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和“死人”說將開來
時下,“改革”一詞在中國可謂是最熱門的詞語了,人們的關注度也很高,每逢什么“改革”,總會引來社會的一陣議論之聲,從掌握話語權的理論界與輿論界首先分析剖解一番,先把人們的思維帶到一條康莊大道上來,再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到一點上來,這樣就好辦了。但對于“改革”一詞,我們似乎接收了它善的一面,并把善高高凌駕與惡之上,這是不利于我們看清問題的。
我們為什么改革呢?因為舊東西很大意義上失去了價值,需要改正革新它,從字面上解,“改革”也比“改良”力度大很多,所以每每談到“改革”,人們就會心頭一熱,因為我們又將改正革新我們以前做得不好的事了,我們又將向我們承諾的理想邁進一步了,哪個心頭不熱啊!但我們也知道了,“改革”的力度是比較大的,搞不好是要讓人臉上掛不住的,再搞不好“改革”就會大打折扣,變成“改良”的,我們政治改革、醫療衛生改革、教育改革、市場經濟改革等等, “改革”的有多少,“改良”的有多少,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我也不便多說,因為畢竟是一家之言。
在這些改革中,我認為市經濟改革是改得最徹底,力度最大,影響也是最深遠的,計劃經濟的影子都快見不到了,值得其它改革學習。但我看吳敬璉的《呼喚法治的市場經濟》時是心情沉痛啊!改革的結果是還需要“再改革”才能實現改革的初衷,個種滋味誰人感受頗深呢?人民勞苦大眾。
前幾天,中國游客美國之死引起了廣泛關注,有的人認為那些人死的“好”,有的人認為他們應該得到和汶川大地震中死者一樣的關懷,口舌眾多,難辨是非。有的人在那些人死了以后還要大罵他們的靈魂,有的人認為這太不人道,死的都是中國人,為何到美國旅游的人和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人的待遇卻是這么天壤之別。想當初汶川大地震時,全國上下哀痛不已,有多少人流下了眼淚,中國人表現出的善良、同情和團結的心讓全世界震驚,很多國外媒體甚至把她和中華民族的崛起放在了一起,我們也扎實為國人的團結和美德欣喜了一把,但中國游客美國之死卻出現眾人的冷漠甚至唾罵的情形,拋開人性善惡之辯,這也扎實顯示了人們(一般百姓)對富人和中國官員的一種不滿,甚至憎恨,因為只有富人和政府官員才有那個“財力”去美國玩玩,特別是拉斯維加斯這種賭博圣地,當然,這是大家猜想的,沒辦法,官方遲遲沒有公布死者身份,加上春節其間報道了一些政府官員利用公費出國旅游的事件,更加深了社會本來就不滿的反“腐敗”情結,面對國人美國之“死”,我們是該悲痛還是慶幸,抑或不必勞心費神,任其“草長鶯飛”,我們是很難從思維上理清的。
小小的幾個人的死和大大的數萬人的死,說明了很多問題:我們的改革給中國社會留下了多么可怕的后遺癥,整個社會的經濟分化導致的社會的精神分化,貧富懸殊導致整個人群的一切權利和素質的懸殊;同時也說明了,中國人民大眾不是沒有愛國之心,不是沒有善良之心的,而是培育這些“心”的土壤出了問題,土壤的肥沃才能長出健康的生命。
總之,在“改革”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領導再不引起重視,問題就會越來越大,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社會也就越來越混亂......(討論時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書和文章已經很多了,在此我就不再贅述了。)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里的重視不僅只是戰略上的重視,更是戰術上的重視,要從最實際,最貼近生活的地方引起足夠的重視,一種微觀的治理思維恰恰是我們最需要的。
崔華勇
2009年2月于滇東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