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討論這種話題,無奈看到那個自稱托派的杜建國在毛主席逝世紀念日連發多條內容“陰陽”毛主席。
其他的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就懶得駁斥他了,唯獨關于毛岸英的話題帶著很大的迷惑性。有些網友還以為他在夸贊毛岸英,跟著附和。然而,杜建國只是表面上贊揚毛岸英,實則借以攻擊、污蔑毛主席。
杜建國的意思很明顯:
他先拿蔣經國做個“梯子”,捧毛岸英是“一個有原則的布爾什維克”,鄙棄“人類千萬年來延續的血統政治傳統”。
杜建國的這個所謂“血統政治傳統”,矛頭指向的誰?結合他的另一條“扶蘇一死,無人能制約嬴政”的微博,以及昨晚補刀的“他們父子沖突,可能不是因為婚事,而是政見”的微博,意思已經再明確不過了!
杜建國說,與毛主席“政見不合”的毛岸英是“一個有原則的布爾什維克”,潛臺詞就是毛主席不是“布爾什維克”或者說不夠“布爾什維克”。
鑒于杜建國一貫的“精蘇修”、“精赫魯曉夫”立場,我們先來討論一下“蘇聯留學”的毛岸英與“土生土長”的毛主席,究竟哪個更“布爾什維克”?
1946年,在蘇聯反法西斯戰場上立了戰功的毛岸英終于回到了離別整整十年的祖國。
剛回國的毛岸英是什么形象呢?衣著打扮、談吐舉止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洋裝洋氣”。
所以,盡管去過反法西斯戰場前線的毛岸英已經比那些留學鍍金的人優秀太多了,盡管毛主席沉浸在父子闊別重逢的喜悅中,但是,毛主席對于兒子身上的這種“洋裝洋氣”仍然感到擔憂和不滿,擔心毛岸英脫離工農群眾,非要讓他去“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于是他又去當農民、當工人,“勞動大學”一上就是多年……
后來蘇聯變修直至解體的事實,證明了毛主席的深思熟慮與遠見卓識。
當然,“精赫魯曉夫”的杜建國大概對此不以為然。因為當年赫魯曉夫就曾經因為“干部參加勞動”的問題,與毛主席發生過嚴重分歧。
1958年7月底,赫魯曉夫秘密訪華期間,毛主席介紹了中共現在要求干部參加體力勞動,并規定中央委員每年要有四個月到各地搞調查研究的經驗,赫魯曉夫對此嗤之以鼻,他反駁說:
“拿我們費德林來說吧,他是外交部副部長,他每天需要了解世界上發生的各種事情。如果讓他脫離外交部的工作,把他下放勞動半年,他回來后就會感到落后了。因此需要拿出相當長的時間來補課,來研究這半年來國際上出現了什么新問題,外交部半年來做了什么工作……”
60年代中期,赫魯曉夫又對著訪蘇的阿爾巴尼亞領導人謝胡,抨擊中國黨的做法,說“讓干部把時間浪費在體力勞動里,得不償失”。
然而,蘇聯變修的教訓擺在眼前,60年代中蘇論戰期間,毛主席一直在研究蘇聯是怎么變的。通過對大量材料的閱讀、分析,毛主席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蘇聯的干部是不參加工人農民的一線勞動的,他們高高在上,脫離人民;不僅如此,他們的子女也搞特殊化,子承父業,蘇聯普通勞動者的子女很少能當黨員、干部。
毛主席意識到,干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蘇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原因。要避免干部腐敗變質,干部要參加勞動,通過勞動,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思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堅定自己的無產階級立場。
筆者不知道杜建國口中的“有原則的布爾什維克”應該是什么樣子,如果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脫離工農的、書生氣十足的那“二十八個半”的樣子,那很抱歉,筆者絕不認為布爾什維克應該是這個樣子。
如果“無產階級立場”只是停留于口頭的理論中,而沒法內化到自己靈魂深處、付諸日常行動中,那這樣的人就不可能具備真正的無產階級立場。從這個角度講,還有誰比毛主席更“布爾什維克”呢?
接著,我們再來討論“如果毛岸英沒有犧牲,毛主席會不會安排他接班”的問題。
當杜建國拿“血統政治傳統”來攻擊毛主席的時候,其實已經默認了這層意思;筆者過去接觸到一些稍微年長的網友,他們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也時常感嘆如果毛岸英沒有犧牲,就怎樣怎樣。
這其實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所以筆者以前不愿意接那些出于善意的網友的話。但是杜建國要拿這個問題來污蔑毛主席,筆者就忍不住要辯論一番了。
毛岸英如果沒有犧牲,能否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筆者認為,這不應該取決于他是不是“毛澤東的兒子”,而應該取決于他是否“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胸懷坦白”,“忠誠”、“積極”、“正直”,“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并且“具有政治遠見”,簡而言之就是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立場、正直的品行、卓越的領導能力。
如果他不具備這些品質,那么即便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把他放到重要位置,對革命事業而言也將是不幸的;如果他具備這些品質,按照無產階級的民主原則,他為什么就不能到重要位置上去呢?難道就是因為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正所謂“舉賢不避親”。
然而,事實偏偏如此:正因為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就第一個被送到戰火紛飛、危機四伏的朝鮮戰場,最終為祖國、為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把毛岸英送上朝鮮戰場意味著什么?只有完全不了解當時中美力量對比之懸殊、戰爭之殘酷的豬狗們,才會相信小人們編造的“鍍金”說。1951年3月,毛主席在與老友周世釗的談話中講道:“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也正是為了要破除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堅持無產階級革命原則,毛主席對自己、對親人要求更加“嚴苛”,“矯枉過正”、“舉賢避親”。
毛岸英犧牲以后,毛主席直系親屬還有很多,如果他想“扶持”一個,以他的威望,并不是什么難事。
1965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解放軍報社工作,化名肖力,擔任編輯和記者。憑借豐富的文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她逐步晉升為副總編。
1969年春,九大召開在即,在民主推選環節,李訥被解放軍報社推選為黨代表。名單報到毛主席那里,被毛主席親自圈掉。有一次毛主席接見一批年輕干部,忽然注意到李訥也在其中,這才詢問汪東興李訥的職務。
在得知李訥年紀輕輕已經是解放軍報的副總編之后,毛主席不禁眉頭緊皺,很快李訥被調離了解放軍報社,并下放到江西中辦五七干校參加勞動,跟農民一起種莊稼、養豬、挑糞、挖井……
而毛主席另一個女兒李敏,在1969年就被下放到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后來又下放到河南遂平縣蓮花湖“五七干校”進行勞動改造。
毛遠新是毛主席的侄子,是毛主席二弟毛澤民的孩子。出于對弟弟毛澤民的懷念和照顧遺屬的責任,毛主席主動把毛遠新留在身邊撫養,對待他像親兒子一般。在主席的教導下,他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異。1960年,學校決定保送他上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毛主席得知后對他說“靠學校保送算什么?”毛遠新當機立斷選擇考試,一舉考上了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上了一學期后,他因為個人興趣又轉學到了哈軍工。
從哈軍工畢業后,因為成績優異,按照那時的原則是要分配到干部崗位的。吳法憲按照規定,安排他去某團部當參謀。可當毛主席得知后,卻說:“他還沒有當過兵,怎么能當官?這不行!”于是,毛遠新又被“趕到”部隊基層當了一名普通技師。
然而,靠著自己出色的能力,毛遠新到1968年還是當選了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軍區政委等職位。
就在這一年,毛遠新還被提名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結果毛主席在審核名單時,又親手將毛遠新的名字劃掉了。毛主席專門找到毛遠新,對他講:“你身為我的親屬,一定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你的父親是烈士,肩上扛的是人民,目前你還沒有這樣的覺悟,并不能擔任這樣的職位。”
回到崗位上的毛遠新,按照毛主席的囑咐,更加刻苦努力。
三年后,他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政協名單上,毛主席卻再次把他的名字從名單里劃去了,理由還是一樣。
后來,毛遠新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又被提名進中央委員會的候選名單。毛主席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劃掉毛遠新的名字。
然而,這一次遭到了周總理的拒絕,他對毛主席說:“主席,不能再劃了。”于是,在周總理的干預下,毛遠新得以赴京參會,只是并沒有被選上中央委員。
后來的變故,大家都知道……
很多網友都讀過毛遠新(現用名:李實)的文字,看過他的訪談,有些網友甚至當面見過他本人。
毛遠新的品行、個人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然而,毛主席何曾想過要“扶持”他?不僅沒有,反而屢次把他從名單里劃掉。
所以,如果毛岸英沒有犧牲會怎樣?從個人得失的角度來講,恐怕只會比毛遠新更糟糕,這其實在毛主席預備“跌得粉身碎骨”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任何對毛主席得污蔑、攻擊,都只能是畜生一類的狺狺狂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