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金融危機,被當成是中國“產業升級優化”的歷史性機遇。上上下下對此還頗有些共識。
只是我擔心,這個機遇,中國難以抓住,可能又一次只能眼睜睜看著機遇流失!
這是為什么呢?
一句話:現行的經濟管理機制尤其有權力的經濟部門之間相互頂牛,“五龍治水”,形不成國家的合力,所謂“產業政策”徒有其名,掛在墻上,而難以得到一以貫之的實行!
“五龍”是哪五位神仙: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產業部、商務部、國資委。
正是這種各自為政,“五龍同治水”,使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就開始高倡的“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結構改造,推進產業升級”,始終只能是一句空話。而且,始終沒有人對這些喊空話的行為、政策的一誤再誤、國家的一誤再誤站出來負責任。
而且,“鐵打的部委流水的官”,要人負責,反正肯定不是老子應該承擔責任!老子一個個功勞都大得老了去了!
發改委的、科技部的、商務部的、信息產業部的、國資委的, 如果還有活的、會說話的,有誰敢站出來否認這個事實!
三十年了,我們眼睜睜看著別人都升了多少級了,我們如果有升級的地方,都是人家500強的在華附屬生產部門干的。但那是別人的全球布局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中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更要命的是,由于許多產業已經被外資控制或掌握話語權,已經不存在“升級”的問題了!
先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改發改)。以前叫計委。說這次搞四萬億,那段分項目分資金的時期,發改委周圍“賓館”和“卡拉OK”爆滿,其實這個主一直都是這樣牛得不得了。但這個委最大的問題卻是一直搞不清楚自己該管什么、應該干什么,到底是要管結構升級還是宏觀經濟穩定。現在回頭看來,他們不斷制訂的“汽車產業政策弱智得不得了”。你要現在拿出他們80年代制訂的“汽車產業政策”,簡直主觀主義到了極點。他們的“產業政策”中原來根本就不給吉利、奇瑞這樣的企業任何機會。剛開始奇瑞“強行非法出生”后,發改委要面子上好看,要求奇瑞掛靠上汽,白送給上汽20%股份,雖然人家也分不到紅。要不是安徽的地方保護主義(尤其是蕪湖的那個可敬的有“經濟民族主義”思想的夏書記),奇瑞早就被發改委的政策折騰死了。吉利更是多年被這幫配車只用外國車(至少里邊的發動機)的發改委多年不發出生證,當了近10年“黑戶口”。光看他們失敗得再無以失敗的汽車產業政策而論,改革委要是一個人格化的并且要臉面的人,早該自殺了!現在發改委是不是高明了一點,好像并不是如此。雖然產業政策光靠他們一家是執行不了的,但他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有戰略性的眼光。現在權力地盤受侵蝕,所以也只好以保地盤為主。最近定調的核電產業政策,只求電容擴張,而對自主的核電發展朝三暮四,搞得中國核電裝備制造又步上汽車產業后塵。當然這幾十年,從發改委也算出來過一個明白人,真正的我們國家的大明白人,可謂國士,名字叫路風,現在在北京大學當教授,在自主創新的理論方面絕對是一流專家。但恐怕他的前同事也沒有什么閱讀興致。
再說科技部,先后兩個部長徐冠華和萬綱,也都是想干事的人。包括先后服侍兩位部長的現任副部長劉燕華,也一直想在產業升級、科教興國上做些文章。但產業創新和升級,科技能否興國,光靠科技部一家不起什么作用。電動汽車你可以推國家創新工程,但沒有石化部門、地方政府、發改委們的配合,你的“在世界上據領先地位”的技術都是白搭,巴菲特買10%BYD股份一樣沒有用。中國從來不缺“在世界上據于領先地位”的技術,新聞聯播每天都吹這個,缺的是技術產業化的良好體系和機制,缺的是重大共性技術的發展體制。科技部的梅永紅司長,是個推進自主創新的“偏執狂”(我們國家太缺梅司長這樣的推進自主創新的“偏執狂”了)。但他們也知道,喴歸喴,就這個體制,形不成合力,想得再多、說得再多也沒有用。科技部的一大毛病,是對國際科技合作在認識上有重大誤區,以為能通過合作得到什么大寶貝,對國際政治的現實還很ABC。在伽利略計劃怎么上的當、受的騙,科技部是不會承認的,不會向上匯報向下說明的。這個毛病,影響到他們對自主創新的戰略性認識。再說,只有部長明白,司長們都是糊涂蛋,科技部也科技興國不起來!
商務部更絕了。這個部委的設置本來就在世界上夠絕的。脫離國家統一的長遠的產業政策,專門設一個部委來“招外商引外資”,最后成了外資的“國家保護神 ”。那內資、民營資本保護嗎?對不起,不是老子的職責。實際上,中國這么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外資還用那么媚的去招嗎?但外資的惡行去不管,凡正像微軟在中國的長期壟斷、先放水養魚再對全國人民搞黑屏一類的惡行,商務部是不會管也沒有能力管的。再說,是改革開放的牌子嗎,是政治問題。更要合的是,這地還形成了一批專門給外資說好話、壓制不同聲音的“學者”,從原來的龍永圖到現在的王志樂、馬宇,跳得一個一個比驢都高,恨不得將外資當成中國的祖宗。28個產業有21個被外資控制,他們認為“很正常”。最近法國施耐德因為侵犯民營的正泰集團的知識產權,一氣就賠了1.5個億人民幣,連氣都不喘一下,從中就看得出這幫外資讓中國的脂膏養得到什么地步了。中國是GDP了,但發展收益中國得到多少呢?商務部的袞袞諸公們從來都是不關心的,反正老子已經與國際接軌了,反正老子已經博奧亞洲論壇秘書長了。從郭京毅到某某,負責外資并購審查的一串受賂吃案的,行同“經濟漢奸”,讓人對這個部除了嘆氣還能說什么。他們的工作越賣力,中國的產業發展越懸!
再說工業和信息產業部。這個部設置的初衷是想推動我國的高技術產業發展,但工業發展、信息產業發展,如何同發改委、科技部的事權一致起來,共同指向自主創新、科技產業、提升結構這一國家戰略目標,可能并沒有想得太清楚。現在李毅中當部長。老李有魄力,但不知道有沒有戰略眼光。值得注意的是副部長苗圩,以前是機械工業部(已撤并)的一個司長,后來到了二汽同法國搞合資“大獲成功”而武漢市長,而工信副部長。說真的,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只要你同意人家的車子在中國上路,讓傻子去搞合資都能成功。那些吹噓多大成就多大成就的人也沒有想一想,把這么大的市場讓出來,又有幾億農民一代接一代的當長工,又有政權保著,招商外資有不成功的理由嗎?中國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成的是別人的美事!所以老苗這樣的人主事,外邊又同發改委(發改委也有高科技產業司等設置)、科技部受授不清、你爭我奪,同商務部打來打去--最近要求所有外資IT產品開放原代碼,歐美日的外資加政府聯合一嚇呼,我們又縮回去了-給一年延緩期而且只限于“政府采購產品”,簡直同2004年吳老太太槍斃WAPI給老美做見面禮同出一轍 -----這個部能有什么大的作為真的不好講。
再就是國資委。核心值能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對國家經濟戰略性制高點的控制。但沒有什么戰略性的想法,當頭的就知道自吹自擂。反正靠著巨大的壟斷性資源,國有企業盈利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你看它管理的企業當中,有那一家是通過創新、制造業成了世界“500”強的。所以,國資委名義上管理著一批世界500強企業,但真正筋骨強的不多,離開壟斷利益能活好的不多。況且,從國家長遠利益而言,推動國有經濟同中國民營經濟的戰略性合作、戰略性融合,實現國民齊進(而不是國進民退)、官民共進,對于中國所有制結構的優化、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合理演進,是至關重要的。但國資委管國資,還是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認識上。更要命的是,國資委還把外資當成好朋友,鼓勵與“世界500強”的合作,只怕最好還是要引狼入室。
這“五龍”各有地盤,各有絕招,井水不犯河水多少年了,至于國家戰略利益是什么,如何合力提升中國的產業結構,如何合力把中國的市場當成中國產業升級的大本營,把中國的市場看護好并成為中國本土企業成長壯大的可靠基地,這五龍都沒有什么深入的思考,也沒見什么作為。也難怪,你是閣員,老子也是閣員,憑什么我要買你的帳?怎么相互打架打得死去活來,故事多了!
但要追究到底,問題可能在于他們之上的更高位置的人,對問題一直沒有想清楚(從江李朱時期開始),所以才會形成這樣的部門各自為政、五龍各治水局面的弱的、讓人有機可乘的失敗的制度設計,使得中國幾十年來最該做的“產業升級、結構優化、自主創新”的大好機會,就這樣一次次失去。“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希望如此,希望如此!
因此,金融危機來了,國家“產業升級”的大好機會來了,再加上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我們再也不能失去機會。但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在最高層次上的人,樞機的人,層峰的人,對國家戰略和中國核心利益—即對自主創新戰略、對創新型國家建設、對科技興國、對國家科技和技術力量的積累、對完整的產業價值鏈的形成、對產業間和上中下游合作有真正的理解并且“行動,行動,再行動”,并且不怕被人目為“偏執”和“民族主義”而不計一時得失一地得失地一以貫之的加以執行,中國的產業升級才有希望。
我們真的不再需要二十年后還是讓壯士呃腕嘆息的局面!
五月三日「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