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陽烈士陵園事件看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今天,人民網刊發了新華社12月29日電《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文章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這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要通過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識形態對各種思想觀念和社會思潮的整合能力,以此來團結和凝聚全體人民為實現黨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時近年末,洛陽烈士陵園刨墓事件在全國引發了強烈反響。民間自發形成的強大輿論氛圍,本來是一個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最好時機。正如地球村過客在《洛城一抔土,疆場十萬兵》中所說,“戰爭時期需要英雄行為,和平時期同樣需要英雄行為。而烈士墓是證明我們過去的英雄事跡,從而為后人提供行為范本的信息載體。況且,我國周邊尚不太平,特別是臺海危機日益深,都要求新的英雄行為。因此,洛陽平墳事件關乎國基,決定國運。中央和河南省絕對不可能對洛陽市當局的嚴重錯誤保持高傲的矜持,聽任輿論的憤怒沸騰到爆炸,聽任青年的熱血絕望到冷卻。”“保持住民眾的激情和理想,這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所在。”
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與民間和網絡憤怒聲討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主流媒體與有關部門一直保持著緘默。與其說這緘默是對民眾激情的漠視,我寧愿相信,在這緘默的背后,是有關部門深思熟慮、謀定而后動、準備強力介入的前奏和序曲。
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請聽一聽民間的聲音,看一看民眾的人心向背吧。
我真誠地希望,在先烈們曾經灑下熱血的中華大地,血,仍未冷。
附:《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文摘要
“一是加強教育引導,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活動,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最大限度地擴大社會認同、形成思想共識。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其他社會成員有著很強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
“二是營造輿論強勢,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貫穿到各級各類媒體傳播之中。媒體是信息發布、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推廣主流價值觀念的主渠道。要充分認識媒體在意識形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各級各類媒體認清肩負的責任,努力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要求貫穿到日常宣傳報道之中。”
“三是堅持以文化人,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要求滲透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之中。精神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對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要著眼于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用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形象地昭示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
“四是注重實踐養成,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主流意識形態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業的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使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禮儀是宣揚倫理、教化民眾的有效方式。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如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等,充分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不斷增強人們的認同感、歸屬感。”
“五是強化機制保障,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要求體現到制度設計、政策法規制定和社會管理之中。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成,而且要用制度、機制來保障。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反映,更應在各項具體制度中得以充分體現。要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防止具體政策與主流意識形態相背離。要積極推動立法進程,把主流意識形態的要求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規定,用法律的權威來推動主流意識形態建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