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文學藝術上說,毛澤東詩詞處在什么水平?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25238/answer/213181092
這個問題我一直想認認真真系統地答一次,苦于沒有時間和狀態,一直欠著。這兩天看到有人重提毛主席詩詞,講格律和韻腳的問題。 我想可以做一點補充。
毛主席許多作品用的是湘韻!!
毛主席許多作品用的是湘韻!!
毛主席許多作品用的是湘韻!!
像這類作品,按普通話的韻腳來讀,可能完全不通順,于是被誤解為毛寫詩詞過于放縱,完全不在乎韻律。
一些酸腐文人以此為理由攻擊毛的詩詞,而另一些朋友也會因此錯過毛在詩詞上的一部分用心。因此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的。
其實毛寫詩詞,常常用的湘音。湖南雖然說是十里不同音, 但長株潭一塊的方言還是比較相似的。韶山沖在三地交接,方言語音與寧鄉話(長沙)比較接近。所以用長沙方言讀毛的詩詞,比較接近愿意。
我拿一些例子,給大家看看毛詩詞看似不合普通話韻腳,卻又如何壓住湘韻的。
先從最經典的例子開始:《念奴嬌·鳥兒問答》
許多人認為這首詞水平最低,近似于打油詩。然而這是一首完全用湘音作的詞,讓我們看看關鍵字的讀音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guo,二聲)
背負青天朝下 (ha 三聲)看,都是人間城郭(guo,一聲)
炮火連天,彈(dan 三聲,普通話是四聲)痕遍地(di 三聲),嚇(ha 二聲)倒蓬間雀(qio ,二聲)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飛躍(yo 二聲。 喲的發音。這一句特別生動,簡直自帶表情)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guo 二聲)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yo 二聲。哎喲的喲 )
還有吃(qia 二聲)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you, 不是rou, 二聲)。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fo 還是二聲)
煩請試讀一下,用普通話也可以,把關鍵字按標注的方式發音,感覺會完全不一樣。而且不僅是韻腳用湘音。全詞用湘音吟唱一遍,會覺得個中神韻特別靈活生動,俏皮戲謔,湘氣十足,就像……就像花鼓戲那樣。
中國的地域文化本來是百花齊放的。同樣是戲曲,河南梆子,花鼓戲,黃梅戲,誰聽都知道不是一個味。就連純粹的當代舶來藝術,如饒舌說唱,都有東北味,成都味和長沙味之分。
就我感覺,毛的詩詞,跟湖南話說唱類似,應該屬于湖南話詩詞。他不僅是用了湖南話的發音,也在用心融入湖南人的文化氣質(湖南文化氣質幾個特點,一是詼諧尖刻,一是豪爽豁達,然后就是吃苦,霸蠻,舍死,耐煩)。《鳥兒問答》最突出的湘人氣質是詼諧尖刻的諷刺。
再讓我們看一首
《念奴嬌·昆侖》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yin )間(gan)春(qun,一聲)色(se)。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qie, 二聲。 湖南人說徹底說 qie di)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bie)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xue,二聲)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guo 二聲)高,不要這(guo 二聲)多雪(xie , 二聲)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jie)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發音做 gue, 二聲。可參考毛建國時講話的發音)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yue, 讀作越, 二聲)
用湘音一讀,每個韻都給你押上了。詩詞的意境先不談,再往下看。
《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wan 三聲),
山頭鼓角相聞 (wen)。
敵軍圍困萬千重 (zen 二聲),
我自巋然不動(den 四聲)。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zen,二聲)。
黃洋界上炮聲隆(len, 二聲),
報道敵軍宵遁(den 四聲)。
這首比較典型。 如果按普通話的韻腳, 就有en,ong,eng,un。 其實在湖南話里都是 en, 沒有后鼻音。再如
暮色蒼茫看勁松,(sen, 如僧)
亂(luong,三聲) 云飛渡仍從容。(ren, 如人)
天生一個仙人洞,(den,四聲)
無限風光在險峰。(hen,平聲)
這幾首比較典型,有很多個韻腳和普通話不一致。 毛的其它詩詞和普通話韻腳更接近一些,但還是會有一兩個字用普通話讀特別別扭。 等你發現要用湖南話去讀時,反而就通順多了: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讀作 an, 如俺, 二聲)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過了黃洋界(gai,四聲),
險處(qu)不(bu,二聲)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gan,一聲,如桿)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所以都是押 an 的韻。
《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gan, 一聲,如桿)
……
六盤山上高峰(hen,一聲,如哼)
紅旗漫卷西風(hen, 如哼)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len,二聲)
……
會昌城外高峰(hen),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yo 二聲),
更加郁郁蔥蔥(cen, 平聲)。
綠水青山枉自多,(duo)
華佗無奈小蟲何!(huo 二聲)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guo 平聲)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huo 二聲)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bo 一聲)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han )
五嶺逶迤騰細浪,(lan ,沒有后鼻音)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an)
別夢依稀咒逝川,(quan, 如圈,一聲)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為何毛多用湘音來作詩詞呢?除了說話口音重這點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毛早年的創作多是革命詩詞,產自湘贛邊區的武裝斗爭。隊伍中多湘人贛人,大家讀起毛詩詞讀來朗朗上口,令人心振奮。大家文化素質不高,毛有能力用典,卻愛在詩詞中參入白話,是為了傳播思想。這是那些追逐辭藻的酸腐文人所不能理解的。
至于毛詩詞的藝術水平,以后有時間再細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