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毛澤東詩詞賞析

胡哥 · 2006-12-22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詩詞賞析(一)寫在前面的話


Re: : 為弘揚愛國主義正氣,紀念毛主席誕辰,特轉貼個文章如下: --- 胡哥
 
作者: 胡哥 R , Dec 22,2006,15:51  回貼 首篇訊息 論壇

   2006年9月9日,是毛澤東逝世三十周年,本來去年12月就計劃寫寫毛主席的詩詞賞析,紀念偉人的誕辰,竟一直拖到現在。今天剛搞定一個project,之后估計要一直忙到月底,干脆見縫插針,完成這個未了的心愿。

主席生前有大量的詩詞發表,有律詩,有詞,有駢文,(注意,似乎未見毛有任何新體詩作品發表),氣勢雄渾,想象瑰麗。俗話說,詩言志,歌詠言。我力圖把毛主席作為一個普通人,按照時間順序,體察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思考他當時的心態,結合該歷史環境下的作品,揣摩他的心路歷程。

毛澤東的詩作跨越大半個世紀(1915-1973),而其本人的傳奇經歷就是一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和新中國的建設史。我盡量以其詩詞為線索,點評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當然,最后的落腳點還是詩詞本身,歷史只是作為環境因素,解釋作者當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建議在讀文章之前,到百度mp3上搜索“愛江山更愛美人”,循環播放。

特別需要指出,參考了網上許多文章,在此不注明版權,也不希望此文被轉貼。
 
毛澤東詩詞賞析(二)概論


   中國古體詩詞可以粗劃為寫實和寫意兩種,也就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杜甫和李白分別是其杰出的代表。寫實者憂國憂民,有不少敘事詩流傳于世,而寫意者多歌頌祖國偉大山川,李白更是做了個夢都能寫出《夢游天姥吟留別》。我個人認為,毛的詩詞作品很難簡單劃歸其中某一類。首先,毛的詩詞基本都是基于其革命歷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背景;然而,詩人思想豐富,言辭華麗,豪氣沖天,又有浪漫主義的顯著特征。比如說,解放戰爭中,我軍攻占南京后(49年4月),詩人一定很為自己一手指揮的這部交響曲而自豪,信筆寫下,“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類似作品很多。

我認為,毛的詩詞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樂觀向上,氣勢磅礴,對應于“寫實”和“寫意”,毛可以稱為“寫勢”,當然,這“勢”不是空的,唬人的,而是多基于現實歷史事件。比如《長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可以說,詩人本身就是偉大的歷史制造者,然后用詩歌來表現革命英雄主義豪情。

按照歷史順序讀毛的詩詞,就可以深刻體會到作者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我甚至覺得,毛是一個性格十分率真、秉性大大咧咧的人,很難與國家元首的嚴謹、刻板、循規蹈矩聯系起來,這一點在詩詞中表現尤其強烈。而貫穿這幾十年的一個骨干精神,就是樂觀與自信,或許這也是其能成就偉大事業的必備素質。總之,詩詞中的毛澤東,有時性格細膩(但從不傷感),有時豪放甚至霸道,反映了其性格中豐富、多側面的特點。

下面我分三個歷史時期,來剖析毛通過詩詞表現出來的東西。

毛澤東詩詞賞析(三)遵義會議以前


   1923年4月,湖南省長趙恒惕下令通緝“過激派”毛澤東,時年毛30歲。大凡偉人,多少都有點兒“前科”,比如列寧就曾三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又三次越獄跑了出來。毛離開長沙去武漢,轉上海,然后赴廣州參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農運。當時已經與楊開慧結婚,跟妻子分別的時候,“熱淚欲零還住”,“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注意,這在毛的詩詞中是絕對的兒女情長了,從那之后,我只記得另一次流淚是“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蝶戀花,答李淑一》,竟然也是為了楊開慧!(“我失驕楊君失柳”)可見結發夫妻感情深厚。

毛澤東的一生,自從楊開慧被殺,就注定他再也尋找不到那種純潔的愛情,因為他已經確立了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后來的妻子很難說有多少其他的或者崇拜或者功利的因素。毛的一生,從個人和家庭角度,無疑是巨大的悲劇(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但是,他以個人的悲劇,成就了中國多少家庭的圓滿,這就是偉人給我們留下的財富。

索薩有一篇作品,《為歷史負重的人》,抄錄如下:

有一類人,他們注定是要為歷史負重的。在他們自己的時代,這一類人是最痛苦的人。他們多半是些有信仰的人,而且“過于”真誠,“過于”忠實于自己的信仰。善引導他們超越歷史,接近了真,他們因此與時代格格不入。這一切釀成了他們個人的悲劇,卻挽救了歷史。由于他們的出現,歷史才沒有成為一條骯臟的河,歷史才成為一首久遠的歌。

毛澤東膾炙人口的佳作《沁園春長沙》作于1925年,當年他32歲。在一個怎么說也不算特別年輕的階段,他竟“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還要“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我倒寧愿把這理解成是詩人的戰斗宣言。毛的一生,正是憑借著這種書生意氣和四射的激情,推動著中國的發展。這首沁園春是典型的比興的手法,上闕寫景充分烘托氣氛,下闕言志表明心跡。其實,《沁園春雪》也是這個套路,更早期的著名作品當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沁園春這個詞牌寫了幾百年,恐怕找不出超越這兩首的。毛的不少作品,即使放在唐宋時期也絕對是洛陽紙貴的佳作;在明清之后的古體詩詞成就中,我認為毛當屬第一人。

附帶指出的是,毛在上下闕的過渡上,匠心獨具。在幾句瑰麗的景色描寫后,是一句振聾發聵的詰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然后自然通過百侶曾游過渡到同學少年。相比之下,《沁園春雪》的銜接恐怕更出色一些。

讀毛的詩詞,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是否徘徊猶豫過,是否裹足不前過。作為一個常人,這些都再自然不過。如果有,是什么力量驅動他不斷進步?如果沒有,又是什么力量在支配他如此自信與樂觀?遵義會議以前的毛,還處于探索救國真理的過程中,對中國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但是思想還不是十分成熟,為人處事也不夠圓滑,在黨內受到很大排擠。這個時期的毛澤東,可以說是,對社會實踐孜孜以求,在黨內卻舉步維艱。他雖然直接或者間接指導了四次成功的反圍剿,但是他的價值并沒有在黨內達成共識。

詩人在1927年春(大革命失敗)的一首《菩薩蠻》就頗有悲涼的感覺:“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但緊接著就“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之后,主席詩詞中只有一個地方提到過“酒”,也只是“吳剛捧出桂花酒”。截至目前,中國傳統小資知識分子在詩詞中玩弄最多的“酒”與“淚”,似乎跟毛絕緣。確實,毛一生吸煙很厲害,卻鮮飲酒,不知這是否能成為詩詞中少酒的一個解釋。

1927到1936年的將近10年內,也就是毛從34到43歲的十年之間,有大批的詩詞涌現。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27年大革命失敗,然后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拉隊伍上井岡山,之后多次反圍剿,第五次未遂,開始長征。可見當時我黨我軍身處逆境,在革命道路上摸索,毛在黨內還受到王明等人的排擠,極其不爽(所以詩作連連?)。1935年1月終于開了遵義會議,主席在中國革命的歷史舞臺上終于唱上了主角。不管有什么選舉過程,什么宣言,拿趙本山的話說,就一句:“你們別人都不照,比來比去聽老毛。”歷史選擇了毛,毛締造了新的歷史!

遵義會議前的事兒就寫這么多了。下一部分是從遵義會議到新中國建國,從長征開始說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之前的作品可以說是毛的早期作品。本來想一鼓作氣寫到改革開放,但是現在外頭已經快天亮了,改日吧。順帶說一句,這些詩作大部分都是后來整理發表的,不少都出現在1962年《人民文學》五月號。甚至后來的有些詩詞,都是主席逝世后才發表的。我于是又有個疑問,到底是主席根據記憶后來補寫的,還是原來就有些腹稿,后來整理的呢?如果是前者,有些詩詞就不能完全反映作者當時的心境了,當然,思想和文字可能相對更成熟一些。 


 毛澤東詩詞賞析(四)鳳凰涅磐

   從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的領導地位后,中國革命開始出現了轉機。“時勢造英雄”與“英雄造時勢”的爭論,在毛身上變得格外有意義。

遵義會議后,紅軍開始了艱苦的長征。我們稱之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國民黨稱之為二萬五千里大逃竄,相信歷史已經有了公正的評價。在這個艱苦的征程中,紅軍遭遇到內部外部無數困難和損失,套用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的一句話,就是“損失慘重,收獲巨大”。這個過程堪稱是鳳凰涅磐。

遵義會議后紅軍攻克婁山關天險北上,詩人作有《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最后的兩句很有意境,也是詩人自己感覺比較得意的比喻。時1935年2月。

長征時期,詩人的作品并不很豐富,卻佳句連篇,膾炙人口。《七律長征》廣為人知,其它的還有《清平樂六盤山》中的“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贈給彭德懷的“山高路遠坑深,大隊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里單獨說幾句彭大將軍。彭德懷作為毛的湖南老鄉,是一名智勇雙全的大將,革命時期的戎馬生涯暫且不表,單是抗美援朝時候的表現,怎一個牛逼了得。黨內對出兵朝鮮猶豫不決的時候,彭將軍從西北火速進京,連夜跟主席深談,口出豪言:“大不了打輸了,我們再上山,就當是晚解放幾年”。如此氣魄,好比關公再世。記得還有一句話也是他說的,大意是,帝國主義在中國海邊架上幾門大炮,就能橫行中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仿佛聽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宣言。有個抗美援朝的網站, http://www.kmyc.net/,把彭大將軍列為中華武圣,我深以為然。而彭總在看到主席的這首六言詩后,謙虛地把最后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


1936年2月,紅軍在陜北基本立足之后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秦晉高原的漫天飛雪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一首《沁園春雪》千古流芳。而此時,作為共產黨領銜主演的毛澤東,也在哲學軍事政治上趨于成熟,幾十年的革命實踐,榮辱成敗,真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比較作者43歲時候的這首詞和32歲時候的《沁園春長沙》,顯得更加大氣磅礴,豪邁自信。(很有趣的一點,年輕的時候,毛志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而經過十年的錘煉,作者已經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人橫挑鼻子豎挑眼了,而目光也放得更為遠大,“江山如此多嬌”。)英國哲學家羅素有一個精當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河流,年輕時候是山澗溪水,湍急狹隘而富有激情,年老時則匯入大河,平緩而博大。這十年的革命實踐,對于詩人的一生也是決定性的,也是其本人鳳凰涅磐的過程。在陜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并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給了其更多讀書與思考的時間。與這一時期詩作比較少相對應的,是毛同時期的哲學與軍事作品的極大豐富。這是紅軍的一個相對平緩的休整期,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積蓄著能量。

這首《沁園春雪》把毛的帝王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堪稱是代表作。當一個衣衫破舊的中年人,領著一支同樣食不果腹的軍隊,站在哺育了博大中華文明的秦晉高原上極目遠眺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雄渾,看到了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豪邁。難怪后來美國記者斯諾在訪問完陜北后,寫出《紅星照耀中國》,堅定指出中國將來的希望就在這些人的身上。“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詩人本人的注釋指出,“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但誰又能說其本人的巨大成就,不能比肩歷代開元的帝王呢?

在抗日戰爭的八年期間,毛只有一首《挽戴安瀾將軍》詩作。主席領導著中國人民,積極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戰爭中,其軍事指揮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期間經歷了西安事變,迫使蔣把主要精力放到抗日上。)回顧作者一生的詩作,多是取得階段性勝利后的直抒胸臆,而這八年間幾乎空白的詩作,昭示著抗日戰爭的殘酷。的確,八年抗戰是一個慘勝。

讓我們把時空坐標定在1945年8月28日,毛親赴重慶開啟國共的再次合作。這不是一次尋常的出訪,蔣介石是一個貪婪、狹隘、兇狠的人,其兩面三刀已經表現在張學良和楊虎城身上,而共產黨內對毛澤東的此次出訪也是幾乎一致的阻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這也是明擺著的鴻門宴,談判期間,蔣介石明確跟毛說,中國不能有兩個太陽,而毛答道,要由中國人民選一個。主席心里實在是清楚,共產黨的強項就是人心向背,是軟實力,因此當代表團一到重慶,就立刻走訪當時的文化界名流,其間,毛將手書的一幅《沁園春雪》贈送給柳亞子,而被重慶《新民報晚刊》在11月中旬發表,轟動一時。而毛也一直與柳亞子保持著這種文學青年式的友誼,實則是一種惺惺相惜。

說到這里,我想插句話,那就是,作為詩人的毛澤東在共產黨內是沒有什么文化方面的朋友的。黨內能寫詩的,陳毅算一個,被稱為詩人元帥,雖然不乏佳作,但是跟毛澤東相比顯然有數量級上的差異。其實周恩來的文采相當了得。在南開中學成立百年的光盤中,披露了一首周總理在南開時贈好友的詩,清新雋永,一如總理的為人,可見總理年輕的時候文筆相當出眾。那么為什么沒有詩詞流傳于世呢?我認為是總理忙于公務,最重要的,還是其為人低調內斂,據一些后世的紅墻文學披露,總理也有一些詩稿,但都自己銷毀了。事實上,凡是做過外交部長的,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都相當強,陳毅就先后做過上海市長和外交部長,現任的李肇星外長,也出版有自己的詩集。但是毛在黨內特殊的地位和其瀟灑的風格,使得他難覓一個文友來吟詩作賦,所以,他跟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文化名人就過從甚密,柳亞子,郭沫若,丁鈴,在解放前后都有毛澤東贈送的詩稿。

重慶雙十談判,毛置個人生死于度外,是抱著爭取和平的愿望去的,收獲的一紙協定,很快就被蔣介石撕毀了。日本人被趕走后,蔣把共產黨視為首要心腹大患,可是此時陜北的紅軍,已經不是長征以前的紅軍了。經過革命風雨的洗禮,共產黨既擴大了影響,又鍛煉了隊伍。一山不容二虎,蔣在這一點上的認識是清醒的,從戰略上講,對陜北的速決戰也是正確的,但是其狹隘的性格和偏私的態度,在國民黨內部也有許多不滿。當一個拳頭不能握緊的時候,打出去也就沒什么力量。

這期間,毛竟只有47年的兩首詩作,足見其很認真地在跟蔣周旋;而同期的戰場上,則處處是毛的大手筆。解放戰爭三年結束,在1945年跟毛講,他也未必會相信。但歷史從來是成功者書寫的。如果說遼沈戰役使得東北大局已定,保證了我黨的新根據地的話,淮海戰役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決戰,劉鄧大軍,陳毅粟裕大軍在中原大開大合,書寫著戰爭史上的一個個奇跡。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讓我們徹底解放臺灣,一統中國之后,再來告慰偉人在天的英靈!

自從遵義會議于1935年1月召開,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我黨在這15年內,起死回生,由弱到強,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顛覆了蔣家王朝。自1840年以來,無數華夏仁人志士為了民族振興而置生死于度外,直到毛在天安門城樓上歷史性的宣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段時間,毛澤東作為一個詩人,有少而精的作品;作為一個政治家,導演了中華民族現代史上的華彩樂章。這個歷史時期,不僅是其本人政治哲學思想成熟的階段,也是共產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過程。如果說1925年,詩人還在橘子洲頭仰天長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話,那么1936年,詩人已經在自信地宣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1949年,更是要本著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熱忱,將剩勇追窮寇了。

詩人第二個歷史階段的點評到此結束。19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年,下一次我們將追思新中國在苦難和挑戰中的生存壯大。 

毛澤東詩詞賞析(五)跨過鴨綠江


   記得在上中學的時候,某次開班會慶祝國慶。一個題目就是模仿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歷史性的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今天回想起來,還是不禁啞然失笑,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有創意。這個聲音,即使作為未曾生活在毛時代的人,也并不陌生。第一個模仿的同學拿腔拿調,聲音細、顫、緩慢而響亮,一嘴模仿的湖南口音立刻讓大家找到了感覺。

1949年10月1日!

主席奮斗了半生,在他56歲的時候,帶著“進京趕考”的謙卑心情和恭謹態度,率領著幾十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老伙計,向著天安門城樓拾級而上。在我腦海中,應該有這么個紀錄片:一群布衣布鞋、年過半百的人,在一個人的帶領下,一級一級地莊嚴而恭敬地向城樓上進發;臺階很破舊,歷史的滄桑無情地磨平了許多棱角,有些地方甚至坑洼不平;這群人步伐緩慢,深情肅穆,像是虔誠的信徒走在朝拜的路上;他們心潮澎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在每一步踏出的路上,都有戰友流血犧牲,而作為幸存的一個群體,他們此刻并不感到絲毫的輕松。當他們出現在城樓頂部的時候,面前的廣場上立刻迸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喝彩。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良宵盛會喜空前!”柳亞子的這首《浣溪沙》作于1950年國慶,我們由此不難聯想到49年國慶的盛況。

根據道上的規矩,主席需要立刻作詩來應和柳亞子,但是卻遲遲沒有答復――毛并不是一個職業的文人。新中國成立,萬機待理,西南還沒有完全解放,多少解放軍還在浴血奮戰,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糾集聯合國軍隊,從朝鮮仁川登陸,已經揮軍壓向鴨綠江!哪里有美國,哪里就有侵略、屠殺和混亂。而美國的戰略意圖,當然不止是北朝鮮,麥克阿瑟就曾口放狂言,并且美國的轟炸機已經實實在在地炸死了中國東北的居民。在我們的共和國還不滿一歲的時候,東北部就燃起新的戰火。To die or not to die, it is a problem.

前頭說過,關于是否向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開戰,在黨內分歧很大,主張按兵不動的人相當多。彭元帥的豪邁氣概正符合毛主席的意見,而周總理絕對是不打折扣地信任和執行毛的政策。說到這里打個岔,毛周聯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全國人民載歌載舞慶祝一周年國慶的時候,中南海的燈徹夜長明。一旦決策做出,剩下的就很簡單了。當中國的戰爭機器發動起來之后,主席想起柳亞子的那首詞,借其韻腳,欣然回復:“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所以說,毛的幾乎所有詩詞,都有重大歷史事件作為現實背景。)美國人對詩詞基本是文盲,假如他們看到這首詞,就應該意識到滅頂之災了。

不出一個月,我志愿軍在朝大敗美軍,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顏(斤蜀)齊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無邊,而今一掃紀新元。最喜詩人高唱至,正和前線捷音聯,妙香山上戰旗妍。”詩人豪情似海,再賦《浣溪沙》和柳亞子。

我們不妨揣度一下詩人當時的心情。當出兵朝鮮的決定做出后,相信主席心里也惴惴不安。雙方實力的對比過于懸殊,而且我們當時還沒有蘇聯的援助。毛雖然極富理想主義色彩,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首先,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定律就是實事求是,而毛提出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等等方針,以及其許多軍事思想,都是現實主義的杰作。跟美國對抗,毛心里何嘗沒有一筆帳?但是,毛又是一個倔強的民族主義者。自1840年以來,中國從來是列強宰割蹂躪的對象,這次又被人家欺負到家門口,作為目睹了中國一個世紀以來積貧積弱的領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掩耳盜鈴的。而如我們所知,最后的結果也證明,抗美援朝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也是政治上的勝利,鮮明地樹立了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中國,也成為截止到目前為止,歷史上唯一一個逼迫聯合國簽訂停戰協定的國家。這場戰爭,我們有一千一萬個理由不出手,但是出手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保家衛國”。毛的英明,就在于一開始就把這場戰爭的落腳點放在捍衛自己領土的高度上。

順帶提一句蘇聯。二戰后直至冷戰時期的美蘇爭霸,說穿了,就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美國出兵朝鮮,本來是跟蘇聯叫板,看看其反應。蘇聯本來在聯合國是有否決權的,但是耍滑頭,沒有否決,結果玩火自焚。斯大林不敢強出頭,讓毛先試探一下,畢竟蘇聯的核心戰略利益不在遠東,而是在歐洲;從現實上,也是中國先遭殃,只有中國的東北大部被美國占領后,才有軍事威脅蘇聯西伯利亞的可能。斯大林打小算盤,想往后拖,但是我們拖不起。美蘇兩邊的想法,毛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必須自力更生,果斷出手。這支軍隊,從誕生以來,就從沒打過武器占優的仗,甚至“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后來很多日本鬼子兵回憶跟八路軍交戰,總是反復提及一點,就是這支隊伍,總是在簡單有限的射擊后就開始沖鋒,短兵相接,其實是我們沒有那么多彈藥。這次在朝鮮戰場上跟美國人的較量更加實力懸殊,甚至連許多冬季必備的取暖設施都沒有,很多士兵著單衣在雪地里長時間埋伏,為此有很多非戰斗減員。在此,向我們曾經戰斗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前輩們表示由衷的敬意。他們是人類史上最勇猛頑強的斗士,也為自己的民族贏得了無限的榮光。也請那些長眠于異國疆場的同志們放心,如果作為后代的我們能再有機會跟美國人在戰場上對抗,我們必將繼承其無畏的精神,殺得敵人不敢抬頭仰視我們的戰旗。

中美在二戰后的第一次直接接觸,使雙方都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就好像兩個武林高手,起初彼此不認識,三招過后,都吃了不少苦頭,一個自然的選擇就是遠遠站開,然后回家好好練武。在朝鮮戰場上,五次戰役之后,雙方簽訂停戰協定,簽字的雙方是中國和美國。據說北朝鮮現在總是不服,刻意否定中國抗美援朝的貢獻,真是小人所為――真正能坐在談判桌旁邊的,才是主角。多年后,中國重返聯合國,難道朝鮮戰場上的血雨腥風不是一個對大國最有力的注腳嗎?

抗美援朝對中國來說,收獲大,損失也大,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的兒子犧牲在朝鮮戰場,其中的一個叫毛岸英。毛岸英是楊開慧所生,是毛的子女中最為成器的一個,毛也對他寄予厚望。老年喪子,一定對毛打擊很大。我們可以想象,他會長時間地沉默,吸著煙,徹夜難寐;雖然手邊繁多的文件等他決策,但是在閑下來的時候,他又會想起自己心愛的兒子。他會責備自己不是個好父親嗎?他會后悔把毛岸英派上戰場嗎?他曾經流淚嗎?這一切,我們無從而知,但是可以想象,他一夜之間衰老許多,在天色微明、涼風乍起的時候,一個人吸著煙,深情地凝視著北方,回憶著小時候孩子叫他爸爸的幸福瞬間,而這一切都成為歷史的一個個黑白剪影,夾在厚重的書中,再也沒人翻起。毛澤東,注定是一個為歷史負重的人。

憑毛的性格,這種悲慟憤懣的時刻,是沒有寫詩的熱情的。事實上,我們見到的下一首詩詞,已經是1954年的夏天。

毛澤東詩詞賞析(六)澤被后世


   從1955年到1965年的大約十年,是毛的詩詞作品極大豐富的十年。詩人在62到72歲的高齡之間,在中國廣闊的新天地里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毛時代的經濟成就往往成為現在詬病的話題,但是在看病貴、上學貴、買房貴的今天,毛時代的GDP怎么算?

這期間的詩詞,多是受到巨大建設成就的鼓舞而創作的,包括廣為流傳的《水調歌頭游泳》和《送瘟神》二首。我們不能不被詩人一如既往的樂觀向上精神所感染,同樣是《卜算子詠梅》,陸游寫出的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又是寂寞又是愁的,看著就讓人心窄,而主席的作品則象春天一束溫暖的陽光,“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主席是個純粹的文人,他從革命生涯的早期就讀中國史書,讀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一直到晚年。記得看過一部紀錄片,醫護人員講述主席晚年不能長時間坐著看書,就只能躺著,所以有兩副花鏡,一副沒有左邊的眼睛腿,一副沒有右邊的眼睛腿,就是專門為側臥的時候看書用的,而又到后來,眼睛實在不好,周圍的工作人員都有過或多或少給主席念書的經歷。就是這么一個本應是書呆子形象的傳統文人,在半個世紀內,把中國從戰火紛飛的苦難中,引領到一個具有完整工業體系、健全的全民醫療教育體系的新社會。他胸中有雄兵百萬,指揮過無數的經典戰役,自己卻從不碰一下槍。他在傳統詩詞上有大師般的造詣,卻勸戒年輕人不要寫古典詩詞,應該寫新體詩,因為古典詩詞束縛思想。關于他,有太多的矛盾,有太多的爭論,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承受“中國歷史上沒有毛澤東”的假設,千言萬語,說不盡的毛澤東。。。。。。

就如同魯迅到了晚年開始專攻諷刺與幽默的雜文一樣,毛的詩詞到了晚年(63年后)也出現了許多諧謔的色彩,“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放在古體詩詞中,這些話就有些格格不入,也凸顯毛性格中不拘一格、自信豪放的一面。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在美蘇兩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加上為了還債,60年到62年的饑荒,國內外形勢十分艱難。中蘇關系破裂的時候,蘇聯正在幫中國搞核武器。但是一道命令,蘇聯專家即刻撤走,并當著中國科技工作者的面,把所有帶來的資料燒毀。即便是在幾十年后的今天,我們聽到了,仍然是義憤填膺,可見當時的科學家們是如何忍受這種屈辱的。有個足球明星,總是在賽場上受到對方后衛的侵犯,他說,“報復對方的最好辦法,就是把球踢倒他的球門里頭。”中國的科學家們如韓信般忍受了胯下之辱后,勵精圖治,建立了我國尖端的航天工業。我不禁想起軍歌中的一句話,“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這些科學家才是我們今天學生應該效仿追比的對象。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跟蘇聯決裂這件事,實在是太符合毛澤東的性格了。在當時的條件下,縱使再艱難一百倍一千倍,毛也會斷然跟蘇聯絕交。現在大家廣為認知的是雙方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巨大差異,拿句時髦話說,就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解不同,但是這種說法忽略了毛澤東性格中實用主義的方面。想想17年前蘇聯東歐的解體,想想2年前東歐的橙色革命,我們就不難找到答案:蘇聯是象美國一樣的霸權主義,依賴其超強的軍事實力,力圖控制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命脈,使得這些國家成為自己的衛星國。(現在在中東、西亞地區,仍然是蘇聯的傳統地盤,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相當于在俄羅斯的背后插了一刀,今后在該地區或明或暗的爭斗還將長期持續。)毛澤東是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在經歷了舊中國的風雨飄搖之后,就再也不會讓中國重新淪為別人的附庸。中蘇的破裂,就是控制與反控制的政治斗爭,毛在無形中,再次為中華民族贏得了獨立自主的權利。從那以后,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叫囂對中國實施核打擊,而中國則進行了備戰備荒,搞大三線建設,深挖洞廣集糧。事實上,直到蘇聯在89年解體,中蘇邊境的緊張局勢才算真正緩解。(也就有了鄧小平的“世界相對和平”的判斷)即使在中國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還是有相當數量的解放軍部署在中蘇邊境,防止蘇聯從北方突襲。(越南與蘇聯有軍事同盟條約。)

文革開始后,毛已是73歲高齡,身體也每況愈下,之后只有兩三首詩作發表。同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就是中國援助越南對抗美國。好萊塢的越戰電影拍了一個又一個,對抗美援朝卻集體性失憶,“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順帶說一句,越南后來跟中國翻臉,號稱世界軍事第三強國,還是被中國扁得剩不下多少男人。新中國真是牛逼大了,跟美國在朝鮮打架,跟蘇聯在珍寶島打架,跟印度見縫插針干了一票,后手又把越南給廢了,什么時候打日本,回國參軍去。)70年代初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中美建交。毛跟尼克松握手的照片也廣為流傳。(所以說,毛是一個實用主義者與理想主義的混合體,矛盾的對立統一。)偉人的襟懷確實寬廣,為了國家的利益,還是愿意跟殺害了自己親子的敵人握手,要是換了你我,能做到嗎?

毛的晚年經受了一個又一個的煎熬,林彪的叛逃,周恩來逝世,唐山大地震,朱德逝世,終于,在1976年9月9日,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最后深情地回望了一眼這片他為之奮斗了終生的土地之后,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在他一生的革命實踐中,致力于民族的解放與獨立,致力于建立一個讓普通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制度。在他逝世近三十年后,中國大地上的普通人民還是在自發地紀念他,緬懷他,他的詩詞在神州大地上廣為傳誦。最后,讓我們吟誦詩人的《沁園春雪》,追思先人的遺志,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詩詞賞析(七)后記


   首先聲明,沒想到會寫這么長,跟考試和project都擠到一塊兒了,屬于頂風作案;寫了開頭,就放不開手,只是一心要寫完,整天腦袋里想的都是這個,手里壓了多少該干的事兒,干脆就等明天白天了,現在總算是有了個交待。天,又快亮了。整個寫作過程,不僅是我對毛澤東加深了解和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心靈自我凈化的過程。他不僅是我們的領袖,也是一個普通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在他的一生中,他犧牲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很多權利和樂趣,換得了作為一個領袖的許多責任與煩惱;他一心為普通中國人民著想,樂觀自信,奮斗終生;他是一個不屈的斗士,為自己的理想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寫作之初,我建議大家循環播放《愛江山更愛美人》作為伴奏,一來我很喜歡這首歌,二來覺得其很符合毛澤東浪漫主義情懷。但是我在絕大多數的寫作過程中,耳邊聽的是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的插曲,高亢而婉轉的蘇格蘭風笛與激烈的戰鼓交相輝映,才意識到這種俠骨柔情的情懷不為中國所獨有。當梅爾吉布森扮演的William被處決前,發出振聾發聵的Freedom的吶喊,我忽然意識到,毛澤東也有這么一顆勇敢的心,區別是,他成功地完成了民族解放事業。真幸運,真自豪,與毛澤東同為中國人。

2006年9月9日,讓我們紀念毛澤東逝世三十周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蟋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