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社會,當務之急需抓什么?
邵道生
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6-10-12 http://guancha.gmw.cn
建設和諧社會不是鼓舞人心的戰斗口號,而是執政黨的行動綱領;不是為解決凸出問題的實用性的權宜之計,而是執政黨治國思想的一個戰略性轉變;不是烏托幫式的和稀泥,而是對和諧社會發展的絆腳石的強力清除。
所以,建設和諧社會的提出是執政黨對過去執政理念、執政方略、執政思路、執政行為的經驗性總結、升華,是一個飛躍性突破,六中全會的確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境界”,六中全會公告是一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件”。
建設和諧社會的任務重,涵義深,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在當今局勢下應該從哪兒著手呢?我認為,根據當今的國情,和諧社會的建設必須要“兩手抓”、“抓兩手”:即用一只手去抓已在“社會問題”中占絕對地位的“民生問題”,用另一只手去抓涉及到執政黨能不能繼續執政(生死存亡)的腐敗問題;而且這“兩手”必須同時抓,“兩手”都要硬,都要堅決,哪一只手都軟不得。
為什么要用一只手去抓“民生問題”?因為在當今社會“矛盾凸顯期”中為就是因為有大量的“民生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有相當多的共產黨干部忘掉了共產黨之所以能建立新中國的最重要基本點:就是讓農民有地可耕,讓工人有工可干。而前一段時間呢?有些人卻反其道行之,譬如,一個“農村圈地運動”就讓四千余萬農民變成了“失去土地,沒有工作,沒有社保的”“三無農民”;一個“企業改制運動”就讓四、五千萬“4050代”工人變成失業工人;至于城市中發生的野蠻拆遷則使成千上萬戶基本居民變成“無房戶”,而且廣大農民、工人的利益說受到受到嚴重損害就受到嚴重損害,而且還不讓說話,無處申訴,當社視億萬群眾的生存需要、發展需要時,這個社會是無論如何都和諧不了的。而十六大的“胡溫新政”之所以能得民心,重要之一點就在于“恢復”了歷史的基本點:“以人為本”。
為什么要用一只手去抓“腐敗問題”呢?盡管十六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了相當重要進展,但是反腐形勢仍然嚴峻得很: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權力資本腐敗”成為中國的主要腐敗形式后,中國的腐敗呈現了如下的特點:(1)改革中有相當一部分成果被腐敗所吞噬;(2)在一些地區“有權人”和“有錢人”已經結成了能影響當地政治生態的“腐敗利益集團”;(3)在一些地區它已經形成相當強大的能量、氣候,已經有“一定的資本”、“一定的膽量”敢于抗衡中央的權威;(4)在全國各地出現了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用“國家資本”(“社會資本”、“集體資本”)來制造“超級千萬、億萬富翁”,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已經超越了國際警戒線;(5)一批又一批位高權重的省部級高級干部和“地方性高級干部”掉進了腐敗泥坑,在一些地方、部門腐敗的“出生率”仍然高于“死亡率”,不乏“后繼有人”;(6)在腐敗泛濫地區黨群關系緊張,干群關系緊張,民怨沸騰,社會矛盾激化,因而出現了貪官倒臺市民自發放炮的舉城歡慶現象……腐敗的確已經成為社會和諧的大敵。
關鍵是怎樣進行“兩手抓”、“抓兩手”?
第一,當務之急就在于要讓廣大工人、農民“休養生息”,“還利于民”,努力探索從政策上對過去失地農民、失業工人利益受損的補償問題,要通過“還利于民”來“扶貧濟困”,將執政黨的“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上。
第二,努力地、迅速地去研究、摸索并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最大的“三大民生問題”: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采用“剛性措施”將學費、藥費和房價壓下來,譬如,近十余年代來亳無道理的、嚴重超過國民承受能力的、飛漲的大學學費降下來,而不僅僅為了教育部這一個“特殊利益部門”的利益。
第三,要真正地高舉公平、公正的大旗,要努力禁止一些地方將利益的天平向“特殊利益集團”的“有錢人”和“有權勢”的人傾斜,尤其是司法更應該當公平、公平的“排頭兵”,工會、婦聯、共青團要理直氣壯為弱勢群體說話,切實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
第四,中央對上海社保基金的處理非常得人心,應該繼續保持十六大以來既打蒼蠅又打老虎的反腐敗高壓態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中央權威,才能“政令走出中南海”。尤其是當今省市各級十七大換屆之際,采取鐵腕措施將貪官拿下,將冗官、懶官、散官換下。
第五,新的改革措施不能只聽那些只會搬弄西方經濟學的“主流經濟學”的話,還得要多聽聽政治學、社會學等其它學科專家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不能像過去一樣“獨尊經濟學”,等問題成了堆之后再去解決,這樣的改革成本太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