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蟲柑橘、三聚氰蛋悲劇啟示:農村經營方式市場化的悲情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農村經營方式開始自由市場化。市場化的初期景象是令人鼓舞的,集貿市場的農產品品種日益豐富,貨源充足,農村城市產銷兩旺,全國廣大農民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有了較大提高。隨著流通中介渠道日益發展起來,之后的市場情況不斷異化。
異化的情形之一是,農民進城越來越難。當年筆者住宅靠近城鄉結合部,由于城市集貿市場中介服務業日益發達起來,原始的自由市場銷售同盟開始形成。這類銷售同盟從維持農產品市場差價、擴大集貿市場利潤空間的愿望出發,逐步抵制和阻攔郊區農民進城自行從事直銷活動,迫使部分進城農民只能棲身于城市邊緣的道路、空地擺攤叫賣。隨后有人又對這類遠離城市中心的直銷攤點進行騷擾,終以低價接收直銷貨物,使直銷攤點逐步消失,城市集貿市場為中介服務所把持。
異化的情形之二是,價格同盟開始形成。當城市集貿市場的中介服務取得全部控制權以后,農產品的銷售價格逐步趨于同一。這種自由市場經營方式,促使市場賣方基本上要受隱性價格而不是無形之手指導,從而形成了初期的城市農產品銷售價格同盟。誰想脫離城市農產品銷售的價格同盟控制,經營者也就喪失了集貿市場的立足之地。其結果就是,即使是在農產品大量上市季節,集貿市場的經營者寧可到了午后或晚間把部分銷售不出的低質產品紛紛丟棄、任由城市貧困者自行挑揀,也要盡力排斥各自降低銷售行為。
異化的情形之三是,出現跟隨工資策略。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由于商品價格逐步提高,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城市企業在經濟擴張環境中,多次出現工人工資的普遍增長機遇。細心的人們可以發現,一旦企業工資增長的消息剛剛冒出,很感興趣很早得知的倒是集貿市場的經營者,他們往往趕在城市家庭的新增工資尚未到手時,就把集貿市場的商品價格抬高一截。使得產業工人的每一次工資增長,幾乎全都成了自由市場的最大實惠。這種與城市工資增長的互動手法,長期以來幾乎沒有例外,被自由運用得恰到好處。
異化的情形之四是,阻斷農業產品銷路。筆者深有感觸的四大事件可以說明問題。一是若干年前,陜西、甘肅等省區,曾經一度進入蘋果擴大種植的旺盛增長期,之后媒體報道由于蘋果品質不高銷路不暢,成熟后大量丟棄,果農一氣之下掀起砍樹潮。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外地并未出現蘋果市場的嚴重積壓,而且蘋果價格沒有下降。二是幾年前的卷心菜市場情形如出一轍,當內地菜農由于無人問津,讓大面積的卷心菜爛在地里,但烏魯木齊集貿市場甚至不見卷心菜的蹤影了。三是去年廣東海南等地的香蕉又是如此,一邊是南方香蕉產地價格暴跌爛在地里,身在北方城市有心想吃“愛國香蕉”,不料發現市場香蕉既少而且價格又高。四是今年廣元“蛆柑”事件發生后,與家人商量多吃柑橘時,夫人的回答讓人吃了一驚:市場根本買不著!
問題其實不復雜,當蛆蟲柑橘、三聚氰蛋等悲劇接連不斷發生后,當豆農、奶農等紛紛叫苦不迭時,當農業發展和農產品產出最終倒在自由流通環節中,人們能不能思考幾個簡單問題,什么是農產品穩定銷售的主渠道?自由市場究竟是不是“三農問題”賴以解決的主心骨?所謂無形之手到底能不能帶來廣大農民的新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