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給網絡代表提供一個“民主平臺”
——胡錦濤同志視察“人民強國”對政改的一點啟示
近年來,互聯網頗令強勢精英蹙額疾首,一位著名精英就曾發過話:“不能讓互聯網影響中央決策!”。這次“3。14”事件和川西大地震又讓國人有機會一睹竊據“南方”主流媒體的精英的“普世性”的買辦風采。它無情地宣告:中國精英壟斷話語霸權一統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雖然他們依然還“主流”。
它同時也啟示國人反思:
一,利益代言的朝野雖不對等但卻“分庭抗禮”的格局已經形成:強勢倨霸權媒體,草民大眾通過網絡。
二,毛澤東時代創造的最具廣范性的人民民主、大眾民主,也即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形式:“四大”,正在自發地以互聯網的形式英靈復活,它再也扼殺不了了。這一民主與“南方”鼓吹的什么“普世化的民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他們分別屬于兩個世界。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既是常識,也是歷史的鐵則。建設和諧社會,不能無視這一現實。
胡錦濤同志關注互聯網的做法是人民期許的。
受此啟示,我想到中國政改民主化進程的改革:何不給網絡民意表達以一個法制的民主化平臺?
眾所周知,十屆人大出現了3個“農民工”代表,當然這是人們關注且歡迎的。但這很不夠:因為“招商引資”或“為發展作貢獻” ,大小富豪包括沈陽劉涌式的人物進各級人大或政協,三十年來一直是不成文的“政改”規則,他們事實上還享受著形形色色的“超國民待遇”,以致人大政協越來越像富豪俱樂部和精英沙龍。這種狀況下,增添三兩個民工出身的代表,他們只會按照賜給他們身份的長官意志行事,其作用不過是花瓶。他們無法代表和反映億萬弱勢大眾的意見和訴求。社會劃分階級也好,分層也罷,總之因為在現實的經濟體制中的地位不同而利益不同,不同的階級階層如果有一個對話的平臺,社會才較易“和諧”,而不致沖突決裂。
中國的政改,按照“炎黃”和“南方”的設計,如小平所說,“他們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議會制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其結果不過是葉利欽式的國家分裂、眾生涂炭、買辦恣意賣國的、富豪寡頭獨裁,“民主社會主義”或者“民主人道”云云不過是騙局。
現在的中國社會既然分化出“強勢”和“弱勢”利益階層,其貧富差距已經超過世界多數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在這差距還在日益擴大,這一情勢下,數以億記的弱勢群眾,在“人民代表大會”中沒有自己的真正代表,決不會有助于“和諧”。而時下,中國不同的利益階層,在網絡交流與論戰中都有自己的真實代表,如果在人大政協和平面媒體上,給他們提供一個合法表達的平臺,使國家在重大決策中能夠兼聽則明,肯定是一件好事。比如,多年來只有“主流經濟學家”壟斷著話語霸權,如果在網絡之外給“非主流經濟學家”也提過一個平臺,對那們的“發展”肯定會比現在健康得多。
雖是受胡總啟示偶得,不過我覺得,這是政改推進民主化的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