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耳聞目睹了不少中國知青群體里發生的慘劇。有因久病無錢醫治病死家里的;有對生活絕望輕生的;有妻離子散貧窮潦倒的。在這個群體中有一個共同的希望就是能熬到60歲,可以享受到正常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然而有不少的人卻再也沒能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知青是一個時代青年的代名詞。是一個歷經時代磨難的群體。他們出生在共和國剛誕生的貧瘠土地上。長身體的幼年時代遭遇了自然災害,造成了普遍體質弱小的身體特征。學知識的時候趕上了“文化大革命”,成為了知識匱乏的半文盲。工作的年齡被趕到農村接受‘再教育’。
回城工作時國家開始了改革開放,在需要年輕化知識化的時候,他們大都只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上世紀末國家進行最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時,他們又成了首當其沖的對象。隨著企業的解體出賣,五十歲左右的他們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幾乎在一夜間成了毫無生活保障的下崗失業群體。他們即要承擔贍老撫小的家庭重擔,還得自己繳納個人養老,個人醫療保險。在國家就業形勢極為嚴峻的今天,奔60十的他們既沒有學歷和小一輩的大學生競爭崗位,也沒有可以和農民工拼比的體力。所以,他們注定成了城市失業人中的主流。盡管他們在以自己的自尊和堅強努力地自謀生路,但卻仍然擺脫不了貧困凄慘的境地。他們沒有可以參與競爭的資源優勢讓他們有尊嚴的生活。
造成他們目前的困境,國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他們是近幾十年中國社會政治經濟變動的犧牲品。在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強大的今天,國家應該從以下方面制定相關的政策,幫助他們改變目前所面臨的生存狀況。
一,對已經失業,經勞動部門認可的男知青退休年齡提前到55歲。(女知青現在基本已經全部到了退休年齡)未到退休年齡的知青不再自己繳納個人養老和醫療保險。由國家財政撥款解決。
二,對身體有病不能就業的知青由國家提供當地最底生活費。對尚未到退休年齡的知青,地方勞動部門應該積極安排他們再就業,讓他們切實得到生活的保障。
知青是多災多難的一代。社會把太多的不幸強加給了他們。知青不是一個孤立的群體,涉及到了千家萬戶。重視當前知青群體的生存狀態,解決他們目前生活窘困的現狀,就能撫慰一代人的心靈。這既是國家的責任,也是在贖回歷史的孽債。更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忽視的內容。
愿逝去的知青能夠安息,愿生者能平安健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