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畢竟經濟上有很大的發展,所以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可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地看,經濟發展究竟成功不成功,要從各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出賣靈魂的經濟發展值得驕傲嗎?
一個女孩,工作能力不突出,后來依靠賣春掙了大把大把的鈔票,超過了她的同事和先輩。然而,她的富裕值得驕傲嗎?
同樣,靠剝奪工農的利益,靠住房教育醫療來剝削廣大群眾,縱容官場的腐敗,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誓言,這樣的發展值得驕傲嗎?
靠出賣祖業、吃老本發展的經濟值得自夸嗎?
一個敗家子,把祖上傳下來價值一萬兩黃金的耕田和染坊賣了一千兩黃金,發了筆“大財”。但這樣的“發財”值得自夸嗎?
同樣,賤賣稀土,賤賣稀有金屬,賤賣國有資產,賣完了企業賣金融,賣完了工農的利益又賣準“中產階級”,這種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發展值得夸耀嗎?
如果沒有建國前三十年積累的龐大國有資產規模,沒有我們國家還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如果毛主席當年就象現在一樣大賣特賣,那么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已經沒有可以出賣的資本了!
建國初期,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為了獨立發展不惜對抗蘇聯和美國;勒緊褲腰帶發展了兩彈一星;團結第三世界與帝國主義斗爭......。這樣做代價是對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但好處更是顯而易見的--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增強了中國的軟硬實力,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不可動搖的大國地位。這是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寶貴遺產,任何人都抹殺不了。現在我們不用打仗了,不用和美俄搞尖銳的對抗了,不用搞大備戰了,尼克松訪華后中美成“朋友”了,不用大力援助第三世界了,不用花大錢搞尖端軍用科技了,可以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安心地投入到“發展經濟”上去了。 如此的“發展”在毛主席時代面前可以有任何的優越感嗎?
走向邪路的經濟發展
“總設計師”曾說如果造成了兩極分化,改革開放就走了邪路,我現在覺得,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將來必然要走上邪路。
改革為了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砍掉了那么多科研項目,似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已。當然,國外的科技也是生產力,只不過這個生產力創造出來的財富我們拿了小頭,外國人拿了大頭。中國越來越依靠出口來消化產品,卻無心占領科技制高點,這就注定了我們的經濟受制于人,受制于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兩極分化。
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就對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說:“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 國 主 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改革前的大鍋飯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存在,但解決的辦法不一定必須是全國包產到戶呀,全國一刀切地搞包產到戶,也不多弄一些方案,搞搞試點,就迫不及待地推廣了。這種做法其實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而犯了一個大錯誤。當前的主流聲音只對改正小問題的事情津津樂道,卻淡化改革走入邪路的嚴重事實。
摻水的GDP,虛假的高增速
普遍而又真實的故事:某地前任領導為了搞政績工程,修了一個綠化廣場,后任領導懷著同樣目的,拆了重建。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在GDP計算中增加了3次。因為在第一次修路時創造了部分生產總值,而施工隊把他拆除再次創造了一定的GDP。重修又創造了一定的GDP。盡管這三批人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或效益還是原來的或是負的,但是在計算GDP時,這三筆卻是分開計算的。
低水平重復建設在中國是很普遍的事情,所以中國的高GDP增長數字其實是摻了很大的水分。且摻水的方式不止一種--在統計數據上直接做手腳也是一種便捷的摻水方式。國家統計局最近弄了一個平均工資的數字,結果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其中質疑因兩級分化而導致平均工資并沒有真實反應民生的問題暫且不說,我甚至懷疑這個平均工資的數字本身就是不準確的,甚至是假的。
統計部門失去了誠信,那就不好辦了。什么失業率,人口的平均壽命,貧困線以下的人數......等等,誰知道這些數字可信不可信呢。
GDP數字是中國改革的寵兒,如今金融危機來臨之際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GDP“保八”。我不懂得其中的許多道理,但我感覺,說為了挽救經濟而必須完成“保八”的目標,很象是一個教條。
有人會說,可我確實感覺到生活水平的確有很大的提高啊。我想這個問題要分幾個方面來看:
1 人們吃得飽肚子了。
然而吃得飽肚子是毛澤東時代的功勞,包括農田水利工程,包括雜交水稻等農業科技的進步,包括化肥工業的發展,只不過那個時代還沒有來得及充分享受自己創造的這些成果便結束了。
2 汽車,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這是國際科技進步的結果,非洲一些小國領導人同樣能讓自己的國民得到這些享受。在中國任何一個領導人接班,走什么樣的路線,都不太可能笨到讓今天的中國老百姓無法享受這些成果的地步。
3 有發展是正常的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發展,有發展就會有進步,發展了三十多年后,不少人感覺生活水平比以前有很大提高,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經濟發展的目的得到充分體現了嗎?
經濟建設不是目標,而是手段,經濟建設說到底是為了民生和國力。今天我們的國際地位上升了還是下降了呢? 我看是下降了。今天的民生狀況比三十年前更好么?恐怕也不樂觀。那么改革三十年的“巨大”經濟發展成就如何得到體現呢?
這種在損害民生、科技創新能力降低的前提下只拿到了稍高一點的摻水GDP數字的發展實在是禍國殃民,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朝鮮可以作為改革的參照物嗎?
有人說如果中國不改革就得象今天的朝鮮一樣落后,這純粹是瞎胡扯,沒有半點實事求是的精神,是毫無根據的臆想,只要針對中國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就不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上搞資本主義的窮國家多去了,美國與他們一樣窮嗎?那為什么中國繼續按照毛澤東的路線發展就一定會與朝鮮一樣落后?相反,依照建國前三十年的經濟和科技發展狀況,若當初繼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公有制,堅持自主科技創新路線,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開放,如今在經濟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是很有可能的。
總之,我覺得改革三十年經濟建設有一定的成果,但談不上巨大的成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