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中國考古發現最輝煌時期
對“文革”中的文物破壞要客觀評估
“文革”被標簽化為是一場破壞文物保護的“文化浩劫”,可翻開中國自宋朝開始的千年考古史,特別是翻開自1900年發現“樓蘭故城遺址”開始的,中國20世紀百年實證考古史,驀然發現“文革”竟然是是中國考古最輝煌的時期,也是中國對世界考古史做出重大貢獻的時期。
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有25件來自“文革”期間
按原來《二十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一 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的順序,也按原來時代先后的排列順序,這里重新加了序號。
1.金牛山遺址及金牛山人。發掘年代:1974年。遺址位于遼寧省營口市(距今31萬年~距今16萬年,人類化石距今約28萬年),為研究人類發展過程中體質特征的變化提供了新的例證,金牛山人頭骨化石:(腦容量1335毫升)
2.裴李崗遺址。發掘年代:1977年。遺址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900年)。對探索中原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的發展及其與中原仰韶文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3.大地灣遺址。發掘年代:1978年。遺址位于甘肅省秦安縣(公元前5800年~公元前3000年),遺址對了解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諸文化的發展序列和相互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姜寨遺址。發掘年代:1972年~1979年。遺址位于陜西省臨潼縣(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4400年),為迄今為止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5.河姆渡遺址。發掘年代:1973年。遺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為長江下游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發觀。
6.柳灣墓地。發掘年代:1974年~1979年。墓地位于青海省樂都縣(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100年),對研究甘青地區各原始文化的內涵、序列及其相關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7.陶寺遺址。發掘年代:1975年至今。遺址位于山西省襄汾縣(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900年),對探索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堯舜時代的社會歷史有重要意義。
8.王城崗遺址。發掘年代:1975年。城址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對研究中國龍山時代的城和社會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9.卡若遺址。發掘年代:1978~1979年。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縣(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為西藏高原新石器聚落遺址的首次發掘。
10.石峽遺址。發掘年代:1973年。遺址位于廣東省曲江縣(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700年),為探索中國嶺南地區原始社會的解體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1.東下馮遺址。發掘年代:1974年。遺址位于山西省夏縣(公元前19OO年~公元前1500年),為了解晉南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內涵以及探索夏文化都有積極的意義。
12.大甸子遺址和墓地。發掘年代:1974~1983年。遺址和墓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公元前1735年~公元前1463年),展現了中國北方的早期青銅文明,揭示了夏家店下層文化居民的埋葬制度。
13.盤龍城遺址。發掘年代:1974年。城址位于湖北省黃陂縣(公元前15世紀前后),揭示了商文化在長江流域的傳播與分布。
14.吳城遺址。發掘年代:1973年。遺址位于江西省清江縣(公元前15世紀~公元前11世紀),對認識長江流域土著青銅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有重要意義。
15.周原遺址。發掘年代:1976年。城址位于陜西省歧山、扶風兩縣(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8世紀),在探索先周文化起源及西周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物質文化的發展等方面有重要價值。
16.曾侯乙墓。發掘年代:1978年。墓葬位于湖北省隨州市(公元前433年前后),展現了失載于文獻中的曾國的歷史。
17.中山王陵。發掘年代:1974~1978年。王陵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公元前4世紀),使人們對中山國的歷史與文化等,有了更為豐富的認識。
18.銅綠山礦冶遺址。發掘年代:1973~1985年。遺址位于湖北省大冶縣(約為公元前9世紀~公元1世紀),對了解早期古代銅礦的開采與冶煉有重要意義。
19.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發掘年代:1974年至今。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9年),展現了秦始皇陵的結構布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
20.睡虎地與龍崗秦墓。發掘年代:1975年。位于湖北省云夢縣(公元前3世紀)秦代墓葬,為研究秦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21.西漢帝陵與陵園遺址。發掘年代:197O年至今。分布在陜西省西安市附近,為研究漢代皇帝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
22.銀雀山漢墓。發掘年代:1972年。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公元前3世紀末~公元1世紀初),對研究古代兵法、歷法、文字學、簡冊制度等方面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23.滿城漢墓。發掘年代:1968年。位于河北省滿城縣(公元前113年,公元前1O4年),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
24.馬王堆漢墓。發掘年代:1972~1974年。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公元前2世紀早期),為研究漢初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及長沙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25.西夏王陵。發掘年代:1972年至今。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公元1038年~公元1277年),為了解西夏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喪葬制度等提供了全面的實物資料。
一點特別的說明。對“文革”時期有兩種認定:一是10年說。為1966年5月開始,結束標志是1976年10月抓捕“四人幫”;二是12年說。結束標志是1978年12月22日的三中全會實行改開。1977-1978年中國各種體制性運行,還處在“文革時期”。為此,本文將這兩年發掘的裴李崗遺址、大地灣遺址、卡若遺址、曾侯乙墓,也算在“文革時期”。即使不算,“文革”同樣是考古最輝煌時期。
二、“20世紀震驚世界的十大考古發現”一半來自“文革”
作為“20世紀震驚世界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竟有一半來自“文革”期間。尤其,作為排名第一的考古發現,則為“文革”期間發現的秦兵馬俑,秦兵馬俑的發現與發掘,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滿城漢墓。發掘年代:1968年。在河北滿城發現了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的墓葬,由中科院院長郭沫若親自負責發掘。讓金縷玉衣、長信宮燈和錯金博山爐等罕見珍品,所代表的1萬件文物,包括4000件精品,得以重見天日。
2.馬王堆漢墓。發掘年代:1971年。某部修地下戰備醫院時,挖出了一個震驚中外的“馬王堆漢墓”,墓中除帛畫、素紗禪衣等珍品外,還有一具歷經2000多年,竟保存得栩栩如生的古尸。
3.河姆渡。發掘年代:1973年6月。發現了“七千年前的魚米之鄉”——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從此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樣是中國遠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4.秦兵馬俑。發掘年代:1974年3月,陜西省臨潼縣發現高大的武士俑和車馬俑。深埋地下的古代大軍震動了全世界。秦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5.隨縣編鐘。發掘年代:1977年9月。湖北隨縣發現2400多年前的曾候乙墓中,有編鐘等8種、124件樂器轟動世界,這是中國考古和音樂史上的空前重大發現。
三、對“文革”期間的破壞文物要客觀評估
綜上可見,將“文革”標簽化定義為是破壞文物的“浩劫”,顯然有悖“文革”期間的考古實踐。謝辰生作為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委員,他在92歲時(2013年10月23日)接受《瞭望》記者采訪,就提出要客觀評價“文革”的破壞文物。其提出要做客觀評價的4點理由,就包括“文革”考古的重大發現。
1、“文革”對文物的破壞非想象那樣大。文革之初,紅衛兵破“四舊”出現了破壞文物,周總理對制止文物破壞力挽狂瀾,親自下命令調集一個營的軍隊保護故宮。當時,國務院已公布的180余處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除西藏有一處被破壞外,其他均得到很好保護。
2、文革破“四舊”的很多舊品非文物。文革初破“四舊”的絕大多數物品,都屬清末民國的舊物件,幾乎都沒進入國家文物保護范圍。砸碎的神龕佛像、祖宗牌位,那是砸碎精神枷鎖的物質符號。而改開后被破壞和毀滅的文物,都被明確標明定級的文物,絕非神龕瓦當之類。
3、“文革”期間走私文物幾乎不復存在。文革期間,幾乎沒有盜墓和走私文物(存在幾千年的盜墓在“文革”中被禁絕,這也是個奇跡)。而且,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都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文物走私和文物盜掘等犯罪活動,整個文物保護的環境還是比較好的!
4、文革期間我國文物保護取得重大成就。文革期間令世界矚目的,就是在那一段時期內,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取得了不少成就,如,長沙馬王堆、銀雀山竹簡、金縷玉衣和西安兵馬俑,這些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都發生在那個時期。
結束語:“文革”期間的考古重大發現,有10大輝煌看點,即,發現地域之廣泛、發現文物之稀絕、發現等級之高、發現影響之大、發現年代之跨越、發現意義之深遠、發掘投入之大、發現保護之科學、發現研究成果之震撼,國家對發現重視程度之高度等,都是中國自1000年前北宋(960年—1127年)產生考古以來,取得前所未有的輝煌,更是1899年以甲骨文的發現為標志,中國實證史學考古的無與倫比。對此,應該實事求是的給與肯定,不能輕易抹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