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傳來莫言的《賣白菜》一文入選了初中教材的消息。我想這也很正常啊,莫言獲得西方別有用心的炸藥獎,唯洋人馬首是瞻,文章進入教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既然能進教材,一定是好文章,一定有益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一定符合教育法 第六條“ 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之精神。
于是找來文豪莫言的《賣白菜》一文認真學習。
我這一學習,腦袋都大了,腦袋里跳出N個問號。這垃圾文章也適合進入教材?這篇文章哪一句是“在 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通讀這篇文章,總結下來,沒學到任何知識,反而有被欺騙的感覺。
此文被收入《小小說》文集,受到眾多文壇大伽贊美、賞析、解讀。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
該文的人物是:“我、母親、一個老太太”;
環(huán)境:寒冷季節(jié)的作者家中到鄰村集市的路上和集市。
情節(jié):家中窮困,必須賣掉“三棵白菜”(估計是遇到了天大的困難,不賣白菜,一家人過不下去),猶如賣兒鬻女般的悲痛。賣菜時碰上鄰村老太太吝嗇,居然撕掉外層不能吃的菜葉,最后因為買菜的老太太不會算賬,被作者“算計”了一毛錢,導致三棵白菜沒有賣掉。
“我放了學回家,一進屋就看到母親正坐在灶前發(fā)呆。三棵白菜都躺在簍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剝去了干幫子,已經受了嚴重的凍傷。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壞的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母親抬起頭,眼睛紅紅地看著我,許久,用一種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說:‘孩子,你怎么能這樣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錢呢?’
‘娘!’我哭著說,‘我……’
‘你今天讓娘丟了臉……’母親說著,兩滴淚掛在了腮上。
這是我看到堅強的母親第一次流淚。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乍一看,作者對小時候做了一件錯事一直愧疚,是一位正人君子 。可在未經世事的初中學生看來,作者所處的少年時代貧窮落后,簡直暗無天日 。“寒風凜冽,太陽很弱,仿佛隨時都要熄滅似的”。
那是怎樣的貧窮落后的時代啊?請看作者描述:
“1967年冬天,一個臨近春節(jié)的早晨,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那年我12歲。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叫我去找個簍子來。
‘娘——’我悲傷地問,‘您要把它們……’
‘今天是大集。’母親沉重地說。
‘可是,您答應過的,這是我們留著過年的……’話沒說完,我的眼淚就涌了出來。‘我們種了104棵白菜,賣了101棵,只剩下這3棵了……說好了留著過年包餃子的……’我哽咽著說”。
從作者與母親的對話里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已經窮得只剩下三棵白菜了,而且是遇到了天大的困難,必須賣掉三棵白菜才能拯救這個家庭。否則母親為什么為賣三棵白菜而心情沉重,作者怎么會哽咽?
賣白菜又不是賣兒鬻女,又不是賣掉白菜家里就揭不開鍋了。不是說這三棵白菜是留著過年包餃子嗎?既然包餃子,那就有面粉和肉餡。現(xiàn)在又不是把過年包餃子的面粉和肉餡賣掉,值得作者哽咽?值得“母親”心情沉重?
再說,三棵白菜能值多少錢?賣掉三棵白菜能救一家人于水火之中?1967年,農村的白菜價格頂多是1分錢一斤,就算作者家白菜長得好,三棵合起來也不過30斤吧,賣三棵白菜,得三毛錢,能做什么大事?能治病?能做新衣服?能蓋房子?如果是窮得只有賣掉三棵白菜才能活下去,那怎么不賣掉過年包餃子的面粉和肉餡?如果是把包餃子的原料賣了,那的確是讓人心酸的。
要賣掉三棵白菜,讓作者如此悲傷。可作者又說家中共種了104棵白菜,賣了101棵。賣那101棵的時候,作者怎么不傷心?估計白菜在作者眼里勝過包餃子的肉餡,沒吃上白菜是一生中的憾事。是不是賣掉三棵白菜,作者就沒得吃的呢?作者沒說,但知道作者在上學,在放學,真沒得吃的也走不動了。話說回來,過年還要包餃子,不是還有面粉和餃子餡嗎?
還有個常識問題,北方冬天儲存白菜要放到地窖里,否則會被凍壞。把白菜掛在墻上會凍爛掉的。賣掉三棵白菜讓作者悲從中來,凍爛三棵白菜,作者就無動于衷?要知道,白菜在作者眼里就是世間的珍饈。
作者為糊弄了鄰村老太太一毛錢露餡而感到慚愧。這是對中國農村婦女的侮辱。三棵白菜,就算30斤吧,一分錢一斤,沒上學的老年婦女都能算出多少錢,用不著12歲的學生在地上演算。老太太能拿出讓《賣白菜》作者眼饞的一大把鈔票,一定是精明能干的。中國婦女不僅勤勞,也很智慧,就是沒上學的,也有數(shù)學頭腦。我小時候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有人出了“三腳碼(三條腿,做木工用的)和板凳共有33條,共有100條腿,問:多少三腳碼多少板凳”這道題,初中生一般都是用方程解,可是一位沒上過學的姑娘掰著手指,兩分鐘就給出了答案:32條三腳碼,1條板凳。12歲的學生算3棵白菜多少錢,還要拿著棍棒在地上演算?
作者為了黑自己生活的童年時代,用謊言編了個故事,最后又用母親的責備來烘托母親的誠實、高大,似乎作者也誠實起來了。真的把母親描寫得高大起來了?作者12歲,母親不過40歲,正值壯年。三棵白不是很重,壯年的母親完全能背的動,卻要拉著要去上學的12歲兒子背著白菜去集市。這母親是不是很懶?有這樣的懶母親,一家人能過上好日子嗎?作者是抹黑社會還是抹黑母親?
可是,作者只為糊弄鄰村老太太一毛錢讓母親丟臉而愧疚,卻沒有為化肥的事有一絲歉疚。
作者說:“ 我曾經背著母親將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圍 ” 。作者寫的1967年,那時中國的化肥供應主要是依賴進口,是分配給生產隊的,一畝田地只分配到幾斤化肥,私人根本不可能買到。況且,家庭種菜,有人畜肥也夠了,而且還要向生產隊有償交肥料。作者家里的化肥是哪來的?莫不是作者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偷盜?
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謊言文章,居然得眾多到文壇大伽的吹捧,窺一斑而見全豹,文壇屎尿橫流,也是見怪不怪了。
查了一下,《賣白菜》一文進入初中教材是2016年,至今沒聽說這篇文章移出教材。可見這垃圾文章還在繼續(xù)誤人子弟。
這是中國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