪換,以備不時之需。五是加大科技研究。從政策上大力推進農業關鍵技術研究,力爭糧食單產有大的突破,促進科技創新,強化農業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科研攻關,實施新品種選育、糧食豐產等科技工程。
(二) 不當小白鼠,不讓轉基因種子進入,
在沒有科學定論對人確實是安全之前,不要食用轉基因糧食,也不要用轉基因糧食作飼料,因為它的問題一兩代人可能看不出來,需經過幾代人的觀察,才能得出結論。
出于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主權考慮,必須在現階段嚴格控制國外轉基因種子進入中國市場,必須接受東北大豆幾乎全軍覆沒的慘痛教訓,必須警惕那些生物技術科學家,打著解決糧食安全旗號,牟取私利并出賣國家利益的做法。一旦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淪為大豆的處境,我國主糧生產將面臨十分被動的局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