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大方樂于助人的人比自私的人更受歡迎,更有力量。
我在肯特大學的同事心理學家查理•哈代(Charlie Hardy)和馬克•范福特(Mark Van Vugt)最近進行的研究表明好人有好報。他們說那些擁有慷慨大方、樂于助人名聲的人是所在團體中最被看重的人。
因此,慷慨的人比自私的人更有權威和地位,被選為伙伴或者配偶的可能性也更大。慷慨好像不僅自身是個回報,而且還能給擁有它的人帶來更多的社會機會。
奇怪的是,被普遍尊重的利他主義觀念在當今文化,至少在英國很難得真誠的祝福和和贊美。
我們生活在心理學家們把利他主義行為看作“幫助別人強迫癥”的時代。當然,過分的利他主義行為會導致激情疲勞。照顧年邁的父母或者親屬的行為讓人獲得“模范”的稱號,有人還建議這些好人應該得到經濟上的補償。
盡管美國社會有貪婪的名聲,但人家仍繼續(xù)維持慈善和利他主義的美德。幫助別人的行為得到文化上的贊許。遺憾的是,在英國,慈善捐助的新聞如果招徠的不是玩世不恭的嘲弄,至少是疑神疑鬼的不信任。
媒體覺得很難相信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花數十億的財富做善事是真誠的。我們常常覺得這些利他主義的行為是購買公眾承認,撈取名聲的花招。
但是我們應該明白慷慨大方是美德,是美好社會所不可缺少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內心深處對表現(xiàn)慷慨的人向往的原因。
譯自:“Generosity is good for you” by Frank Furedi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