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會打高爾夫球在誤導教育
10月14日,在高校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表示,今年06級廈大學生都要上高爾夫球課,其中對管理、法學、經濟、軟件學院的學生還是必修課,“每個學生都要學會打高爾夫球”。朱校長認為,培養精英應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體現(《中國青年報》10月16日報道)。
朱崇實校長提出的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論調,令人深感震驚。我國對大學教育的定位是大眾化和普及化,從來沒有把精英化作為目標。如果拋棄大眾化和普及化的定位,一意孤行地追求精英化將把我國高等教育引向歧途。
事實上,我國高等教育現在連大眾化和普及化都沒有做好。7月16日,中科大常務副校長侯建國就說:“目前,國內大學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趨勢已經出現……我很擔心年輕人20多歲畢業之后只會讀書,其他的什么都不會。”事實也的確如此,許多大學生畢業后感覺自己不能適應社會,有的大學生甚至在畢業后,還不得不重新上技校以學得一技之長。這說明大學教育連最基本的任務都沒有完成,還談什么精英教育?
朱崇實校長認為,國家財政不可能對高等教育全面扶持,他希望社會資金要特別關注精英教育,政府要對一流大學更多投入。朱崇實校長這種提法實際上是背離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的基本方向。目前,我國財政本來就有向一流大學傾斜的“傳統”,如果繼續這樣做,勢必導致普通高校的窘迫,這等于是以大面積犧牲普通高校的做法,來重點關照少數的一流大學,以培養所謂的精英。如果這種狹隘的論調得到認同,我國高等教育將被帶向何方?
而且,會打高爾夫球算什么精英教育?高爾夫球是一種非常奢侈的貴族運動,能夠享受它的是極少數富人和成功者。如果大學生現在就沉迷于這種富貴運動之中,是在培養精英還是在葬送精英?如果要培養精英,就應該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努力奮斗的精神,教給他們豐富而實用的知識,教給他們勤奮打拼的堅定意志,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真正的社會精英。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即使成功了,即使成為了精英,也不能安于個人享受,而應該主動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這才是正確的培養精英的態度。
需要指出的是,打高爾夫球是一種極其浪費的運動。一是浪費土地。建設一個18洞72桿的高爾夫球場,需要占地1700畝以上。按照國家征地審批權限,用地超過70公頃以上的項目須報國務院審批。由此導致了大量違法占地建設高爾夫球場的事件發生。
二是浪費水資源,污染環境。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曾指出,高爾夫球場一般都建在水源邊上,耗水量巨大,而且球場的草都是進口的草,養護草坪時需要大量農藥,容易對地下水源造成污染。有資料顯示,每年噴施在高爾夫球場草坪上的農藥多達50余種。農藥隨水滲透到土壤中,會對水土造成污染。
因而,高爾夫球在我國的發展,伴隨著的是土地違法、耗費水資源、水土污染等現象,并非國家提倡的運動。如果用打高爾夫球來培養精英,無論從學生個人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都只能是一種危險的誤導。
瓏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