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民主監督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下子消滅各地的官吏機構是空想,“把國家和管理混為一談”是傻瓜。為了不把社會主義革命拖延下去,在一定時期,為無產階級民主需要的那種“官吏機構”的職能,就同工廠主雇用經理、監工和會計了管理很相似。在這種情況下,民主監督“官吏”依法行政、管理,就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現在實際的監督,有體制內的監督和體制外的監督。
體制內的監督常見的是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如上級檢查下級的工作,下級向上級匯報工作,這種監督有權威,但常常是山高皇帝遠,監督不到的地方很多。同級之間雖然彼此了解,但誰也管不著誰,常常是睜只眼閉只眼,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很少相互監督。下級對上級的監督要有舍得一身剮的精神,盡管有不準報復的規定,但是畢竟受制于權力的束縛,很難進行。
體制外的監督有輿論的監督,民主黨派的監督,社會團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等等。這種監督無處不在,但是現在還沒有權威,它的有效性還得決定于體制內上級對下級的監督。
現在的監督很難說是民主監督,有權作主的監督不到,監督得到的又無權作主。所以當官的就利用民主監督分了家搞“瞞上欺下”。對有權的上級就瞞,不讓知道;對人民和下級,就欺其無權,知道也不怕。那么人民告狀怎么樣呢?就等查吧,不來查,就不理;來查才糾正。上級能事事都來查?一根指拇怎能同時按得了十個跳蚤。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不讓民主與監督分家,既能看得見,又能管得著。這方面可以總結一下我們過去的經驗。
我讀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有一次小組生活檢討會,先各自檢討這個星期有哪些進步,有哪些問題和缺點,大家再彼此批評幫助,每學期還要搞鑒定,那要進入檔案的。這種民主生活會和年終鑒定很普遍,人人監督人人;沒有處分,卻能促人上進,不能落后。
參加工作后,更是除了假日外,天天都開會,班前會布置當天生產,班后會檢查當天生產;晚上學習會,學習文件,討論單位和國家的大小事情。現在看來,晚上的學習多了點,有一兩次就可以了,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共同事務要天天研究討論。但是這種學習討論很起作用,這里不說群眾可以參與決策,只說中央的方針政策深入到人民群眾心中,就把領導人的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監督之下。這種監督在平常好象沒有權威,但是卻時時讓領導人警惕自己不要犯錯誤,不然運動一來,群眾監督的潛在威力就顯現出來了,那日子是不好過的。
現在認為搞群眾運動不好。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分析,恐怕一概否定不是辯證法;至少要研究一種方法,既能使人民群眾的監督有權威,至少有力量,讓領導、干部以及一切管理人員不敢藐視;又要合乎法制。我看上級領導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室內民主運動比無政府的街頭民主運動好。這個問題在網上不多說,總之,要想個辦法不讓民主與監督分家。我想,把每隔幾年來一次的全國的運動,變為經常在不同地方進行的局部的運動,既可放手,又不失控,既集中在幾點,又能影響全面,不妨考慮一下這種方式。
我在《“精英民主”還是人民民主》文中說:“現在不要說由人民來民主政府,就是政府切實做好信訪工作,認真地聽取人民的訴求,保障人民群眾能夠通過民主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就是民主的一大進步了。”現在上訪群眾成千上萬,群體鬧事不斷發生,特別是非直接利益的群體事件的出現值得嚴重注意。為什么要等群眾上京上街了才去解決問題,而不經常地到群眾中去下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呢?
領導班子中有一定的群眾選舉的并可以隨時撤換的代表而非任命的官員,不僅是一種群眾對領導工作進行經常監督的方式,而且使群眾參加管理、學會管理,逐步實現列寧講的讓人人都暫時成為官僚,因而人人都不能成為官僚的社會主義民主。
我在《我對民主決策的思考》中提出的“要給各級人民代表安排一定的接觸群眾的時間,這要作為他們的工作(時間)制度化,保證他們和選民經常的聯系,了解人民的意愿,同時讓人民了解統一了的決策,人民代表制度要象神經網絡那樣。”應當把人大監督制度和人大代表的監督制度結合起來,形成經常的普遍的權威的直接的民主監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