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預測一個人的政治觀點
[ 數學 ] 于2010-02-19 14:02:13
本帖子要研究,根據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如果事先知道了一個人的經歷及狀態,就可以預測這個人的政治觀點。這個預測的基本理論,就是經濟人理論,就是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
這其實毛澤東思想也有類似的說法,如毛澤東說,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以一定的階級地位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只不過本帖子更細化為每一個人的經歷而已。
通常,每一個年紀稍大一些的人,在描述自己的經歷的時候,都有如下的傾向,也就是個人利益最大化傾向:
一,自己吃過的苦是最多的,現在的年青人吃的苦是少的。因此導致把自己吃過的苦加以夸大化的傾向。
二,自己做過的事情都是很有意義的,是對社會發展有正面意義而不是負面意義的。因此要把自己做過的事情的意義加以夸大化的傾向。
三,自己總是正確的,不正確的都是別人。自己即使有過不正確,那也是事出有因,這個因,仍然錯在別人,或者客觀條件,等等。因此,就有把自己的正確夸大化,盡量朝一貫正確的方向描述的傾向。
為什么會有這三條呢?因為年紀大一些的人,都希望獲得社會尊敬,獲得了社會的尊敬,也就獲得了社會上的某種利益。比如,社會認為你有功勞,你正確,逢年過節就有人來慰問你,一些年青人受到教育誤以為自己吃過的苦沒有年紀大的人大,就會主動多干活,多為年紀大一些的人服務,這樣年紀大一些的人又獲得一些利益。
比如說,一個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少年兒童時代是在毛澤東時代,到了文革就是紅衛兵,后來上山下鄉,然后回城當工人,后來改革開放下了海,而且發了大財,現在是董事長。
他會是個什么政治態度?首先他堅決擁護改革開放,因為要不是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他就不會成為今天的董事長。然后他要夸大他在年輕的時候受過的苦,要對年輕人說“我們那個時候啊,苦透了啊,慘透了啊,我都親眼見過幾個人活活餓死,我們吃的那個伙食啊,那個饑餓啊,真別提了。文化大革命那個亂啊,武斗啊,個人崇拜啊,批斗啊,慘無人道啊。我下鄉干活那個辛苦啊,艱苦啊,浪費青春啊,真是別提了。但是我在其中又有鍛煉啊,什么什么的。
還是一個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文革的時候當上了紅衛兵,后來象路遙那樣造反奪權十九歲當上了縣革委會副主任,后來因為清理三種人下了臺,現在混得也不好。他的政治觀點,就有可能是毛澤東英明啊,果斷地發動了文革啊,走資派那個反抗啊,走資派還在走啊,一些人說毛澤東時代是將其妖魔化了啊,改革開放一系列的負面啊,三聚腈胺奶粉啊,黑磚窯啊,等等。而且,他會努力宣傳自己在年青的時候的努力是有意義的,不是毫無意義的,自己對于新中國的發展,是有貢獻的。因此希望社會能夠善待有貢獻的人。
一個老紅軍,年輕的時候跟著毛澤東鬧革命,奪取江山,然后成了高干,文革期間被批斗,下了臺,改革開放官復原職,后來離休。他的觀點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有積極意義的,是人民得解放的,但是毛澤東的晚年錯誤是很糟糕的,很差勁的。因此他的描述歷史,就是他在歷史上,在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大功勞,是功臣,而毛澤東時代也很幸福,到了晚年毛澤東一犯錯誤,自己就很糟糕,但是自己堅決抵制左的路線啊,改革開放春風到來,中國從此進入了小康社會,等等。他會夸大毛澤東時代的錯誤,縮小他自己的錯誤,盡量為改革開放辯護,但是也擔心中國會變顏色,因為,變了顏色他就不是功臣了,甚至他當年的鬧革命都成了很負面的事情了,成了有罪的事情了。因此他對于某些知識分子的復辟言論也感到不安。
一個老地主,年輕的時候解放區就把他家的地給分了,為了報仇他投奔了國民黨,作戰失利逃到了臺灣,他的觀點一定是新中國從頭到尾黑暗,他支持美國,也會跑到美國設立的什么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去紀念,他對于中國歷史的描述,就是中國的黑暗全部由共產黨造成,共產黨是歷史上的大災難。他對于歷史的描述,也全部都按這個傾向來進行。
一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如果混得好,成了大牌明星,會堅決擁護改革開放。如果混得不好,生活困難,找不到老婆,上學的學費不夠,買房子困難,上班看老板臉色,老板還經常要求自己加班,經常拖欠工資。他會抱怨他面臨的困難,但是會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跟著反共的人跑,認為中國的毛病在于不夠美國。一個是對于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毛澤東時代,對那些黑暗的描述感到懷疑,尤其是有一些描述的確是謊言,因此產生左派心理。
當然,上面的對政治觀點的預測,也并不能夠保證百分百準確,只是在相當程度上準確。
但是如果根據經濟人把一個人的觀點都給預測了。當一個人寫了一本書,要給我看,我說:“打住!你先給我說說你的經歷”,他說了以后我如果能夠事先預測他書中必然會有什么觀點,就弄得我覺得很沒有意思。科學通常都搞得人沒有意思。
而且理也不可能越辯越明,因為每個人的利益不同,當然觀點也就不同。
原載強國論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