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住院、紅衫軍退潮、馬英九聲望重挫、陳水扁依然挺立,這是施明德發動“反貪腐倒扁運動”以來,最受關注的話題。
此因在“反貪腐倒扁運動”發展過程中,臺灣約有百萬民眾參與其間,歷經“九一五圍城”、“雙十天下圍攻”兩場規模盛大的抗議活動,結果居然是陳水扁穩居寶座、馬英九聲勢重創,這是誰都料想不到的結局。
錯失兩次機鋒
確切地說,過去施明德等人主持的群眾運動參與者均以男性為主,婦女、學生、幼童都退居二線,因此沖撞性較強,運動目標容易達成。然而這次施主導的運動,婦女、學生、幼童高居60%以上,又是中產階級出身,其走上街頭的目的僅是表達對“貪腐”的“執政”當局的不滿,而不希望民進黨垮臺。
類似這種情境是施明德等過去沒有碰到的場景,所以在思考上,施在要不要采取碰撞策略,逼陳水扁下臺或讓民進黨垮上,陷入兩難困境。
具體事證如“九一五圍城之夜”,馬英九要求施讓出凱道路權,倒扁總部一度議決將人馬轉入包圍民進黨中央黨部,以群眾優勢逼迫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結果此議遭施否決。施否決的理由是“貪腐”者是陳水扁一家兩姓,而非民進黨,包圍民進黨反而使民進黨與陳水扁綁在一起,于是在施主導下,紅衫軍被迫撤出凱道轉至臺北火車站,離民進黨中央黨部僅有1.5公里之遙。
施明德“老革命家的溫情主義”,非但民進黨不領情,甚而引起內部爭論。
接著“雙十天下圍攻”,連出身泛藍的民意代表均力主完成包圍陳水扁府邸運動后,群眾應靜坐不走,然而在倒扁總部出身泛綠的副總指揮簡錫階等人堅持下,為擴大戰果,居然將民眾引軍入東,反而放棄包圍府邸的動作,這一次決策失誤,加上圍城之夜撤軍的“新仇舊恨”,令群眾大量流失。
兩次機鋒的錯失,問題均出自施明德為還臺北市長馬英九的“恩情”,由于馬英九位居臺北市長,為免群眾事件擴大殃及池魚,對施所發起群眾倒扁運動自有諸多限制,孰料在群眾運動情勢大好之際,馬出面干預碰上溫情主義的施明德,“宋襄公之仁”,誰都沒有料到使陳水扁強渡關山。當“機鋒”不再,施明德被迫再選決戰點,能否再掀高潮?令施頗有時不我予之嘆!
爾后施住院期間,或出院再度進駐廣場,均拒絕接聽馬英九電話致意,就是施已暗下決定對政治人物不宜有“宋襄公之仁”。
危機與轉機
為使倒扁運動走入群眾,施開始將政治運動轉型為長期社會運動,以此逼迫政治人物認清人民力量。然而,施明德轉型能否成功,關鍵在于知識分子的參與。
回顧在1980年代、90年代民進黨發起的群眾運動,于事前必然透過知識分子的論述搶得議題討論權,待形成風潮即發動群眾運動以取正當性,事后再透過知識分子的總結,去打擊“執政者”的合法性,故而民進黨在短短15年內“合法”奪得政權。待民進黨“執政”,由于陳水扁一家兩姓的貪腐,距離人民、社運界、知識界越來越遠。
按理施明德倒扁總部與“在野”黨派吸納這三股力量齊力反扁,然而倒扁總部處處受制馬英九,彼此合作又是貌合神離,導致知識分子參與感不足,無法形成輿論壓力逼陳水扁下臺。
具體事證如:胡忠信、張友驊、陳文茜等均出身綠營,長期以來批扁不遺余力,他們與施明德倒扁總部維持不錯的關系,然而在關鍵時刻,馬英九身邊策士竟然認為,這些綠營出身的倒扁人士居心叵測,想用馬英九的手來打倒陳水扁,國民黨絕不能中計。對于國民黨的論調,施明德聽后為之氣結。
其實施明德反貪腐倒扁運動的退潮,對臺灣政治人物而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從民調數字分析,紅潮退卻后依然有32%民眾支持施的反貪倒扁運動,這個數字遠超過藍綠政黨的認同度,說明紅潮退卻時僅是在蓄積下一波倒扁能量。
目前泛綠學者在紅潮退卻發起“公民社會與臺灣民主”運動,拉出本土戰線與草根民眾進行對話,并與倒扁總部決策人士如張富忠、簡錫階、魏千峰等人溝通,暗示這兩股勢力有合流趨向。
對此施明德看得非常清楚,施認為紅衫軍運動來自中產階級支持,有其能量,亦有其局限。為拉出本土戰線,施必須透過知識分子的論述,使陳水扁“鐵桿”民眾能理解反貪腐與民主政治的關系,再透過“公民教育”的模式,說明貪腐對民主政治的危害,因為執政者有權才能進行貪腐,以此打破民進黨或陳水扁建構的弱者形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