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雜博】20 民主政治革命已經悄然開始
2008年7月1日我在《網絡民主開啟了文化革命的新形式》講,“這個標題很敏感。但是要不隱瞞觀點,我就得說,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上網的歷史意義主要在這里。”但是,不僅人民網發表了,新華網管也很快放行,要知道新華網對我的文章是十有八篇是不予發表的。我感受到民主政治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網絡民主開啟了文化革命的新形式,文化革命實質是政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
近來網上、特別是人民網在繼總書記上網之后,推出《“我有問題問株洲紀委書記楊平”問題征集》,大量報道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今年5月開始以實名在紅網株洲版上亮相,希望網絡成為株洲市紀委反腐倡廉的平臺的事情和評論。據說他如今每個月在網絡信箱中收到20多個舉報信息,通過網絡提供的線索,市紀委已查處好幾起違紀違規案。包括一家局級單位違規向企業拉贊助,一位質監處處長搞腐敗。一些部門也因為紀委書記上網而倍感壓力,因為網友隨時可以就各部門的問題直接告狀。
我認為這件事的意義不下于總書記上網。總書記上網具有肯定網絡民主的象征意義,而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上網,具有開網上辦公先河的實踐意義。如果官員網上辦公實踐最終能上升為國家制度,則歷史性地建立起一種真正的中國特色的民主形式,進行了一場民主政治革命。
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已經注意到紅網的如下評論:“網絡反腐雖然有他的優勢,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定位、定性及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把握好定位問題,實名上網有利于加強政府和公民之間的溝通,作為正常行政途徑的輔助手段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溝通,就會起反作用。另一方面要處理好定性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法律方面的糾紛,例如在網上上面發表一些看法,老百姓會把它當成是政府的看法。如何有力地運用好網絡,揚長避短,多種方式相結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看來,紅網對楊平“希望網絡成為株洲市紀委反腐倡廉的平臺”有保留的肯定:“作為正常行政途徑的輔助手段是可以發揮作用”,這種保留意見,既是因為網絡成為反腐倡廉的平臺還剛剛開始,有不少的建設性工作要做,另一個原因是來自于官們的怕。
我不否認,現在楊平在網絡上構建的株洲市紀委反腐倡廉的平臺,還是行政途徑的輔助手段,但是應當看到,民主政治革命既然已經隨著網絡問世不久就悄然開始,今后也必然會不可阻擋發展,一定會突破種種限制,成為一種新民主形式。不僅因為是絕大多數人的民主要求,而且互聯網已經創造出了實行這種大民主的手段。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以及和生產關系相應的社會關系。
網上辦公已經在經濟活動中進行有許多年了。大家熟知的網上購物,網上交易,西方一些公司職員在家里辦公,網上軍事演習,等等,都是比較成熟的網上辦公方式。應當說,互聯網科技的產生,必然要改變,而且正在和不斷地改變人的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看不到這一點的人,不適應這個變化的人,都將被邊緣化。
可能許多人沒有注意美國黑人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互聯網上籌集競選資金的意義,這有可能打破資產階級代理人對競選的壟斷,當然這并沒有根本改變美國民主的資產階級性質,但是畢竟在形式上為無產者進入上層建筑開辟了一條蹊徑,從沒有路到有了小路。
總書記上網,應當看作是發出一個強烈信號,但是它的深遠意義還沒有被充分認識;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在網上建立反腐倡廉的平臺,也還是個案,但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最近提出“不會電腦的公務員要么去學,要么就走人!”逼官上網,從中應當看到上網辦公有制度化的趨勢。
我感到,對互聯網所激發的這種民主政治革命,我國的人民群眾,左派都不如政治家和右派敏感。人民群眾和左派,常常因為個體的話語權被網管限制,自己的要求不被注意,而看不到這些年網絡民意的整體力量對改革進程和內政外交的影響;不少網友強調行動,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應當采取什么行動,不懂得強化網絡民主就是當前最實際的最有力的行動,忘記了毛澤東講的凡是要奪取政權首先要造成輿論,理論一旦掌握群眾,就會轉化我強大的物質力量;忘記了馬列主義的觀點:“更廣泛、更自由、更公開的階級斗爭形式和階級壓迫形式,能夠大大地促進無產階級為消滅一切階級而舉行的斗爭。”
而右派早在西山會議時,就已經嚴重地感到網絡打破了他們對話語權的壟斷,動搖了他們的專政。他們看到網絡政治的人民性,稱網絡政治是“民粹主義”,是“多數暴力”。他們花巨資建立網站,收買網痞,和人民群眾爭奪互聯網陣地。但是,互聯網是最適合于人民群眾的大民主的工具,他們不可能利用網絡民主的人民群眾作用。
政治家則不同,無論是為了贏得選票的資產階級政治家,還是代表大多數人民的政治家,他們的職業本能地要求他們必須贏得多數。愈來愈多的政治家不僅感覺到或看到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政治活動平臺,而且感到或看到互聯網政治的強大的人民民主力量。
德國《時代周刊》4月6日文章《西方應該對此感到高興想說》語)指出的事實:“西方媒體習慣了面對笨拙的、沒有創造性的中國媒體。但這次他們遇到了一個新的對手,即中國國民。對于大多數參與者來說,這場戰斗無關政治和經濟,而是對不公正的反抗。中國人民以自信、有理有制、創造性的方式追求公正。西方媒體被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抗議驚呆了,至今仍沒有找到合適的回應。”楊平在網絡上構建的株洲市紀委反腐倡廉的平臺后,“一些相關部門領導說,紀委書記上網讓他們壓力更大,擔心單位出問題被網友‘告狀”;“官員,他們會上網去查看,昨天是不是有網友點名批評我們,楊書記看了之后又有哪些回復”,這些反應既表明網絡民主對政治改革的革命性作用,又表明它的發展必將遇到強大的阻力。
“離中南海最近的是網絡”。總書記上網,不僅是肯定互聯網可以改變“西強中弱”的輿論態勢,而且明確“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我認為,一個政治家不能看不到中國網民近年來特別是今年在內政外交等各方面的顯現的越來越大的力量和作用。誰尊重網絡民意,誰就可能贏得大多數人民群眾。
民眾愈來愈強烈的表示意愿的斗爭,領導者需要贏得大多數民眾,都必將推動網絡形式的民主政治革命的發展。
可能會有人說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總是想對普通事物賦予新的意義。我認為,一個革命者應當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新生事物,同時又清楚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因此需要用心地發現它,耐心地阿護它,盡力地培育它。
我十分相信自己的民主政治革命已經悄然開始這個判斷。正如我在前年上網后發現博客是民眾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平臺,是民眾的大學,是民眾的經濟的、文化的、政治的研討會,是民眾自由發表意見,創立新思想的地方,是人民議院,現在已經被實際所證明,為高層領導和許多網友所初步肯定一樣,我從總書記上網,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上網,看到官員網上辦公實踐最終能上升為國家制度,會歷史性地建立起一種真正的中國特色民主形式,推動世界民主發展的趨勢,不要很長的時間,就會被社會實踐所證實。
網絡政治,不一定立即就能改變現在民主的資產階級性,但是它必定比當前的其他民主政治形式更具有人民性,是比精英民主更廣大的民主。
互聯網正在從作為虛擬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的階段,進入到現實世界的一部分階段,最后將主導現實世界。
----------------------------
【鏈接一】紅網:楊平為反腐倡廉提供了一種新方式
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平今年5月14日在紅網株洲版以“楊平”實名注冊,并貼上自己的照片,開始了網絡生涯。楊平介紹,自己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在兩個小時以上。希望網絡成為株洲市紀委反腐倡廉的一個平臺,也歡迎更多的網友就反腐倡廉工作向其提出批評建議,提供相關線索。(瀟湘晨報6月26日)
政府官員上網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屈指可數,敢于以實名制暴露于公眾面前的為數不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就是一個例子,他在自己的聲明中寫道:“純屬個人博客,本人在這里不會處理公務和案件,文章也是以學術探討為主、感情抒發為輔,請勿對號入座”,顯然廖副廳長上網不談公事。另一個是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以及宿遷市12個部門“一把手”,據媒體報道稱,該市試圖通過領導實名上網加強與百姓的溝通與交流。截止目前,紀委書記實名上網的還未見正式報道,株洲紀委書記楊平可能是我國第一位實名上網的紀委書記,也創造了“網絡防腐第一人”。
紀委書記實名上網反腐倡廉,給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與渠道。官員通過網絡了解民意,是政治文明的進步,有助于改善政府機關的工作作風。官員以更加親和的形象和網友交流,聽取意見,據此發現工作中的問題,不僅可以更好地做工作,及時地解決問題,還有利于在政府和公民之間建立良好的基礎性的信任關系,這是一個成本低、而又直接的官民互動平臺,它可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保障官員了解到真實民意,通過梳理與濾析,為自己的行政、決策提供依據。同時,民情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直達,這個做法值得推廣。
紀委書記實名上網,敢于亮明身份,貼上照片,無疑對腐敗分子是一個威懾。網絡發言的匿名性、即時性等特點,讓許多的意見都比現實語境中來得更尖刻、準確、及時,從而也具有更可靠、便利的參考價值。楊書記上網以來,有關部門領導說,紀委書記上網讓他們壓力更大,擔心單位出問題被網友“告狀”。株洲市紀委還召開“反腐倡廉網絡評論員座談會”,楊平向28位網友頒發了“反腐倡廉網絡評論員”聘書。據介紹,這也是湖南紀委系統首次聘請民間網友參與反腐倡廉工作,并且還形成了反腐倡廉的網絡群體。除了正常的紀檢監察機關以及各級黨組織的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外,無疑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窗口。
在我國目前的舉報制度還不完善,不能充分保證舉報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家屬安全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有利于舉報人提供腐敗線索。網絡有它隨時隨地的隱蔽性,通過網絡進行點對點的提供腐敗線索,可以減少很多中間環節,還可以更好地保護舉報人的人身安全。給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嶄新的工作方式,通過網絡舉報,可以獲取更多的線索,給打擊腐敗增添了新的渠道。陳書記實名上網以來,有一個網友發帖反映自己遭遇某局機關強拉贊助,楊平當即將該局領導找來了解情況。后來該網友欣喜地發帖告訴他,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一直以來,誰來監督紀委書記和紀檢監察機關成為老百姓關注的話題,此次楊平以實名上網,等于將自己公諸于眾,把自己暴露在公眾視野中,成為眾多網友監督的對象。因網絡本身具有的相對開放性,可以實行匿名制交流,發帖留言之間沒有官民之間的無形畏懼,網絡上可以按照論壇習慣將株洲市紀委書記稱為“楊同學”,由此可以拉近干群關系。防腐先潔身,只有自己清白,才能切實履行好黨交給的紀檢監察工作,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接受輿論的監督,乃至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當好一名廉潔自律的好紀委書記。才可以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制度建設,努力推動建設廉潔政府。
網絡反腐雖然有他的優勢,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定位、定性及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把握好定位問題,實名上網有利于加強政府和公民之間的溝通,作為正常行政途徑的輔助手段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溝通,就會起反作用。另一方面要處理好定性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法律方面的糾紛,例如在網上上面發表一些看法,老百姓會把它當成是政府的看法。如何有力地運用好網絡,揚長避短,多種方式相結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鏈接二】人民時評:紀委書記為啥說離中南海最近的是網絡
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最近有了新稱謂。起先,是在他常去的一家網上論壇里,網友們叫他“楊平同學”,慢慢地,連朋友們也這樣稱呼他。他沒想到47歲這年會獲得這樣的稱謂,更沒想到,自從今年5月實名上網后,改變的還不僅僅是稱謂。(7月9日《中國青年報》)
官員上網不是新聞,但像楊平這樣投入的官員不多見。相較于一般官員僅僅瀏覽網頁,泡泡論壇,或者象征性發發帖子,楊平是真正的“網蟲”,尤需提及的是,楊平是紀委書記,這種角色所具有的實質意義,再加上實名上網這種頗具勇氣的方式,想不被人關注和熱議都難。因此,楊平上網的一些遭遇就非常耐人尋味。
其一、從5月14日至今,楊平發帖290多篇。向他投訴的人越來越多。“超生的當了婦女主任”、“城管暴力執法,像鬼子掃蕩”、“一個村選舉行賄6萬元”、“一個村水泥路是個豆腐渣”……投訴內容五花八門,甚至還有外地的。“求求你”、“救救我”、“楊平請進”、“請楊書記看”。一些帖子這樣寫著。還有人把楊平稱作“楊青天”、“網上的清道夫”。這番火爆的景象恐怕連身為紀委書記的楊平本人也始料不及吧?然而,這一幕又太正常不過。
日前,在廣州市首次舉行的市、區、鎮三級政府官員大接訪活動中,市長張廣寧一共接下了436名群眾的142份信訪材料,幾乎是以往市長熱線受理量的10倍。許多人非得要再見市長一面才走。在接訪現場,甚至引發了三次“騷動”,經過市長耐心勸解才告平息。這說明了老百姓具有強烈的申訴需求,也說明了我們的管民溝通渠道不暢。同樣的道理是,向楊平投訴的人數不勝數,也說明了老百姓遭遇了不平事,更說明了現實中溝通渠道不暢,而把楊平稱作“楊青天”,褒揚的背后讓人反思,解決百姓難題應是本分,何需“青天”?
同時,切莫忽視網民的真誠和智慧,不正是因為通過網絡帖子獲取線索,株洲市紀委查處了好幾起違紀違規案嗎?比如,一家局級單位違規向企業拉贊助,一位質監處處長搞腐敗。
其二、對楊平來說,實名上網,“就像站在舞臺的聚光燈下,下面一片漆黑,不知道誰在扔鮮花,誰在扔磚頭,只能滿臉微笑著站在臺上。”有時,網上罵街式的謾罵讓他氣得想摔鍵盤。很多次,手都搭在鍵盤上,敲出了回擊的話,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就點根煙,忍住沖動,把這些話又刪了。
網絡上絕非凈土,楊平遭遇謾罵很正常,如果沒有被罵過,反倒奇怪。罵有兩種,一是無理取鬧,純屬心理陰暗,另一種情況則屬于不平則鳴,長久的壓抑得不到釋放,于是通過謾罵宣泄一下。罵人當然是不對的,但要分清情況,要多問問老百姓為何要罵?真正解決群眾合理的要求,老百姓其實是最通情達理的,你要是真正為他著想,他們甚至感恩戴德。
其三、有一次,楊平發了個帖子《離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網絡》,立馬有人指出,“接近中南海”是“官本位”思維模式。他趕緊出來解釋:自己的本意是,最接近中南海的是網絡,最接近網絡的是百姓,網絡是一條最真實反映民情民意的通道。
筆者認為,楊平的解釋很誠懇,很有道理,其實,對“離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網絡”還可作更進一步的理解。網絡一通無距離,正因為如此,中南海高層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意,所謂“離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網絡”,也正因為如此,一些習慣于欺上瞞下的官員應該收斂了,應該有所敬畏了,不要再天真地認為可以一手遮天了,在互聯網時代,誰能真正遮蔽民意?理智的做法應是積極回應民意,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免得問題越積越多,最后弄得不可收拾。
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強調,法院審判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人民來信來訪、申訴再審等諸多方式和環節,建立科學、暢通、有效、簡便的民意表達機制,及時掌握民生需求。建立科學、暢通、有效、簡便的民意表達機制,應擴展到紀委等其他部門。
實名上網的紀委書記楊平,以一己之力,以巨大的勇氣、誠摯的態度和認真解決問題的耐心,贏得了網民的信賴與贊美,但愿有更多的楊平涌現出來。(秦 寧)
---------------------
【鏈接三】新京報:紀委利用網友舉報辦案“雙規”一名處長
新京報:網絡給你的工作帶來實際幫助了嗎?
楊:有一個質監處的案子,就得到了網絡的很大幫助。有好多搞建筑的公司都希望和這個部門搞好關系,有網友舉報說這個部門的處長腐敗。后來我們一查果然是這樣的,現在這個處長已經被“雙規”了。
新京報:這兩天,株洲紀委特聘了一批“網絡評論員”,是想把網絡監督制度化嗎?
楊:其實我們在去年就做過類似的活動,今年就是把這項工作擴大了。我們一共聘請了25名網絡評論員,評選的標準就是政治上比較可靠,有正義感;二是要勤奮,多發帖;第三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這些我們都根據網民平時在論壇上的表現來衡量。
新京報:網絡作為一個反腐倡廉的渠道,你覺得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楊:網友是具有隱蔽性的,所以說的話也相對真實,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提供的線索是子虛烏有,但是他說話時的心態絕對是真實的。哪怕就是他現在站在我身邊,心態也不一定有在網絡上真實。而從黨和政府來講,是需要建立一個供市民發泄情緒的場所的。人憋久了,就會出事。
我覺得,網絡最大的缺點就是實名舉報不利于解決問題,但是缺點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的,關鍵是我們怎么去引導。
總的來說,網絡用于反腐倡廉的正面效益肯定會比負面的大得多。
新京報:你理想中的網絡平臺是什么樣的?
楊: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把紅網變成反腐網。我上網,一半的原因是出于一種職責,搞反腐倡廉的行政平臺和陣地,一方面是出于我個人的愛好。你有你的風花雪月,我搞我的反腐倡廉,大家都在一個網站上共存。
除了實名我也有一個“馬甲”
新京報:在網絡上,你會為自己的隱私等問題擔心嗎?
楊:上網對于我個人也是一種考驗,有人會提出疑問:你當了這么多年的一把手,自己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嗎?我會拍著胸脯跟他說:既然我做紀委書記,那我就敢對我過去的一切負責。現在讓我意識到以后要更加“無欲則剛”,做不得一點壞事,因為已經是公眾人物了。
新京報:市里其他領導和下屬怎么評價你上網的事?
楊:大家其實都有一點看法的,但是都不肯說,沒有一個人當面批評或者鼓勵。其實早在我實名注冊的半個月后,就已經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了,因為大家都開玩笑似地說:哎呀,楊平成紅人啦……
新京報:怎么堅持下來了?
楊:前幾天胡錦濤總書記去人民網的強國論壇與網友交談的事情,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其實大家現在言論這么自由,和我們國家執政能力的加強、經濟基礎的穩固是分不開的,這樣大家才敢說真話,而且不會被壓制。連胡錦濤總書記都不害怕人民的輿論,那我作為一個地方官員,就該更有信心來處理好這個問題。
我感覺自己是無意之中占了個先,做了第一個敢吃螃蟹并且是吃得還不錯的人。
新京報:知道網友對你的一些質疑嗎?
楊:說實話,網友有時候的不理解和諷刺,讓我覺得我是在自找麻煩。比如,有網友把很多年前的冤假錯案之類的發給我,我就告訴他們,我是紀委書記,各部門都有自己的職責,大家也不要對我寄予過高的希望。但是怎么說都沒用,有些人很偏激,就會指責謾罵:那你實名上網干什么呢?這不是作秀嗎?
新京報:你怎么來回應這些質疑?
楊:那時候我真的好氣憤,手都搭在了鍵盤上,打出了回擊的話,但是一想到自己紀委書記的身份,就忍住沖動,把這些話都給刪掉了。
本來我的性格是嫉惡如仇的,自認為是個很剛烈的人,但是這一個月練就了我寬容的心態。
我到這里來沒想過要作秀,也不會作秀。后來就有關心我的人跟我建議,讓我另外用一個馬甲。我也注冊了另外一個馬甲,用來解釋和回擊一些不便于公開身份的問題。
新京報:現在上網的官員并不鮮見,你覺得自己和他們有什么不同?
楊:真正這樣實名發帖并及時跟帖的官員,我在湖南還是第一個。在網上,大家都是穿著馬甲的,而我是赤膊上陣。
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反復告訴網民,他們總說官場是腐敗的、黑暗的,但實際上咱們大多的官員是好的、素質高的;也想告訴官員,網民大多數都是好的,有社會責任感的。
其實,我就是官員和網民之間的溝通橋梁,既是網民又是官員。我是官員中的另類網民,也是網民中的另類官員。這兩者是完全可以互容互助的。(記者 相麗麗 實習生 朱柳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