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小水利”與家鄉的“紅旗渠”——紀念大躍進50周年(原創首發)
鳳姐姐
我的老家在四川遂寧。
我中學就讀的學校,有一套小型的水利系統,是一種寬約30—40公分、深約40—50公分的用石板砌成的窄窄的小水渠:在校園范圍內,小水渠圍繞在教學樓、辦公樓、操場、禮堂、飯堂旁,甚至于圍墻邊。渠水歡快地跳躍著,陪伴著我渡過了快樂的中學年代。
渠水非常地潔凈,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如果口渴了,蹲下去,用手掬二捧水來,直接喝就是了,是不會拉肚子的。學校的生活用水,都是用小渠里的水解決的。
學校背靠著一條渠河,小渠里的水,就是從渠河里引進來的。學校的前身,是一所女子中學,在前,聽老人說是一所教會學校。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學校的水渠是一直就有的。直到前不久,我才知道,我這個想當然,錯了。
前一段時間,強壇說起河南林縣的紅旗渠。這個人造渠,在全國是非常地有名。想起我的家鄉,在70年代曾經把我學校背靠的渠河,在原址上又挖過一次,把那條渠河擴大加長了不少。于是,我就對千重山網友說:在我的家鄉,也有一條“紅旗渠”呀,只不過,沒有這么大的名氣而已。千重山網友非常有興趣地對我說,如果確實是,應該寫一篇帖子,發到強壇,也算為家鄉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用家鄉的名字加上渠河二字,搜出來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原來那條“紅旗渠”,居然是在大躍進年代修建的!是名副其實的紅旗渠呀!
原來“建國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遂寧的電力十分緊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五八年大躍進年代,遂寧決定在原涪江取水口處,擴大溝堰,并伸延到離遂寧城南10公里的龍鳳場,建設龍鳳水電站。裝機容量共6580千瓦。那時,我國的技術十分落后。要建一個當時算大的水電站非常困難。那時的口號是自力更生,土發上馬。還使用木質的輸水管道。電站建成后,彭德懷元帥曾去視察,聯合國能源開發署非常贊揚,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國際影響很大。”“建于五十年代的龍鳳電站,默默為遂寧人民奉獻了半個多世紀,當年她有三個奇跡 :一是土法上馬, 二是發電量,三是木質輸水管道 ,至今仍在使用這個木質輸水管道輸水入發電機。”(引自“四十里渠河處處是風景;卅余座橋梁個個有特色”http://bbs.snrx.com/read.php?tid=9814)
渠河是在大躍進時才修的,那學校的小渠,怎么可能是一直就有的呢?肯定是在大躍進時或大躍進后修的!原來學校的小渠,也是一個小的“紅旗渠”呀!想起我家旁邊的農機校、教師進修學校、黨校,甚至后來我實習的工廠里面,也是到處都是這樣的小渠,我恍然大悟:原來,家鄉處處是“紅旗渠”呀!
渠河現在已經成為了家鄉的母親河,生命河,家鄉的唯一生活用水水源,養育著一代又一代家鄉人。飲水思源,我們家鄉的后代們,千萬不要忘記了,生命河是我們的父輩們用汗水在大躍進年代澆灌出來的,千萬不要忘恩負義呀!
1958年的大躍進,到今年,已經整整50年了。在近30年的時間里,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對大躍進的譏諷,幾乎沒有正面評論。可是,家鄉的渠河,家鄉的“紅旗渠”,卻是實實在在地是在大躍進年代修建起來的,并且,現在仍然造福家鄉,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作為受益人,有責任告訴我的下一代:記住大躍進吧,記住大躍進帶給我們的好處吧!
謹以此文紀念大躍進50周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