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創新主體豈能被邊緣化
[之四]
中國的退休老專業技術人員,呼喚“創新基金”的雨露,創新國家,創新城市更需要,為退休老專業技術人員搭建創新平臺,盡管基金規模過小。但這些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創新基金”約高達45億之多,但實際效果上,并沒有達到建立之初所設定的,每年投入10個億至13個億的規模。這個數量對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來說,實在是太小,現在的“創新基金”,似乎是以撒胡椒面方式撒下去的,而不能夠有重點的投入,所以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1992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為此修改了“合資企業法”,允許外方控股并出任董事長。在中美市場準入談判中,中國政府承諾將大幅度降低關稅及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和市場準入條件的放寬,激發了外商投資中國的熱潮,西方跨國公司對華投資速度明顯加快,1992至1997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增長了3倍多。
在這一時期,中方堅持在合資企業中的控股地位,力圖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日資在西方國家的對華投資中比重最大,投資的領域最廣,但日資企業限制技術轉讓的意圖十分明顯;而美資企業由于“技術創新”能力強,技術轉讓相對積極。
外商直接投資的大量進入,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1997年10月以來,外商直接對華投資開始下滑,由于中國制造業的開放程度已經較高,外資對低技術制造業的投資出現下降趨勢。
1999年外商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從1994至1995年的20%的高水平,下降至10%的低點,此后幾年一直如此。截至1999年,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投向是,工業占59.6%,房地產公用事業占24.4%,農、林、牧、漁業僅占1.8%,交通運輸及科研、技術服務業合計僅為2.8%?! ?/p>
在對第二產業的投資中,加工工業又占較大比重;這類企業大多是港臺的中小資本,在各種優惠政策的刺激下,大量使用國內廉價的土地、勞動力、能源和原材料,其中不少企業,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一帶從事原料藥、化工和塑膠制品的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但這類中小型加工企業,主要是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少爭奪國內市場?! ?/p>
日本和歐美的跨國公司,則主要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它們大量投資機電、日用化工、輕紡等高利潤的傳統行業,產品銷售額在國內市場上的比重增長迅猛。電子及通訊設備類的外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已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p>
事實證明,1992年中國實施“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其實并未獲得成功。外商大企業力圖通過大規模投資,取得在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并依靠巨額資金和技術投入形成競爭優勢,對中國本國工業筑起了難以克服的產業進入障礙?! ?/p>
目前,外商直接投資中的外資控股和獨資企業數目迅速上升,獨資和控股經營,已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在一些技術密集型的新興工業領域,外商獨資的比例越來越高,超過1億美元的大型投資項目的數量增加較多。
從2001年開始,外資企業加快了向中國轉移制造業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跨國公司向中國轉移的制造業,大多處于價值鏈的低端,中方參與生產的只是價值鏈中技術含量低、適合大規模組裝的部份,這種移植的制造業,完全受制于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發展的基礎十分脆弱,很難孕育出現代化的中國產業。
在中國以合資方式引進的技術中,屬于硬件技術的成套設備進口占了絕大部份,技術許可和技術咨詢服務等軟件技術,引進的合同數量和金額很小,所占比例不超過20%,反映出中國企業普遍存在技術依賴心理,這樣掌握著核心技術的跨國公司,就很容易將合資企業,改造成它們的最終產品裝配線?! ?/p>
由于引資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政府和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在引資中就表現為重表面而輕實質,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嚴重不足。
中國用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資金,只占技術引進資金的三分之一,而日本、韓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用于消化吸收的資金,三倍于技術引進的資金。
對于許多地方政府來說,引進外資的目標日益模糊,甚至引資本身成了目的,從而造成為開放而開放、為引資而引資的被動局面。
中國不少企業未能通過合資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無法逐步形成自主研制開發能力,即便是在員工素質、信息等基礎條件最好的上海也不例外。外資方采取的一系列技術保護措施,與上述國內因素相互作用,在遏制中國產業技術進步的同時,完成了對中國的技術控制?! ?/p>
因此“技術換市場”,僅僅是幻想而已。最終的自主“技術創新”,還更應依靠自已的離退休“老科技人員”?! ?/U>
據統計,中國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的數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這十年間,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卻排在了第120位之后。而每年國家統計的數萬項科研“成果”中,“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無實際價值”,這就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 ?/p>
這種重量、輕質、資金分配不講實效的浮躁風、是科技泡沫形成的主因,大多數科學家看得很清楚,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國的科技界,是以量為核心的評價體系造成的。而這種體系的致命缺陷是,違背了科技成果的創造而產生的科學規律。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佳洱說:“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兩件了不起的事就很不容易了”?!翱萍紕撔隆敝卦谫|量,不能盲目追求論文數量。攀比數量統計的做法,不僅使科技人員,忽視對重大科學技術目標的追求,還容易引發學風的浮躁?! ?/p>
全國政協常委張濤說:“由于科研活動遠離經濟與社會實際以及立項和評估中的問題,出現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導致我國在國際科技總體實力競爭中長期處于弱勢”?! ?/p>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馮培恩說:“我國不少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評價中,只看重科研成果數量,而不注重其質量和科學意義,導致科研人員急功近利,為獲獎和晉升而搞短、平、快,成果得不到轉化,甚至還催生種種學術不端行為?! ?/p>
中國錯誤的評價機制,使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家巨額的“創新基金”與科研經費、科技人員的大量精力和寶貴年華,卻制造出一大堆無用的垃圾?! ?/p>
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