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表妹從澳大利亞回來上高中的補習班,于是就在我家吃飯。表妹小我四歲,小時候很調皮,不過現在大了也懂事了許多,在那邊也會關心點國家大事,看看報紙之類的了。一次吃完飯便跟他聊天,說起毛主席以及一些之后的領導人,表妹說當時胡總訪澳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報紙頭條說的是“我們不歡迎不是民選的獨裁者訪問”之類的惡意攻擊的話,并說在他們那邊,他看到媒體對我們領導人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但是毛主席卻除外。我妹妹說很少看到有攻擊毛主席的,反而經常看到一些贊頌毛的文章。無獨有偶,在一個在美國工作的網友口中得知,在他接觸的美國人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毛主席而不知道中國其他的領導人。
聽到我表妹還有那個網友的說法,覺得還是蠻驚訝的。怎么說毛主席手中的中國是一個處處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對抗的社會主義強國,在他們的立場上屬于敵人;而從鄧XX的改革開放開始中國開始走進資本主義世界,投入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的懷抱,對它們來說屬于朋友,屬于投降者。為什么若干年之后他們的民眾卻對一個曾經的敵人報以崇高的敬意卻對后來的投降者報以鄙視呢?
1840年之后的百余年間,中國吃盡了外國人的苦頭。用一句教科書上的語言說就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期有許多愛國人士為振興自己的民族而做出了努力。既有清政府內部為挽救統治進行的器物改革的洋務運動;也有從政體上嘗試的孫中山的辛亥革命;亦有從文化上欲與傳統文化劃清界限的新文化運動等等。這些運動可以說都是失敗了。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做的努力從客觀上都是為了這個民族,雖然結果并不令人滿意。
義和團斗爭可能是一段頗有爭議歷史。在某些人眼里一群農民流氓組成的破壞型組織根本不值得贊頌,除了濫殺外國人之外毫無益處。但是事實卻是在當時的晚清政府忙于修補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對外國人的侵略并沒有做出什么像樣的回應。義和團運動是民間起來抵抗外來侵略的一場運動,階級性決定其手段并不能算高明,但是他們想必清政府來說起碼做出了強而有力的回應。
這一段屈辱的歷史一直到194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一句劃時代的聲音而終結。而終結這段屈辱時代的關鍵人物就是自稱馬克思加秦始皇的毛主席,毛主席用前半生的時間與他的同路人們一起建立了新政權,而后半生的時間毛把他的時代建設成為社會主義超級強國,在六七十年代更是在美蘇兩大國之間游刃有余,走出一條聯合第三世界的不同于霸權主義的國家道路。這一切都是毛主席以及他領導的那個時代取得的成就。
毛的時代與西方的關系,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的關系一直是對抗多于合作。這一切一直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主動向中國示好而開始破冰,七十年代是中國外交頗為豐收的一年,這里不再贅言。在那個時代,毛主席以國家利益為重,對美蘇等帝國主義國家毫不妥協,寸土必爭,但是卻對亞非拉的確的革命報以極大的援助。突然想到,毛主席很喜歡《水滸傳》,而這本書里不正是透露出一種不畏強權而路見不平鋤強扶弱之精神么?而毛時代的中國所做的種種,隱約不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么?
毛主席說:“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的確,毛時代取得的成就,絕大多數來源于自力更生,雖然一些成就比相較外國水平來說還是挺遠,但是我們是在一個怎樣的基礎環境下發展的呢?這點隨便去問問老人家就清楚了。正是毛,他的時代,在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內使得中國從一個人見人欺的弱國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敬的用實力說話的實際意義上的大國。在經歷了百余年的衰敗,脊梁骨被外國人壓彎了之后,我們突然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骨還可以挺得這么直!我們不需要再聽外國人指指點點,沒有一個外國人再敢輕視我們了。這一切,是毛,他的時代的人才能夠體會到的至高榮耀。
改開之后,中國正式告別告別社會主義,正式投向資本主義的懷抱,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這是一件意想不到的驚喜。與其用“轉變”這個詞來形容中國的變形還不如用“投降”來的更為確切。進入資本主義世界并不是中國崛起的必要途徑,毛時代已經是被時間證明了的能讓民族復興的道路,即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沒有任何理由重新走回資本主義道路,走回別人發展過的老路。故而一個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鄧XX的領導下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頭“投降”,外國人自然欣喜若狂,不斷的配合著贊頌鄧XX“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從這點來說,鄧XX是投降者,是像西方資本主義投降的人,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經濟危機立下了汗馬功勞,卻得不到后人的認同。
在很多侵華外國將領眼中,那些揮著鋤頭的義和團農民們比點頭哈腰的情政府官員更令人尊敬,雖然義和團寧他們吃盡了苦頭,但是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不得不說:“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這也是毛主席說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最好詮釋。如果一個國家在面對外國之侵略是仍然無動于衷,倘若這個民族的精神已不在,與行尸走肉何妨?同樣的,毛主席作為他們的敵人,在當時乃至于今天仍然能夠得到西方人民的認可以及尊敬,乃在于毛以及毛的時代展示的是一個真正的大國風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毛主席在早年并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在求學期間受到過各種思潮的沖擊,但是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不容置疑的是,毛主席不論是那個時期,接受的是哪種思想,其首要目的都是為了振興這個百年積弱的民族,這一點是貫穿毛主席一生的。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曾講:“毛澤東是唯一有勇氣放棄馬克思主義的人,如果他發現籍此不能帶來民族振興的話”。
有些人不明白,為什么美國人日本人等現在世界之一流強國對自己的敵人會倍加尊敬,而對投降者從心底里不屑一顧。那是因為一個人,一個民族,倘若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需要展現出自己的精神高度。這點義和團做到了,毛主席做到了,清政府沒有做到,鄧XX沒有做到。必自毀而人毀之,誠然。
2008-7-2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