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歌曲都去哪了?
樂壇上政治歌曲面臨三大尷尬
偉大的時代必有偉大的政治歌曲唱響,政治歌曲是偉大時代的主旋律。可自改開以來,在中國樂壇那種離政治越遠,樂壇就能越繁榮的輿論氛圍中,樂壇的去“紅色”、去政治化基本實現了,可樂壇到底創作出多少能被廣大百姓傳唱,能激勵人民,又經久不衰的歌曲?當中國邁進了新時代,樂壇去政治化傾向當休,新時代呼喚政治歌曲唱響主旋律!
一、政治歌曲領銜全世界音樂主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當貝多芬19歲時,法國大革命爆發,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專制,還用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所以,當人們把很多音樂家創作的小夜曲當作催眠曲時,貝多芬創作的交響曲能把昏睡的人從夢中驚醒,他的樂曲閃爍的哲學之光,令剽竊者無門!而且,政治歌曲領銜全世界的音樂主旋,這是規律!
1、《馬賽曲》被法國定為國歌。法國大革命期間,有許多鼓舞斗志的政治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馬賽曲,作者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魯熱•德•利爾。1779年冬,他為法國大革命創作了雄渾有力的《萊茵軍進行曲》,后馬賽人在行軍路上高唱這支歌,因此得名《馬賽曲》。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此曲為國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三部共和國憲法皆定馬賽曲為共和國國歌。
2、《國際歌》是國際無產階級的戰歌。1871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失敗,凡爾賽反動軍隊在全城大屠殺。面對白色恐怖,第二天法國工人詩人歐仁•鮑狄埃懷著滿腔熱血,奮筆疾書,寫下了那氣壯山河的歌詞。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彼爾•狄蓋特以滿腔的激情為其譜寫了曲子。《國際歌》歌詞蘊涵深刻的道理,節奏抑揚頓挫、慷慨激揚、莊嚴渾,代表著社會底層人民反抗壓迫、反抗專制、反抗剝削的斗爭精神英勇不屈,從此,它便成了世界無產者最喜愛的歌戰歌。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傳遍全球。《國際歌》成了世界共產黨的黨歌。
3、反戰歌曲成就了一個民謠時代。上世紀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中期,這是一個民謠時代,在美國關于戰爭和不公平的歌曲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元素。著名的此類歌曲包括美國民謠之父皮特·西格的歌曲《花兒都去哪里了?》,還有鮑勃·迪倫的《隨風飄蕩》,等等。 1960年代晚期,出現了大批反對越戰的歌曲,包括民謠歌手Donovan的反戰歌曲《宇宙士兵》,英國Animals樂隊的反戰歌曲《飛行員》等,將此類政治歌曲的發展推向高潮。
總之,作為一條音樂鐵律,政治歌曲領唱世界樂壇主旋律。
二、以政治歌曲為主旋律是中共一大政治優勢
用政治歌曲動員人民、教育人民、激勵人民、鼓舞人民進行戰斗,在戰斗中涌現、永生的政治歌曲,這是中國革命史的一道濃墨重彩,這是人民音樂發展的必然規律
1、政治歌曲是中國共產黨的主旋律。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開創了新紀元,政治歌曲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主旋律。
如,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于抗日戰爭年代的《義勇軍進行曲》,一經播出就成超越階級和黨派的最著名的民族救亡歌曲,唱出了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品質和氣概,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
如、1938年受《黃河大合唱》感染,鄭律成提出搞個“八路軍大合唱”(就是組歌),約公木寫詞。公木創作了《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騎兵歌》、《炮兵歌》等8首歌詞。1939年10月份,鄭律成作曲完畢。“八路軍大合唱”,傳遍全延安,傳遍前方后方。其中一首《八路軍進行曲》,解放戰爭時期歌詞略有改動,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將《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改名為《人民解放軍軍歌》。196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如,1943年,中國的全面抗戰進入相持階段,3月10日,蔣介石發表了《中國之命運》一書,拋出“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鼓吹“中國之命運完全寄托于國民黨”。中共中央針鋒相對,7月21日、8月25日,新華社、《解放日報》先后發表評論,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激發了19歲的八路軍文藝戰士曹火星的創作靈感和激情,他坐在老鄉的土炕上,經一天一夜的反復修改,《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誕生了。這首歌像長了翅膀,迅速唱遍祖國大江南北。人們唱著這支歌,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后來,毛澤東親自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中國”前加了一個“新”字,這首歌成中國革命音樂的不朽之作,被譽為“頌黨第一歌”。
如,1950年第一個國慶節前夕,著名音樂家王莘創作的《歌唱祖國》,氣勢雄渾、熱情豪放、雄壯有力,唱出了新中國的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氣勢,唱出了人民斗志昂揚建設祖國的豪情。現在國內所有重大升旗儀式,《歌唱祖國》都在國旗出場前演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全國新聞聯播》將其作為開始曲,它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號稱“第二國歌”。
2、創造的政治歌曲很多成了音樂的經典。很多公知精英將政治歌曲的政治性和藝術性割裂,大講什么政治歌曲的政治性沖擊藝術性,這絕對是惡意的污蔑。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政治歌曲,不僅用藝術的形式表達了強烈的政治理念,引起人民的強烈共鳴,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更是政治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成為中華民族樂壇上不朽的樂章。
諸如,《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黃河大合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新四軍軍歌》、《游擊隊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東方紅》、《解放區的天》、《志愿軍戰歌》、《英雄贊歌》、《社會主義好》、《學習雷鋒好榜樣》、《少年先鋒隊隊歌》等數不清的政治歌曲,成為一支又一支的號角,吹響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
這期間更不乏優美的政治抒情歌曲,諸如、《十送紅軍》、《繡金匾》、《南泥灣》、《紅梅贊》、《繡紅旗》、《洪湖水浪打浪》、《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我的祖國》、《我愛祖國的藍天》、《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等等,成億萬人民人人傳唱的歌曲。
政治歌曲還用歌曲記錄了歷史,成為民族的音樂史詩。僅就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政治歌曲,如、表現藏族人民和平解放以來發生巨大變化的《翻身農奴把歌唱》;塑造獲得解放的中國工人階級頂天立地英雄形象的《咱們工人有力量》;反映建國初解放軍滿懷豪情壯志進青藏修路的《二郎山》;表現第一次實行義務兵役制和軍銜制后入伍的新戰士自豪心情的《真是樂死人》;以老司機的視角再現我國第一批輛解放牌卡車誕生場面的《老司機》;為新開發的大慶油田創作的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謳歌新疆建設兵團軍墾戰士的《邊疆處處賽江南》等等。
總之,政治歌曲點燃著一個火紅時代中,點燃著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激情。
三、改開以來的政治歌曲的三大尷尬
改開以來的政治歌曲,也并非沒有,但在“一切向錢看”,“歷史虛無主義”的強大沖擊下,政治歌曲基本處于三種尷尬的狀態。
一是基本被邊緣化。改開以來的政治歌曲,也有《媽媽教我一支歌》、《今天是你的生日》、《咱當兵的人》、《一二三四歌》等,但在整個樂壇上,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也就那么屈指可數的幾首,標志政治歌曲還沒有完全空白。但在情呀愛呀的流行歌曲,濫觴般充斥樂壇、充斥演唱會、充斥熒屏的大潮沖擊下,政治歌曲被邊緣化的幾乎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
三是史詩性被遺忘。一首優秀的政治歌曲常常能鼓舞人度過一段不平凡的歲月,也往往令人回憶起一個過去的時代??勺愿拈_以來,僅有的政治歌曲表現的領域很窄,主要在軍旅歌曲和歌唱祖國上有所表現,其他領域的政治歌曲極少,記錄歷史進程和大時代某一個事件的歌曲,幾乎沒有。作為政治歌曲優良傳統的史詩性,時代信息的負載性,基本是武功全廢。
三是形不成主旋律。一方面政治歌曲創作的數量很少,又很少有在百姓中能唱響的歌曲;一方面即使有幾首政治歌曲,曾唱紅一時,但因老百姓對歌曲的內容不認同,也就成了一陣風。為此,盡管有關部門也在要求,要唱響主旋律,可無論怎么要求,優秀的政治歌曲極難出現,領銜主旋律的政治歌曲很難被唱響!
“十九大”政治報告中明確要求:“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為此,在新的時代,要唱出無愧于時代的歌曲,政治歌曲無疑要領先高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