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有部影響力極其廣泛的地方戲劇,就是豫劇《朝陽溝》,不僅在中國現代戲歷史上具有獨特的品位和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史上有著重要的里程碑,劇中主人公王銀環所代表的千千萬萬青年學生奔赴農村支援農業建設的道路,在當時乃至今天意義特別重大,對新農村建設和當代大學生擇業都具有指導意義和重大啟示。
一、火熱年代的火紅事業,贏得了《朝陽溝》紅遍祖國大江南北。
《朝陽溝》誕生于火熱的年代,謳歌的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火紅事業,展現的是城里長大的高中畢業生王銀環堅定農村是知識青年的廣闊天地,可以展翅高飛的信念,自愿到朝陽溝參加農業建設,在基層黨支部和群眾的幫助下,克服一系列思想障礙和生活困難,堅決扎根農村的壯麗畫卷。故事梗概是城市姑娘銀環和男朋友拴保相約,高中畢業后同赴栓保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銀環卻遭到母親的竭力反對,后在同學們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感染下,在栓保鼓勵來到了農村,卻因不適應體力勞動,思想又產生了動搖,懊悔不該到農村來,想要回城去找工作,正巧母親來信說得了重病,便不聽栓保和栓保娘的勸告跑回城去,路上碰到朝陽溝老支書,對她進行思想教育,指出知識分子在農村的遠大前途,銀環很感動,表示愿意留在農村。但當支書知道她母親有病時,就勸她回家看望母親。哪成想銀環回到家里看到母親并沒有生病,是想用這個辦法騙她回城里,與母親的扯后腿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果斷甩開母親的拉扯,重返朝陽溝,立志在勞動中改造思想,把青春獻給祖國的農村建設,促使她母親也決定在朝陽溝落戶。全劇表現出新舊觀念的尖銳沖突,展示了社會主義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反映了知識青年的特定歷史足跡,勢必賦予《朝陽溝》重大的創作題材、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濃郁的時代氣息,這就決定了《朝陽溝》的必然紅火。
——《朝陽溝》火在紅遍全國。《朝陽溝》一九五八年公演的時候,新中國成立還不到十年,當時發展工業似乎比農業更緊迫,知識青年到農村支援農業建設也屬于自覺行為,但卻代表了發展農業縮小三大差別的戰略,彰顯了新中國知識青年的的高度政治覺悟和大顯身手的奮斗方向。該戲謳歌的放棄城市生活、放棄考大學和人們向往的城市工作,自覺到農村去、扎根農村建設的王銀環,突出了支援農業建設的戰略問題,也指明了知識青年施展才華的特別路徑,更是以實際行動推進知識分子勞動化。所以這出戲一經誕生,便出乎意料的火遍全國,不僅高度推崇王銀環選擇的扎根農村道路,許多知識青年紛紛學習王銀環上山下鄉,而且人們愛屋及烏使豫劇尤其是朝陽溝一下子火了起來,扮演王銀環的魏云和其他演員也都火了起來,王銀環的上山、下山唱段也都被廣泛傳唱,且經久不衰,被許多其他地方劇種移植,充分顯示了《朝陽溝》的強大震撼力和卓越藝術魅力。尤其是《朝陽溝》曾三次進京演出,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并接見了全團演職員,1963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朝陽溝》益發紅遍大江南北,其拷貝發行量位居當年第一。半個多世紀來,《朝陽溝》的中文、外文版本共計20多種,舞臺戲在全國各地演出了3000多場,書寫了《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史上的獨特品位和無可爭辯無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朝陽溝》火在60多年久經不衰。《朝陽溝》有著跨越時代的現實意義,隨著現代傳媒的發展,人們的娛樂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電視、電腦里層出不窮的電視劇、電影似乎更容易博得觀眾的歡心,戲劇面臨著不景氣的狀況。特別是戲劇現代戲,即便是京劇也只有為數不多的現代劇目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痕跡。而《朝陽溝》作為地方戲劇,作為現代戲卻興盛了60余年,而且在未來也不會輕易失去它的光彩。借鑒學習它謳歌時代、謳歌偉大祖國、謳歌獻身社會主義建設知識青年的氣魄和膽識,借鑒學習戲曲作家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精神和品質,借鑒學習《朝陽溝》為人民群眾創作、為人民服務的藝術目標和藝術追求,對落實毛主席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座談會上講話有著重大意義。
——《朝陽溝》火在政治性與藝術性完美的融合。《朝陽溝》一直富有青春活力和朝氣蓬勃生命力,是因為《朝陽溝》謳歌了王銀環道路,產生了王銀環現象,現在理論家和戲劇家們都在探討研究《朝陽溝》現象,但必須記住王銀環是《朝陽溝》的靈魂,也是《朝陽溝》閃光的代名詞,換而言之,《朝陽溝》現象說到底就是王銀環現象;也是因為所講述的支援農業主題,不僅在當時有著巨大的回響,在當今社會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它是一部跨時代的作品;還是因為《朝陽溝》生動地詮釋了藝術的生命唯有屬于時代,方能屬于人民,昭告了社會主義藝術創作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才能立得住、傳得遠。
二、王銀環道路和王銀環現象,是社會主義建設火紅年代的標識。
《朝陽溝》的永恒魅力,是社會主義建設火紅年代創造的王銀環道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與《朝陽溝》引發的王銀環熱和王銀環現象息息相關,所以只有讀懂王銀環道路和王銀環現象,才能深刻理解《朝陽溝》的時代價值和歷史地位,才能真正悟透《朝陽溝》歷久彌新的真諦。
1、謳歌時代主題就具有強烈的生命力。《朝陽溝》能夠影響幾代人,彰顯出超越時空的獨特魅力,成為中國戲曲現代戲的一座高峰,反映了河南豫劇人不變的初心,始終堅持為人民創作的“戲比天大”,揚起了謳歌時代謳歌新中國謳歌社會主義的鮮明旗幟;也是楊蘭春先生和主創人員、演職員篤信“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走馬觀花不如下馬看花,下馬看花不如親自種花”,長期深入生活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厚積基礎上的一次爆發”,是長年累月深入基層挖掘生活用心血和汗水積累起來的藝術結晶,是堅持文藝的正確方向,發揮集體智慧,不斷打磨、完善、升華的豐碩成果,用塑造王銀環和栓保等有血有肉的立志農村建設青年形象成功,鑄就了群眾百聽不厭的豫劇經典。故而有了《朝陽溝》四代演員同臺演出,現場爆發幾十次掌聲,很多觀眾都看得熱淚盈眶,臺上臺下一起唱,真正體現了政治與藝術、生活與創作結合的魅力。《朝陽溝》之所以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時代的藝術、人民的藝術、品質的藝術,在緊貼時代、謳歌時代、融入時代中最終超越了時代,具備了永恒的藝術魅力。《朝陽溝》這面旗幟,昭示了廣大戲劇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感時代風氣之先,創精品力作于世,讓現代戲創作的河南實踐始終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中熠熠生輝。
2、王銀環現象,是社會主義建設火紅年代的標識。《朝陽溝》電影的背景是當時知識青年的“上山下鄉”的運動,城市女青年王銀環在國家的號召之下,王銀環一出場就高歌“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數不完看不盡勝利的消息,農村是當我們當我們 的廣闊的天地,千條路我不走選定山區。畢業后升大學我沒爭取,劇團里來通知沒把信回,要做個新型的知識農民,為建設新農村我百倍努力”,也交代了“俺的媽左攔右擋不想去”的阻力,很無奈地訴說“昨半夜我一提下鄉勞動,俺的媽扯起嗓子罵破喉嚨,她罵我狗肉非要上席面,白白供我上高中。你愛不愛我的輕了她不搭理,說的重了她罵的更兇,一晚上沒人關電燈,她腳踩門臺罵到天明,她經常罵我到七點鐘”,在同學和栓保的鼓勵下,決定先斬后奏先瞞著母親到朝陽溝,再寫信給她。不料銀環前腳剛進門,她媽就趕了過來,見著銀環劈頭就罵,但銀環決心已定,又氣又惱地回家了。銀環得知母親有病,在老支書和村里人勸說下回家看望母親了,卻看到她媽對她的欺騙,對農村的歧視,連水都沒喝堅定回到了朝陽溝,促使她母親反思自己也跟著下了鄉,銀環更是義無反顧地在農村扎下了根,實現她的建設新農村的愿望……。
3、王銀環與媽媽的斗爭,是旗幟鮮明與舊傳統的決裂。《朝陽溝》故事線索單一,戲劇沖突也只是家庭內部矛盾,但王銀環與媽媽的斗爭,又不僅僅是家庭矛盾,不僅僅是簡單的母女認識分歧,而是新舊思想觀念的激烈碰撞和交鋒,這個碰撞和交鋒現在依然激烈。阻礙王銀環下鄉的也不只是她的媽媽,而是整個封建習慣勢力和傳統觀念,是三大差別尤其是城鄉差別,它們才是對知識青年到農村的重大思想障礙和阻力,銀環媽只是其中的受害者。站在銀環媽角度,從城市市民的普通母親思維看,銀環媽不是潑婦,只是一個講實際的小市民,一個寡婦能供養女兒上高中很不容易,希望她考大學也在情理之中,對銀環與栓保交朋友,心里也是蠻贊成,打算一個女婿半個兒,為她養老送終,可眼看就要成為大學生的閨女卻“升來升去升到農村”,不由感到“功不成來名不就,你不知羞恥我怕丟人”,自然火冒三丈,尤其是看到高中生成了農民的兒媳,不由得一蹦三尺高。演銀環媽的楊華瑞開始覺得太夸張,但設身處地替銀環媽想,就會對她阻止干擾銀環下鄉的惱怒舉動有深刻的理解,而每次出場那“一蹦三尺高”的一“蹦”都成為亮點,總能贏得臺下一片笑聲和掌聲,既是演技和幽默,也表明觀眾對銀環媽真情實感的認同。王銀環與魏云的合二為一,魏云在《朝陽溝》中扮演下鄉知識青年銀環,由于魏云一絲不茍,演出真情實感,其美麗、善良、勤勞的舞臺形象深入人心,一出《朝陽溝》唱遍祖國的山河大地,使現實的銀環與戲里的“銀環”成為一體,被稱為活“銀環”,不僅精彩唱段膾炙人口、久唱不衰,劇中銀環的長辮子和方格上衣成了當時很多女青年追求的時尚。
4、王銀環現象的跨時代意義。《朝陽溝》講述的王銀環扎根農村故事,無論是內容還是主題,都寫出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都具有經典的意義。戲中反復強調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歌頌青年人獻身農村建設的理想,所創造的王銀環形象,能夠不因時代的變化而沖淡濃郁的時代感和深沉的思想性,能夠不因審美的變化而降低它精粹的藝術感和鮮活的觀賞性,能夠不因歲月的變化而弱化它的偉大;所表現的王銀環扎根農村的曲折,所反映的農村呼喚知識青年的迫切和強烈,所提供的反映現實生活升華現實生活的創作經驗藝術經典,可以成為我們今天現代戲乃至整個文藝創作的教科書;所反映的那個火紅時代,反映的那個時代年輕人奮斗足跡,反映的那個時代堅定王銀環扎根農村展翅高飛的社會風尚,所迸發的時代強音隨著作品的藝術震撼力,不僅奏響了眾志成城建設社會主義的樂章,也帶來了今天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路徑更為全面的探討。這就決定了《朝陽溝》講述的是一個大時代的故事,決定了對于農業的重視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必須的,它預言了未來的一種趨勢,新時代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王銀環這樣的知識分子智力的支持,需要當時朝陽溝里描寫的幾代人持之以恒建設家鄉的勁頭,這就是王銀環現象的跨時代意義。
三、朝陽溝之爭孕育了王銀環道路的知青紀念館。
《朝陽溝》的巨大成功,引發了朝陽溝之爭,一個是河南朝陽溝,楊蘭春創作體驗生活的地方,另一個是河北朝陽溝村,楊蘭春出生的故鄉,都因《朝陽溝》而改名朝陽溝,都以大量事實佐證自己的朝陽溝,就是王銀環下鄉故事發生地。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之爭,引出了謳歌王銀環道路的知青紀念館,遠遠超出了朝陽溝之爭的意義和分量,成為永遠銘記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偉大奉獻的標識。
一是朝陽溝之爭引出的朝陽溝續寫。河南登封乃至整個河南認定《朝陽溝》就發生在河南,登封確有朝陽溝這個地方,原來叫曹村亦即另外一出豫劇里《卷席筒》故事地,因為楊蘭春不僅是豫劇三團的領導,也實際深入曹村體驗生活,根據省文化局領導要求創作了《朝陽溝》,曹家灣也因此改名朝陽溝,而且《朝陽溝》戲里的知識青年最終落戶在農村,對當時的許多年輕人起到了榜樣和示范作用,這出戲確實改變了不少年輕人人生軌跡。重要的是,朝陽溝創作意圖就是1958年3月省文化局領導請時任豫劇三團團長的楊蘭春為全省文化局長會寫個戲,時間僅一個星期,楊蘭春接到任務后思前想后,看到了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烈場景,根據1957年在登封縣曹村(即現在的登封市大冶鎮朝陽溝村)抗旱澆麥時朝夕相處的男女社員,結合多年的生活積累,創作了《朝陽溝》,1958年3月20日參加全省文化局長會議的同志都來看這出大躍進年代的“躍進戲”(楊蘭春七天七夜寫出劇本 “拴保”與“銀環媽”一世情緣,《朝陽溝》背后的人物故事,大河網2008年6月15日)。尤其是四十年后,又出現了《朝陽溝》續集,1982年朝陽溝老搭檔聯袂演出《朝陽溝內傳》,并連演106場(參自戲里乾坤《朝陽溝》:從城市走向農村,只有熱情是不夠的,新浪博客2022-12-22),無論從哪個方面,都表達了朝陽溝確實在河南,確實在登封的朝陽溝。
二是朝陽溝之爭引出的知青紀念館。河北武安也不示弱,認定《朝陽溝》就是楊蘭春他以家鄉列江(朝陽溝村)為原型創作的不朽劇作,認定一曲《朝陽溝》就是半部知青史,而且把武安的朝陽溝村當作知青上山下鄉的紀念地,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起了知青紀念館,這就是他們比河南的高明之處,站位比河南的高瞻遠矚。他們認為楊蘭春的創作大背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毛主席發表的“農村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指示,號召廣大知識青年到農村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創作的生活原型是,楊蘭春根據回家探親時朝陽溝發生的故事,通過《朝陽溝》這一不朽經典反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時代的特色。他們還在2009年7月舉辦以“戲劇朝陽溝,太行山水情”為主題的朝陽溝文化節,致力將朝陽溝打造成傳承知青文化、弘揚知青精神的知青文化村。新建的知青博物館坐落在朝陽溝新華門,總面積約4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知青用過的物品,展示了《朝陽溝》等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說、電影、電視劇,一大批知青時期的創作、照片和資料,豐富的藏品和文字資料,不僅讓人們了解知青,更賦予了博物館生命與靈魂,激勵人們永遠銘記千萬知青上山下鄉的崢嶸歲月。。
三是朝陽溝之爭表達了王銀環的道路,只是千千萬萬知青的縮影。王銀環形象始終煥發著青春活力,始終被人們喜愛,表達了人們永遠銘記知青上山下鄉的偉大貢獻,永遠難忘知青戰天斗地的光輝歲月。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數以千萬的青年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背上行囊,投身建設祖國的神圣使命中,在廣闊天地里同農民群眾一道,戰天斗地,用熱血和忠誠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贊歌……。朝陽溝知青博物館展板,講述了知青上山下鄉的源起,1954年4月,河南郟縣在第一區大李莊鄉搞農業合作化規劃試點,試選派回鄉32名農村初中畢業生和高小畢業生,參加農業合作化生產運動,以解決農業合作社會計和記工員不足的難題,許昌地委隨即起草了《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毛主席1955年10月認真閱覽后做出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批示,因毛主席這個批示得名的廣闊天地鄉,是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發源地,而團中央1955年組織的遠赴黑龍江省六十名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邢燕子等知青典型模范,則是王銀環道路的示范和榜樣,1968年新華社以《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為題,報道了甘肅會寧縣城鎮的191戶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的消息,并傳達了毛主席關于“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隨后,全國掀起了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則是王銀環道路的拓寬者,掀起了王銀環浪潮,形成了王銀環現象。朝陽溝知青博物館的落成,朝陽溝村形成的以“知青夢鄉”為主題,知青文化為體驗核心,集特色餐飲、知青主題住宿、文創產品體驗為一體服務配套的旅游鄉村,挖掘了知青文化被,弘揚了知青精神,比朝陽溝之爭要有價值得多,珍貴的多。
“每逢我遇見那高興的事,就想起當年的八路軍”,“黨的恩情說不盡,見了你們總覺得格外親”,這是謳歌軍民魚水情深的經典歌曲,比之于王銀環與知青,看到王銀環就會想到知青,就會記起那代人難忘的青春年華,想起知青自強和奮斗的靚麗青春風采。知青歲月憑誰問,萬語千言總是情。人們會永遠記住王銀環,永遠銘記知青的偉大奉獻,汲取更多建設新農村的力量。
2023年8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